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下水文”写作探索

2022-04-05张玉香

甘肃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张玉香

【摘要】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自己动笔写的范文、例文等,被称为“下水文”。教师写“下水文”,不仅能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掌握写作技巧,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从立足生活——让“下水文”充满生活气息,分享感悟——让情感共鸣勃发,思考感悟——让“下水文”带动情感升华,勤于动笔——让“下水文”写作常态化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讨论了“下水文”写作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下水文”;核心素养;综合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4—0085—04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教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跟学生写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这里就说明了教师写“下水文”的重要作用。当代教育界有许多著名的教师,还有无数正在蓬勃成长的名师,无一不是爱写作、善写作的高手。他们多年坚持写作,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大多还出版过多部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教育专著,可以说是教育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师生。因此,作文教学不能局限于作文教材,更不能过分专注于写作方法的说教,而是要基于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用深厚的写作功底、高水平的“下水文”、独特的人格魅力,来示范、引导、感化学生喜欢写作、乐于写作、感悟写作、学会写作。

笔者认为,作文教学的最大特色是写“下水文”。在写“下水文”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捕捉素材,一起感受生活;一起写景色,一起写身边的人,一起写共同经历的事……通过写“下水文”,教师用自己的思想引领学生,用自己的才情征服学生,指导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活,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触动。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用“下水文”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语文教师擅长并经常写作,容易影响学生爱上写作,提高其写作水平。生活化的写作,其实就是教师用真情打动、感染学生,使学生内心产生认同:生活中不是缺少素材,而是自己没有用心去观察。学生只有主动选材,写自己身边的事情,才能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立足于生活、充满浓浓生活气息的“下水文”,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笔者的第一篇“下水文”是帶学生看完兰州航拍以后写的,这篇文章后来和学生的作文一起被刊登在《兰州晚报》上,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当时的“下水文”写了这样一个片段:“看着绿树成荫、平坦宽阔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青山环绕的白塔,飘带似的黄河,我完全被陶醉了。这哪是昔日我眼中的兰州啊?这完全是一个大都市气派的兰州!欣赏着如诗如画的照片,我为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从空中看是如此美丽而兴奋、激动,也为自己生活在这个城市而感到骄傲自豪。”

在笔者的“下水文”引导下,学生们的思维火花被点燃,多个学生的习作被报纸刊登。这是其中一名学生的作文:“对于没有登高望远的人来说,过去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今居高临下,但见大厦林立,街巷纵横,黄河川流,气象万千。啊!这不是盘旋路吗?昔日阻塞交通的花园已被分列两边的四个小巧玲珑而又美观、大方的小型花坛取代,车辆有序地穿梭着……”

我和学生一起写家乡,写作文,收到了不一样的效果。学生知道了怎样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展现真实的生活,在文章中表达了独特的感受和领悟。学生文章的发表,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也使学生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养成了勤于动笔的习惯。

教师热爱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并经常动笔记录感悟,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凡是有关作文的事,教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教师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习惯和爱好,学生们对生活的感触也更敏感、更细腻,习作也会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文章也更有真情实感[1]。

“下水文”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示范。教师在作文课上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文章,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文章领会写作的要领、技巧和方法。通过分享“下水文”,让教师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带动整个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笔者在写“下水文”过程中记录的事都是自己所经历的真实事情,有些事情学生也是亲历者,因此他们读起来更有感触,学生可以从教师的文章中受到启发。

例如,在进行“往事”一个单元的习作教学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人生既有鲜花,也有眼泪;有快乐,也有痛苦;有阳光,也有风雨。往事有时是一束闪亮的光芒,也是一团黯淡的浓影,有笑有哭的往事才是生活的本色。”当时笔者向学生读了中学时父亲在下着雪的早晨用自行车送自己上学的一篇文章《老车》。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父亲落了雪的头发更显花白,分不清哪是银发,哪是雪花。他顶风冒雪,弓着腰拼命向前蹬车,粗重如牛的喘息声在寂冷的苍穹中更显清晰。积雪的‘咯吱’声和自行车的‘吱呀’声,随父亲用力踩蹬变得清脆而悠缓。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首老父亲送女儿上学堂的绝唱。”

父亲雪中用力踩自行车的那一幕,是父亲吃苦耐劳以及对女儿疼爱的写照,也是父亲用行动诠释着自己对女儿无言的父爱和责任担当。笔者在泪光盈盈中读完了文章,对低着头的学生说:“同学们,生活会让我们笑,也会让我们哭,有时又会让我们沉默。将你们经历过的往事写下来吧!”

后来一名学生这样写道:“我不知道大家都经历过怎样的往事,你们知道吗?我的回忆是痛苦的,是爸爸醉酒后的胡言乱语,妈妈气愤的叫骂声,以及我静悄悄的恐惧。我的爸爸妈妈吵架时,他们的眼里完全不存在我了。可悲的是,我最终没了一个完整的家……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走后,爸爸喝酒更厉害了……”看了学生的作文,让我对班上学生的家庭生活有了清晰的了解。

和学生一起分享生活,就是敞开心扉,彼此诉说。师生情感的交流,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感悟生活,引导学生从独特的视角去思考那些敏感的话题、社会关注的热点,让学生产生情感的涌动,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也才能更好地提升写作水平。

“下水文”写作是教师教学特色的一种体现,是自身责任的引领。用“下水文”记录真实的生活,我们的写作课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学生的写作也必将富有真情。当学生没思路的时候,让“下水文”成为和学生碰撞、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获得最有益的启发和最实用的经验。学生只要心领神会,思考感悟,作文水平就会明显提升。再者,教师经常“练文”,积累了更丰富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直接经验,评改作文、指导学生写作就比较契合实际了。所以说,“下水文”就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

比如,教学完《面对错误》一课,为了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林海音犯错挨打的教育意义,笔者写了篇“下水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表述:“作者挨打是因为她觉得父亲一向很疼她,父亲那天的动手让她难以预料。其实父亲的心何尝不疼?看着自己视若掌上明珠的女儿,他是那么爱,但他又想到,如果因为自己的纵容,女儿因为无知无畏而在将来承受生活的打击,那时那些痛,宝贝女儿该如何承受?”笔者通过“下水文”教育学生:爱,就要有惩罚、有教育。

笔者的“下水文”,使学生们受到了触动。一个学生这样写道:“这次挨打的经历,永远刻在了作者的脑海里,也使她彻底改掉了很多坏毛病,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作家。这一切都得益于林海音父亲当时对她的严厉教育。”学生这样的认识,基于对父亲打女儿无奈又痛苦的理解。后来有个学生这样写道:“父母的粗暴让我一度有了离家出走的念头,我想用对自己的折磨惩罚、报复他们,让他们伤心、后悔。现在,我的头脑清醒了,我会停止残忍自私的脚步!”就这样,因为教师“下水文”的正确引导,学生将狭隘、自私、仇恨的邪火悄悄从心底深处拔除了。

在这个思考课文内涵的过程中,在写“下水文”的过程中,教师把自己对人、事物、生活、人生、理想的思考,用精炼优美的语言展现给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下水文”展现的是教师的品格、思维和观点,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与思考,比起单调地讲述写作技能技法,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写作文,思想认识、行为都得到了提升和改变,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教师和学生共同写作,感悟生活,思考人生,师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得到全面提升。这就是写作的根本,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让学生爱上写作是个过程,哪儿该给学生点醒,哪儿该提什么样的问题,要做到对学生点拨最为有效,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要不是对作文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势将无能为力。怎么达到写作非常熟练,具有敏感的境界呢?唯有教师经常动笔,勤写多想才是最有效的途径。

愿意写“下水文”的教师能更细微地感受生活,被简单的人、事、物所触动。教师文章中的细微变化与感受对学生们来说就是最好的启发。有所感、有所悟,就要及时记录下来。对学生练习作文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要想给学生契合实际的引导和指点,也还在于教师多读书、勤动笔,以范文引导学生。因此,经常动笔是大有好处的。

比如,写亲人的习作,这是老生常谈的题目,怎么教学生?是从教辅上捕捉素材,还是教写作方法、教表达感情?是生硬地讲解,还是……不妨听听教师的“下水文”,看看教师是怎么捕捉素材的、怎么寫亲人的。学生在听教师“下水文”的时候,也会受到一些捕捉素材、提炼主题写作技巧的启发。如,在给学生布置写“身边的人”主题的作文时,笔者给学生读了自己平时写的一篇“下水文”:“这次,你痛了,痛着自己的痛,流着悲伤的泪。你不再望山高,你不再看路远,你想追逐,走到顶点,赶到尽头。你大汗淋漓,你气喘吁吁,等追到目标,你才发现,目标又无限延伸,尽头就在地平线,再跑再逐,浑身劲使完,才接近那么一点点目标。景永远在远方,路一直在脚下。好孩子,你慢慢来。”

笔者的这篇文章,情真意切,学生在读教师“下水文”中了解了教师和学生相处的点滴,他们感受、回味并模仿,自己写身边的亲人、同学时,就有了思想,有了生活气息。

教师有随时记录生活、认真写作的习惯,就会深深地影响学生,学生也会慢慢养成随时写感想、写作文的习惯。无论何时何地,学生们一有感悟就写。这样,写作教学就不再是难点了。例如,下雪了,学生们这样写:“下午,大雪仍旧纷纷飘飞着。漫天飞雪一会儿像白蝴蝶,忽飞忽落;一会儿又像海里的浮游生物,东游西逛;一会儿,又像调皮的孩子在撒欢儿,上蹿下跳……我经过观察,发现雪花有时会几片黏在一起,飘落下来;还发现雪花落地后,一阵儿就变脏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感受到了雪花带来的情趣与快乐,他们的情感春水被激活。他们感受到的不再是一片景,或许是一幅画,也可能不是一幅画,而是一段生命的传奇……这对师生来讲就是一段美丽的写作之旅。

教师“下水文”从构思、立意、语言等方面进行引导,使学生写有对象、追有目标了,同时也可让学生领悟到从哪些角度写作文,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这种勤于动笔、乐于思考的作文,符合学生写作的实际,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逐步提高。另外,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还应多读书,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跟教作文一样,只有教师善于读书、会读书,读有所得,才能教好阅读,进而教好作文。只教学生读书,而教师读书少或者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读书方面,教师也应该多“下水”。

总之,教师“下水文”是一种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是诗意地栖居在文本的优雅姿态。爱写下水文的教师,就是静静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进而和学生一起审视生活。教师以身示范,就是最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也是跟学生最好的情感交流,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

[1]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3(09):54-55.

[2]吕艳辉.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2(05):89.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