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砻”碾谷

2022-04-02仲富兰

东方企业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胚芽糙米稻米

仲富兰

现在城里生活的年轻人对“牵砻”这个词都有点陌生了,它与江南稻米有关,在环太湖地区,到了收获的季节,稻米处理是很费周折的,有斫稻、用稻、做米的环节。斫稻,即收割稻谷;用稻,江南农人也叫“掼稻”,就是以稻桶掼稻,为稻谷脱粒;做米,即稻米加工,其过程被称为“牵砻”。“砻”(读音long)是一种碾谷的工具,类似北方的“石磨”,区别在于“石磨”是石头制作的,而“砻”一般是木质,“牵砻”“推砻”,就是使砻飞转着碾谷。1960年代我上中学时,每年学生下乡支援“三抢”,在郊县农家打谷场上看到过,这个物件在环太湖地区的农家很常见,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个物件应该进入农具博物馆了。

“砻”用油松根部的木料拼制而成,乡村里一般由青壮年劳力在农家谷场前架起挂夯桁木,设置一块柚木做的横梁或支架,兩头用绳索系住箍牢。木砻分成上下爿,下爿固定在木质砻床,外面用竹篾打箍紧固,上爿套在固定于底座中心的铁芯上,可以在人力的牵引下,作圆周运动,形成磨合功效。牵砻人一般是身板结实的青壮年,他要一手牵砻,使上爿飞转,一手用勺子在谷箩中舀起稻谷往上爿的圆空中撒去,连续不断,碾碎的谷壳叫“砻糠”,旧时大城市或者小镇上的书场、茶店的老虎灶,许多就是砻糠为燃料的。砻上下爿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可以以紧松来调节两爿砻之间的间隙距离,粗谷与细谷则随调节的间隙,完成谷粒粗细不一的脱壳,又不致使得米碎。“砻”,真是凝聚着千百年来乡村农民的民间智慧,简单而实用。

从稻谷碾成白米,现在完全由机器操作,制米厂如果再用上数控技术,那是易如反掌的事,可在工业文明来临之前,没有机电设备,那可是既费劲又耗时的活儿。江南地区盛产稻谷,从谷到米,一般都采用“牵砻”法碾米,可以说是对稻米的初加工。农人“牵砻”碾谷的方法很神奇,颗粒饱满的,落在前斗,属于壮谷与米,瘪谷呢,自然就落在后斗,唯有砻糠飞到外面。这样等于将稻谷分成糙米、未碾破的谷及砻糠三种。若要将砻糠剔除,就需要使用风箱,借助风力扇走砻糠。再用竹筛筛分,使米谷分离,这时候碾出的米还是“糙米”,而后还要再进行深度加工。所以,别看一碗米饭,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呢!

牵砻碾出的“糙米”,因为米粒外面还包着一层薄薄的“糠衣”,对糙米起着保护作用,米粒的胚芽完好,米粒有“活”性,躺在糠衣里的大米,依靠胚芽,仍能保持呼吸。正因为如此,“糙米”可以存放较长的时间而不至于变质发霉。苏南农家一般在秋收后,通过“牵砻”,将一年的收成全部砻好,再经过“舂米”这道工序,方能成为可食用的白米。从前去农村,灶头烧的“大锅饭”,喷喷香,口感极好,不光是柴火烧铁锅的功劳,新大米色泽白中带青绿色,抓一把手上便会有一股自然的清甜芳香扑鼻;而存放时间较长的大米则没有这种感觉了。现代社会进步,固然是社会进步,但农家的新鲜大米确实是很难尝到了。

猜你喜欢

胚芽糙米稻米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胚芽
基于小麦胚芽的稳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小麦胚芽,天然的营养食品
改善糙米食用品质的研究进展
胚芽香脆饼干
给宝宝引入糙米的黄金期
糙米减肥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