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诗文教学中育人因素的挖掘与实践

2022-04-02王会成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创作背景现实

王会成

内容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不仅不能忽略对育人因素的深入挖掘,而且还应该有所侧重。要从作者的个性特点、创作背景入手,找准“文眼”,联系现实,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育人因素 作者的个性 创作背景 现实 正确的价值观

不管是在中学阶段还是在大学阶段,古典诗文在教材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选入教材的古典诗文可以说是经历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漫长时间的检验,不论是写作技巧、艺术特色还是思想内容都有非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也是我们建立文化自信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但是,令人非常遗憾的是,笔者通过几年来深入课堂听课发现,相当多的老师却仅仅给学生们分析它们的写作技巧和一些古代汉语语法知识,甚至有的老师只是带着学生们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文章,然后布置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知识点”,而忽略了其中更为重要的思想内容。其实,每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才正是作者当时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授课老师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引导学生们认识、了解古代汉语语法方面,或多或少有点捡芝麻丢西瓜的嫌疑,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以为不外乎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历年的高考中,文言文部分都比较侧重翻译文字等古汉语语法知识方面的东西,几乎就没有思想内容方面的考察;二是学生们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在古代汉语语法知识的学习方面用时间过多了,自然而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了;三是文章的思想内容可深可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尺度非常不容易把握,与其讲不好还不如绕着走。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请的都是大咖级学者,还时不时引来争议甚至非议,更何况一位普通老师?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就只能看见老师们照着参考资料一字一句地拆解原文,而很难见到老师们意气风发地谈古论今,就更不用说以古讽今了。这样一来,学本国的古典文学竟然變得很像是在学习外语,一篇又一篇的千古美文在课堂上变成了老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的“老古董”了。

那么,该如何挖掘教材并讲准、讲好这些古典诗文中的育人因素呢?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了解作者的性格特点

比如,史学家司马迁在我国史学上的地位是无人可比的。他的《史记》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点也无人能够否定。但是他本人一生中所遭受的屈辱、他惊人的意志力、他不屈的精神品质却往往没有老师在讲课时提到。我听过很多中学老师讲授《报任安书》一文,如果老师不详细地介绍司马迁的生平和痛苦遭遇,只是逐字逐句地翻译原文,那么,很多很多学生都会感觉有些茫然。笔者以为,讲授此文首先应该拿出一定的时间介绍司马迁的遭遇和屈辱,把这些问题一一讲清楚了,文章的内容几乎不用讲,学生们也就非常明了了。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痛苦,向友人表明自己的心迹。因为《史记》尚未写完,所以,他才决心放下个人得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1]相比那些“死节”之士,司马迁的这些思想体现出了一种超越时代的非常进步的生死观。“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2]即便放到现在这个时代,作者所强调的这五种品德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这是多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啊!“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3]而这一段文字又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了司马迁身世的坎坷与不顺。试想,如果老师们能结合现实把这一段文字讲透彻讲生动,那么学生们就会知道如何去面对生活、如何去挑战艰难困苦!

还有,当我们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也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上,而不是只停留在文字表面。开始必须分析李白的性格特点,了解了李白的性格特点,才会知道,只有李白才会写出如此豪放的诗篇,也只有李白才会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誓言。使学生从中得到正面的熏陶,而不至于简单地将李白想象成一个狂放的“酒鬼”。

二.充分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也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这篇文章以“思”为线索,将作者想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大量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要想讲好这篇课文,就必须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算是一个比较英明的、有作为的君主。他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但是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作为宰相的魏征深以此为忧,故多次上疏进谏,本文就是其中比较出名的一篇。整篇文章紧紧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主旨,言辞恳切地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然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在客观上会使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正是因为李世民自身修养加上身边的这些仗义执言的“忠臣”,才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4]这些主张,仔细想想,就是在当今甚至任何时代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借鉴。

再比如,宋代苏洵的《六国论》也是这样,作者看似在议论“六国”破灭的原因,实际上是借古讽今,在给当时的统治者“敲警钟”。北宋建国以后,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大小小打了六十余战,败多胜少。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势必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了《六国论》。这些时代背景讲清楚了,课文的主题思想也就迎刃而解了。“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5]这些论点已经是在非常鲜明地告诉当时的统治者,当时的对外政策是多么的危险。

三.找准作品的“文眼”

有一次,我们学校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位老师抽到了《促织》一课,感觉很是为难,觉得没啥可讲的,尤其是德育渗透方面。当时教研时我就提出让她组织学生找“文眼”并加以讨论分析。整篇文章乍一看也没啥,无非就是“捉促织、促织死、孩子死、变促织”这么一个近似荒诞的故事。而文章的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此文的主旨所在: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6]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应该能够找出这一段中(其实也是本文中)最为重要的一句话,它就是本文的“文眼”:“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找到文眼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接下来就要看老师如何组织学生讨论学习了,“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从这句话中我们应该获取很多宝贵的思想财富,岂止是天子?作为领导、作为家长、作为老师、作为普通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也在影响着身边人吗?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通过本文的学习得到一些启示,这样一想,这篇课文哪里只是在写“促织”啊!

还有一些小诗歌,比如唐诗《悯农》,有的老师竟然也是逐字逐句地带领学生翻译。这首诗哪里需要翻译呢?其实如果非要讲知识,这首诗只需介绍一下前两句,一是运用了夸张,二是运用了对偶,把这两种修辞方法给学生讲清楚就可以了。作者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无非是想告诉大家:只要耕耘,必有收获,而且收获会很大。第三句是在间接地告诉大家,那时候的农民非常勤劳,放眼望去“四海无闲田”!多么可爱可敬的农民!第四句才是本诗最需要老师带领学生深入挖掘的地方,既然“只要耕耘,必有收获,而且收获会很大”,既然“四海无闲田”,那么家家户户粮食满囤就该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可是事实呢?“农夫犹饿死”!这是怎么回事?很少有老师会引导学生自己挖掘这一点,要么老师自己说出,要么干脆不讲,一次非常好的思想教育机会就这样在“琅琅的背诗声”中溜走了。

四.必须联系现实

我一直坚持认为:联系现实,是古典诗文教学必须追求的一个目标。每一篇古文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令人遗憾的是,很多老师都只是停留在教学参考资料上,唯恐联系的不妥。比如《师说》一文,讲授此文时完全可以联系当今社会上的不良现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这种现象现在没有吗?人们对老师尊重吗?别看各种节目中动不动就互称“老师”,但是他们又有幾个真的老师?老师又怎么可能被请到电视台参加节目?

还有《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7]郑伯这一次次的“妥协和让步”,看似是一个兄长的容忍,却直接促成了公叔段的得寸进尺,最后走向了灭亡。所以有意也好,无意也罢,“纵容别人犯错误”也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

五.注意正确的价值观

这么多精美的古典诗文流传到现在,肯定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辞藻华丽,尤其是选入教材的文章,其主旨和所要表达的思想肯定是对学生的成长大有好处的,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现在有些学生、甚至是成绩高的学生往往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得很自私,这不能简单归罪于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片面追求成绩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那么多好的文章,有的老师只停留在对知识的讲解上,而忽略甚至放弃了思想教育是非常可惜的。那些留学海外的“高材生”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的人民大放厥词值得每一位家长和教育者深思!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用说,肯定是正能量的,是鼓励青年学生忧国忧民的。作为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需要着重强化这一点,并联系当今社会环境,引导青年学生“不畏浮云遮望眼”,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说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存在一定难度,那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应该可以做到吧?不管自己身在何方,无论自己本事多大,都不该对自己的祖国怀有异心、对自己的同胞怀有仇恨。要让他们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未来要靠他们去建设。也有一些文章,其主旨可能会引起争议,这也不见得就是坏事,起码可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增长见识,拓宽思路吧?比如《寺人披见文公》一文,我在选修课讲授这篇文章时就引导学生展开了讨论。文中的主人公“寺人披——勃鞮”在晋献公在世时,几次奉命追杀重耳(文中的晋文公),非常卖力、非常尽心!等到晋文公即位后,他又向晋文公揭露暗杀者的阴谋。文中他的理论是“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8]意思是我忠于的“君”而不是某个“人”,当年时父亲是“君”,他的命令我必须无条件执行;现在您是“君”,那么您的一切就成为我行动的指南。当时学生讨论非常热烈,一种观点认为:寺人披是对的,谁在那个位置就该忠于谁,不然就会天下大乱;而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寺人披的观点是不对的。他这种观点很容易造成“愚忠”,不管统治者的人品德行,一个心眼忠于他是一种赌博,很容易酿成历史悲剧,比如岳飞的冤死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观点的学生认为“识时务者为俊杰”。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口才,增长了知识,而且逐渐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

总之,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不仅不能忽略对育人因素的深入挖掘,而且还应该有所侧重,一篇古文只是讲解语法知识和几个通假字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

参考文献

[1][2][3][4][5][7][8]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M].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142,140,176,181,311,10,28.

[6]施也频.实用语文(第三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04.

(作者单位: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创作背景现实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浅谈《黄河怨》的音乐处理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从“意会”走向“言传”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刷脸取钱”将成现实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