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电生理检查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

2022-04-01邱嘉茗谢欢欢

广州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腓总传导生理

邱嘉茗 谢欢欢 冼 珊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科(肇庆 526040)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病程的各个时期均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风险,神经损伤可导致患者对疼痛及温度等感觉敏感度减退,出现交感神经障碍,是致使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者甚至造成糖尿病足截肢,早期诊断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1- 3]。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数患者起病常无明显症状,入院治疗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时机[4]。研究显示,电生理检查对早期诊断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价值[5- 6]。但单项电生理检查对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仍存在较大不足,准确性欠佳[7]。本文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项电生理检查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其中男75例,女85例;年龄25~79岁,平均(59.35±8.30)岁;体质量指数20~27 kg/m2,平均(23.64±1.56)kg/m2。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烧灼感或凉感等周围神经损伤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有症状组84例,无症状组76例。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8];②18~65岁。

1.3 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结缔组织病、免疫代谢性疾病等其它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疾病;②存在痢特灵、雷米封等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服用史;③饮酒史;④既往存在神经功能治疗史;⑤周围神经病变相关遗传史;⑥妊娠、哺乳期妇女。

1.4 方法

患者均行联合电生理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神经(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检测(nerve conduction studies,NCS)、F波检测。检查时保持室温22~25 ℃,患者皮肤温度维持在34~36 ℃,患者取平卧位,放松身体肌肉。使用全功能肌电图/诱发电位仪(Nicolet EDX,美国)进行标准化检测。①NCS检测:使用顺向法,脉冲电流刺激,频率为1 Hz,刺激强度使用最大刺激,带通20~3 000 Hz,灵敏度5 μV~5 mv/dm,持续刺激时间间隔为0.1~0.2 ms,检测患者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运动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及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CV)。②F波检测:参数设置为扫描速度10 ms/cm、时限0.1 ms、频率0.7 Hz,连续刺激20次,测定F波最短潜伏期(Flmin)、F波最长潜伏期(Flmax)、F波平均潜伏期(Flmean),并计算F波离散度(Fchd),Fchd=Flmax-Flmin。参照相关标准[9],确定指标异常的诊断界值,测得值高于或低于参考值上、下限即指标异常。比较2组神经传导及F波指标,分析联合电生理检查(其中任意一检测指标异常则判定为检查结果异常)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运动神经传导检测结果比较

有症状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DML均高于无症状组(P<0.05),胫神经及腓总神经CAMP均低于无症状组(P<0.05),见表1。

表1 2组运动神经传导检测结果比较

2.2 2组感觉神经传导检测结果比较

有症状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SCV、SNAP均低于无症状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感觉神经传导检测结果比较

2.3 2组F波检测结果比较

有症状组正中神经及胫神经Flmean、Fchd均高于无症状组(P<0.05),见表3。

表3 2组F波检测结果比较

2.4 联合电生理检查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价值

NCS、F波联合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灵敏度为0.857、特异度0.829、准确率0.844、阳性预测值为0.847、阴性预测值为0.840、kappa值0.687,见表4。

表4 联合电生理检查诊断糖尿病周围 神经病变的一致性检验

3 讨 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水平失调,造成体内代谢紊乱,逐渐发生神经病变[10]。在糖尿病前期,感觉异常主要表现为肢端感觉敏感度降低等临床症状,且下肢的临床表现较上肢明显;自主神经障碍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直立性低血压、胃肠道、泌汗功能障碍等[11-13]。周围神经损伤病理可呈现为髓鞘纤维的丧失或损害,可累及胫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等[14-16]。研究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远端下肢的胫神经受损明显,主要因为远端轴突病最早影响易患神经的终末部分[17]。而该病早期临床症状较为轻微,无特异性,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早期诊断率较低,延误治疗时机,本研究就联合电生理检查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展开相关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症状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DML均显著高于无症状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SCV、SNAP、CAMP均显著低于无症状组,提示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下肢远端运动纤维轴索和髓鞘及上、下肢远端感觉纤维损伤均明显加重。研究显示,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表现为下肢胫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可比较周围神经近端和远端的电生理情况,从而评估神经损伤程度[18-19]。本研究显示,有症状组正中神经及胫神经Flmean、Fchd均显著高于无症状组,与吴丹等[20]研究结果相似。研究显示,近端和远端的神经损伤并不同步,远端神经传导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中F波异常率近50%[21- 22]。程静等[23]研究也显示,Fchd为检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的可靠指标。本研究显示,NCS、F波联合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灵敏度为0.857、特异度0.829,提示联合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王彦等[24]研究显示,将NCS与F波、体感诱发电位进行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该病的早期检出率。传统NCS检查对近端损伤的评估价值有限,而F波可弥补这一局限,进行较好的评估,NCS与F波检查相结合可互相弥补评估缺陷,进一步提高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率。

综上,NCS与F波联合电生理检查对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可加以合理利用。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未对体感诱发电位及皮肤交感反应等电生理检查项目进行综合分析,故今后尚需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调查。

猜你喜欢

腓总传导生理
超声引导下神经水分离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1 例*
《思考心电图之178》答案
腓总神经损伤致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伤残评定结果分析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腓总神经损伤30例MSCT多平面重建效果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跷“二郎腿”导致瘸腿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