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痔疮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评价①

2022-03-31李春明徐晓霞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环切术吻合器痔疮

李春明,徐晓霞

(1.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痔疮属于肛肠科常见病,多认为与肛垫下移有关,可分为三个不同类型,且以内痔发病率最高,常见临床表现包括排便时出血、肛门疼痛、肛周瘙痒等,复发率也较高[1,2]。药物及手术均为痔疮治疗措施[3,4]。若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传统痔疮环切术治疗效果较好,但术后并发症类型较多,切口大,故对手术方案进行调整,以降低手术风险。现将本院收治的136例痔疮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传统痔疮切除术以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旨在为痔疮更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01~2019-06院内收治的痔疮136例,利用随机原则分两组,每组均68例。对照组,男40例,女28例,年龄18~72岁,平均(41.39±13.58)岁,病程1~13年,平均(7.15±2.36)年。观察组男37例,女31例,年龄18~69岁,平均(42.43±14.62)岁,病程1~12年,平均(7.64±2.88)年。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明确痔疮标准[5]。(2)意识清楚,精神系统正常。(3)临床资料完整。(4)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器质性病变。(2)不耐受手术治疗。(3)哺乳期、孕期女性。(4)合并其他肛肠科疾病。

1.4 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痔疮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前灌肠;应用硬腰联合麻醉,选择膀胱截石位,扩张肛门,检查痔块后分段,根据病情确定是否保留肛管皮桥,确定黏膜桥区域及数量,呈放射状切开外痔,直至齿状线上方5mm,平行于肛管纵轴夹紧内痔根部,经8字缝合法结扎内痔,其他痔块结扎法相同;观察是否有出血,术后塞入肛门凡士林纱布,创面压迫持续24h后取出,予以抗感染及止痛等对症措施。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术前操作与对照组一致;撑开并固定直肠下端及肛门附近痔脱垂及黏膜外翻病变相对轻微区域,暴露痔块及直肠下端黏膜,扩肛,在齿状线上方30~40mm处使用对称环形缝合及荷包缝合法缝合直肠黏膜下层,取出肛门镜,再置入圆形痔吻合器,调节至最大,将痔头部提至缝合线上方,将缝合线收紧后打结;旋紧、击发、关闭圆形痔吻合器,60s后,旋转吻合器并取出,取出切除的多余皮瓣;术毕时处理措施与对照组一致。

1.5 观察指标

(1)组间疗效差异,治疗效果评估标准:①显效,无临床表现,切口愈合;②有效,临床表现明显改善,切口基本愈合;③无效,临床表现无好转或改善不明显,切口不愈合。(2)组间症状评分差异,术前及术后7d评估,症状由轻至重,1~5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3)组间围术期指标差异,分析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差异。(4)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分析院内治疗期间出血、肛周水肿、排便障碍、尿潴留及肛门狭窄发生率。(5)组间术后VAS疼痛评分差异,分别在术后1d、术后首次排便时、术后7d利用VAS疼痛评分评估疼痛程度,VAS疼痛评分,0~10分,分数越高,越疼痛。(6)组间术后复发情况,分析术后随访期间两组痔疮复发情况差异。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68,n(%)]

2.2 症状评分

观察组治疗后便血、痔核脱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分)

2.3 围术期指标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术后肛周水肿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68,n(%)]

2.5 术后VAS疼痛评分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术后7d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术后1d(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分)

2.6 术后复发情况

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均为12个月;观察组术后12个月复发率1.47%(1/68)与对照组的5.88%(4/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87,P=0.1716)。

3 讨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基于下移痔疮肛垫理论发展而来的手术方案,该手术相对于传统手术方案而言,不仅可保留肛垫,还能控制出血量,使得痔疮逐渐萎缩,对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6~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术后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周水肿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其他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证实,利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疗效好于传统痔疮切除术,而且能够降低肛周水肿发生率,缓解术后疼痛,但传统痔疮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其他并发症发生风险及术后痔疮复发风险方面,效果相当。总之,痔疮是肛肠科高发病,可采取手术治疗,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获得临床效果相对于传统痔疮切除术更好,还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肛周水肿发生风险,但两种术式在其他并发症及复发风险方面疗效差异不大;在临床上建议选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相对于传统痔疮切除术而言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案。

猜你喜欢

环切术吻合器痔疮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中西医护理技术预防痔疮术后便秘的研究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一次性全电动腔镜吻合器的研制及应用
痔疮与痔病是两个概念
痔疮环切术造成肛管缺失Ⅰ度直肠脱垂1例
三排式吻合器中的双吻合钉推进器对
三种不同术式治疗子宫息肉疗效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