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疗效研究①

2022-03-31高凯丽张洋洋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牙周组织牙周牙周炎

高凯丽, 张洋洋, 凌 敏

(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正畸科,河南 许昌 461000)

牙周炎是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慢性炎症。该病主要发生于35岁以上人群[1],症状表现包括牙齿松动、牙周溢脓、牙龈出血等,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后续可能出现牙齿畸形、牙周组织坏死等不良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2]。牙周炎的治疗常采取牙周组织再生术[3],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加快牙周膜细胞分化并阻挡龈沟上皮沿牙根面生长,促进新的牙周组织形成[4]。但牙周炎致病因素多样、牙周组织解剖结构复杂,术后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齿畸形、错位,影响牙齿功能与外观[5]。口腔正畸治疗可以重建牙齿咬合平衡,并对牙齿畸形进行校正,能够起到牙齿修复与美容的效果。本次研究在常规牙周组织再生术的基础上辅以正畸治疗,分析联合治疗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03~2020-01在许昌口腔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牙周炎患者展开研究,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单纯接受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的患者列入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正畸治疗的患者列入观察组。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4~57岁,平均(36.12±4.81)岁;病程1~16个月,平均(8.17±1.84)个月;牙齿松动程度:Ⅰ级21例,Ⅱ级24例;病情状况:侵袭性牙周炎19例,慢性牙周炎26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2~59岁,平均(36.84±4.97)岁;病程1~15个月,平均(8.08±1.96)个月;牙齿松动程度:Ⅰ级22例,Ⅱ级23例;病情状况:侵袭性牙周炎17例,慢性牙周炎28例。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Armitage牙周诊断标准[6];②牙齿畸形需矫正者;③病程24个月以内;④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具备正畸治疗史;②合并其他口腔疾病者;③入组前2个月内使用抗生素治疗者;④凝血功能障碍者。许昌口腔医院伦理委员会已对本次研究进行审核批准,牙周炎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1.3.1 基础治疗

入院后,牙周炎患者需接受常规检查,并根据口腔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合并急性炎症者需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药物缓解炎症症状。局部炎症患者则采用过氧化氢清洗消炎。牙周炎患者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方可接受后续治疗。

1.3.2 牙周组织再生术

常规治疗结束后,对牙周炎患者牙周袋进行探诊,结合影像学资料判断患者是否具备牙周组织再生术条件。植骨及引导性组织再生联合植骨是牙周组织再生术的常用手法。临床上需要结合患者口腔及牙齿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选取适宜的治疗方式,术后3个月进行复查。

1.3.3 正畸治疗

行牙周组织再生术后,满足全口出血指数<15%、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4mm位点数者可行正畸治疗。选用直丝弓矫治器,初始弓丝选用0.012英寸的镍钛丝,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修整牙齿使之整平、排齐,治疗期间需要保持轻力原则。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教,每月进行1次牙周维护治疗,确保正畸期间每颗牙齿受力<50g,3个月后接受复查。

1.4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检查患者牙周指标状况,包括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其中采用钝头牙周探针结合探诊、视诊进行GI、PLI检查,使用探针方法进行CAL、PD检查。②根据复查结果评价牙周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显效:牙周疼痛、红肿等症状完全消失,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有效:牙周疼痛、红肿等症状明显缓解,咬合平衡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牙周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咬合关系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牙龈炎、牙周水肿、牙根敏感等。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34/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4/4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45,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标比较

牙周炎患者接受相关治疗前,牙周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I、PLI、CAL、PD均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牙周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6/4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1/4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45,n(%)]

3 讨论

牙周炎是成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口腔健康未给予充分重视,加之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近年来牙周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6]。牙周炎常见的诱因为病原菌感染,感染会破坏牙支持组织,引起牙齿松动或移位[7]。牙周炎若治疗及时可有效避免牙齿松动、牙周坏死等不良情况,并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提升生活品质。当前牙周炎的主流治疗方法可以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通常无法对根分叉病变位点及深牙周袋进行有效清创,导致部分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佳,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弥补非手术治疗的缺陷。牙周组织再生术是修复牙周组织损伤的一种方式,但单纯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后部分患者口腔清洁功能、牙齿健康状况与咀嚼功能改善效果均不显著[8]。事实上,若要彻底治愈牙周炎,关键在于重建牙周组织的重生功能。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牙周组织再生术配合牙周组织修复术在牙周炎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普及与应用。正畸治疗可以有效矫正牙齿错位与畸形,不仅可以起到牙齿美容的效果,还能提高牙周功能。牙周炎患者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后能为后续的正畸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本次研究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旨在通过两种治疗方式的相互配合提高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GI、PLI、CAL、PD均下降,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主要原因在于牙周组织再生术可以增强牙周前体细胞生物活性并改善病变根面生物相容性,同时可以阻止牙龈上皮细胞根向生长,有效促进牙周支持组织功能恢复。正畸治疗可以矫正牙齿的错位、畸形,通过正畸治疗矫正后能够消除牙周炎患者咬合创伤,重新建立咬合平衡,有利于牙周组织再生术术后牙周组织修复,继而提高牙周组织再生术的治疗效果[9]。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周维君等[10]研究结论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相矛盾,可能与两组研究纳入样本数均较少有关,后续研究中可以适当的扩大样本数量,避免样本选择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偏差。

综上所述,牙周炎患者行牙周组织再生术后辅以正畸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牙周功能并降低术后并症发生率,其疗效优于单纯牙周组织再生术。故推荐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时首先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待牙周组织再生术后,牙周条件得到改善,炎症反应减轻后再行正畸治疗,以提高牙周炎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牙周组织牙周牙周炎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替牙期儿童错位伴继发性咬合创伤牙齿牙周组织的疗效
口腔护理干预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牙周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透析患者牙周疾病治疗评估研究进展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