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急性肠梗阻发生状况分析①

2022-03-31李春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肠梗阻根治术直肠癌

李春光, 岳 巍,王 震

(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 新乡 453000)

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式,尽管腹腔镜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仍有并发症发生,影响术后康复治疗。其中急性肠梗阻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肠管缺血、坏死,肠黏膜屏障损伤,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还可增加二次手术风险[1]。因此,临床应积极探索直肠癌根治术后急性肠梗阻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急性肠梗阻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观察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急性肠梗阻发生状况,并重点分析其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02~2021-01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2]中直肠癌诊断标准;术后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合并肠黏连;腹腔广泛种植;肿瘤远处转移;术后吻合口瘘。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术后连续随访1个月,将发生急性肠梗阻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急性肠梗阻患者纳入未发生组。急性肠梗阻诊断标准[3]:肠功能恢复后出现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尿常规检查显示尿比重增高;CT平扫见肠腔。

1.2.2 资料收集: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男、女)、肿瘤直径、TNM分期(Ⅰ~Ⅱ期、Ⅲ~Ⅳ期)、分化程度(中低分化、高分化);(2)实验室指标:术后采集患者外周血4mL,以3000r/min速度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D-dimer,D-D)、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急性肠梗阻发生情况

纳入的60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8例发生急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3.33%(8/60)。

2.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肿瘤直径、性别、分化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D-D、ALB、TNM分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2.3 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急性肠梗阻的多因素分析

将表1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作为自变量,见表2,将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急性肠梗阻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RP、D-D高表达、ALB低表达、TNM分期为Ⅲ~Ⅳ期是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急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说明

表3 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腹腔镜根治术虽可根治性切除癌变组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手术造成的应激创伤可引起术后肠麻痹、肠扭转,增加肠梗阻发生风险。肠梗阻不仅影响术后康复,还可导致全身性生理紊乱,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期发现导致肠梗阻发生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

黄贵和[4]等研究显示,284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急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4.11%。本研究结果显示,60例直肠癌患者,术后急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3.33%,与黄贵和等研究近似,表明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急性肠梗阻发生率略高,临床需加以重视。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RP、D-D高表达、ALB低表达、TNM分期为Ⅲ~Ⅳ期是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急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如下:CRP是反映机体感染、炎症程度的急性反应蛋白,CRP高表达可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会刺激肠道伤及肠内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肠内血管损伤,进而增加肠梗阻发生风险[5]。临床应加强抗炎治疗,抑制CRP表达,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以降低急性肠梗阻发生风险。D-D是反映机体纤溶状态的指标,D-D高表达会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肠道血管血栓、栓塞风险,最终引发急性肠梗阻[6]。因此,术后应给予抗凝治疗抑制D-D表达,以降低急性肠梗阻发生风险。ALB低表达可增加低蛋白血症发生风险,低蛋白血症患者术后腹部炎症相对严重,易出现肠壁水肿、肠内外炎性物渗出,进而增加肠梗阻发生风险[7]。对此建议,术后给予营养支持,预防低蛋白血症发生,以期降低肠梗阻发生风险。TNM分期为Ⅲ~Ⅳ期: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多伴有淋巴结转移,此时需行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清扫可损伤淋巴干或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障碍,使局部组织出血水肿及炎症反应,进而增加术后肠梗阻发生风险。因此,对于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术中操作应加强谨慎,避免误伤正常组织,以降低术后肠梗阻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急性肠梗阻发生率较高,血清CRP、D-D高表达、ALB低表达、TNM分期为Ⅲ~Ⅳ期是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急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肠梗阻根治术直肠癌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