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栓形成情况的改变分析①

2022-03-31张洪淞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丁苯达拉内皮

张洪淞,刘 擎

(1.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154002 ;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154003)

近年来在多因素的作用下,我国急性脑梗死临床发生率明显增加,且老年患者比例大幅增高;2019年《中国脑卒中报告》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为止,中国急性脑梗死中老年患者存活数首次>1300万,但首次患病年增长率>8%,表明急性脑梗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健康难题[1]。急性脑梗死致残率、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目前临床治疗该病,药物保守治疗仍备受推崇,为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丁苯酞治疗的效果和价值,特行本次研究[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02~2021-03我院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遵从“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男、女分别为13、12例;年龄59~82(70.59±8.5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4(2.56±1.33)h。观察组28例:男、女分别为13、15例;年龄59~83(70.85±8.1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5(3.05±1.11)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此研究所用药物: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国药准字H20050299。依达拉奉注射液:华润双鹤药业,国药准字H20130051。

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严格以临床和实验室各项检查结果为依据,遵医嘱给予营养神经、减轻脑水肿和扩张血管治疗;静脉滴注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100 m L生理盐水,2次/日。

观察组:以常规药物为基准联合丁苯酞治疗:指导口服加服0.2g丁苯酞软胶囊,0.2g/次,3次/日。两组患者坚持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3]:主要对比血沉、血浆黏度以及全血高切黏度;治疗前后抽取患者5mL空腹静脉血,全血黏度通过CAP-2 + PRO锥板黏度计测量;血浆黏度通过WX-3B血浆黏度计测量;红细胞沉降率通过温氏法测量。

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4]:主要对比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治疗前后清晨在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8mL静脉血,3mL加入抗凝管(含肝素),实施离心操作(2500r·min-1,10min),取上清液并保存,通过全自动生化仪测定以上指标。

不良事件发生率:主要对比症状性颅内出血、非症状性颅内出血以及血栓形成。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预后情况[5]:神经功能采用卒中量表(NIHSS,0~42分)进行,0~10分记录“受损轻”,11~20分记录“中度受损”,21~42分记录“重度受损”。借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预后情况;分值≤2分剂量“预后良好”,分值>2分视为“预后不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行丁苯酞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数值较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行丁苯酞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血清ET-1水平较低,血清NO 水平较高,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幅度较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仅为7.14%,对照组高达36.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n(%)]

2.4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预后情况比较

行丁苯酞治疗的观察组,患者NIHSS和mRS分值较低,神经功能和预后情况较好(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预后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经临床研究证实,脑动脉血管受损以及粥样硬化会导致局部血栓形成,从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脑组织,多因素联合作用而诱发脑梗死。发病后患者神经元水平生化且代谢出现改变,进而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病理改变(不可逆性),对患者后期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6]。因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需在有效时间内采取科学且有效的治疗措施,旨在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同时减少神经系统损伤。

依达拉奉是常见且常用的脑保护剂,用药后可对血管内皮细胞过氧化反应进行有效抑制,清除羟基基团的同时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继而降低脑水肿的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依达拉奉单一用药远期疗效欠佳。此研究结果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7.14%,对照组高达36.00%(P<0.05)。证实了在依达拉奉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

丁苯酞是优质的抗脑缺血类药物,dl-3-正丁基苯酞是主要成分,可有效提高患者脑血管内皮NO水平,减少花生四烯酸的同时大幅降低钙离子浓度,继而对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抑制并降低氧化应激反应[7]。此研究结果示:行丁苯酞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数值较低,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幅度较大(P<0.05)。提示:经临床研究证实,丁苯酞结构与天然I-3-正丁基苯酞相同,抗惊厥、抗气喘作用较强,同时还可增加机体血流量。丁苯酞用药后可提高脑血管内皮NO、PGI2水平并对谷氨酸的释放进行抑制,在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同时清除氧自由基并减少花生四烯酸的生成[8]。在改善患者脑缺血区微循环方面,丁苯酞也具有显著作用,用药后可增加缺血区毛细血管数量和血流量,进而缩小脑梗死体积的同时减轻脑水肿,还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的同时对血栓形成发挥抑制作用。此研究结果显示: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和预后情况较好。在依达拉奉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实施治疗,可在清除急性脑梗死患者自由基的同时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改善脑能量代谢的同时改善局部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缩小梗死灶并促进神经元细胞恢复[9]。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神经功能的同时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较广,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猜你喜欢

丁苯达拉内皮
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效果观察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衍生超级化因子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血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