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2-03-31田青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田青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持续改革与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就初中物理学科的特性而言,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因此教师要从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重要性出发,思考、探究并改善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以期借此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02-0006-0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初中物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再是像过去那样只关注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在2018年年初,我国教育部便正式提出要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科学态度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内容。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大多数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立足于现实生活,还要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炼相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在物理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思维能力。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重要性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据调查统计,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及部分偏远城镇地区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认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程开展得不够,大部分物理教材上面的实验都没有做过。这是因为在这些地区,绝大多数教师用解说的形式代替实验教学,或者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来代替物理实验演示,学生很少有机会自己动手做实验。其次,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给学生做演示实验时过于注重实验结论和现象,认为学生只需要观察实验现象便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了,忽视了实验操作过程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重现象而轻过程,在教师做实验的时候不用心记录实验步骤,等到自己动手做实验时根本无法操作仪器,也无法获取实验现象的情况。如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长时间延续该种应试性、机械性的教学方法不做改变的话,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物理实验课程的兴趣。

其次,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在实验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素养上低于良好水平,而且在物理模型建构、科学推理论证以及对相关理论、方法反思质疑方面的领悟力也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这足以说明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学习尚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度学习相关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因此无法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就物理学科的特性而言,实验教学构成了物理教学坚实的基础,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有效手段。除了要阐释清楚相关的物理概念并解决计算上的难题外,初中物理教学最为重要的板块就是实验教学,尽管许多物理实验的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已司空见惯,但非专业人士一般不会过于深究这些现象的科学内涵,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能够让这些自然现象走进实验,进而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较为精密的物理情境,如此能够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取相关的实验素材,在探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理现象的同时,有效学习物理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探究态度,进而可提升自身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再者,物理实验操作方法的可行性及其现象的直观性,也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物理的兴趣,由此可使学生更加透徹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知识,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同时学生还可以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去检测自身的理论学习成果,锻炼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改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物理教师作为物理实验教学的引导者和方向标,在实验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及其实验教学观念对实验教学的实施效果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应当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夯实物理理论基础、掌握基本实验方法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摒弃传统意义上以书面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唯一标准的教学观念,着重培养学生先进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方法与科学实验态度,同时清晰地认识到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由此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兴趣为抓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如此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此外,物理教师还要给学生准确传达物理教材中所提及的物理实验类型及作用,并在实验演示过程中强调实验的规范性,即尽可能地将物理实验中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向学生展示和讲解清楚,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每一个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所发生的实验现象,并认真辅助学生完成相关物理实验,如此可达到物理实验教学应有的效果和目标。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物理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不能光做不看,也不能光看不做,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学生做好实验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学会观察实验,学生学习并掌握实验仪器操作方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观察教师的实验操作步骤。因此,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演示实验。例如在讲解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这一节的知识点时,物理教师要创设实验情境,利用覆杯实验,以问题嵌入实验过程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分析出大气压的存在。然后由教师引导实验的开展并在相应的环节向学生抛出问题,教师可以准备一块纸板和一个杯子,在引导学生进行覆杯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纸板的状态,由此引导学生分析出压力产生的条件和要素,然后再总结出影响压强变化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随后在实验中去检验结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三)合理设计分组实验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分组实验都属于探究性实验,因此充分利用这些分组实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指导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中的参与度较低,该模式通常以学生小组为单位来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而教师指导探究教学模式则把常规教学方法和探究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如此能有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这一节的知识点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同一电路中分别接入不同的电阻丝,并仔细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然后让学生试着找出引起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原因。如此一来,便可按照几个可能造成示数变化的因素将学生分成几个实验小组,如导线材料、长短、横截面积小组等,然后通过分组实验数据找出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原因,如此可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而可达到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四)加强课外小实验

光靠校内师生的实验是不够的,要将课堂延伸到校外,将实验室搬到社会、社区和家庭才行。例如可以变学校实验为家庭小实验,从而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或者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验,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去探索、认识物理规律,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例如讲到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时,我们可以做以下小实验——竖直拿着吹风机,将一乒乓球放在吹风机口,打开吹风机,乒乓球被吹起,但不会被吹走,将风速开得更大一点,乒乓球吹得更高,然后慢慢倾斜吹风机吹乒乓球,乒乓球与吹风机的连线将越来越倾斜,但乒乓球依然不会被吹走。这个实验学生在家就可完成,没有难度,还增加了他们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拓展了视野。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外小实验以及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创造性发现、思考、解决新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目前来看,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重心的初中物理教育,必须重新审视以往惯性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并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物理观念、科学态度等几方面下苦功夫,如此坚持不懈地推进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可提高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獻:

[1]武蕾叶.核心素养理念下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20,16.

[2]杨巍巍.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5.

[3]李   响.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9,22.

[4]陈培凤,季卫新.深度备课: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探究图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为例[J].物理教师,2019,(2):23~26.

[5]康艺砾.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8,15.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