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民国食堂好好吃饭

2022-03-31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伙食小桥二中

学校食堂向来是校园人茶余饭后的一大谈资。你的校园生活的乐趣之一是享受美食还是吐槽食堂?如果有机会去民国时期的学校食堂“打个卡”,又会是怎样一番体验?

“我”的一日三餐

坊间有言,吾日三省吾身:早上吃啥?中午吃啥?晚上吃啥?可以说,学习生活幸福与否同食堂的菜色息息相关。那么,民国学生的幸福指数怎么样呢?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对母校南昌二中的食堂相当满意。“二中伙食不错,每月四元八角,一日三餐:早餐总是大米稀饭,四碟小菜:有油炸花生仁,炸油条,酱萝卜干等;午餐晚餐主食都是米饭,副食有三荤三素,上午荤菜是鱼,下午是肉,素菜有青菜、豆芽等”——二中食堂,一顿吃三碗,不费劲!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则各有各的不幸。北京一中的食堂就只有三种东西,窝窝头、小米稀饭、白菜豆腐汤。作家柏杨就读的百泉初中更是贫富差距显著:高级的“白菜团”成员的饮食肉菜俱全,便宜的“萝卜团”成员只能“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当时,作为“萝卜团”成员的柏杨,最渴望的就是“吃一口肉,一口就好”!

食堂“夜袭”

“伙食包办”一度是民国食堂流行的经营模式,学校把食堂承包给厨师,学生缴纳膳食费。不过这引发了很多问题。有的食堂卫生奇差,苍蝇在汤桶、菜盒里“安居乐业”,甚是逍遥;有的食堂收钱不少,却是“糊弄大师”,只给学生喂青菜。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学生自治膳食委员会”应运而生。

膳食委员会虽然勤恳负责,但承包商更技高一筹,往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各种方式把食材夹带出去。为此,学生不得不和他们斗智斗勇。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季羡林的同学徐春藻就是个中翘楚。常规的检查一般是早上和中午,徐春藻却主动加班,每天夜里从温暖的被窝爬出来去食堂“突袭”。别说,这办法还真是卓有成效。一天晚上,承包人把肉藏在酱油桶里,正准备偷运出去,结果就被徐春藻抓个正着。铁证如山,承包人只得认栽。经此一役,徐春藻名声大噪,而其他同学们更是喜不自胜——从此之后,食堂伙食大改,肉和鱼终于成了餐桌上的常客。

进击的大胃王

食堂的菜色佳或不佳,对真正的大胃王而言似乎并不重要。民国时期,经常可以在食堂里看到学生们“比赛吃饭”的奇景。

和刻板印象不同,许多大胃王并非身材魁梧的壮汉,而是白净腼腆的文弱书生。著名作家梁实秋就是其中的代表,每到饭点,他便“狂奔而出,直赴食堂,连食五碗,鼓腹而出”。据说,他还曾创下过一顿饭吃十二个馒头和三大碗炸酱面的惊人记录。不过,这饭量在人才济济的清华食堂却是不够看的。想要在风起云涌的吃饭大赛中夺得魁首,至少得有一顿二十六个馒头的肚量——这样才能勉强压过当年学生一顿二十五个馒头的最高数据。

历史学家何炳棣吃起饭来也毫不客气。有一次,吴宓教授请还是学生的他吃饭,点了一大盘烤牛肉,共有12片。何君一看不由得两眼放光,也顾不上讲究“师道尊严”了——只见他筷子翻飞、风卷残云,吴老师才夹了两片,还没回过神来,盘子就已经被一扫而空了。当然,即使是大胃王,吃得太多也顶不住。据可靠消息,饭后,何炳棣在田径场上慢步走了至少半小時,才堪堪将胃里的牛肉消化掉。

师母的小灶

不论多么好吃的食堂,天天吃也总会令人厌倦,因此,在学校餐饮界“另辟蹊径”成为大有可为的事业。语言学家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就是一位“小灶”创业者。

说起创业,杨师母有天然优势。她是会吃的美食家,所著《怎样烹饪品尝中国菜》一书曾经畅销海外;也是能操作的好厨师,凡是品尝过她手艺的人,无不交口称赞。随丈夫来清华任教的她,为满足嗷嗷待哺的众多师生,在校内创建了“小桥食社”。

食社虽小,业务却广,既有整桌酒席,也有家常饭菜;虽由教授夫人创立,却从不自恃身份,不论是囊中羞涩的学生,还是手头阔绰的先生,都能“满载而归”。更难得的是,食社价钱格外克己,味道更是不坏。英雄难过美人关,师生难过“小桥”关——食客们在这里,要么“掉了眉毛”,要么“豁了皮带”。

如此诚信经营,小桥食社的生意自然兴隆。不止杨夫人忙得团团转,连去吃饭和看热闹的人,也都站起来做了跑堂的,正所谓“小桥流水三间屋,食社春风满座人”是也。不过,食社红火了不久,就火速关张。原因无他,只因杨夫人酷爱请客,在一声声豪迈的“我买单”中,食社入不敷出,只能“关门大吉”了。

猜你喜欢

伙食小桥二中
脚没醒
完善军队伙食补助费制度之浅见
新时期做好高校伙食服务的思考
小桥
部队伙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探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霍邱县教师书画作品选登
高中计算机学习中的数列求解办法
改善伙食计划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