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想政治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析

2022-03-31郑桂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

郑桂

[摘 要] 在全面开展“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应创新思路,挖掘各类有益教育资源,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应用,推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首先解析了“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其次分析“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可行性以及意义,最后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指出应优化顶层设计,构建模块化的教育内容,创新渗透教育手段,加强实践教育融合,应用在线教育平台,打造O2O教育模式,完善考核标准,增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核的内容,最终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思想政治教学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视角”(20C0464);2021—2022年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湖湘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XH2021218)

[作者简介] 郑 桂(1981—),女,湖南衡阳人,硕士,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体育课部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2-0041-04 [收稿日期] 2021-05-31

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立德树人”是第一要务,即要培养思想素质过硬、道德品质坚韧、综合素养高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在推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在深化開展“立德树人”的任务基础上,还有必要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国家信仰和民族自信,加强学生素质修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能够立志报国,将个人职业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复兴发展要求相结合,成长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一、“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指通过“德”的教育来培养人,让人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人的思想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并非一个时期完成的阶段性的思想教育就可以,特别是在高职学生成长发展的阶段,其思想并不成熟,学生刚刚成年,其需要在高职院校学习专业技术,为未来的岗位就业打好基础,所以,需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变化以及社会时代的变化来开展思想教育[1],而且“立德树人”方面的教育不仅要围绕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展开,更要围绕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展开,解决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工匠”人才。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几千年的沉淀所流传下来的精华,是相对于“糟粕”而言的、仍然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优秀文化。虽然是传统文化,其在当下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些流传下来的理念、思想、内容往往具有哲学性、真理性,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愈发历久弥新。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可行性

当前,高职思想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思想政治教师正在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转变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的思想政治系统,促进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形成正确的分析路径。古代学子16岁入“大学”,这与当前进入高职阶段的学生年龄差距不大,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中,对于“大学之道”的论述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职院校学生也应具备同样的思想品质,能够具备良好的修养和德性,能够回归到使人圆满的本性中来,实际上,这是一种“善”和“美”的本性[2]。自老庄思想开始,到后来的孔孟之道、百家争鸣,再到唐诗宋词中的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等,通过挖掘我国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形成有效的思想引导,相比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好的渗透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有着很多积极的思想理念,这些对于开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有着积极作用,也体现出了其融合渗透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恰恰是顺应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要求,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助力[3]。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一)有助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有助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人生价值,并能够付出努力去发光发热,将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没有提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但是古代的“大同”观念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实际上就是一个理想世界的注解,能够让高职学生对于如何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有更深入的认识[4]。

(二)有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人格教育,一些高职学生存在人格方面的缺失,可能会引发一些负面的情绪和行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通过了解诸多古代优秀人物的经历来反思自己、获取经验,调整自己的认知,形成完善的人格,遇到困难可以积极去面对。

(三)指导高职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也是在培养优秀的文化传承人,让我国这些优秀的传统思想能够传承下去,能够成为学生为人处世、生活工作中的指导性思想,并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养。

(四)有助于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在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应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从而在未来求职就业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具有竞争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实守信、互相扶助、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等思想理念对于完善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有重要作用。

四、“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优化顶层设计,制定完善的渗透教育模式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应从优化顶层设计开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其中,重构教学大纲,形成全新的教学方案。首先,高职院校可以组织思想政治教研组的教师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并打造出全新的融合式教育模式,让思想政治教学更具文化气质,也让思想政治课堂更具人文精神。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教师应将教材中的大纲进行重新梳理,基于教学大纲来寻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其次,高职院校要给予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一定的支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在全校范围内都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打造“书香校园”,更有助于学生从思想上转变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积极主动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这样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更为顺畅,学生的接受程度更高[5]。

(二)完善内容建设,形成模块化渗透教育体系

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教材中的内容多是为学生构建起现代知识体系,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教育“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将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成长为专业人才、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会爱国奉献等,来督促学生要为民族复兴大业来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很多高职学生对于何为“民族复兴”并不是很理解,为什么用“复兴”这个词也并不是很懂,此时,如果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学生们在深入感悟我国民族文化和经济繁荣时期状态的过程中,就能够理解“民族复兴”的含义。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教育资源的拓展,也具有内容的契合性,在完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构建模块化的渗透教育体系,即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又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第三章为“弘扬中国精神”,这就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教育模块,并能够很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立德树人”教育相结合。在该教学模块中,教师可以先介绍新时代的“中国精神”是什么,让高职学生对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改革创新这三点有基本的认知。然后,教师可以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挖掘自身的知识储备,从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探索“中国精神”,在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的过程中,不少学生提出了爱国爱民、勤劳勇敢、脚踏实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敢为人先、积极创造等精神内核,之后,再让学生对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与当下“中国精神”进行对比,让学生来思考其中存在哪些异同点,从而在拓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实现了深度教学,学生对于弘扬中国精神有了更深的认知,也有助于学生内化于心的同时,外化于行[6]。

(三)创新教学手段,开发多元化渗透教育路径

高职“立德树人”教育最忌说教和灌输,高职学生存在叛逆心理,必须要采用引导为主的多元化教学路径,创新教学手段,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新鲜感。在开展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双重导向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符合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行为导向要求,尤其是自古以来的很多优秀榜样案例,都可以拿来作为教材素材,让学生在开阔眼界的过程中,发挥榜样的力量,学习榜样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来渗透中华优化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要求学生“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在教学中不仅要转变学生的思想,更要让学生将思想落实于行为指导中,像文天祥、岳飞、司马迁等都可以成为引导学生付出行动的榜样人物[7]。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真实的情境更能够让他们进入思考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新时期,学生不仅要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更要具备法律意识,能够在现代社会遵规守法,实现个人道德与法律共同作用于思想和行为的模式,从而约束自身,以法律基础方面的教学为例,教师应搜集一些真实的法律事件,或者是参考一些法制节目,直接给学生提供真实案例情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讨论,分析案例中的违法行为,并说说应该如何遵纪守法、发现违法犯罪的行为应如何来做等。同时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法律制度来让学生明白,没有法治,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可以让学生对比古代法律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说出后者的优势。

(四)打造教育平台,提升O2O渗透教育成效

新时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忽视教育平台的应用,因此,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高职在线教育平台中来,打造出全新的O2O教育模式。首先,应建立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中就对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国土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十分重视,我国唐诗中的边塞诗就是颇具代表性的解释,边塞诗都是基于边塞战争而创作的,而我国筑起边塞长城是为了保卫疆土不被外敌侵犯,很多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坚定且浓厚的爱国之情,这些传统文化方面的思想与思想政治德育的要求恰好契合,能够促使高职思想政治教学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类似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都应加以开发,教师可以边整理边上传到资源库中,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8]。其次,打造在线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可以专门录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方面的课程,并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上传到教学平台中,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五)创新考核机制,融合传统文化知识考核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应对应到具体的考核流程,创新和完善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视。首先,教师有必要重构思想政治考核标准,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識属于拓展性知识,但是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采用考查的形式来代替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思想认知,并不是学生背过了多少知识点。另外,教师还可以丰富考核的内容,多采用开放式的论述题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考核,考查形式也可以更为多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回答问题,也可以组织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考查学习小组最终展示出来的学习成果。创新考核机制可以加深教育效果,让学生敢于畅所欲言,并提高学生实践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惧怕考试。

結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符合德育的教育目标,有助于“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开展。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为有效地渗透并发挥作用,有必要优化顶层设计,挖掘可以融合的教育内容,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采用O2O教学模式,并创新考核机制,从而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融合的美育路径探赜[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1,33(4):14-18+24.

[2]孙亚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文教资料,2021(7):93-94+58.

[3]邓齐飞,尹长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原则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1):104-107.

[4]李建国.基于传统文化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创新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7):291-292.

[5]黄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职思政教育融合创新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1(12):43-44.

[6]彭迎春.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8):189-191.

[7]于斐.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方法分析[J].时代报告,2021(7):150-151.

[8]郭霄,李小杰.论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修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4):18-22.

Integr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ENG Gui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partment, Hu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Railway High-speed, Hengyang, Hunan 421002,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nnovate ideas, explore various kinds of benefici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enetr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penetration strategy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teaching. It is pointed out to optimize the toplevel design, construct modular education content, innovate educational means, strengthen prac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apply online education platforms, build O2O education model, perfect the assessment standards, and add the assessment cont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o as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
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社交网络平台在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