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考古断想

2022-03-30

文物季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左传

李 零

(北京大学中文系)

感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邀请我到文庙演讲。你们是战斗在考古一线直接用手铲书写山西考古的“作者”,我是你们的“读者”,和所有听众一样。这里班门弄斧,讲点山西考古的“读后感”,向专家请教,与听众交流,请大家批评。我的话题主要与晋国有关。

一、叔虞封唐与叔虞居鄂

晋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唐叔虞。叔虞封唐见《左传》定公四年引卫祝佗(子鱼)语,其辞曰:“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唐诰》讲叔虞封唐,包括四项内容:

1.分器:指授礼器。“大路”是车,在车中等级最高。“密须之鼓”产于密须。密须是姞姓古国,在甘肃灵台。“阙巩”在河南巩义,下脱“之甲”[1]。阙巩之甲很有名。“沽洗”即姑洗,钟律十二律,第五为姑洗,这里指钟。金鼓旌旗所以令,被甲乘车所以战。这四样东西皆与戎事有关。

2.赐民:指赐夏地的戎人和管理他们的旧官。“怀姓九宗”是媿姓九族。赤狄媿姓,《左传》或作怀,或作隗,皆通假字,西周金文作媿。“职官五正”,可与《左传》隐公六年“翼九宗五正”对比,疑是管理“怀姓九宗”的官员。

3.赐土:指“封于夏虚”。“夏虚”泛指夏地,兼赅唐、虞、夏土。

4.赐法:指赐治理土地民人之法。“启以夏政”,“启”有开拓、开辟之义,“夏政”是夏人的政令,指用夏人的政令治理夏民。“疆以戎索”,“疆”指正定疆界,“索”指法度,指用戎人的法度治理戎地[2]。

夏、商、周三大板块,夏居中,周在西,商在东,三分天下各居其一。与商、周并立的夏是广义的夏,古人叫“大夏”。夏是夏地和夏遗民,周初封建,他们人还在,族源传说还在,历史记忆还在,这是现实存在,不是凭空虚构。

叔虞“封于夏虚”的“夏虚”是个大概念。周人所谓“夏虚”是唐、虞、夏的统称。其实,他是封于唐地。古书或以唐、虞并举,或以虞、夏并举。尧、舜、禹只是唐、虞、夏三族或三地的象征符号。今《尚书》头几篇叫《虞夏书》,其实是《唐虞夏书》,古人只叫《夏书》。夏是山西,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山西南部。

古人说,尧都平阳(在临汾),舜都蒲阪(在永济),禹都安邑(在夏县)[3]。广义的夏包括两部分:唐,大体在临汾地区,偏北;虞、夏,大体在运城地区,即夏县和永济一带,偏南。夏并唐、虞之地和其民人而有之,这样的“夏”是广义的夏。狭义的夏是运城的夏,夏县的夏,东下冯类型的夏。

唐在临汾地区。临汾地区是探索晋文化的前沿。1956年山西省文管会建侯马工作站到现在已经六十多年。

《元和郡县志》卷十二说故唐城“在(翼城)县东南十五里”,与翼混同。以往,由于天马—曲村一带发现晋侯墓地(也叫北赵墓地),学者多认为,“叔虞封唐”的“唐”一定在墓地附近的翼城、曲沃一带,也就是汾东[4]。我的看法不太一样。我怀疑,叔虞最初的封邑恐怕是鄂,鄂在汾水以西,后来才迁到汾水以东(详下)。唐仍是面,鄂才是点,作为具体封邑的点。叔虞之后,燮父迁翼,才有所谓晋。情况就像卫康叔初封于康(旧说在阳翟,即河南禹州市),后来迁到沬邑(在河南淇县)才改称卫侯。不列颠博物馆收藏的康侯簋就是证明。

同样,近出觉公簋的铭文也可证明(图一)[5],叔虞最初称唐伯,燮父迁翼才改称晋,翼并非最初的封邑。

图一 觉公簋铭文

二、晋都三迁,无出唐地

叔虞居鄂是晋国古史的开端。其后晋都三迁:从鄂到翼是第一迁,从翼到绛(故绛)是第二迁,从绛(故绛)到新田(新绛)是第三迁。大的路径是从汾西迁汾东,又从汾东往西迁,沿浍水西进,迁到汾水向西拐弯处(古称汾曲)。迁来迁去,都是在唐地转。这里讲一下我的理解。

(一)从鄂到翼

鄂是邑名,应属唐地。唐地的概念是什么?刚才讲了,作为区域名,大体相当今临汾地区,汾水中流,把此区一分为二,西边是河东区,东边是汾东区。司马迁说:“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史记·晋世家》),把唐定位于“河、汾之东”。“河、汾之东”是什么意思?很简单,就是“河之东”和“汾之东”[6],“河之东”即河水以东的吕梁山区,“汾之东”即靠近汾水的临汾盆地和盆地西侧的太岳西麓。河东、汾东都是唐地。这是讲面,不是讲点。点是“方百里”。“方百里”是古人所谓的“一同之地”,约合1700平方公里,古人常用“同”表示上古时代一个小国的面积,相当秦汉时期一个中等规模的县[7]。现在的县,很多也不过这么大[8]。

有一条文献很重要,常被学者忽略。《世本·居篇》佚文:“唐叔虞居鄂。”《世本》是战国文献,史料价值极高。它记载的帝王诸侯之“居”都是指他们的都城。《晋世家》讲叔虞封唐,索隐云:“且唐本尧后,封在夏墟,而都于鄂。鄂,今在大夏是也。”鄂在高地。周人占领唐地,最初选择鄂,可能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后来搬到平地,则与近水宜居、利于农业有关。

还有一条文献也很重要,同样与鄂有关。《左传》隐公六年:“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所谓“翼九宗”是燮父以下九代晋侯分宗立世的九族,犹“怀姓九宗”。晋侯墓地正好是这九代晋侯的墓地。“五正”类似周之宗伯、秦汉之宗正,大概是管理宗人的官,犹“怀姓九宗”有“职官五正”。顷父是晋国的这种官,嘉父是其子,可能世袭此职。晋侯墓地,最后一代是晋文侯。文侯之后,进入东周,昭、孝二侯还住在翼。孝侯之后是鄂侯。曲沃庄伯伐晋,他被迫出亡,先到随,后到鄂,因为住在鄂,有别于“翼侯”(泛指住在翼的晋侯)[9],故称他为“鄂侯”。其实他是回老家。

鄂在什么地方?旧说在乡宁。乡宁是五代才有的地名,北魏到唐代一直叫昌宁。《括地志》:“故鄂城在慈州昌宁县东二里。”乡宁县在襄汾县西,吉县东南,靠近汾河。吉县,秦汉叫北屈。北屈属春秋战国的屈邑。屈分北屈、南屈,《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叫“二屈”。乡宁可能属于南屈。

当然,鄂的具体位置还有待考古探索。

(二)从翼到绛

翼即晋。翼与浍水有关。今浍水是由滑家河、翟家河在翼城大河口村会合,经曲沃、侯马,西注汾水,乃汾水东侧的支流,唐改名翼水(见《元和郡县志》卷十二)[10]。

西周时期,燮父至文侯九世居翼。刚才说了,北赵墓地就是这九个晋侯的墓地。春秋早期,昭侯(文侯子)封文侯弟成师(曲沃桓叔)于曲沃,曲沃邑大于翼,与晋并立。公元前745—前679年,曲沃桓叔、庄伯、武公居曲沃,晋昭、孝、鄂、哀、小子、湣六世,除鄂侯居鄂,仍然以翼为都。《左传》桓公三年称晋哀侯为“翼侯”,是为了区别居鄂的鄂侯。这批晋侯,下场都很惨:除鄂侯逃跑,昭、孝、哀、小子相继被杀[11],晋侯湣亡国。曲沃并晋后,所有晋君都是曲沃武公的后代。武公三十七年(前679年)“更号为晋武公。晋武公始都晋国,前即位曲沃,通年三十八年”(《史记·晋世家》)。这里说得很清楚,他是以晋都为都,即以翼为都。两年后,晋武公卒。他死后,晋史翻开新的一页。

曲沃并晋前,曲沃只是大县,即有“先君宗庙之主”的“都”,并非晋国的国都(即所谓“国”),晋的国都是翼。曲沃并晋后,从献公起,晋的国都是绛(故绛)。

绛(故绛)在什么地方?值得探讨。《左传》隐公五年云“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杜预注:“曲沃,晋别封成师之邑,在河东闻喜县。庄伯,成师子也。翼,晋旧都,在平阳绛邑县东。”《汉书·地理志上》云“闻喜,故曲沃”。汉晋旧说,绛在翼西,相当今曲沃,曲沃反在闻喜。献公九子,他自己和他宠爱的骊女、骊女所生子住在绛,曲沃用来安置失宠的太子申生,重耳居蒲(在隰县),夷吾居屈,派他们镇守边邑。“蒲边秦,屈边翟”(《史记·晋世家》),与鄂邻近[12]。

我怀疑,今闻喜上郭村城址、邱家庄墓地一带与古曲沃有关,今曲沃、绛县一带反而与故绛有关,故绛在翼、曲沃二邑之间。

(三)从绛到新田

春秋中期,献、惠、怀、文、襄、灵、成七世居绛。绛是曲沃系晋君新建的国都,其名当与绛山、绛水有关,离翼很近。公元前669年(献公八年),献公用士蒍谋,灭桓、庄二族(即曲沃桓叔、曲沃庄公之后)。次年,在绛营建新都,司马迁说献公“始都绛”(《史记·晋世家》)[13]。这个绛,或以为是翼都的翻新改造,与翼一城二名,不妥。郑玄《唐风谱》云“穆侯徙绛”,说明曲沃武公之前本已有绛,穆侯一度搬到过绛,绛是绛,翼是翼,完全是两个地点,否则不能用“徙”字。

春秋中期偏晚,从晋景公起是又一个阶段。公元前585年 (晋景公十五年),景公迁新田。新田,对故绛而言,又称新绛。景公以下是厉公。厉公以下,悼、平、昭、顷、定五公当春秋晚期。

战国时期,有出、敬、幽、烈、桓五公(敬公,《晋世家》作“哀公”;桓公,《晋世家》作“孝公”,也许是用双字谥)。司马迁说,“幽公之时,晋畏,反朝韩、赵、魏之君。独有绛、曲沃,余皆入三晋”。翼城、绛县、侯马屡出“降亭”陶文。这个“降”应指新绛,即侯马新田。新绛可能是故绛西扩,包括故绛在内。

(四)晋国绝祀

公元前403年 (烈公十三年),三晋列为诸侯。其后不久,三家灭晋,晋君绝祀。三家灭晋在哪一年,有两种说法: 一说公元前376年(晋静公二年)[14],一说公元前369年 (晋桓公二十年)[15]。晋国的最后一位国君,或说是晋桓公,或说是晋静公。《史记·赵世家》说,赵成侯十六年 (前359年)封静公于端氏 (在沁水县端氏镇),赵肃侯元年 (前349年)徙处屯留 (在屯留县),最后当死于长治地区[16]。

三、晋国封建一:分封同姓(周后和晋后)

古代占领多为“三结合”:征服者加土著加移民。移民有出有入。如叔虞封唐,周为占领者,夏、戎为土著,赵从曲阜迁入,扎根山西,唐迁杜,又返山西。

晋卿多以军功显,不尽公族。贵族分宗立氏,引发继承危机,上位者往往删夷枝叶,突出主干,如武公代翼,献公灭桓、庄二族,过程十分血腥[17]。

(一)周后(姬姓)

1.霍氏:霍叔之后。霍叔是文王子,武王克商封于霍(在霍州),为三监之一。周公平定武庚三监之乱后,情况不详。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赵夙从晋献公伐灭霍,霍公求奔齐,旋复国[18]。研究霍,目前只有传世铜器。先轸之子先且居封于霍,称霍伯,卒于晋襄公六年(前622年)。

2.魏氏:毕公之后。毕公也是文王子。晋献公十六年,毕万从晋献公伐灭魏,赐邑为魏氏[19]。魏原本是芮的中心(在芮城),芮失魏,往陕西迁。澄城、韩城一带的考古发现就是芮的遗存。毕万以下,魏武子居魏,魏悼子徙霍,魏庄子徙安邑(在夏县)。从此长期住在安邑。魏锜(吕锜、厨武子,魏犨子或魏犨孙)分出吕氏,大约在徙霍前后。万荣庙前村魏国墓地出土的郘编钟就是郘氏的铜器。战国早期,魏文、武二侯时,魏国最强盛,扩地河西。战国中期,魏惠王三十一年 (前339年),因安邑近秦,徙都大梁(在开封),重心东移。魏的势力范围:一是“河东”(运城地区和临汾地区西部)和“西河”(黄河对岸洛以东之地);二是“河内”(今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六市),三是开封市一带。

3.杨氏:周宣王子长父封于杨为杨侯,见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的四十二年逑鼎。杨在洪洞范村,存续时间比较短。

(二)晋后(姬姓)

1.栾氏:晋靖侯孙栾宾的后代。栾宾是曲沃桓叔之傅(《左传》桓公二年)。栾宾的后人有栾枝、栾盾、栾书等。传世铜器栾书缶(器形属尊缶),旧说铭文书即景、厉二公时的栾书,1990年以来,学者多疑此器为楚器,我觉得未必可靠。缶固常见于楚器组合,晋器迄未发现,但我们并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当时的晋绝不用缶,也不能证明此器铭文是楚国独特的字体。事实上,我的印象,此器器形不尽同于楚缶,铭文也不同于春秋晚期的楚国铭文(多作瘦长体,比较规整)。公元前550年,晋灭栾氏。

2.韩氏:曲沃桓叔子韩万(韩武子),据说封于韩原(在韩城)。韩万之后有韩厥(韩献子)。晋景公十二年(前588年)作六军,韩厥是六卿之一。韩厥卒,下面两代,韩宣子徙州(在温县),韩贞子徙平阳(在临汾),长期住在临汾。战国中期,韩哀侯二年(前375年)灭郑,才迁都郑(在新郑)。韩的势力范围:一是周王畿外围,二是“上党”(北部与赵地时有进退)和“上党”南口外的“南阳”(焦作市一带,东部与魏地时有进退)。

3.荀氏:《汉书・地理志上》注引《竹书纪年》:“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黯[20],是为荀叔。”《文选·北征赋》李善注引“荀”作“郇”。旧说郇在临猗,荀在新绛。“荀叔”即伐灭虞、虢的荀息。荀息子分两支,荀林父一支为中行氏(中行桓子),荀首一支为知氏(知庄子)。闻喜上郭村出土荀侯匜,称侯的荀氏应是尚未分化前的荀氏。

4.中行氏:晋文公五年(前632年)“作三行以御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三行是用来对付戎狄的新军。荀林父将中行,从此以中行为氏(称中行桓子)。他活得很长,历事文、襄、灵、成、景五公,参加过许多重大战役,包括伐灭赤狄潞氏的战役。中行氏的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治地区和安阳、淇县一带。

5.知氏:知邑在永济市。公元前458年,知氏与赵、魏、韩三家共灭范氏、中行氏分其地。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共灭知氏,分其地。出土铜器,有传出太原的智君子鼎1、鬲1、鉴2、弄鸟1[21]。知氏的势力范围主要在运城地区。

6.祁氏:氏名与居祁有关。祁县有昭余祁泽、邬城泊,即古祁、邬二县所在。

7.羊舌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祁氏、羊舌氏。二族,《史记·赵世家》称“公族”,《魏世家》称“宗室”。杜预说:“羊舌氏,晋之公族,羊舌,其所食邑也。”(《春秋释例·世族谱》)叔向(叔肸、羊舌肸、杨肸)是这一族的大名人。叔向说,“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左传》昭公三年)。

(三)其他

1.郤氏:有郤豹、郤芮、郤缺、郤克等。公元前574年,郤氏灭于“三郤之难”(“三郤”:郤锜、郤至、郤犨)。

2.胥氏:有胥臣、胥甲、胥克、胥童等。公元前574年,胥童被杀,此族衰亡。

四、晋国封建二:分封异姓(夏遗民和商移民)

晋国起用夏遗民,范氏和先氏最具代表性;商移民,赵氏最具代表性。

(一)范氏(祁姓)

范氏出自陶唐氏。唐人有很多支。如武王兴灭继绝,有所谓“下马之封”,其中有黎。《吕氏春秋·慎大览》说武王灭商后“封帝尧之后于黎”。商代的黎国也可能是祁姓,但西周的黎侯,至少成、康以来是姬姓[22]。黎城西关墓地就是姬姓黎国的墓地[23]。西周犹在的唐人之后,范氏是最重要的一支。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自报家门:

“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杜注:“周成王灭唐,迁之于杜,为杜伯。杜伯之子隰叔奔晋,四世及士会,食邑于范。”

据上所述,范氏是唐人之后,周成王灭唐,西迁唐人于周地之杜(在西安杜陵),称唐杜氏。周宣王冤杀杜伯,杜伯之子隰叔奔晋,估计在幽、平之际。隰叔到士会隔四代。据《世本》,隰叔之子为子舆,其子不详,士蒍是子舆孙。士蒍之后有士缺(士成伯)、士会(范武子)、士燮(范文子)、士匄(范宣子)、士鞅(范献子)、士吉射(范昭子)等。

范氏称士氏是从子舆始。士即士师,掌刑狱。这是以官为氏。范宣子作《刑书》,《刑书》是晋国的著名法典。范氏又称随氏,则是以封邑为氏。随,相传在山西介休。随是隰叔返晋后的封邑,在前;范是范武子以来的封邑,在后。《左传》混用三种氏名。范氏灭于公元前458年。

范在什么地方?旧说在河南范县,但《左传》说在鲁县,即河南鲁山县。这两个地点都在山西以外,有点远。

范氏的祖先向上追溯,据说与养龙有关(《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养龙,有豢龙氏、御龙氏、豕韦氏。相传虞时,董父为舜养龙,号豢龙氏;夏时,刘累(陶唐氏的后代)从豢龙氏学,为孔甲养龙,赐御龙氏,让他代替商地擅长养龙的豕韦氏。范氏是刘累的后代,属于夏地的唐人[24]。

古之所谓龙,原型是鳄鱼。当年,黄河流域有人养鳄鱼。如陶寺遗址出土鼉鼓,用鳄鱼皮作鼓面蒙在陶鼓上。石峁遗址和大汶口文化的遗址也发现过鳄鱼骨板。

周有褒姒(见《国语·晋语一》《郑语》)。褒姒是夏遗民。传说,夏衰,褒人之神化为二龙。夏后藏龙涎于椟,历殷、周莫发,厉王末发之,宫中处女感龙涎而孕,生褒姒。褒姒的出生也和养龙有关。

汉高祖刘邦以刘为氏,传出刘累。刘邦为了证明自己是“真龙天子”,说他的母亲被蛟龙上身生下他,即附会此类传说。

刘邦也很重视范氏。《史记·封禅书》讲刘邦在长安立七巫祠:梁巫祠、晋巫祠、秦巫祠、荆巫祠、九天巫祠、河巫祠、南山巫祠。《史记集解》引文颖说谓“范氏世仕于晋,故祠祝有晋巫。范会支庶留秦为刘氏,故有秦巫。刘氏随魏都大梁,故有梁巫。后徙丰,丰属荆,故有荆巫”,也与这类传说有关。

清华简《汤处于汤丘》更有意思[25]。它说商汤娶妻于有莘氏,有莘氏是夏人。伊尹是有莘氏的媵臣,以厨艺干汤,取天下,这个故事很有名,大家都知道。值得注意的是,汤的名字原来与他的出生地有关。汤亦作唐,古人叫天乙唐。汤丘即唐丘,即叔虞封唐的唐。汤出生于唐,与夏联姻,最后取夏而代之。整理者说,此篇可能与《伊尹》书有关。

(二)先氏(姒姓)

先氏是晋国贵族中很重要的一支。《左传》有先友、先丹木、先轸、先蔑、先且居、先都、先仆、先克、先縠。晋臣叔向说:“我先君文公……有栾、郤、狐、先以为内主。”(《左传》昭公十三年)先氏多军帅,如先友、先丹木参加过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之役,先轸参加过城濮之战。先轸曾封于原(在济源)。先轸之子先且居曾封于霍,称霍伯。1992—2002年,浮山出土过殷墟时期的先氏铜器[26]。公元前596年,晋杀先縠,灭先氏。

先氏,或与有莘氏有关。先是心母文部字,莘是生母真部字,古人用为通假字。如《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吕氏春秋·本味》“莘”作“侁”;《楚辞·天问》“有莘氏”,《吕氏春秋·本味》“莘”亦作“侁”。

上文提到,商汤娶于有莘氏,周文王也娶于有莘氏。莘在什么地方?有二说,一说在山东曹县莘冢集,即《左传》昭公元年“商有姺、邳”的“姺”,一说在陕西合阳,即《诗·大雅·大明》“缵女维莘”的“莘”。前者近商,后者近夏。二说应以后说为是。

(三)赵氏(嬴姓)

赵、秦同祖,皆出蜚廉。蜚廉有子恶来、季胜。秦出恶来,赵出季胜。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赐邑皋狼(在方山),是为“宅皋狼”[27]。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幸于周穆王,赐邑赵城(在洪洞),从此为赵氏。造父以下七世,至于叔带。司马迁说,“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去周如晋,事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赵世家》)。清华简《系年》也提到蜚廉、蜚廉子和嬴姓西迁,记述有所不同。

赵氏是从晋献公时崛起。献公十六年,赵夙从晋献公伐霍、魏、耿,“霍公求奔齐。晋大旱,卜之,曰‘霍太山为祟’。使赵夙召霍君于齐,复之,以奉霍太山之祀,晋复禳。晋献公赐赵夙耿”(《赵世家》)。耿在河津。赵夙之后有赵衰。赵衰子,赵盾是正室,赵穿是侧室。赵盾之子为赵朔,朔族灭于“下宫之难”,独遗赵武。赵武复位,再传至赵鞅。赵鞅即赵简子,居晋阳(在太原),即太原赵卿墓的墓主。这一支是晋阳赵氏。赵穿一支居邯郸(在邯郸),为邯郸赵氏[28]。

赵的势力范围:最初在吕梁地区(如蔺、离石)和晋中地区(如晋阳、榆次)。公元前475年,赵襄子灭代(蔚县一带),开始向冀西北、晋北和内蒙古中西部发展。著名的“浑源彝器”即出土于代地。公元前424年,赵献侯迁都中牟(在鹤壁)。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公元前296年,赵惠文王灭中山。公元前228年,秦灭赵,赵公子嘉奔代。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代王嘉。

五、晋国封邑的空间分布

晋国疆域,最初比较小,主要在晋南,晋北是戎狄盘踞。晋南,以太岳山为隔,分为两大块:晋西南和晋东南。

(一)晋西南

分南北两块:临汾地区在北,运城地区在南。

1.临汾地区

太岳山在东,吕梁山在西,中间是汾河河谷和临汾盆地。除上面提到的城邑,汾河上还有一串城邑,控扼南北大道。汾河沿线,介休—灵石—霍州—洪洞—临汾—襄汾—侯马是一段,侯马—新绛—稷山—河津是一段。前一段,介休、灵石是从太原盆地转临汾盆地的瓶颈口,现归晋中地区。鄂侯奔随的随,据说就在介休。往下走是霍州。霍州以霍山名。霍山主峰在霍州、洪洞交界处。霍是武王三监之一,守霍太山。后来有出自先氏的霍伯居此。再往下走是洪洞。洪洞有赵、杨二邑。赵在县北赵城镇,杨在县南范村。赵封赵城早,在周穆王时,杨侯封杨,见宣王四十二年逑鼎,年代相当晚。坊堆遗址和永凝堡遗址在赵城镇和范村之间,学者有唐、霍、赵、杨等多种猜测。杨国太晚,年代不合,杨姞壶出土后,或说姬姓杨国前还有姞姓杨国,也未必能坐实,问题还得进一步研究。洪洞是唐代才有的地名,意思是虚空开阔。到了洪洞,地势忽变开阔,地名很形象。再往下走是临汾、襄汾。临汾是传说中的尧都,古称平阳,韩居平阳长达122年。襄汾是由襄陵、汾城二县合并,地处临汾盆地的中心。陶寺遗址在襄汾,可能与唐有关。闻喜上郭村出土贾子匜。贾氏相传封于襄汾。再往下是侯马。侯马是新田,学者无异议。侯马当汾曲(汾水拐弯处),往南走,进入运城地区。

2.运城地区

有汾、沭二水。新绛、稷山、河津在汾河一线。汾河南有峨嵋岭,东北—西南走向,跨闻喜、万荣、临猗、永济。绛县、闻喜、夏县、运城、临猗、永济在沭水河一线。中条山在沭水河南,亦东北—西南走向,永济在山北,芮城、平陆在山南。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西临黄河,芮城、平陆南临黄河。

荀氏据说在新绛。稷山、河津,古称皮氏。万荣县是合荣河、万泉二县:万泉靠东,以孤山为中心,旧多泉水;荣河靠西,在汾河南,古称汾阴。夏县、运城是古安邑。临猗是合临晋、猗氏二县。永济是古蒲阪,传说中的舜都。垣曲在中条山与太行山之间,南临黄河。

侯马以下四条道:一条是侯马—新绛—稷山—河津道,沿汾河,奔龙门口;一条是侯马—闻喜—运城—永济道,逾蒲阪,去风陵渡,过黄河,去陕西(绕开中条山背后位于灵宝的函谷关);一条是侯马—闻喜—夏县—运城—平陆道,逾虞阪,去茅津渡,过黄河,去三门峡(旧称陕县);一条是侯马—垣曲道,过黄河,出轵关陉,到河南济源。

此区,中心是安邑。传说禹都安邑。安邑包括夏县和运城。运城是清代地名,唐代叫司盐城,乃盐池所在,古称盐氏。上述四道都是向外运盐的通道。翼城大河口1017号墓出土霸伯山簋,铭文提到住在陕西的井叔曾到山西来购盐,用102井粮田和虎皮二张作报酬[29]。

晋的西边是所谓“西河之地”,“西河之地”是秦晋长期拉锯战的地带,华山以东和洛河以东曾长期被魏国占有。

晋的南边是洛邑和周王畿。虞、芮、虢在洛邑西,郑在洛邑东,四邑拱卫京师。周王畿北依晋地,不是以黄河为界,而是延伸到运城地区的南缘。如虞在平陆,芮在芮城,北虢在平陆,南虢在三门峡(旧称陕县)。虞、芮、北虢皆在山西境内。最近,垣曲北白鹅墓地的发现让人想不到,召公的采邑竟然也在山西。看来,晋是先取唐地,后取虞、夏地。晋献公南征虞、芮、虢,才把势力扩大到整个晋西南。

(二)晋东南

古称上党。上党地区,以羊头山为隔,也分两块,长治地区在北,晋城地区在南。长平之战就发生在羊头山一带。

1.长治地区

太行山在东,太岳山在西,中间是长治盆地。长治地区与“河内之地”隔山相望。有许多山口通冀南豫北,如从黎城,经涉县、武安,出滏口陉,北可去邯郸、临漳、邢台,南可去林州、安阳、鹤壁。商代的黎国就在长治地区。长治地区出过不少商代铜器,估计应与黎国有关。此地多赤狄,有潞城的潞子国。长治,古称潞州或潞安府,潞就是赤狄留下的地名。

2.晋城地区

晋城,古称泽州。太原到沁阳的潞泽古道是自古从太原去洛阳的必经之路,也很重要。

上述城邑,黎是东去河内之地的出口,西伯戡黎,已经打通。其他三个出口则是晋献公打通。霍在霍州,是晋地的北门;魏在芮城,是晋地的南门;耿在河津,是晋地的西门,黎是晋地的东门。这是早期晋地的四至。

六、和戎与伐戎:赤狄、白狄、姬姓之戎和姞姓之戎

山西自古多戎狄。戎狄与唐、虞、夏三族长期相处,早就是当地土著的一部分。

(一)赤狄(媿姓)

赤狄是媿姓之狄。媿字见西周金文,鬼字加女旁,这是西周族姓的典型写法。王国维指出,此姓是鬼方族姓。媿姓,今本《左传》有两种写法,除“怀姓九宗”作怀,还作隗,二字皆媿字的通假字。今姓氏用字,隗行而媿废。《史记·秦始皇本纪》引《琅琊刻石》,其中有“丞相隗林”,即始皇诏版的“丞相状”,林字是状字的讹写,可见秦代已有这种写法。

《唐诰》“怀姓九宗”是媿姓的九个分支,今可考者有以下各支:

1.倗氏:即冯氏。见山西绛县横水墓地有两座大墓出土的铭文,M1是毕姬墓,M2是倗伯墓[30]。倗伯即属这一支。倗伯的铜器也见于大河口墓地。

2.霸 (?)氏:即潞氏。《国语·郑语》有“潞、洛、泉、徐、蒲”,韦昭注云“皆赤狄隗姓也”。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铭文(图二),霸(?)字有两种写法,一种似霸,但所从革,往往作束或东,另一种加各,甚至写成洛或格,皆以各为声符,字同露、潞,其实就是《郑语》的“潞、洛”,相当潞子婴儿的潞字,三晋货币中的字(图三)。

图三 三晋货币中的字

图二 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器铭中的霸(?)、露、格、洛四字

3.东山皋落氏:即太子申生所伐(见《左传》闵公二年),在山西垣曲。山西垣曲出土过两件咎茖戈(图四)。

图四 垣曲出土的两件咎茖戈铭文

4.茅戎:在山西平陆茅津渡(见《左传》成公元年)。

5.甲氏:在山西武乡县西部的故城镇一带(见《左传》宣公十六年)。武乡西部是战国的涅氏县,涅县是以涅水名。涅水出护甲山,亦名甲水。

6.留吁:在山西屯留(见《左传》宣公十六年)。“留吁王”见清华简《系年》。

7.余吾:在山西屯留县余吾镇。《左传》成公元年记王师伐茅戎,“败绩于徐吾氏”。徐吾氏出自漠北余吾水,即今蒙古国的图拉河,《山海经·北山经》作“涂吾之水”、《史记·匈奴列传》作“余吾水”。徐吾即《国语·郑语》“潞、洛、泉、徐、蒲”的“徐”。《后汉书·西羌传》注引《竹书纪年》有“余无之戎”。屯留、余吾墓地出土“屯市”“余市”陶文[31]。

8.铎辰:在长治地区。《左传》宣公十六年:“十六年春,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杜预注:“铎辰不书,留吁之属。”

9.潞氏:在山西潞城,即荀林父所灭赤狄潞氏(见《左传》宣公十五年)。三晋货币有币,同露、潞,疑即大河口潞氏之东迁者。

10.蒲氏:在山西隰县。即《国语·郑语》“潞、洛、泉、徐、蒲”的“蒲”。

此外,山西的邻近地区也有赤狄。如:

1.廧咎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提到晋人伐蒲(在隰县),重耳自蒲奔狄,“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疑“狄”即边秦之狄,河对岸是延长和延安 (都在延河上)。《史记·晋世家》省“廧”,作“咎如”,索隐云“咎音高”,疑即秦高奴权的“高奴”。项羽入关,立秦三将,董翳为翟王,都高奴。高奴在延安一带。

2.泉戎:《左传》僖公十一年提到“扬、拒、泉、皋伊雒之戎”,杜预称为“戎邑及诸杂戎”,其中的“泉”见于《国语·郑语》的“潞、洛、泉、徐、蒲”,亦属赤狄无疑。泉戎可能与洛阳金村的翟泉有关。

此外,媿姓还有胡氏,在河南郾城,见于出土铜器[32]。

上述赤狄各支,咎同皋、高(如皋狼、皋落、咎如、高奴)。落从各(如霸氏铭文的各种写法,以及皋落和潞氏等名)。这两个字是赤狄标识字。《后汉书·西羌传》注引《竹书纪年》中的“西落鬼戎”,恰好也有“落”字。

赤狄不仅与山西有关,还影响到整个东周的政治格局。如周有王子带之乱,狄人逾中条山干预王室政治(《左传》僖公十一年到二十五年)。齐桓公存邢救卫,起因是狄人逾太行山伐灭邢、卫(《春秋》庄公三十二年和闵公二年)。这支狄人是留吁,见清华简《系年》。

潞氏,早期在翼城附近,与晋比邻而处;晚期,迫于晋势,迁居晋东南。晋厉公时,荀林父灭潞氏(前594年),次年士会灭甲氏、留吁、铎辰(前593年),是史籍有关赤狄的最后记载。

(二)白狄(姬姓)

白狄是姬姓之狄[33]。春秋晚期,鲜虞、中山活动于滹沱河流域。如平山中山王墓和行唐故郡遗址就是鲜虞、中山的考古遗存。

过去,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见到一件金箔饰件(图五),不知出于何地,属于哪一族群。现在才明白,它是白狄遗物。此物与河北行唐故郡遗址出土的车饰非常相似。这件金箔,器形作双头兽,一头作鸟形,一头作龙形或虎形,并有绹索形纹饰[34]。

图五 香港中文大学藏金箔双头兽

(三)姬姓之戎

戎狄有姬姓者,如骊戎、狐戎,与晋通婚。如晋献公子,很多都是戎女所生,如他宠爱的奚齐、卓子是骊戎之女所生,重耳、夷吾是狐戎之女所生。骊戎、狐戎可能与白狄有关。

晋卿有狐氏一族,出自重耳母族,因辅佐晋文公而显,如狐突子狐毛、狐偃,狐毛子狐溱,狐偃子狐射姑。狐射姑又叫贾季。《左传》文公二年又有狐鞠居(续鞠居、续简伯)。狐偃即子犯编钟的子犯。闻喜上郭村出土的贾子匜是贾氏的铜器。贾氏、续氏可能是狐氏之别族。

(四)姞姓之戎

姬、姞二族是深具戎狄背景的古族,两族经常通婚。如周人的始祖弃(后稷)是娶姞姓女子,周夷王后是姞姓,偪姞是晋文公的妻子、晋襄公的母亲,燕姞是郑文公的贱妾、郑穆公的母亲[35]。故石癸有言:“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左传》宣公三年)

文献记载,姞姓之戎有两支最有名。

1.密须。简称“密”。上博楚简《容成氏》记文王伐九邦,其中有密须。密须在甘肃灵台。周文王灭之,以封姬姓。后又为周共王伐灭。这是与周关系最密切的一支。

2.南燕。《左传》宣公三年讲郑穆公之死,提到其母燕姞。“燕姞”是南燕之女。南燕是对北燕而言。北燕是周人占领北燕后袭用旧名,并非原住民。原住民当是燕京之戎(《后汉书·西羌传》注引《竹书纪年》)。燕京之戎以山名,山西北部有燕京山(即管涔山)。这支戎人,起初可能活动于山西北部,后来迁徙到河北北部,最后定居于北京房山县。《左传》昭公九年提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肃慎”在辽宁,“燕亳”在北京,皆周北土。燕亳即燕京,陈璋方壶和陈璋圆壶叫“燕亳邦”。我怀疑,周人封燕是鸠占鹊巢,南燕在河南延津县,应即迁自北燕。

另外,出土铜器铭文证明,鄂也是姞姓(详下)。

(五)其他

1.《后汉书·西羌传》注引《竹书纪年》提到很多支戎人,其中可能与山西有关者,有西落鬼戎、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太原之戎、条戎、奔戎、北戎。

2.无终戎。如魏绛和戎的戎就是无终戎( 见《左传》襄公四年)。《左传》昭公元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三晋货币有亡币,即无终币。

3.林胡、楼烦之戎。《史记·匈奴列传》:“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

七、湖北也有随、唐、鄂

晋、楚是对跖关系,中间夹着周。一部春秋史,主要是晋楚对抗,两边你来我往,关系很密切。

近年,湖北考古大丰收,山西有随、唐、鄂,湖北也有随(曾)、唐、鄂,使人不能不想,这仅仅是名字的巧合,还是有意义更为深远的联系。这个问题久萦心头,我一直在想。

(一)曾(随,姬姓)

古书中的随属于“汉阳诸姬”,旧说在随州。擂鼓墩一号墓是曾侯乙墓,二号墓是曾侯乙夫人墓,也在随州,而且出土铭文可以证明,曾也是姬姓。过去,李学勤说曾、随是一国二名,很多人不信。叶家山墓地发现后,有些人仍然不信。原因是商代这里就有曾,叶家山墓地,墓底有腰坑,器铭有族徽。很多人相信,这两条是区分周土和周土以东的两个铁定标准。其实,这是值得商讨的。我曾指出,武王克商后,很多古族会换地方,占领者反而袭用被占领地的旧名。有迹象表明,商代的曾早已迁走,很可能是去了陕西,后来参与灭亡西周的缯才是这个曾[36]。曾和随,是一是二,争了很多年,自从曾侯钟发现,真相大白,原来叶家山墓地的曾是南宫括的后代[37],并且新出铜器证明,曾确实又叫随。只不过一个是当地人用的老名,一个可能是从山西带来的新名。

我想,大家看过有关出土物都会同意,墓地的整体面貌带有周文化的显著特征,有别于当地的土著文化。

(二)唐(姬姓)

唐司马贞说,成王灭唐后,迁其民于“许、郢之间”(《史记·晋世家》索隐),以为唐在唐州(在河南唐河县),但《汉书·地理志上》云舂陵“上唐乡,故唐国”,则在随州市随县唐县镇,位于枣阳东。《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唐惠侯,定公三年有唐成公。2012年,湖北随州市义地岗破获一起盗墓案,收缴铜鼎三,铭文作“(唐)侯制隓(随)夫人行鼎,其永祜福”;铜簋三,铭文作“加嬭作行簋,其永用之”,说明唐国就在附近[38]。

(三)鄂(姞姓)

鄂也是北方古国。《战国策·赵策三》有“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说,鬼是媿姓国,鄂是姞姓国,文王是周王,周是姬姓。此三族皆北方强族。《史记·殷本纪》也有此说,“鬼侯”作“九侯”。我怀疑,山西的鄂邑,即此族所留地名。西周时期的鄂,类似燕分南北,也分南北。山西的鄂才是原来的鄂,随枣走廊的鄂是北鄂南迁。

最近,上海博物馆举办“汉淮传奇:鄂国青铜器精粹展”。关于羊子山墓地、夏饷铺墓地,经学者讨论,事情越来越清楚。我的认识是:羊子山墓地的鄂也是西周初封于此,族姓是姞[39]。周夷王时,鄂侯驭方率南夷、东夷叛周,被禹率西六师、殷八师伐灭。《史记·楚世家》说,“熊渠生子三人。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就是讲鄂灭之后,楚来填补空白。夏饷铺墓地的鄂侯是周人复立的姬姓鄂侯,易姓而袭号,并非原来的鄂。

当然,这批南下的北方人到底来自何地,恐怕还值得探讨。我怀疑,南宫氏的封邑在王畿或王畿背后的山西。曾是袭用土著旧号,随是从晋地带来的邑名,一个是旧名,一个是新名,属于姬姓移民。唐也是姬姓移民。鄂是姞姓移民。两姓是传统的通婚集团。我相信,这三批移民进入随枣走廊,年代当在昭王伐楚之前,大约在成王时,与齐、鲁、晋、卫、燕等国的封立大约同时。

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

1.叶家山M1出土“龙纹鼎”(M1:14),器形类似晋侯墓地出土的两件南宫姬鼎(M6081: 88、89)。这种器形的鼎比较少见,但并非南方特有(图六)。

图六 龙纹鼎和南宫姬鼎

2.叶家山M2(曾侯谏夫人媿氏墓)出土曾侯谏为媿氏所作甗1、簋2,M28(疑即下一代曾侯夫人墓)亦出土曾侯谏为媿氏所作簋2、尊1、壶1、卣2。其中M2、M28出土的的四件簋,器形类似记载燮父迁翼的觉公簋(图七)。第一代曾侯的夫人是来自晋地赤狄。

图七 曾侯谏作媿簋和觉公簋

当然,情况很复杂。随在晋地是随氏的封邑,那一带既有唐遗民,也有外来的周人,而湖北的曾、唐是姬姓的殖民地。鄂在晋地是周人最早的封邑,而湖北的鄂是个姞姓国家。两者的关系,我们还知之甚少。

这里只是提问题,不是下结论。

此文是据我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演讲稿(2021年9月11日,山西太原)改写,2021年11月23日写定于北京蓝旗营寓所。

附记:2013年12月30日凌晨,为了参加叶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临时赶写过一个发言提纲:《曾随关系的时空坐标——参观叶家山墓地和义地岗墓地的感想》,并在会上仓促讲了一下(未收入会议论文集)。回到北京后,1~3月间,我曾与叶家山墓地发掘者黄凤春先生书信往还,就出土铭文交换意见,他问我要过这个提纲。当时,我仍相信某些参会学者提出的“西周曾国是土著”说,但黄先生坚信,叶家山的曾是姬姓的曾。现在看来,他是对的。本文最后一节的想法在那篇发言提纲中已经提出,我甚至怀疑,过去季氏梁出土季怡戈铭中的“穆侯”没准是晋穆侯(前811—前785年):季怡出自西宫氏,西宫氏出自穆侯。当然,这个提纲只是一个胡思乱想的草稿。

[1]《左传》昭公十五年:“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唐叔受之以处参虚,匡有戎狄。”

[2]或说“夏政”即“夏小正”的“正”,指历法“三正”中建寅的夏正。又古代人名有“启疆”,如楚有薳启疆。“启疆”的意思是开疆拓土。这里也可能是把“启疆”一词拆开来,启、疆互文,政、索互文。两句合在一起,指以夏治夏,以戎治戎,用夏、戎之法为治,开疆拓土。

[3]《帝王世纪》有尧都平阳(或安邑、晋阳)、舜都蒲阪(或平阳及潘)、禹都安邑(或平阳)说。《左传》哀公六年“有此冀方”,孔疏:“尧治平阳,舜治蒲坂,禹治安邑。”其说略同。《竹书纪年》《世本》有“禹都阳城”说。

[4]今翼城在东,曲沃在西,绛县在二县南。

第64~69页。

[6]《史记正义》说“封于河、汾二水之东”。有人认为这是指河、汾二水加在一起的东面,唐在这两条水以东,恐怕不对。如果真是这样,司马迁光说“汾之东”就已经够了,何必再加“河”字。

[7]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汉书·百官公卿表》:“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

[8]今乡宁县的面积为2029平方公里,翼城县的面积为1170平方公里,曲沃县的面积为437.9平方公里,侯马市的面积为220平方公里。

[9]“翼侯”是泛称住在翼的晋君,不是只有晋哀侯称翼侯,如鄂侯奔随前也叫翼侯,见《左传》桓公三年。《竹书纪年》提到的“翼侯”也是泛指。

[10]翼者在侧,晋训进,又可读搢,搢有插入之义,疑指汾水支流,与太原晋水同。

[11]有学者推测,曲沃的羊舌墓地是昭、孝二侯的墓地,见孙庆伟:《试论曲沃羊舌墓地的归属问题》,《南方文物》2021年2期,第74~76页。

[12]献公九子,娶妻不避同姓。《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晋献公娶于贾,无子。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归,生奚齐,其娣生卓子。”贾女、骊女、狐女皆姬姓。太子申生,从称谓看,应是申女所生,齐、吕、申、许皆姜姓。司马迁说“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史记·晋世家》),年代不相及。案:《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说“重耳骈胁”“同姓相婚,其生不蕃”。

[13]《左传》分三年述其事,庄公二十四年:“晋士蒍又与群公子谋,使杀游氏之二子。士蒍告晋侯曰:‘可矣。不过二年,君必无怨。”次年:“晋士蒍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乃城聚而处之。”又次年:“夏,士蒍城绛,以深其宫。”《史记·晋世家》撮述为一年,作“八年,士蒍说公曰:‘故晋之群公子多,不诛,乱且起。’乃使尽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绛,始都绛”。案:士蒍晋臣,与范氏为一族,游氏为桓、庄之族。

[14]《史记·晋世家》:“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六国年表》列在魏武侯十一年、韩哀侯元年、赵敬侯十一年。

[15]《史记·晋世家》索隐引《竹书纪年》云:“桓公二十年赵成侯、韩共侯迁桓公于屯留。”

[16]《史记·赵世家》:“(赵成侯)十六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于端氏……肃侯元年,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案:端氏位于翼东,属于晋城地区。屯留属于长治地区。

[17] (清)高士奇: 《左传纪事本末》卷三一把晋卿归纳为魏、赵、狐、胥、先、栾、郤、韩、知、中行、范十一族,狐、先、郤、胥、栾先亡,范、中行、知后亡,独留魏、赵、韩。

[18] 《赵世家》 记晋灭霍,“霍公求奔齐。晋大旱,卜之,曰‘霍太山为祟’。使赵夙召霍君于齐,复之,以奉霍太山之祀,晋复穰”。

[19]《左传》闵公元年:“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还,为大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

[20]原在济源。先氏的先轸、赵氏的赵同也曾封于原。

[21]李零:《万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第26~28页。

[22]李学勤:《从清华简谈到周代黎国》,《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第1~5页。

[23]张崇宁等:《山西黎城西关墓地M7、M8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20年第4期,第3~24页;杨林中等:《山西黎城西关墓地M1与M10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4期,第6~52页。

[24]周以前无族姓制度,降及周代,有些古国以国为姓或以邑为姓,如祝融八姓中的彭姓、董姓。

[25]沈建华:《楚简“唐丘”与晋南夏商遗迹考》,《出土文献》(第六辑),中西书局,2015年,第207~214页。

[26]桥北考古队:《山西浮山桥北商周墓》,《古代文明》第5卷,北京大学考古研究中心,2006年,第347~394页。

[27]《史记·赵世家》说孟增“宅皋狼”,这个说法很古老。“宅”是西周金文表示定居之义的常用词,“皋狼”是地名。《古玺汇编》0049:咎狼左司马。

[28]《赵世家》说赵夙生共孟,共孟生赵衰,赵衰生赵盾,赵盾生赵朔,索隐引《系本》作“公明生共孟及赵夙,夙生成季衰,衰生宣孟盾”。司马贞说:“《左传》云衰,赵夙弟。而系家云共孟生衰,谯周亦以此为误耳。”

[2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1017号墓发掘》,《考古学报》2018年第1期,第89~149页。

[30]李零:《冯伯和毕姬——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M2和M1的墓主》 , 《中国文物报》 2006年12月8日,第7版。

[3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屯留余吾墓地》,三晋出版社,2012年,第170页,图一八二,4;第174页,图一八六。

[32]裘锡圭:《说簋的两个地名——“棫林”和“胡”》,《裘锡圭学术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卷,第33~38页。

[33] 《左传》,白狄四见:僖公三十三年、宣公八年、成公九年、襄公十八年。

[34]李零:《入山与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彩版17。

[35]《诗》有韩姞(《大雅·韩奕》),《左传》有雍姞、偪姞、燕姞、孔姞(桓公十一年、文公六年、宣公三年、哀公十一年)。

[36]李零:《西周的后院与邻居》,《青铜器与金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一辑,第46~59页。

[37] 2014年5月8日,我曾在随州市博物馆目验原器,写释文,留给凡国栋。有关材料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随州市博物馆《随州文峰塔M1(曾侯與墓)、M2发掘简报》 (《江汉考古》2014年第4期,第3~60页)和同期发表的有关文章。同期第61~67页凡国栋《曾侯與编钟铭文柬释》文提到我的释读。我的正式文章《文峰塔M1出土钟铭补释》发表于《江汉考古》2015年第1期,第118~120页。

[38] 黄凤春、蒋斌:《从新见唐国铜器铭文再谈曾随之谜——兼谈姬姓唐国的地望问题》,徐少华等主编《楚文化与长江中游早期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458~465页。湖北郧县肖家河村曾出土过子仲频鈚,器主以 为氏,未必属于唐国。

[39]鄂侯簋,《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第三册,2121~2123:03928~03930。

猜你喜欢

左传
马首是瞻
从善如流
《左传·秦晋韩之战》及其叙事义法
《左传》:亦经亦史 古今纷争
Contents and Abstracts
A corpus—based study of function words suoyi and keyi in Zuo Zhuan
一道化学计算题的守恒多解
略论《左传》成语的类型与结构
《左传》在考古中的重要作用
举棋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