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贵心悟,授之以渔

2022-03-29马春瑞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马春瑞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因是群文阅读可以在提升学生阅读量的同时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快速提升。语文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时应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进而促成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并在阅读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实现快速成长与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7-0050-04

Learn From Your Heart, Teach Them How to Fish

——Analysis o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Group Read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 Chunrui  (Fucheng Junior High School, Kangle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group text reading teaching mode is emphasiz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because group text reading can improve the reading teaching effect while improving students' reading volume,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rapid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bilities.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methods when implementing group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so that students can read independently and acquire rich knowledge in reading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api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Group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在《老子》這本道家学派著作中存在这样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其含义是:将自己捕的鱼给需要的人吃,不如将捕鱼的方法传授给此人,将捕获的鱼给人吃只能解决一时的困境,而将捕鱼的方法传授给此人可以解决此人终身的需求。因此,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授人以渔”,并且还要采取引导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用心感悟,通过感悟的过程掌握阅读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自主阅读学习中,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及从阅读中获取丰富的知识的同时,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1.群文阅读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

群文阅读的含义是指以根据一个阅读目标或者一个话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阅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围绕选择的这一组文章进行阅读学习,并通过阅读、探讨、互相分享阅读体验的方式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师生间会通过探讨的过程而拉近师生间距离,学生会通过探讨的过程提升了思维能力并快速理解了这一组文章,在显著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各项能力快速成长。

(2)特点

分析群文阅读具有的特点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开放性特点。群文阅读教学中引入的话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学结构也表现出开放性。教师可以在开放性的阅读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思维能力,并构建出探究式学习氛围感染学生的思想意识,并让学生在探究中阐述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不再限制学生的理解达到统一化要求,而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的。比如,在以端午节“屈原投江自杀”为探究的话题时,由于学生的思想不同,对屈原这一行为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见解:一是认为屈原这一行为是为了警醒国人,促进国人能够投身于国家发展中,进而挽救国家改变国家命运;二是认为屈原这一行为属于消极行为,未能积极思考更有效的方法挽救国家,而是采取了逃避的措施。这两种观点都属于正确的观点,教师可以允许不同思想见解的产生,避免采取统一答案而阻碍学生个性化发展。二是主体性特点。群文阅读注重的是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挖掘出这一组文本拥有的相同特点与不同特点,学生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并与教师交流互动、与其他学生交流互动,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快速成长的同时能够受到启发,进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并实现个性化成长。三是整体性特点。群文阅读最大特点是具有整体性,能够将零散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并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群文,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群文时掌握其中存在的内在联系,并在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

2.群文阅读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的作用

(1)提升学生阅读量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阅读量,并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快速成长、获取丰富的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主要表现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根据一个阅读目标、一个话题将相关的文章搜集出来,并引入课堂中引领学生阅读每一篇文章,一般情况下会选择4-6篇文章形成群文阅读。在群文阅读中只融入4-6篇文章的原因是:引入文章较少很难达到群文阅读的目的,降低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引入过多的文章会因阅读量较大增加学生阅读压力,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及未能掌握阅读精髓而降低群文教学效果。因此,选择4-6篇文章较为合理化,可以保证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同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果阅读过多的文章无法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进一步影响了群文阅读教学效果。

(2)提高学生阅读速度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阅读中出现阅读速度较慢的现象,并且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现在:考试时会设置时间,需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由于学生阅读速度较慢,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应用于阅读,减少了解题与思考的时间,进而造成学生考试失分并影响了学习成绩。通过阅读教学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可通过群文阅读促进学生快速掌握文章解题思路、了解作者情感表达,在显著提升学生阅读速度的同时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初中阶段的学生存在着思想发展不成熟的现象,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利用群文阅读教学的模式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方法,构建出开放性的阅读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有效思考的过程中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

(3)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快速成长

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往阅读教学中会采取引入一篇文章引领学生阅读学习的方式,学生的阅读量较少而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快速成长。将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后,学生阅读量显著增长的同时也能够阅读较多的文章内容,这种模式可以通过教师引领挖掘文章之间具有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达到快速理解各篇文章含义的目的,进一步促进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快速成长。

(4)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将群文阅读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表现在:群文阅读需要根据一个阅读目标、一个话题选择出相关的文章,学生需要根据目标、话题对文章进行筛选、关联词甄别,在学生筛选与甄别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并完成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成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5)拓宽学生视野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学提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广泛阅读兴趣的有效培养,积极扩大阅读范围并增加学生阅读量,促进学生阅读品味有效提升”的要求,以往单一文章阅读教学模式很难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将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可以从阅读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3.初中语文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着力点

(1)注重情境的创设

要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目标,应先采取激发学生群文阅读兴趣的措施,可采取情境创设法达到激发学习阅读兴趣的目的。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从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并且情境是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为创设基础,进而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群文阅读学习中,并且围绕群文阅读构建的话题进行思考,推动群文阅读教学顺利开展并提升教学质量。

(2)注重疑问的设置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对问题的思考而推动的,通过问题的产生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构建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项工具,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因此,“疑”应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元素,需要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时能够站在学生语言建构与应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角度,并以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群文内容设置出疑问并提出议题。在设置议题时,需要保证议题具有议论性、开放性、创造性、挑战性的特点,在促进学生产生探索欲望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各项能力并形成个性化理解。

(3)注重阅读分析与交流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与传统阅读教学相比较,在阅读数量、阅读内容、阅读视野、阅读方式、閱读顺序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并且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转变成探究式学习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需要以学生认知与理解的困惑角度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阐述出自己的观点,进而促进学生能够从不同层次与不同角度去分析事物与探究问题,再通过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交流与探究的过程,挖掘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促进学生形成自我思维的心智模式。

(4)注重合作学习的过程

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时应充分发挥出师生集体具有的力量,通过这种所有参与课堂的人都能够发表自己见解的方式,进而为课程营造出创新动力并产生新的理解与观点,在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每位学生的观点,并倡导学生能够提出多元化的观点,再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确定出认同的观点,最终形成共识并高效地完成群文阅读教学。

(5)注重拓展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诞生为语文阅读教学搭建了新的平台、创建了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瓶颈,为学生阅读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教学核心,将群文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能够将知识进行主动迁移,将课堂阅读进行拓展延伸,通过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知识、提升学生各项能力。

4.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具体实施的策略

(1)利用情境创设激发出学生群文阅读兴趣

要实现“授人以渔”的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第一步应先激发出学生群文阅读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群文阅读中,并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出各项能力实现有效阅读的目的。教师在激发学生群文阅读兴趣中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情境教学虽然属于老生常谈的内容,但是却是有效激发学生强烈情感的重要措施,当学生的情感被有效激发后,学生能够积极进行阅读了解作者的情感是否与自己相一致。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与父亲之间发生的故事,利用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每位学生与父亲之间都会产生较多的故事,并且对父亲具有较强的情感。通过视频的播放可以将学生对父亲的情感激发出来,然后,教师引入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阅读学习的欲望,教师可以先从文章标题入手,让学生思考文章写的是“谁”的背影。由于之前视频的铺垫,学生在内心中已经产生了答案并回答出来。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父亲的背影呢?有什么含义?”学生会积极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将背影对于作者的意义阐述出来。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挖掘出“背影”的含义。学生在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引入其他描写父亲的文章,同样表达出父爱的伟大,比如引入《父亲》《感悟父爱》等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同样描写父爱的文章,再与自己对父爱的理解相结合,进而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学生会因为观看视频产生的强烈情感而将自己的理解全部表达出来,在形成学生个性化见解的同时,促进了学生掌握了每篇文章作者表达的深刻含义。

(2)利用语文教材开展群文阅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开展教学,在开展群文阅读时也要围绕教材开展,原因是教材是教育学者精心编制的内容,每一篇文章的选择都具有典型性且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知识。教师在利用语文教材开展群文阅读时,需要选择的话题能够与教材内容相符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能够拓展学生知识领域、丰富学生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时应先确立目标并明确阅读话题,要全面了解教学内容及把握教学内容,站在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及个性化发展培养角度,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案,落实于实际教学中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时,要根据本篇文章的内容选择相关的文章,本篇课文描写的是石拱桥,教师在选择文章时可以将《桥之美》《中国桥》等文章引入课堂中,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我国各种桥的构建具有的相似处与不同处。同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话题:“我国制造的桥梁具有哪些相似处与不同处?”通过话题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深入分析每篇文章并挖掘正确的答案。然后,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完成自主阅读,比如:“每篇描写‘桥’的文章都采用了哪些写作结构?”“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进行描述?”等,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分析并学习到写作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阅读学习,再通过教师后续的教学实现学生全面理解文章的目的。

(3)创作合作探究式群文阅读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并且实施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思维能力成长、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并形成个性化见解。因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应采取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模式,教師可根据引入的文章设置出开放性的问题,并先由小组内学生进行探究,得到小组内统一的答案,然后再通过每个小组间探讨的过程,为每位学生产生启示作用,让每位学生再次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见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一文时,教师可以将本单元编入的文章都引入课堂中形成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原因是当前语文教材编制中,将同一类型的文章都融入了一个单元内,引导学生通过同一类型文章的学习有效可以掌握这类文章的写作结构、理解文章内容。可见,语文教材体现了群文阅读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师应把握这一点并在课堂中凸显出来。本单元中融入的文章包括:《最后一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等,这些文章体现的是精神层面的内容,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时可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问题,并根据优势互补原则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对这一开放性问题进行探讨,比如:“人的思想对行为与发展具有怎样的影响?”在小组学生根据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构建自己小组的答案后,教师让每个小组进行回答并进行全班学生的探讨,可以通过小组回答的内容对其他学生产生启示作用。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每个小组回答的内容进行思考,确定出最后的答案,学生会运用自己的思维再次思考并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见解。

(4)传授学生阅读方式实现“授人以渔”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应将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能够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学习时进行应用,在增长学生阅读量的同时他们能够从阅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特别是突破课堂教学时间与地域的限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实现更好地成长。例如,教师将群文阅读实施的步骤传授给学生:第一步阅读一篇文章了解文章“话题”并产生自己的理解;第二步根据“话题”搜集出更多相关的文章;第三步阅读搜集的文章并对比各篇文章了解写作结构、写作手法;第四步掌握每篇文章的见解并形成自己个性化见解。通过将群文阅读方式传授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群文阅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5.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应采取“授人以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并应用于自主阅读中,进而在突破课堂教学时间与地域限制的同时,促进学生通过大量且有效的阅读实现全面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平丽.学贵心悟,授之以渔——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析[J].散文百家,2019(06).

[2]顾佳.学贵心悟,授之以渔——谈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9(30).

[3]陈丹丹.学贵心悟,授之以渔——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析[J].课外语文,2020(33).

[4]梁俊霞.学贵心悟,授之以渔——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析[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26).

[5]彭淑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谈群文阅读教学的着力点[J].甘肃教育,2019(05).

[6]邱泽宁,毛萍钰.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交际,2019(26).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