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2-03-28刘方荣李莎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2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高校思政课亲和力

刘方荣 李莎

摘  要: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亲和力的强弱。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作出重要讲话,指出思政课要坚持“八个统一”。他始终强调,思政课应该把握好课堂教学,必须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切实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以此为前提来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本文对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内涵、价值意蕴和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提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价值意蕴;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6-0049-04

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到他在学生时代听思政课的感受,回忆一位思政课老师在讲解焦裕禄事迹时多次哽咽,给学生们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他强调思政课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规律,坚持“八个统一”。思政课必须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切实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

一、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内涵

从内涵方面来看,高校思政课要提升的亲和力,具体指的是:“亲”必须“接地气”,即课程必须主动靠近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十分亲近,并且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和”意为高校思政课应该“和谐相长”,即必须高度关注和实现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和谐,与此同时,应该确保思政课教学各要素间维持良好的关系[1]。“力”的内涵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意为“向心力”,即必须表现出高校思政课的引导力,让学生能够感觉到方法吸引力、思想引领力、环境感染力等;第二个层面意为“凝聚力”,即必须把握好并且展现出各教学要素具备的亲和特质。

本研究对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理解是,通过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与此同时,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亲切和谐的力量,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价值意蕴

(一)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情感感染力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思维活跃,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蒙以养正,圣功也。”大学思政课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事实上,在日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亲和力通常是来自交往主体因情感上被感染和拉近而形成的主动靠近对方并且和对方产生亲和的力量[2]。思政课在开展期间,主要以知识为载体,用伟大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力量感染学生,从而在此基础上使大学生产生内心共鸣。

(二)有助于加强思政教育的政治认同力

从整体上来看,思政课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课,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政治属性,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政治认同力从本质上来说,必须借助当下所开展的思政教育,不断优化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塑造大学生的艰苦创业意志,使其把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让大学生形成强烈的国家和民族认同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就要求在当前必须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信仰和亲和力,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平时主动地关心政治[3]。

(三)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思想引领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发挥着引领学生思想方向的巨大作用,是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捍卫者。所以在现阶段,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弱化学生对思政课的抵触,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对大学生形成精神方面的感召[4]。思政课老师必须不断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需求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得幸福感。所以,不断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对学生形成巨大的思想引领力。

三、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不足的现实困境

(一)部分教师能力和素养不高

第一,部分教师理论素养不够高。思政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因此,对教师理论素养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比较严格。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素养以外,还必须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如果教师不能够准确把握以上内容,就无法对学生形成思想引领力和巨大的感召力,无法形成强大的理论论证,自然就会失去学生的支持[5]。通过调查走访发现,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没有认真研究学术,不能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没有重视相关学科的理论学习,没有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导致课堂感召力不足,思政课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第二,部分教师语言魅力不足。语言在课堂上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桥梁。高校思政课老师如果能在课堂上通过富有魅力的教学语言展示出教学内容,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地提高课程的亲和力[6]。对教师来说,如果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需求,运用网络语言展开教学,就难以展现教学内容具备的意义,学生也不愿“抬头”。

(二)教学内容吸引力不足

第一,教材内容把握不够透彻。教材内容是教学的根本所在,对思政课教师来说,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就是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一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在设计教学体系内容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凸显思政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思政课的特殊性,不能處理好教学内容的交叉,易出现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使得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对思政课不感兴趣,严重影响思政课的亲和力。

第二,教学案例缺乏吸引力。对教师而言,编排和选择教学案例,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可以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案例的吸引力对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产生决定性作用。教学案例应为教学内容服务,同时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和实际需求相结合,从而有效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促使学生对思政课更加感兴趣。

(三)教学方法感染力不强

第一,教学方法使用不够灵活。思政课教师若想展现亲和力,需要学生动静结合,教师一味地讲授知识,易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疲劳感,对思政课提不起兴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相符会严重影响教学的感染力,对于课堂亲和力的形成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第二,未开展实践教学。因班级人数比较多,外出实践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法运用较少,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案例无法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会导致思政课的亲和力不强,反之则能够进一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理论和实践得以结合,显著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学习兴趣和意愿。

四、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路径分析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亲和力

1. 加强修养提高人格魅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思想道德业务素质极其关键。

首先,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信仰坚定、学识渊博且理论功底深厚。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要以身作则,堂堂正正做人,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引领学生。

其次,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关心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情况,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此外,教师应积极提升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充满激情,主动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2. 不断锤炼提高语言魅力

首先,教師要实现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的转换。教材语言表达具备学理化以及书面化的特点,倘若不能有效地转变教材语言,学生将很难理解教材内容,会对教学内容的传播产生很大的阻碍力量。教师应该对教学语言进行转变,使语言变得更加生动,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其次,教师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教师应该全面提升语言的艺术性,使语言表达得更加完整,语言的逻辑性对教师讲解理论能够产生很大的帮助,助力教学内容的有效传递。教师需要对语言表达进行锤炼,促使语言变得更加优美,使得学生能够享受语言表达带来的魅力。教师应该采用幽默的语言,适当运用一些网络用语活跃课堂氛围,教师也可和学生开展密切的互动,促使课堂的感染力得到显著提升,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7]。

(二)提高教学内容的亲和力

1. 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对思政课来说,教学内容应该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保证知识性和政治性。教师要善于批判、鉴别和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对于学生的疑惑,思政课教师既不能封闭保守,也不能崇洋媚外,要认真分析,明辨是非,引导学生认识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

2. 提高教学内容的亲切感

首先,注重教学案例选编。在案例选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时效性,选择热点案例以及正面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选编的教学案例应该结合学生的需求,提升理论的说服力。

其次,贴合学生的实际解惑释疑。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难题,教师应该发现学生面临的难题,并结合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和困惑,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有效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大学生大多较为关注今后的职业规划,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感兴趣,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三)提高教学方法的亲和力

1. 提高教学方法的共情力

首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方法来说,结合课堂讲授内容,能使思政课的亲和力有所提升。课堂讲授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次数比较多,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使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教授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现代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应该相互配合,促使思政课变得更加生动,从而圆满地完成思政课的教学任务[8]。

其次,提高方法使用的准确性。想要更好地传授教学内容,教师不但要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应该有序地使用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教师应该围绕着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其中的要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采用小组探究方式展开讨论,促使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效沟通和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加深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

2. 提高教学方法的感染力

首先,强化理论教学。对学生而言,理论教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加强理论教学。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教师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教学方法的感染力才能增强。思修课相较于其他知识性课程来说,存在很大的区别,它不但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对实践方面也比较重视。思政课教师应该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在思政课教学中,不但结合实践与理论,同时还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促使实践和理论的完美融合,使得教学方法的感染力有所提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会举一反三。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思政课教师应该结合实践和理论展开教学活动,在课外积极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活动,运用公共资源如博物馆等,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思政课带来的乐趣,积极地投入思政课的教学活动中。另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结合传统节日等开展活动,进行实践教学。

五、结语

思政课具备思想性、理论性和政治性特征,高校和思政教师必须坚持“八个统一”,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促使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应该结合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耐心地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还需要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确保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学情,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得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有效提升,进而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EB/OL]. (2020-08-31). 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8 31/c64094-31843368.html.

[2] 朱湘怡. 新時代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体验路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1(47):216-217.

[3] 熊莉.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亲和力调查与分析[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39 - 42+46.

[4] 王朝怡.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研究[J]. 现代交际,2021(12):100-102.

[5] 豆学兰,高志辉. 新时代高校思修理论课亲和力提升路径探析[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1,38(02):134-136.

[6] 王耀国. 学生主体视角下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6):9-13.

[7] 张敏雅,梁涌. 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生成的四重逻辑及其提升策略[J]. 高教论坛,2021(03):11-15.

[8] 孟雷,李慧.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探析[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02):70-71.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9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NCP浸润式教学模式对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192063);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研究中心(项目编号:2021XJPT0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方荣(1968—),男,博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法律逻辑;李莎(1993—),女,硕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高校思政课亲和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Just for today
读懂名师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