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学会质疑 培养阅读能力

2022-03-27崔荣英

关键词:腊八粥师生关系题目

崔荣英

“质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大力推崇。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众多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那么,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如何唤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笔者就结合个人经验谈谈自己的认识及做法。

一、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师生关系和谐,易使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感情体验,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平等、民主、尊重等,同时也能得到教师与同伴的激励、鞭策、鼓舞……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自信、愉悦的情感体验。另外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时,特别是与本节课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应先适当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学生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会无所顾忌地把自己真正不懂的、疑惑的地方提出来,从而引发全班学生对问题的关注,通过思考、讨论,再加以教师的引导启发,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疑惑,而且让更多学生加深了理解。

二、引导抓住关键点,让学生学会质疑

学生仅仅敢质疑还远远不够,要想真正提高自己阅读能力,还要学会质疑。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引导学生将问题提到点上,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一)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会质疑

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可以猜到课文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在教学《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课时,板书课题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索片刻纷纷举手,有的学生提出“‘他们指谁”,有的学生提出“‘那时候指什么时候”……接着笔者让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学生兴味盎然,读完一遍之后就解决了问题。

可见,透过题目这双“眼睛”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对文本体会得更加深入、透彻。

(二)抓住结尾句,引导学生会质疑

课文的结尾句往往对整篇文章具有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结尾句,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入,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重点词句,并通过词的联想和正确推想,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腊八粥》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反复读最后一段有关一家人喝粥后情景的对话,提出不理解之处。反复读之后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写八儿‘斜立着,不是‘站立着?”“文章题目是腊八粥,结尾为什么写八儿的爹同妈也奈何不了半碗陈腊肉?”随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整篇文章,去思考、去品味,最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见解,小组长汇报时笔者再点拨,从而让学生知道这样的结尾更有余味,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让人仿佛看到一家人喝腊八粥时的香甜和满足。学生通过对文章结尾句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明白了作者写作的妙处,对学生的习作也是一种引导与帮助。

(三)抓住重、难点,引导学生质疑

根据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想情感价值观。学生只有理解了重点部分,突破了难点,才算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如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特别是对难点进行质疑呢?例如,在教学《那个星期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为什么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圍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我却一声不吭?为什么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剧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的就像时光的脚步?学生只有通过质疑进而产生探究的兴趣,才会明白这里是在借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孤独与惆怅。可见,只有在重难点处引导学生质疑,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学完一篇课文,引导学生再次质疑

一篇课文学习结束时,教师应再次引导学生回顾整篇课文的内容,可以采取看板书质疑的方式,也可以看课文质疑。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

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地、长期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从学生敢质疑走向善质疑,要完成这一质变,不仅仅需要教师观念的重大转变,更包含着教师博大的胸襟和充满艺术、智慧的课堂策略。

(作者单位:聊城市茌平区信发街道联合校林辛小学)

猜你喜欢

腊八粥师生关系题目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一起喝腊八粥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腊八节
过年啦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