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校党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协同创新研究

2022-03-24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党校理想信念协同

曹 珊

(巴宜区委党校,西藏 林芝 860000)

努力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现阶段党校重要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思政教育工作需面对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主题。怎样将党校党员培养成主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者、促进者以及先行者,是党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具体实践中,党校党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各自都有着明显的意识形态特性,不仅内容有着极高的重叠,在价值目标上也有着极高的一致性。由此可见,构建完善的党校党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作创新制度,不仅有可遵循的理论依据,而且有可探究的可行路径,可进一步推动党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作创新、齐头并进、互促共赢。

一、党校党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协同创新的理论根据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开展党校党建工作的科学指导思想

党校是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学习、探索、弘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我国特色化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优秀建设者的艰巨任务。党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党建的各个环节中,这既是党校积极履行行政职能的根本要求,更是全面贯彻和落实从严治党的需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他实际上是一个蕴含海量内容的庞大体系,从不同的视角可将其划分成不同层次,可以全面指导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党校党建都是追求真理、友善、美好的过程。首先,从真理的角度上看,党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管在本质内涵的综述提炼上,还是在实践方式的培养上,都一定要符合基本规律的要求。党校党建工作想要取得真实效果,就必须遵循相应的规律,也就是遵循党中央领导的全体人民坚持革命斗争、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规律,遵循思政教育的常规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从中能够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管在内容还是详细要求上,都和党校党建工作追求真理的目标有着高度的契合。其次,从追求友善的角度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目标和价值诉求就是追求向善。作为我国当前社会群众高度认同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景,是我国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这一价值准则的表现。党校开展党建工作主要也是为了纠正党员的错误思想观,增强他们的政治悟性,确保党组织的高尚和先进,切实体现中国共产党竭尽全力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最后,从追求美好的角度上看,不管是在国家、社会还是个人的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都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与协调发展,希望能够实现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兴旺、百姓安居乐业,显而易见是对美好将来的向往和期许。在党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创造崇德向善、奋发图强、力争上游的美好和谐校园环境,而党校党建工作的目的则是在努力维护各级党组织统一团结、激发广大党员参与热情的同时,营造两袖清风的浓厚氛围。

(二)党校党建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至关重要的依托

首先,党校党员是党员中的出色代表和先锋团队,通常都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职责与使命,自然成为了工作学习中的模范和榜样。其次,注重党校党员思想形态教育,增强他们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是党校党建的重要工作内容。党情与国情教育、特色化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主流思想形态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都是党校党建的重要课题。再次,党校党建对广大党员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思想形态最高境界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前正着眼于全校师生对社会主流思想意识的自觉认同。党校学生是促进我国经济、文化以及政治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将决定着日后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党校宣传部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部门、学工部门和团委都应在党委的统一带领下协同合作,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党建协同创新体系与平台,借此来帮助广大师生坚定不移地走正确政治道路。

二、党校党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协同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用理想信念向党校党员输送精神养分

理想信念是全体党员的精神食粮,所以,党校开展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坚定所有党员的理想信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一部分就是对理想信念问题的回答[1],我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构建一个民主、和谐、富强且美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大国家。这一远大目标既联结着中华儿女的夙愿、向往和全国民众的整体利益及愿望,同时也蕴藏着国家兴旺、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深刻内涵。对此,党校党建理应将理想信念教育视为重要的工作内容。首先,党校领导在党建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设计者以及推进者的角色,必须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明白党员和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将直接影响到党校的生存与发展,还要意识到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时刻保持灵敏的政治觉悟决定着党校的前途和将来。其次,党校各个部门、不同群体的党员各自的特点与职能是不同的,他们对于理想信念的认知和践行能力也有所不同,单向的传达与讲解理论无法有效激发其接受教育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所以,党校教师应根据广大党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便将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与详细入微的职业道德规范有机结合在一起,将精神指引、思想教育、成绩考核融为一体,确保宏观的理想信念教育能渐渐转变成为微观的广大党员身体力行与主动践行。此外,党校还要针对党员和党员干部出现的理想信念的短板问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二)用社会建设目标激发党员积极性与创造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二层内容是平等、法治、自由以及公正,主要是对建设怎样的社会这一问题的作答。平等、法治、自由和公正的社会环境与生存空间,是全体社会成员热情主动工作、创新活跃思维必不可少的源泉。只有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下,以公正法治的体制为前提,才能真正激发社会全体成员的积极性、自觉性及创造力。平等、法治、自由和公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更是社会大众高尚的价值追求,它体现了我国特色化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我国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在要求及所遵循的原则。基于我国当代建设实践与革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充分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指导,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地位,以社会主义体制为保障,准确全面地回答了我国究竟要建设怎样的社会这一现实问题。

党校全体成员对社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变化问题都十分关心,时常思考和探讨我国社会的发展形势及现实状况,更加愿意为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出谋划策。尤其是很多党员及党员干部都工作在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前线,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大责任,所以他们对于建设怎样的社会这一问题的考虑和认知,不只是对个人有着深刻影响,更在日常工作中影响着其他党员学生。对于建设怎样的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出了权威的作答,明确了我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也消除了许多不必要的思想困惑,有效激发了党校党员和党员干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2]。

(三)用培育怎样的公民推动党校党风建设

党风代表着党的形象,因此党员的作风也反映了他们的形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三部分内容主要有爱国、诚信、善良、友好、敬业,是对培养怎样的公民作出的回答,而这也属于形象范畴的问题。由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党校党风建设其实就是要求所有党员提高道德素养,且在本职工作中以身作则。特别是党校教师,既要做到为人师表,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关培养怎样的公民这一基本内容和详细要求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用自身的知识素养、人格魅力、社会经验以及人生阅历激发党员及党员干部对真善美的追求热情,引领他们自觉成为爱国、诚实、友善、敬业的优秀社会主义公民。作风塑造是党校党建的重要工作内容,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教职人员和学生,都应努力强化社会公德、职业操守、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建设,培养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正确的道德判断,具有良好的道德实践能力,倡导健康的生活及工作方式,脚踏实地做人做事,谨言慎行,以此来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爱国、诚信、善良、友好、敬业的价值观成为广大教职人员日常工作与生活的自觉遵循准则,才能让党风建设具备长久性以及实效性[3]。

三、党校党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协同创新路径

(一)以培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协同创新目标

党建工作是党校开展全局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紧密围绕党员培养这一核心目标来开展。对于教师党员的建设工作,主要是提高他们的思政素养、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广大教师能够长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党校部分专业课程教师由于专业背景以及学科特点等方面的多种原因,日常对于国家、党以及世界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形势不够了解,总是在认知上出现严重的偏差。对此,党校在开展党建的过程中,应利用传递、宣传演讲、教育、引导以及鼓励等有效方式,帮助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以此来确保党校教育教学工作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于学生党员的建设工作,主要是为广大学生党员创造和提供健康浓厚的学习氛围与环境,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党校要通过对党员及党员干部的系统培养和教育,来积极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继而通过党建有关部门与团学工作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来进一步拓展党建工作内容,提高其影响力。经实践证明,党校党建工作往往建立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务的基础上开展的,在培养党员及党员干部的过程中发挥着政治引领的重要作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则是现阶段我国党校教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的指导思想,它要求党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基本立场以及科学方法来理性看待问题、客观分析问题以及有效解决问题。总而言之,党校在开展党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协同创新工作时,既要努力激发全体党员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全面发展以及院校跨越式发展,同时还要以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力组织为基本目标,将党支部以及党总支作为自身实现人生理想目标的有效平台[4]。

(二)以落到细节、落到实处为协同创新原则

党校党建工作应具有新鲜的活力以及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必须充分遵循落到细节、落到小事、落到实处的原则。党校通过细节、小事、实处的工作,在日常教学、监管、校园文化以及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努力,为培养和践行特色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提供相应的层级载体;通过细节、小事、实处工作,让党的建设潜移默化地存在于方方面面;通过细节、小事、实处工作,切实发挥不同级别党组织的教育指导作用以及所有党员榜样示范作用,真正构建起一套完整、科学、实操性强且合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党校只有长期坚持党政协同、全员参与,才能实现党建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作创新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以合作项目为协同创新平台

党校在党建以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应构建完善、科学、有效、合理的规章体系,将学习机制、监管机制、考评机制等纳入其中,以此来确保协同创新工作的体制化、标准化、科学化以及长效化。但同时也要深刻意识到,促进党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作创新工作,仅依靠健全体制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特定的项目来帮助二者实现和验证。党校在实施某个项目的进程中,应具有领导组织、计划制定、思政考察和绩效评估等有关环节,也就是说,每个部门都应有明确的分工、详尽的职责和任务落实,这些要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党校协同开展项目可以是校内社团活动、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党团活动,也可以是志愿者服务、校企合作、公益劳动、社会调研及社区服务等。党校在开展协同项目实践活动时,不仅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详细内容,还要突出党建工作的详细要求[5]。

四、结语

党校党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协同创新不仅有理论依据,同时又有内容重叠。二者在协同创新当中,应始终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核心目标,以落到细节、落到小事、落到实处为基本原则,以项目协作为依托平台,合作共赢、共同进步,以坚定全校党员的理想信念,切实促进党校人才培养工作迈向更高台阶。

猜你喜欢

党校理想信念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