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商理论及其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2022-03-24海南师范大学

新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动商小学生运动

◎ 海南师范大学 王 标

◎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 李蓓蓓

动商是一个全新且重要的词汇,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与重视。2012年,南京理工大学王宗平教授首倡“动商”理念,指出动商与智商、情商构成人类发展三个重要支点,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动商的内涵

动商这个概念有许多类似的提法,比如国外较早有关运动智力和运动商数的研究,可以说是动商研究的萌芽。2012年5月14日,南京理工大学王宗平教授在《中国体育报》发文《关注动商,提高学生运动潜能》,该文首次正式提出“动商”这一全新概念,并指出动商与智商、情商是健全人格的三个基本要素。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动商”理念提出以后,研究者纷纷对动商的内涵、评测和培养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外对动商研究主要与其他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或者用运动商数来表示个体的运动潜能、综合运动能力、运动协调性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等。国外动商研究不是某一个体综合运动能力的反映,而是其他运动素质表现的代名词。国内学者的“动商”概念和构成要素大都以王宗平教授的“动商”为理论基础,参照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以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来进行动商的内涵拓展。

国内对动商的定义主要集中在运动智力和运动能力两个方面。运动智力主要基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认为运动智力是人们在使用运动技能时所呈现的心理条件和特征。这实际上是依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进行衍生的概念,且得到大家的追捧。运动能力本质上也是基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且更符合中国文化强调能力的特征。运动能力是指人完成某项活动或训练所具备的能力,它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这两个概念都直指动商的内涵要义,但又不够全面,因为动商涉及身体素质、态度、情感、能力等多种因素。

国外动商表述为motor quotient,相关概念有motor capacity、motor ability等。可见国内对动商的定义主要来源于国外的定义。1949年Allred用Motor Quotient来表示个体综合运动潜能(motor capacity)和运动能力(motor ability)的测试结果,这奠定了对动商内涵的界定。

综合以上观点,动商是某一个体在综合运动过程中,身体机能、运动能力和运动心理状态的综合体现。身体运动机能主要受个人先天生理因素影响,如身高、体重和肺活量。运动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度;运动心理状态受到运动认知、运动情感体验、运动行为控制、运动态度和运动主观规范的影响。

二、动商对小学生发展的价值

基于对动商内涵的理解,尤其是对动商要素的认识,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动商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小学生增强体质。动商虽不等于体质健康水平,但与体育、运动能力水平等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动商是建立在体质健康、运动能力之上的。因此动商的培育首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动商最基本层面涵义是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因为动商的基本内涵中包含身体机能与能力这一重要因素,而身体机能与能力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柔韧与灵敏度等,这些都是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直接指标。如家长、教师和全社会成员都能重视动商,积极引导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发展基本的身体机能与能力。这将对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抗病能力、适应能力等发展大有裨益。

2.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动商不仅包括身体机能与能力,还包括运动习惯与体验等。动商的协调发展,能够潜在地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大量的研究表明,适量的学校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使神经系统处于兴奋和抑制的交替状态,这将有助于促进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从而提升人的反应和调节能力,以及灵敏度和适应能力。也因此能对人的记忆与分析,判断与推理等方面的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而这些都是人的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外,适当运动还能放松学生心情,调整身体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到,动商对体育和智育方面的作用,实际上动商对小学生的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从动商的内涵来看,其包括身体机能与能力、运动认知与态度、运动情感与体验、运动控制与习惯等维度。这其中有关态度、情感、体验、控制和习惯等内容与个体的德、美、劳有着密切关系。比如动商发展中的坚持的意志品质属于德育范畴,健康生活态度与习惯属于美育范畴,吃苦耐劳属于劳动教育范畴。当然,我们不能绝对地一一对应,人的发展应该是综合协调发展,以上仅是举例说明动商发展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三、当前小学生动商教育存在的不足

动商具有重要价值,并引起体育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以及学校校园、家庭对动商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具体表现在:

1.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忽视小学生动商培养。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进步,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压力,父母为生计而奔波,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即使能够参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更多也是重视所谓的智育,花钱让小学生参加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目的是不输在起跑线上。现实中,家长对子女的关注,更重视的是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对于营养健康、体质体能等则较为忽视,这或许由于家长本身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和意识有关。也因此近年来,小学生体质健康不达标,近视率、肥胖率高等问题日趋严重。家庭忽视小学生动商培养也直接造成小学生从小没有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以及养成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没有意识到身心健康对个体发展的基础作用,以及维护身心健康对个体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2.缺乏支持动商教育的社会环境。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指出,许多国家和地区并没有把体育放在应有的地位,体育教育的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其中应该说包括中国。当然,近年来我们国家提出了“健康中国”的理念,全民健身正在深入人心,社区等公共场所的运动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全国各地差异悬殊,且就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资源开发和投入来看,也存在显著差异。如很多地方都缺乏青少年宫的建设,即使有建设也没有发挥好其应有的价值。还有诸如公共体育篮球场、足球场等场地设施也鲜见为小学生开放,而更多面向社会经营。当然,近年来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得到普及,各种场馆也逐步开放,然如何引导群众利用,以及有效发挥体育设施的作用,仍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3.学校动商教育缺乏应有的地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体育,相应地也就是忽视动商教育。当然动商教育并不是狭隘地局限于体育教育。良好的五育并举校园文化其实也非常重要,因为校园文化对小学生的感知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巩固他们的意志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按照国家要求,小学体育每周4课时,实际由于师资、体育器材以及体育活动场地的不足等原因,一般开设3课时左右,且体育活动较为单一,缺乏娱乐性和趣味性,小学生体育课兴趣不高,影响了小学生动商的发展。当前,国家意识到该问题,就体育教育等出台了专门的政策文件,但由于体育师资、体育评价等的制约,体育教育仍任重道远。

四、提升小学生动商培育的建议

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需要各方通力配合,积极促进小学生协调发展。

1.提高家长对动商价值的认识。完整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总和。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就时间方面来说,小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基本为8小时,其余时间基本在家度过。因此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成长影响巨大。研究小学生的动商发展,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或缺,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动商的价值,健康的体质,充沛的体能,强大的体魄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为深入研究动商,需吸纳家长参与到研究工作之中,尤其是对学生运动认知、运动习惯等的研究。家庭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良好的运动习惯的养成需要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的兴趣,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和社区活动,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热爱并为之坚持的体育活动。与此同时,由于家长工作繁忙,也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比如一些运动App就能起到引导、提醒和维持的作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正如前文所说,动商的养成,不仅仅是使孩子获得了运动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从而促进其他方面健康发展。

2.营造良好的健康运动社会风尚。社会要应加强宣传引导,借助书籍、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短视频、网络等新媒体,宣传体育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注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运动习惯,做健康公民。切实实现“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社区可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充分调动辖区内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挖掘学生运动潜能,以及增进小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提升教师的动商认知水平。动商作为与智商和情商并列的概念,或者被认为是个体发展的三大支柱,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对动商的认知水平,尤其是研究小学生动商,需要教师的加入和参与,才能使动商研究真正发挥应有的实践价值。且就教师来说,每天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交流最多的,因此对学生的运动认知、运动能力和运动体验等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就教师来说,提升对动商的认知水平,最主要在于认识和挖掘小学生的运动潜能,激发小学生潜在的、指向未来的能力倾向。每个小学生都是不同差异的个体,其兴趣和发展倾向也多种多样,因此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运动个性也是多种多样的,个性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其对其他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比如引导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坚强意志、不服输、拼搏、友善等个性品质,这些将对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受益。教师必须摈弃传统的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必须充分认识体育的价值,五育并举。

4.小学生动商测评纳入日常教育评价。评价有助于引导教育改革,倒逼教育改革。基于前文对动商内涵的认识,身体机能、运动认知、运动素质和运动体验这些对小学生发展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动商测评,并纳入小学生日常评价,将有利于促进学校重视动商培育。这样也就最终能实现动商的实践价值,也能够实现王宗平教授所指出的实现动商、智商和情商协调发展,从而激发小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也能进一步完善人格、提高素养,丰富学校生活,提高学习效能。就日常评价来说,最重要的是引导和考核小学生习得运动技能情况,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运动技能是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方式,技能获得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技能的获得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这也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日常教育评价抓住运动技能这一牛鼻子,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

动商属于新鲜事物,但自出现起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说明确实是值得关注的话题。动商的内涵决定其对小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学习效率、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议国家重视,家长配合,学校实施,社会监督,形成通力协作局面,全方位、全员育人,从而实现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动商小学生运动
基于熵值法的动商评价体系研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动商理念导向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路径分析
动商理论的困惑及其测评
不正经运动范
动商与其他智能商数学说的比较与辨析(二)
——动商测试量表、评价标准的探索分析*
我是小学生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