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

2022-03-24廖诗为王春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调节性脊髓炎视神经

廖诗为 王春阳

1 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康复科 300350; 2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

视神经炎谱系病变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炎性病变,主要临床特征为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视神经炎、颅内典型特征等,常反复发作[1]。视神经炎谱系病变的特异性抗体为水通道蛋白4抗体,在病理机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血脑屏障中的星形胶质细胞足突成分AQP4特异性结核水通道蛋白4抗体,可引发星形胶质细胞严重受损,大量丢失标志性成分纤维酸性蛋白,出现视神经炎谱系病变根本性病理损害,形成星形胶质细胞病[2]。调节性B细胞可间接反映脑组织受损程度。本研究选择100例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诊治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变患者,观察其外周血肿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2020年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诊治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视神经炎谱系病变的诊断标准[3];经临床实验室资料、影像学检查、临床特征明确诊断;均为急性期病变,EDSS评分增高>1分,持续时间超过24h无法缓解。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急性感染性病变、血液系统病变、其他原发性眼部病变、免疫系统病变、肝肾功能异常、颅脑外伤、临床资料缺失、精神疾患、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其中男20例,女80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3.6±2.3)岁;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79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3.5±2.4)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标本:晨起抽取2ml两管空腹静脉血,分别置于EDTA管、柠檬酸钠管内,EDTA管即刻送检,用于调节B细胞监测。柠檬酸钠管在-80℃环境下置存备用,用于监测细胞因子。PCR法监测外周血的TGF-β、IL-10的mRNA指标,严格根据试剂说明书完成,由北京Invitrogen公司合成Real Time PCR的基因引物,样本总RNA提取:RNA的纯度和浓度应用NanoDrop ND-2000分光光度计检测,样本总RNA予以Trizol法提取,cDNA逆转录合成:(1)去除基因组DNA反应:冰上完成反应混合液的配制, 5XgDNA Eraser Buffer 2.0μl,1μg Total RNA,1.0μl gDNA Eraser,添加RNase Free H2O,总体积为10μl,42℃进行2min孵育;(2)反转录反应:以上反应液加入4.0μl RNase Free H2O,4.0μl 5XPrimeScript Buffer2,1.0μl RT Primer Mix,1.0μl PrimeScript RT Enzyme Mix I,总体积为20μl,37℃孵育15min,放入85℃ 5s,-20℃环境下置存cDNA。PCR监测样本:RT-PCR反应体系分别配制cDNA样品,配制体系为10μl 2XMaster Mix,0.5μl 10μmol的PCR特异引物F、R,加水至18μl总体积,5 000rpm短暂离心;在96-PCR板对应的孔内分别加入cDNA 2μl,混匀,予以PCR反应,30s 95℃,95℃ 5s PCR循环40个;40s 60℃(荧光采集);构建PCR产物的溶解曲线,缓慢加热至99℃。3个复孔监测样本。流式细胞学监测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指标。

2 结果

2.1 两组外周血调节B细胞及TGF-β、IL-10指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数量及TGF-β、IL-10的mRNA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外周血调节B细胞及TGF-β、IL-10指标对比

2.2 研究组急性期与非急性期各项指标对比 与研究组非急性期比,研究组急性期的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数量及外周血TGF-β、IL-10的mRNA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急性期与非急性期各项指标对比

3 讨论

本研究观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变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数量及外周血TGF-β、IL-10的mRNA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炜[4]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调节B细胞的主要特点是激活后生成抗体,活化后大量增殖且分化为记忆B细胞亚群及效应B细胞亚群(浆细胞),浆细胞可分泌特异性抗体,对抗原进行中和执行免疫保护功能,同时可因攻击具有免疫原性的自体组织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病变[5-6]。记忆B细胞亚群再次受到刺激后可直接分化、增殖为浆细胞,生成大量抗体,同时B细胞具有分泌各种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呈递抗原等多种抗体肺依赖性功能[7-8];研究发现调节B细胞同时参与了肿瘤、感染性病变、自身免疫系统病变等多种病变的发病过程,可对炎性反应细胞如T细胞、DC细胞的免疫应答进行抑制,同时可诱导活化Treg细胞[9-10];IL-10是主要的抗炎细胞因子,可经对过度炎性反应进行抑制而调控免疫反应,同时可诱导Th0发育为Th2,对Th2细胞因子进行诱导,对Th1/Th2的平衡产生影响,阻断呈递抗原[11-12]。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分泌下降,说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变患者的外周血肿IL-10数量下降、功能损伤。TGF-β可负向免疫调节B细胞,同时B调节细胞可通过产生转化生长因子而促使Treg的扩增增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外周血B调节细胞功能出现异常,数量下降,急性期增强其免疫活性,激活大量炎性因子,免疫平衡失衡,相应的抑制功能降低,引发组织受损严重。

综上所述,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变急性发病期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的功能受损,数量显著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调节性脊髓炎视神经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得了脊髓炎有哪些症状?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斑秃或与免疫细胞缺陷有关
家畜脊髓炎及脊髓膜炎的诊治
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中Foxp3及其胞内CTLA-4表达的影响
视神经管减压术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早期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调节性B细胞在慢性炎症疾病及自身免疫疾病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