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价值与对策研究

2022-03-24丁吉蓉

教育·读写生活 2022年2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游戏课程

丁吉蓉

拓展性课程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课程。拓展性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過程、关注学生的知识生成过程,还关注学生在学习时的愉悦体验。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充分认知拓展性课程意义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数学拓展性课程,并且将拓展性课程纳入小学数学的教学体系中,提升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激情,最终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拓展性课程能够深入地挖掘数学这门学科的本质、内涵及数学学科的优势,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个性化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使用拓展性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努力构建我国的现代化教育模式。接下来,笔者将重点对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价值、使用原则及使用策略展开分析。

一、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价值

(一)能够加强数学知识点间的有机联系

数学这门学科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比较强,而且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零碎,但是这些知识点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律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出现走神的情况,错漏了对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就会导致他们接下来数学学习的难度倍增。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拓展性课程的意义出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惯性,并将数学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有机联系在一起,展开整体性的数学教学,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文化的精神内涵,还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有利于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化

数学这门课程是组成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丰富学生的思维世界,还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利用拓展性课程展开教学,还能够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优化数学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数学学习氛围中深度进行数学知识点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使用原则

(一)人文性原则

体现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人文性原则的本质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对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关怀,包括体现数学的艺术性、趣味性、思考性、启发性等内容。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突显数学拓展性课程的人文性并不代表对拓展性课程的科学性进行弱化,而是在体现数学拓展性课程的科学性的基础上融合人文性,实现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促思性原则

体现促思性原则是指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等活动,实现自身数学能力的提升,包括数学分析能力、数学判断能力、数学概括能力、数学推理能力等,最终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促思性原则也是拓展性课程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体现的原则。

(三)生本性原则

生本性原则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核心,为学生设计有效的拓展性课程,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设计数学教学活动。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所组织的教学活动提出想法和建议,以此不断进行拓展性课程的优化与完善。

三、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教学对策

(一)提升数学教学的启发性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具备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空间,也没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地表明了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同时会导致学生对教师过分依赖,认为不管自己是否进行思考,教师最终都会告知问题的答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不会质疑、不敢质疑教师所说的是否正确,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教学。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会逐渐降低,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会缺失,更严重的是,会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拓展性课程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改变这种将数学知识、数学理论导入到学生脑海中的教学模式,当有意识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思考性和启发性,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使学生获得综合且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比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个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网购,你们也见过自己的家人进行网购,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家人在网购的时候,他们所浏览的商品一般都会有很多张图片?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同一个商品要拍这么多的图片呢?”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线上的某一文具店铺所销售的某商品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认真观察。教师还可以适当地点拨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到这些来自同一个商品的不同图片有什么样的不同?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这样任务驱动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说出问题的答案:商家对某一商品拍摄多张照片的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为购买者全方位地展示商品的面貌。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之后,可以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同学们,当你拿到一个文具盒时,你会从哪些方位、哪些角度对这个文具盒进行观察呢?”最后教师引出本堂课教学的主题,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这样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带领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思考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通过自我探究所获得的数学知识会让学生记忆深刻。

(二)提升数学教学的合作性

利用合作探究这一创新型的学习模式展开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的合作性。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大幅度减少学生之间的差距,让学生获得快速的发展与成长。另外,利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空间,使学生对团队协作的感受更加深刻,并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抽象性、概括性的数学学习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形成不断挑战自我、互相合作、共同成长的优良品格。

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开展的前提是进行科学的分组,数学教师可以在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礎上,按照同组不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保证班级中所有学习小组的整体数学学习能力保持一致。此外,数学教师应当确定每个小组的负责人,小组负责人的工作是总结自己所在小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扰和难题,并且向教师汇报,教师则需要根据小组负责人的汇报科学地制定学习计划,展开针对性的数学教学。

例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知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以下计划:第一,在课堂教学之前要求所有的学习小组搜集生活中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如快递盒、鞋盒、文具盒、魔方等;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出相关的教学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有几条棱、几个点、几个面。”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合作探究,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第三,要求学生在认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通过小组内部的探究画一画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师在其中需要做的工作是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补充,并及时地展开巡回指导,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在不脱离主题思想的情况下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利用这样提升数学教学合作性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轻松,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思维,为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同时能够激发学生自创或共创出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举一反三,运用到不同的学科中,最终使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获得有效的提升。

(三)提升数学教学的实践性

从拓展性课程的视角出发,要求教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拘泥于书面形式,而是应当利用有效的方式使得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数学创造能力得以提高。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其实就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以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提升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多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互动联系,在实际的教学中引入有趣的“生活问题”,以此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当完成“正比例”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设计成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数学教学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真实的生活现实。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探究“影长与杆高的关系”,以学校操场中的旗杆为研究对象,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影子的测量。第一数学学习小组的成员需要对事先立在操场上的标尺的影长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第二学习小组的成员负责测量旗杆的影长,并将测量的结果准确地记录下来;第三学习小组的成员则需要根据第一组和第二组所测量出的数据,展开计算。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影长与物体的高成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关系式,通过已知数据推测、计算出未知的旗杆的高度。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亲自参与到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操作技能的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四)提升数学教学的游戏性

游戏是小学阶段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模式,而且游戏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教师可以将游戏这一有趣的活动载体作为拓展性课程。利用游戏的特点所开设的数学拓展性课程,能够使学生在探索游戏、完成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维、数学推理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不断获得经验的积累和目标达成的喜悦,最终使学生的数学整体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游戏与数学教学之间的联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学生进行游戏活动的创设。此外,教师还应当努力为学生设计类型丰富、内容丰富的游戏类别,使数学教学始终具有新鲜感,始终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让学生全力以赴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游戏活动中,并在活动中获得数学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可能性”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插入数学小游戏。“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做游戏,你们一定玩过很多类型的游戏吧,如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击鼓传花等。今天,老师也想跟大家玩一个数学小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一起来摸球’。”随后,可以让学生自主报名,一次选十个学生进行游戏,并且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五个学生。在完成分组之后,教师应当将事先准备好的盲盒拿出来,并给学生介绍游戏的规则:“同学们,这个盲盒里一共放了三种不同颜色的球。有20个红颜色的球、15个白颜色的球和10个蓝颜色的球。请同学们想一想,每次摸球时,自己可能会摸到哪种颜色的球呢?摸完球之后,验证自己的想法。”在介绍完游戏规则之后,教师让两组成员分别在盒子里面摸球。如果学生摸的球和自己事先的想法一致,就可以给这个学生发放1朵小红花,累计小红花数最多的小组获胜。这样的数学小游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也能够积极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到数学相关的知识点和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同时,在这样的游戏教学中,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对拓展性课程的使用能力,还应当提高自己对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能力。利用有效的数学拓展性课程帮助学生获得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最终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游戏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