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理念与实践创新

2022-03-24田欢

教育·读写生活 2022年2期
关键词:法治理念学科

田欢

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关键途径之一,高考制度的发展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高考制度的本质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与掌握能力并进行选拔与评价,随后将其转送至社会进行资源再分配。高中政治是培养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客观看待世界的窗口。在当前新高考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推动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必须不断实施创新与改进。因此,本文重点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理念及创新优化策略进行深度分析,以供参考。

一、新高考改革背景

(一)浅析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我国的高考评价体系包括:立德树人、引导教学、服务选材的核心功能,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及学科素养的四层考核内容,以及综合性、基础性、创新性、应用性的考核要求。此外,高考评价体系还明确了情境为考查的重要载体,以此实现考查要求、承接考查内容。

(二)核心素养导向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需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在科学精神、政治认同、公共参与及法治意识四个层面重点分析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刻内涵,并明确了政治学科作为价值引领的关键作用,注重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积极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充分优化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形式,进而更好地提高思政学科教学质量与效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使其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复合型人才。

(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

当前全国已有多个省份逐渐推进了新高考“3+1+ 2”模式,《普通高中思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中提出了“选择性必修”,此处的选择性必修为选取本学科作为学科水平等级考试的学生所需完成的学业。关于学科的选取,怎么选、选什么均取决于学生的主观兴趣爱好。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进一步创新、优化教学模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达成教学目的。譬如利用情境教学法,创建小剧场帮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还可以组织辩论赛,引导学生主动开展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纳,这一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四)统编版教材导向

统编版高中政治新教材中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新文化及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落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政治学科的大概念为重点,以情境化为载体,以主题为引领,进一步促进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当前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虽然新高考制度的深化推动着教师改变自身教学方式,但由于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仍难以改变以往填鸭式、口传心授式的教学方法,较为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对于政治学科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使得政治教学流于表面,未能真正助力学生身心个性化发展。为了切实推动高中政治教学契合新高考的理念,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进一步改变教学理念,正确学习、理解、实践新高考政策,进而转变教学思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基于学生实践与思考的机会,为后续的高中政治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知识流于表面

长久以来,应试教育下催生的政治教学方式主要为高考的分数所服务,关于政治学科的重要思想与关键内容均被记录在笔记上硬性背诵,对于学生“三观”、综合素质的养成未能实现深层次的教育。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通常为虚假、浅表化,更无法对其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积极影响。而新高考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转变为引领者,帮助学生认识到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关键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进而全面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理念及实践创新策略

(一)以政治认同,帮助学生感悟先进性

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把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作为首要落脚点。新课标的设计理念表明,深化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是政治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教师需从学生对现实生活及自身认知特点着手,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更加正确、积极、科学地认识中国的政治制度。

举例说明,当开展《政治与法治》中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创建社会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走进社会,让学生直面生活,进一步关注自身实际情况,如学校的历史演变过程、学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形势与内在文化,并加强与周边学校及地域人文历史进行互动,明确党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安定、人民富足的状态。重点以“中国共產党领导”为主要探究对象,可以重点突出区域性特色,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取学生喜爱或熟悉的地点进行红色教学内容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二)以科学精神,创新多样化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文明逐渐更新融合,愈加多元化,教育事业也受其影响,逐渐从传统单一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先进、丰富。当前教育界已经融入了多种新型教学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在此背景下,教师更应积极探索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引入活动式学习、问题式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情境式学习及议题式学习等等,通过改变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探究、阅读、分析、感悟与实践中逐渐养成政治核心素养,进一步认同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品质的形成会对其后续的身心健康成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以高中统编版教材中《经济与社会》为例,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更加系统化、全局化地正确理解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将该单元根据新颖程度、复杂程度及开放程度进行不同的单元教学设计,同时结合当前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社会热点与时政热点,构建复杂开放、短小精悍的新颖情境。教师将各单元进行整合,使教材内容互相连接,能够促进学生在情境、议题、活动、任务中逐渐提高内驱动力,并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

(三)以法治意识,提高法律情感

法治意识重点指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遵从,是关于法律的正确态度与正确思想。在高考中,法治意识通常以多种形式渗透在各类试题中,教师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法治时评》《今日说法》等专题栏目,从中选取生动、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使学生在对典型案例进行交流、辩驳过程中,增强法律情感,培养法治意识,健全法治观念,完善法治思维。

(四)以公共参与,抵达学习目标

公共参与主要指公民有序、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与意识。在实际的高中政治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教师可为学生创建更多的公共参与的途径,在教材及政治学科标准的基础上,融入活动型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采取社会实践活动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的形式,有效启发、增强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四、结束语

新高考背景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单一传输知识的方式难以满足高考政策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以素养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前提的当下,高中政治教学必须紧跟新高考改革的脚步,持续更新、转变教学理念与创新实践策略,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适合社会发展、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

猜你喜欢

法治理念学科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