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瑜伽在中国:起源、流变与交融

2022-03-23毛世昌

中印对话 2022年4期
关键词:瑜伽印度

瑜伽起源于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历史,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瑜伽的诞生跟印度的自然环境有关。在炎热的气候下,人们在森林里通过瑜伽静心冥思、修心养性,抵御酷暑湿热。正如中国人所说的“心静自然凉”,这种方法深受古代印度人的喜爱。古代印度人在大自然中发现,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力非常强,于是对它们的姿态进行模仿,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动作逐渐演变与精炼,并在各阶层流传。

瑜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识修炼方法,通过开发个体的潜在能力,实现自我完美。瑜伽的基础建立在古印度哲学上。数千年来,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经成为印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瑜伽的特点是其宗教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瑜伽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使人们在体质、精神、道德和心灵方面修行锻炼的生活艺术。瑜伽强调的是发展兄弟情意、和谐、博爱、平等,这不仅仅是对于不同肤色、民族、种族、年龄、性别、宗教、种姓和信念的人,还是对于所有的生命。这种态度使瑜伽思想非常明确实际,使得人们从精神怨愤中解脱出来,从一切由此而产生的精神、心理和生理疾病中解放出来,增加生命气息,提高生活质量。

印度99%以上的人都是宗教信徒。哲学和宗教已成为印度人生活的一部分,这表现为印度文化中无处不在的对灵性思想的追求。求得人生的解脱,是许多印度人的终极目标。瑜伽因其历史久远性和与宗教的高度融合性,在印度已发展成一种最重要的大众健身和修行方式,在印度国内有着很高的价值认同感。

对于印度瑜伽的分期,人们有不同的看法。笔者同意分为四个时期的观点,即以“吠陀经”为标志的“吠陀瑜伽”时期、以“奥义书”出现为标志的“前经典瑜伽”时期、以《瑜伽经》产生为标志的“经典瑜伽”时期和近现代的“后经典瑜伽”时期。

瑜伽大约在公元4世纪前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瑜伽虽起源于印度,但其核心思想却与悠久的中国文明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抛开瑜伽来谈冥想的话,中国的冥想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相关记载。比如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致虚极”就是要做到没有一丝杂念,空明一片,湛然朗朗。“守静笃”讲的是修炼功夫,要一心不乱、专一不二地“守”住心。这是一种修定的功夫,也是虚静到极点的比喻。庄子的“心斋”即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这也与冥想类似。

瑜伽强调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的《黄帝内经》中早有提及,其思想形成于上古而成书于周秦,与印度瑜伽“梵我一如”理论形成的《奧义书》时代大致同时。中国佛教禅观、天台宗的“六妙法门”、法相唯识宗的止观,都是瑜伽静坐冥想的变通说法。一千多年前,唐代著名佛学大师玄奘去印度学习的佛教体系主要就是瑜伽行派,他取回的重要经典就包括《瑜伽师地论》。南北朝时期传入的《易筋经》、唐朝流行的《天竺按摩法》、宋代的《婆罗门导引法》都被认为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瑜伽术。在世界范围有着很深影响的中国藏传密宗又叫瑜伽宗,它的主要修行方法也是瑜伽禅定。由达摩祖师在少林寺所创的禅宗则形成了禅学、禅画、禅诗的文化。

近一千多年来,瑜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瑜伽不仅是身体的运动,更是心的练习,是一种倡导自然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是让身心方方面面安泰祥和的生活哲学。但当代中国最早接触到的瑜伽并不来自印度,而是源于西方。时至今日,瑜伽真正进入中国也只短短三四十年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至90年代。这个阶段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健康养生还没有太多的意识,瑜伽就是在这一时期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瑜伽先从健身房开始流行,并以女性为主要消费群体,广告宣传也是以减肥塑形为切入点。这一时期的瑜伽教师和学习者都是在懵懂的状态中向前探索。

第二阶段是2000年到2007年。这一阶段的瑜伽教培比较单一,商业化属性明显。从2000年开始,中国出现了专业的瑜伽会馆,此时瑜伽会馆属于高端行业。之后,随着人们慢慢对健康行业有了更迫切需求,养生和锻炼的意识进一步强化,中国开始出现3至5天的瑜伽工作坊,瑜伽会馆也开始采取与欧美瑜伽老师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到2007年,中国一线城市已经出现时长1个月的瑜伽培训,但是大多数瑜伽课程仍以短期为主。

第三阶段是2008年到2014年,这是深层次认识和普及瑜伽的阶段。2008年至2010年,瑜伽开始往一线以下的城市渗透,在二三线城市发展,并且出现了瑜伽连锁店。各式瑜伽馆迅速发展,竞争激烈。中国人对瑜伽产生了更深的认识,不再单一地认为练习瑜伽是为了减肥和塑形。2012年至2013年,瑜伽理疗及理疗教培开始出现,人们体验到瑜伽对身体健康的改善。此后,瑜伽在中国进入普及阶段。

第四阶段是2015年至今,瑜伽发展进入成熟期。2015年5月,“太极瑜伽相会”中印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国举行。这一年,国际瑜伽日第一次设立,云南民族大学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开展合作,在云南民族大学开设瑜伽课程。瑜伽行业的发展在中国达到顶峰,瑜伽市场高度专业化。2015年至2016年,瑜伽行业在中国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逐渐进入成熟期。此后,瑜伽教培步入正规化,瑜伽馆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瑜伽老师开始到印度进修。

如今的瑜伽不再局限于苦行,瑜伽科学及其技术已经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及其社会逻辑作出了调整。瑜伽不仅仅是一种健身方式,它更多地涉及了哲学、信仰、心理、医学等多个学科,参与了中国和印度的文化进程。瑜伽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瑜伽既撷取了印度古典瑜伽精华,又借鉴了欧美后现代瑜伽体系,最终融入了中国禅学、老庄思想、儒学和中国藏传佛学。这是瑜伽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道路。

本文作者毛世昌为兰州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前主任、教授。本文摘编自他在2022年国际瑜伽日暨中印人文交流系列活动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瑜伽印度
山羊瑜伽
Hello White瑜伽馆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迎接瑜伽日
练瑜伽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山哈·印度摄影
印度式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