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见为实:我与中印的亲密接触

2022-03-23

中印对话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印两国舞者印度

相遇在舞蹈的田野

杜鹃

职业:印度古典卡塔克舞者

出生地:中国北京

现居地:中国北京

作为一名印度古典卡塔克舞者,舞蹈和音乐是我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社会人类学的学习经历教会我以谦卑的姿态了解不同的文化,将我塑造成一名观察者,让我能仔细研究南亚。我很幸运能够以艺术的方式,邂逅能量十足的印度舞蹈和创造这门惊艳艺术的人们,并通过努力被接纳成印度舞蹈,特别是印度古典舞蹈社群的一员。这种深刻的联系跨越国界和时间,为我的人生带来了别样的风景。

在我的心目中,印度是世界上最具艺术气质的国家之一,也是众多热爱艺术之人的灵感之地。从我初识印度舞蹈至今已经有12年。2010年,我通过国际义工的项目,到印度古吉拉特邦参与支教活动。在这个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能听到音乐的国度,我有幸参与到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民间舞蹈盛会“United Way of Baroda”,与身着盛装的四万人彻夜共舞古吉拉特民间舞蹈“Garba”。在印度首都德里,我在非政府机构“印度人居中心”首次观摩到了气场强大的印度古典舞。尽管舞台布景极其简单,但两位舞者在长达90分钟的时间内,以自己精湛的舞艺和充沛的舞台能量牢牢地锁住了观众。虽然当时有着语言和文化差异,从小学习舞蹈的我却毫无障碍地感受到这位印度老师和其外国弟子表演带来的震撼。自此,我被印度舞蹈深深吸引,对这门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能量造就了如此震撼的艺术呢?

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学习之后,我领悟到了,这种情感叫做“Bhakti”,意思是“连接、参与、奉献和爱”。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舞者来说,“Bhakti”就是我们对艺术的共同信仰,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而我也能从每一个虔诚的印度舞者身上感受到这种“爱”和“连接”。印度古典舞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如果两个舞者相遇,他们马上会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连接,对艺术越执着,这种连接会越强烈。

在逐渐深入印度古典艺术社群的过程中,我越发对每个艺术家的故事产生共鸣,比如我的老师普拉迪普托·库马尔·查克拉博蒂大师(Pradipto Kumar Chakraborty)。在印度,做一名全职古典舞者并不容易,在多年艰苦的训练后,可能还是迫于生计不得不离开舞台。作为家中长子,查克拉博蒂为了担负起家庭责任,曾经离开这个行业数年之久,从事会计师相关工作。但他从未熄灭内心深处对艺术的追求,总是独自苦练舞蹈,终于重回舞台并以此为生,在强手如林的德里赢得了一席之地。这样真实的故事在印度古典艺术社群里还有很多,而每个艺术家真切的挣扎和蜕变,最终转化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舞台上迸发出来。每一个我遇到的舞者,从朝夕相处的同学到世界级的大师,都会以人生经历和实际行动鼓励我:无论如何,要一直与舞蹈在一起。

近年來,中国和印度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更为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开始对印度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有更多的人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研究印度舞,包括印度古典舞。网络上,在印度和其他国家的课堂里和舞台上,中国舞者越来越多,引起了国际关注,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舞蹈实实在在地成为连接两国青年情感的桥梁,也展现出中国青年探索世界的热情和努力。令我开心的是,通过努力,我也成为了传递这种“爱”和“连接”的一分子。在过去10年间,我参与过上百场展示印度舞和印度之美的活动,在中国、印度、英国、美国等国通过表演、演讲、视频录制和工作坊等多种形式,提升了不同文化背景间人们的互相理解。

博爱的苏菲主义是卡塔克舞蹈常见的表现题材之一。正如苏菲主义诗人鲁米所言:“在是与非之外,有一片田野,我在那里与你相遇。”而舞蹈就是我的那片田野。

加强交流,消除刻板印象

卡马尔·潘查尔(Kamal Panchal)

职业:亚太地区模拟联合国大会执行董事,印巴童子军青年论坛副主席

出生地:印度新德里

现居地:中国深圳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国和印度虽然是比邻而居的两大文明古国,但遗憾的是双方对彼此知之甚少,缺乏相互理解和信任。我相信很多阻碍两国交流的障碍未来会逐渐消失。中国和印度不仅在信息技术、纺织、农业、灌溉、出口导向型生产等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也有许多共通之处。两国悠久的历史都向人们表明,眼下的暗流涌动只不过是永恒的岁月长河中的短暂一瞥。

虽然中印两国人民对于彼此存在一些刻板印象,但只要在另一个国家生活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对它有更真实全面的了解。2017 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就被上海先进的基础设施深深震撼。五年来,我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认为中印两国可以互学互鉴,共同发展壮大,而两国青年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印两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和共同利益,都在遭受过侵略战争后浴火重生,书写了自强不息的恢弘史诗。两国社会都重视家庭观念,注重培育民族精神和性格。中印两国的灿烂文化和优质人才资源受到全球认可。两国的强大力量来源就是青年,我们拥有众多才华横溢、勤奋工作的年轻人,但我们两国都不得不努力应对人才外流的挑战。受国外工作机会、医疗条件、薪酬等因素的吸引,一些海外留学生选择留在发达国家就业定居。

2022年1月,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海外侨民日”庆祝活动上宣布:“我们正在将印度的人才流失变成人才回流。”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起来,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团结一心奋斗,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梦想的强大力量。中印两国需要开拓思路,为侨居海外的人才提供必要的条件,鼓励他们回国效力。我们两国通过金砖机制下的教育交流项目已经达成了一些合作协议,但这远远不够。两国政府需要在教育领域携手合作,促进高等教育机构的高质量发展。

在我和中国人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最重要的品质是诚信。中国人以自己的悠久历史为荣,热爱民族文化。虽然中国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方言,但统一的语言文字让大家能够团结在一起。中国公民非常信任政府,中国专业的司法行政系统能够遏制和解决腐败,提高了公信力,值得印度学习借鉴。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与此同时,中印两国在人工智能开发等方面各有所长,可以共同合作,实现更快发展。两国还可以在替代能源开发上开展专项合作。

几千年来,中国和印度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两国文化和经济往来源远流长。丝绸之路不仅是两国的主要贸易路线,还促进了佛教从印度向东亚的传播。我们两国是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我相信未来属于中国和印度。

但是,两国之间的沟通仍然存在障碍。两国人民直接进行交流的渠道还不够充足完善,这使得错误的信息不加节制地快速传播,导致对彼此的刻板印象不断加深,听信西方媒体或电影中对中印两国偏驳的描述刻画可能会使这一情形变得更糟。两国人民应该去彼此的国家实地探访,亲身体验。两国要适当放宽签证准入条件,增加航班和游客数量,并大力开展学生交流项目和文化交流活动。中印两国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维护地区和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携手把“中印竞争”变成“中印合作”,从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猜你喜欢

中印两国舞者印度
舞者
风中的舞者——蜡梅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刀尖上的『舞者』
中印两国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美丽舞者再翩跹
印度总理莫迪首次访华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