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阅读圈”发展学生文本解读能力

2022-03-23邓勇王宇薇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阅读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文本解读

邓勇 王宇薇

摘 要: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阅读圈”模式与新课标理念高度契合,助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本文旨在探索“阅读圈”模式对提升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作用及指导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以期改善学生在泛读中“碎片化”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阅读圈”模式;文本解读

作者简介:邓勇,王宇薇,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一 、背景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更为关注文本情节,将泛读变成“精读”,学习趋向碎片化,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探究主题意义。而学生畏难长文阅读,不知如何评析。教师借助“阅读圈”模式,教学生解读文本,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阅读圈”模式与之契合,助力教师提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阅读圈” 是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与班级分享的阅读活动。本文旨在探究“阅读圈”模式如何提升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并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方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可通过观察学生对“阅读圈”不同层次任务的完成情况体现。根据“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如图2)”,学生认知层面可分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级的能力,可解读为由初级到高级的文本解读能力。依据不同类型学习内容,开展“阅读圈”不同角色训练活动(如图1)。学生作为summarizer,具备提取概括的初级解读能力。作为character analyzer,用文中事例分析人物,具备分析论证的中级解读能力。作为questioner,提出开放性问题,具备高级文本解读能力。

二、过程

以《典范英语8》为泛读材料,每本书两课时。基于班级学生英语水平,笔者将“阅读圈”角色分为总结者(summarizer)、人物分析者(character analyzer)、提问者(questioner)。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小组合作探究解读文本,从主题、人物、观点等角度分析语篇,促进学生语言技能发展。

行动研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三个角色训练,第二阶段为“阅读圈”交流展示。

第一阶段,教师训练学生担当三个角色。此环节不可少,是培养学生文本解读意识,掌握文本解读方法的重要一步。学生要轮流担当不同角色,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比之前有提高。

总结者角色训练主要包括三方面:写前梳理故事情节、写中给出故事框架、写后评析讨论。

【写前】教师就文本的每一章节提出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基于问题,学生复述,为写summary做准备,旨在发展学生的记忆检索、提取概括能力。在“Amy the Hedgehog Dog”中,教师提问如下:

Chapter1:

Why did Amy become a hedgehog expert? How did Mr Peck respond to Amy in the library?

Chapter2:

What was Amy doing in the garden? What did Mr Peck think of hedgehogs?

Chapter3:

What happened then? How did the story end?

【写中】梳理故事情节后,教师再提供给学生一个章节间过渡的框架,给学生搭好支架,让学生意识到写summary需要连接性的语言使文章有逻辑,如:After listening to a talk on wildlife in school, Amy said that____________. In the garden, she made noises_______________. When Amy came home the next day,_____________. 寫summary时,学生有意识地用连接词。

【写后】学生完成summary,明确summary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如 “Bertha the Secret Battle”,学生所写与两姐妹比赛主干情节无联系,引导学生删除,抓主线,在全班交流、分享优秀作业,学生的提取概括、描述阐释有所能力提高。

人物分析者角色训练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提出观点和依据,学生结合事实来阐述观点,增强观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性,分析论证能力有所提高。

如:I like Amy because she is dedicated. She listened to the sound repeatedly.

I don't like Mr. Peck because he is mean. He snapped Amy.

提问者角色训练中,学生基于文本提出3个问题,小组讨论选出优质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类问题,讨论如何提出优质问题。

“Coming Clean”讲述两个小孩弄脏Mr.Such的新裤子,采取补救措施,老师拿脏裤子救火,两个小孩承认错误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归类三个层次的问题:literal questions(理解类问题)、inferential questions(分析类问题)、critical questions(开放性问题)。在总结分析类问题时,学生分析作者态度、文章主题,如“What does the title‘coming cleanmean?”。开放性问题包括联系自身,如“If you were one of them, what would you do?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nding? Give your reasons.”。在学习如何提问时,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尤其是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在第二阶段的小组展示环节,每个学生课前在小组中承担一个角色,完成相应角色任务单。在课上先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角色任务,然后与其他组互换任务单,对其他组的任务单进行点评,发现优点,给出建议,修改学案。最后,投票选出最优小组,挑选出5个高质量的问题在班级展示,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小组成员都承担一定任务,提高参与及探究的积极性,学生阐明观点,提高表达能力,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回答,提升思维品质。

三 、成果

(一)“阅读圈”模式促进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发展

采用“阅读圈”模式前,学生只关注故事情节。应用“阅读圈”后,学生学会解读文本,愿意探索超越文本的问题。如,对“Luckless Monster”,学生提了三个层次的问题 :“Why did Net call Fly Luckless Monster?”(理解類问题)、“What did real friends do?”(分析类问题)、“What does the story tell us?”(开放类问题)。

(二)在 “阅读圈”模式中,需要对不同角色采取不同的文本解读训练方法

在“阅读圈”模式中,采取分步骤指导学生文本解读的方法。训练总结者,分三步指导学生:写前梳理故事情节、写中指导故事框架、写后评析讨论修改;训练人物分析者,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提出观点;训练提问者,引导学生提出三个层次的问题:literal questions、inferential questions、critical questions。

(三)“阅读圈”激发学生文本解读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就“阅读圈”实施效果,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访谈,学生表示:

1.“阅读圈”活动促进自主阅读,提前完成任务,做人物分析者,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带着角色任务,阅读有目的性。

3. 小说分析就像分析语文阅读文章,只是用英语表达。

4.比起总结者, 挑战人物分析者及提问者,要超越文本思考。

5.典范阅读故事短,期待较难的连载小说。由访谈发现:学生想表达自我,期待思维量高的角色,能阅读长难文本,学生阅读积极性有所提高,阅读热情被点燃,期待享受阅读的快乐。

(四)“阅读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有助于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在“阅读圈”角色训练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个人提问及全班分享问题,多是分析性问题及开放性问题,问题的质量有所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也有所发展。学生设置问题时关注文章主题可激发学生思维,积极参与课堂。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及思维品质在提高,思维由低阶向高阶转变。

四、反思

“阅读圈”教学依托小组活动,不同角色的学生交流,个别学生不能集中精力。每个文本有各自的主题,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主题,提高小组活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苗兴伟,罗少茜.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圈活动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9):1-5.

[2]王蔷,赵连杰,鲁美芸,贺亚丽,王瑜.“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框架”在英语教学和测评中的应用[J].英语学习,2018(2):17-26.

[3]王蔷,胡亚琳.英语学科能力及其表现研究[J].教育学报,2017(2):61-70.

猜你喜欢

阅读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文本解读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圈的策略
阅读圈模式的运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从阅读圈视角看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应用
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英语学科素养的探析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