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约克郡圣约瑟夫天主教小学校园景观发展计划

2022-03-22刘孝仪

风景园林 2022年2期
关键词:草坡约瑟夫木屋

刘孝仪

2015年末,圣约瑟夫小学校长希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品质,邀请了几家设计公司提出校园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几经比图与观念沟通,阿卡地亚景观设计公司以“有机且渐进式”的方案执行模式,获得校长与其他教员的青睐,以长期不躁进、不抢工期的合作方式,至今仍持续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方案。这个特点,除了符合目前英国大部分学校的预算分配方式外,亦正好契合设计“以自然为本”的核心概念,也就是长时间观察基地、了解用户甚至是基地内其他动植物的空间使用模式。此外,设计、施工与维护管理皆由同一团队负责,每个环节可以弹性配合,而更多细腻的维护管理可以令校园,尤其是植物景观在最短时间之内达到最佳状态。

最开始将校园外部空间粗略设定为活动区、教学区、生态区、种植区,虽每区都有自主特色,但由流畅之动线紧密联结。邻近的区与区间不设置壁垒分明的不同功能区域,更加强调功能上的“合作”,追求“有弹性地使用”各个校园角落。

本方案分2期完成前、后校区的景观设计。第一期依近年英国提倡的“在户外上课”(outdoor learning)与师生的校园愿景,将后校区规划为:种植实验区、温室、园艺教室、鸡舍、木屋教室、静态活动区、野花园、果园与螺旋花草坡,面积约1 700 m2。有些区域规划像农场,也许直觉上认为就是让一些都市孩子在学校体验农家乐。但“在户外上课”的真正概念是将原本在课堂里的数学、英文、自然等科目,改为在学校的外部空间中学习。这并不意味着把学生带到花园坐着听老师讲述自然课、英文课就是在实践“在户外上课”,而是更进一步地利用外部环境上课。譬如,老师在园艺区采摘各种圆形花瓣,让学生测量并计算圆周率;在种菜时学习能量转变,即太阳能转变成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再被人体食用成为能量来源,维持生命的养分。在这美好的环境下,信手拿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实验学习,远比坐在教室里看着老师画黑板解释,更容易让学生吸收新知识。因此,设计者必须要事无巨细地了解老师们会如何使用场地教学、需要多少空间,考虑哪些景观元素可以成为教具,并进行不同动线的规划设计。

图1 第一期后校区平面设计草图Phase I sketch design plan of the rear school grounds

图2 圣约瑟夫天主教小学后校区:野花园、木屋教室与螺旋花草坡。坡地、独木桥与螺旋花草坡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听他们生动地描述自己翻山越岭、横越荒原很有意思The rear school grounds of St. Joseph’s Catholic Primary School: wildlife garden, timber classroom and wildflower meadow spiral. The slopes, log bridge and wildflower meadow sprial capture the pupils’ imagination. It is fascinating to hear the pupils describe how they imagine climbing over those elements as if they conquer the very high mountains

图3 圣约瑟夫天主教小学后校区:园艺教室与温室The rear school grounds of St. Joseph’s Catholic Primary School: horticultural area and polytunnel

图4 圣约瑟夫天主教小学后校区:野花园、木屋教室与后方1 000 m2的树林The rear school grounds of St. Joseph’s Catholic Primary School: wildlife garden, timber classroom and 1,000 m2 Woodlands at the back

上面提到的“有弹性的使用”是指不同区域有时可连接成一个大空间,有时又可以独立成一个个小区块进行使用。有老师将木屋后方的螺旋花草坡并入了木屋教室和生态花园,进行了一堂有创意的写作课。学生们从不同的动线进入这三区合并的“户外教学区”:从螺旋花草坡进到木屋的学生,可以想象自己是如何翻山越岭地从荒野进入了城市;而从生态花园进来的,则幻想自己是拥有美丽庄园的公爵,惬意地在花园里享受下午茶。而在设计项目完工后还能不断观察与学习使用者使用空间的各种方式,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反馈。

图6 冬季早晨的木屋教室也成了一番诗情画意的风景The picturesque view of the timber classroom on a bright winter’s morning

图7 后校区的野花园以自然主义植栽设计为孩童们打造一个有野趣的活动空间The naturalistic planting style brings an exciting look to the wildlife garden and invites the pupils to explore

图9 圣约瑟夫天主教小学第二期前校区:低年级游戏场、高低起伏的小草波与蜿蜒的动线,是安全又富挑战的游戏场元素Phase II of the front school grounds of St. Joseph’s Catholic Primary School: The infant play area, undulating grass mounds and meandering play trail are safe and challenging play elements

图10 前校区的户外教室,利用基地原本高差做出2阶座椅,绿屋顶种植诱蝶诱蜂多年生草花,增加学生与野生小动物接触的机会The outdoor classroom at the front school grounds works with the existing site to construct two tiers of seating. The green roof, with butterfly and bee friendly perennial plants, offers the pupils opportunities to get close to wildlife

2017年6—7月,第二期前校区开始进行细部设计。主要涵盖低年级游戏场、绿屋顶户外表演教室及幼儿园游戏场。因为第一期进行时与业主建立了相当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第二期更是大胆地尝试了“参与式设计”(participatory design)的方式收集师生意见,让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参与的方式每班不同,有的将班上同学的想象图做成展览海报,像竞图一般说服彼此的想法,讨论后一起画出一张图表达想象中的游戏场;有的让每位学生画出自己最想要的游戏场再投票表决。在此过程中,学校的监督委员会曾对所谓自然式游戏场有些许安全疑虑,提出更改设计的提议,而师生们或许是因为参与设计的关系,得到了许多“游戏价值”(play value)的新知,最终师生的小团队拿出了设计师曾经发表过的国际儿童游戏研究论文说服监委,“你认为的危险不是危险”,一起守住了游戏场的游戏价值。

本方案已进行5年,除设计之外,也利用改造后的校园作为风景园林系研究生的研究案例。目前已完成幼儿园区的游戏场设计,下一步计划将1 000 m2的树林设计为“森林学校”,完成最后全校区升级的拼图。

猜你喜欢

草坡约瑟夫木屋
木屋小镇:岛屿·丛林·小木屋
会飞的木屋
俄“木屋之城”前途未卜
“佩奇公主”的破洞
木屋
偷懒发明的铁栅栏
童话
安慰
致白发
日安,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