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把握

2022-03-22周亚彤

今古文创 2022年10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主持人

周亚彤

【摘要】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受众的收视需求,各卫视频道纷纷通过融合新媒体技术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以央视综合频道为主阵地,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现如今的《典籍里的中国》,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弘扬传统文化类的节目的频频出圈,引发广大网友的热烈关注和讨论。本文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通过对节目的背景介绍,主持人在节目中话语权分配与角色定位,探讨《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强势出圈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 主持人;《典籍里的中国》;角色定位;话语权分配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0-0111-03

一、主持人在节目中各自的角色定位

(一)节目背景

近些年,随着传统文化类节目兴起,大众对于古代文化的了解程度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推广中,古代典籍的传播一直是个难点。主要是因为典籍是以文言文、竖排版为主,并且没有标点断句,导致大众看不懂,不愿去了解。因此,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以传播著名的古代文化典籍为目的联合制作了《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来解决大众看不懂,不愿去了解的传播困境。《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通过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舞台技术的创新给观众以更加震撼的感受,并且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给观众全新的收看体验。同时在这档节目当中,另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通过使用多个主持人的分工合作向观众传递典籍里面的内容,多个主持的使用也有利于每位主持人的个人主持特点在节目中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

(二)角色定位含义及以往案例简析

角色定位是主持人根据节目的形式,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自己在节目中的一个合适的位置,调节自己的语言、动作、服装等外部特征,以达到节目和主持人的融合统一。作为一档文化类的综艺节目,它首先面临的就是怎样跟娱乐类的综艺节目进行比拼,从而获得一定的收视率,保证节目的顺利播出。近些年来,无论是以《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这类电视综艺,还是《圆桌派》这类网络综艺节目,都因为鲜明的主持风格而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度。这几个节目都有一个特定的主持特点:就是采取了多人主持的特色。接下来,本文将优酷自制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圆桌派》作为例子进行论述。圆桌派从2016年10月28日开播至今已经有五年的时间,虽然每集节目的嘉宾都不相同,但他们都给人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在进行交流,同时窦文涛作为节目的主持人,他在其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窦文涛有着自己独有的一种主持风格,这得益于他多年的新闻工作经历,这个节目之前他也曾主持过类似的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但不相同的地方在于《锵锵三人行》的谈话内容主要是新闻热点话题的讨论,而《圆桌派》则更多地在社会生活及人际交往方面。同时,他还善于从受众的角度提出受众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又力求一种简单易懂的话语方式,建造一种轻松的谈话氛围。但其语言风格总是很犀利,一针见血,不留情面,而正是这种话语反差,也成为这个节目吸引了大量关注度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整个节目当中,窦文涛身为唯一的主持人,能够做到把握住整个节目的内容呈现。其次,在节目嘉宾的邀请上,《圆桌派》邀请的嘉宾都是本身有着极强的话题代表性的,都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说服力,同时都是极其善于进行观点表达的,能够为普通的大众传递具有专业性的观点,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

(三)《典籍里的中国》角色定位的具体分析

而在《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的主持人王嘉宁,因为她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是传统文化类节目的主持人的形象,是整个节目流程的把控者,因此,她的任务就是要将大众不愿去了解的那些晦涩难懂的古籍内容,通过在和读书人看似“聊天”的过程当中,进行解释和说明,还要吸引受众的目光。所以,考虑到她的这样一个角色定位的问题,她在节目中的服装通常是以亮色西装为主,给人以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同时根据服装色彩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的因素考虑,亮色西装相对于暗色西装而言会更容易抓住读者的眼球。但是,在她与读书人在访谈间进行对话的时候,节目给人的感觉并不是一档文化类综艺类型的节目,而是一个新闻性的“访谈”节目。其实这种节目形式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之前央视的几款“出圈”节目中都有存在过。像在《朗读者》中,从嘉宾入场,到进入“密室”,再到打开大门,到主持人与嘉宾共同走进观众席,直到最终离场,都专门设计了“访谈”环节。主持人通过与嘉宾对话访谈的环节将节目的文化特质,对节目中的背景选择、朗读背后的“秘密故事”,进行了全方位地挖掘与呈现,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节目的背景信息,让节目内容在对话中保持了较高的“敏感度”,既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又赋予了节目更为深厚的底蕴。因此,像此前的几款“出圈”节目一样,王嘉宁在跟读书人进行古今文化的交流的时候,也是在引导读书人对所讲述典籍进行介绍,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更多的背景内容。就像在第一期《尚书》当中,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蒙曼老师,就曾提到说五子之歌其实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在这时,王嘉宁就对蒙曼老师说,希望老师能跟大家讲解一下五子之歌这个故事,也是在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中使观众对于《尚书》的了解越来越多。

其次,撒贝宁作为当代读书人,因此,在每一期的开头都有撒贝宁在研读古籍的镜头呈现,这也是撒贝宁作为当代读书人这个角色定位的侧面刻画。并且,撒贝宁在诵读的过程当中,将古籍的时间背景资料配以舞台戏剧的演绎同时展现了出来,在这之后才是节目的正式开始。同时,他在节目中的角色更像是一个跨时空的历史文化的一个探寻者,是“古今对话”的载体。所以,他在服装上的选择也是考虑到他在这个节目里面的角色定位,通常是以中山装为主,展现他当代都读书人的角色定位。在第一期节目《尚书》中,倪大红老师作为伏生的扮演者来讲述《书》中的《禹贡》的时候,撒贝宁作为当代读书人以现代的地理位置向观众传达了九州在今天的具体地方,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方便觀众理解典籍中感到晦涩的内容,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使其保持对节目的兴趣。同时,撒贝宁借“古今对话”载体的这样一个身份,在节目中让古人走进现代,让他们去感受现代的学生是怎样学习和理解古籍,基于此也是在进一步向受众群体传递一个观念,就是要学习古籍内容,并且在生活当中能够落到实处。

二、主持人话语的主要手段

(一)话语权的含义

话语权力简称话语权,它是指支配的力量而非利益的享用。话语权是指主持人所拥有的,以话语及其他非语言符号为手段,以大众传播媒介为平台,以获得现实影响力为目标的不同于其他话语主体的表达机会。

但由于《典籍里的中国》采用的是男女搭配双主持的方式进行,因此,主持人话语权该如何在节目当中分配显得尤为重要。其实,在以前也有不少节目选择采用男女主持搭配的形式。

(二)以往的案例简析

以湖北卫视2012年9月9日开播的一档道德教育类节目——《大王小王》为例,在整个节目当中,大王王为念和小王王芳之间配合默契,分工明确。王芳坐在当事人旁边,体现了她主要是与观众进行沟通交流,把握节目的流程的角色定位;而王为念是坐在一个单独的位置上,给人感觉更像是节目请来的点评嘉宾。这其实也是利用了共情的性别差异。因为在国内外很多的研究表明女性的共情能力是远高于男性的,而在主持人语言表达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共情能力,因此,在这档节目中,王芳的女性角色就能够很好地感知嘉宾的情绪变化,引导观众说出他的故事。像在2020年7月28日那期的脑瘫青年靠骑行改变命运中,王为念的台词虽然只有寥寥几句话,但却是对整个话题的总结,深化了主题。就比如,王为念在说自己去年采访李明的时候,他说“自己第一次看到李明的时候,首先他认为李明可能是冲动导致的这样一个想法,但在自己了解完了之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冲动,发现李明是用自己的意志改变了自己人生的,因为一个重度的脑瘫患者严格意义上来说连走路都费劲,而李明深深地用这样一种坚持,等于是把自己放到了一个绝境上,现在的他就比去年十月份见面的时候要好很多,去年见他都得搀着他上台子”。王为念通过这几句话瞬间把李明的坚强意志给表达出来了。这也是主持人语言表达中的很重要的一点——文字功底。主持人通过良好的文字功底把嘉宾的事迹所讲述出来,引得观众的共鸣。

(三)《典籍里的中国》话语权分配的具体分析

而在《典籍里的中国》里面主持人话语权的分配亦是如此。王嘉宁承担的是在与读书人的互动中将典籍的背景故事介绍清楚以及在最后点评典籍中的人物。在2021年8月7日的这期节目中,王嘉宁先提到了《孙子兵法》的地位,让观众懂得《孙子兵法》的重要程度。然后,又与前面开场戏剧做了一个衔接,提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作者为何能够成为一个谜”,这个问题其实既是观众的心声,又是与典籍的背景故事介绍息息相关的。最后,她拿出《孙子兵法》竹简的复制品,提到了上面所写的是《孙子兵法》的第一句话,让专家们进行解释,讨论,以此让观众了解更多的典籍背景内容。以及在节目结束的讨论上,她又由课堂中的群诵的个人感受入手与读书人展开讨论,给予读书人又一个讨论孙膑的机会,加深观众对于《孙子兵法》的理解。最后,则是以呼吁大家从《孙子兵法》传承重战、慎战、安国全军的文化基因,发扬捍卫和平的伟大智慧,将整个讨论的内容升华了一个高度。因此,王嘉宁在其中的作用可以归结于两大类,第一类是播报的作用,像开场白,结束语,冠名商之类的;而第二类则是采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与读书人之间的讨论来得以实现的。

而撒贝宁在节目中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其说是主持人,不如说是一个带有主持人串场功能的表演者。表演其实也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所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在播音主持创作基础中对于稿件技巧分为“内三外四”,其中情景再现就是“内三”中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能够对于稿件做到真正代入角色,感受人物的内心变化。因此,现在的一些综艺节目中,主持人都带有了一定的表演的成分在其中,以此来满足观众收视需求,这也导致这些年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表达样态主要分为了以下几种:1.侧幕式——冠以主持人的头衔,但是并不登上节目录制现场的舞台中心位置,如《中国达人秀》;2.角色式——赋予主持人一个节目中所需要的特定角色,与节目本身融为一体,如《明星大侦探》等;3.隐藏式——导演承担起驾驭和推进节目进程的功能,如《奔跑吧,兄弟》等;4.传统式——明确主持人的身份,主要发挥串联、采访作用的表达样态,如《综艺大观》。那么,其实在《典籍里的中国》中,撒贝宁则是由传统式向角色式主持的一个转变,是现今新媒体传播发展所衍生出的新型主持人。因此,他所掌握的话语权也跟以往的综艺节目有所不同,主要是作为戏剧表演过程中旁白、画外音的介绍,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典籍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与典籍的主人公进行交流的作用,有点类似于访谈类节目的感觉,但是在其中加入了表演的元素,以所扮演的当代读书人的一个身份与主人公进行交流。

在2021年8月14日的《楚辞》那期节目中,撒贝宁在沉浸式戏剧正式开始之前,就以读书人的身份向观众介绍的方式交代了背景,然后才开始与老年屈原进行交流。在这交流的过程中,虽是在进行戏剧的表演,但其中交流的部分带有一丝访谈节目的性质在其中。在撒贝宁要求老年屈原讲解《橘颂》之后,老年屈原就开始从自己幼年的生活讲起。在这里就可以看出访谈节目中对嘉宾问题的针对性在其中的作用,因为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通常在节目中担任的是一个探秘者的角色,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来向观众传递嘉宾的人生故事。因此,撒贝宁在其中的作用就可以归于两大类作用:第一类作用是戏剧表演中的旁白讲解,便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戏剧背后的故事;第二类作用是通过借鉴访谈节目中的一些方式与主人公交流,向观众传递主人公与典籍背后的渊源。

三、结语

随着《典籍里的中国》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的“出圈”,文化类节目主持人的未来发展趋势日渐明朗。首先就是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能力,不论是专业能力还是附加技能都应该努力提升。作为节目传播主体,主持人始终需要普通话语音规范、语言表达自然流畅、副语言运用得当以及控场等基本专业能力,同时还需拥有附加技能,如活跃气氛的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模仿能力。其次,这一系列“出圈”的文化类节目的主持人都是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以《典籍里的中国》主持人王嘉宁为例,她是2019年底《主持人大赛》的优秀选手,在微博、抖音这些新媒体账号上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可以说,她既有实力也在新媒体平台上有一定知名度。在现如今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要求不光要在传统媒体进行传播活动,新媒体方面也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活跃度。

同时,作为一档文化类的节目来说《典籍里的中国》的成功之处还得益于采用了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舞台技术给观众提供了更加震撼的感受,因此,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发展,将会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的一大利器。

参考文献:

[1]王云.《圆桌派》及窦文涛主持风格与个性[J].采写编,2021,(10).

[2]胡智锋,邓文卿.中国电视类型节目的新探索——以《朗读者》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7,30(04).

[3]苏凡博.新媒介环境下的主持人話语权[J].青年记者,2013,(17).

[4]徐媛.观察、陪伴、参与:真人秀2.0时代主持人角色定位分析——以《令人心动的 offer》第一季为例[J].视听,2021,(04).

[5]王欢.融媒时代综艺节目主持人发展趋势观察[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3).

3590501908216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主持人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探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荧幕主持人 妙趣造型四问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
咖喱岛(四)
著名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孙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