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情志护理应用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评价

2022-03-19薛倩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出血性情志神经功能

薛倩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属于一种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均较高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大约占我国全部脑卒中的20%~30%左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目前临床上多认为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若患者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研究显示,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将个性化情志护理措施应用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分析其对患者睡眠、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促进患者恢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 例,纳入条件: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3]中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入院后经MRI、CT 证实为自发性出血,首次发病,发病48 h 内入院。排除条件:严重昏迷者;巨大血肿者;缺血性脑卒中者;脑肿瘤、动静脉瘤、动脉瘤所致需外科治疗的出血者;意识障碍者;沟通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 例。对照组男38 例,女24 例;年龄49~68 岁,平均55.58±6.10 岁。观察组男34 例,女28 例;年龄46~67 岁,平均53.68±7.15 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疾病变化、饮食、心理、治疗护理。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情志护理措施干预,对患者不同时期所出现的情志变化,给予个性化的情志护理。①患者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情感障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间差异,了解并掌握患者出现心理情感障碍问题的原因,结合患者不同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措施。②部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较易出现心理恐惧情绪,护理人员应采用交谈性、随机性、示范性、计划性等知识宣教模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情志对疾病的影响,并根据患者情志状态和疾病情况,指导其正确疏导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发病较为急骤,多数患者对角色突然转变难以适应,此时护理人员主动走进患者内心,倾听患者诉说,态度诚恳,获得患者的信任,根据患者接受程度实施个性化的情志护理,经过移情、解释、宣泄、顺情、暗示等方式走进患者内心。④由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发病较为急骤,且多数患者治疗后多留有后遗症,导致患者一时无法接受,认为自己给家庭、社会均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导致心理负担过重,此时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态度,增加患者被爱的感觉,强化社会支持,减轻患者的孤独无助感,帮助患者度过心理危机,增强治愈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

(1) 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价 : 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内容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忽视等条目,量表总分为42 分,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理想。使用美国Barthel 量表[5]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包括10 项,总分为

100 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理想。

(2) 睡眠、生活质量、心理评价: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6]评价患者睡眠质量,评价内容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睡眠药物等,总分21 分,分数超过8 分且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7]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能力,采取百分制,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8]评价患者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共包括90 个项目,单个项目分值为1~5 分,得分越高表明对应情况越严重。

(3)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并对比患者护理过程中呼吸道阻塞、上消化道出血、脑疝、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4)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包括护理质量、过程、结果、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敬业情况,采取百分制,>90 分为非常满意,70~90 分为满意,<70 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和满意均为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心理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心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心理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数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临床疗效[4,9]。基于此背景,为寻找有效辅助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恢复的护理措施,将个性化情志护理应用于此病中,以探究其应用价值,提高临床疗效。

情志护理是一种主要经心理途径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可调节患者所出现的心理情绪问题,其成功实施的基础为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信任、医护患间的有效沟通等,经心理调节、健康宣教等方式缓解改善患者心理负面情绪,促进疾病恢复[10]。临床研究显示,情志护理主要是经护理人员表情、态度、行为、语言、气质、姿势等来影响和改善患者情绪,消除其内心不良情绪和顾虑,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促进疾病恢复[11-12]。个性化护理是根据患者个体特征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与常规护理相比,更利于患者疾病恢复[13-14]。而个性化情志护理是在常规情志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策略干预,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临床疗效,达到促进患者疾病恢复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个性化情志护理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其原因可能与个性化情志护理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临床疗效理想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相关。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冲击,加之此病发病较为突然,多数患者担心预后恢复不良,心理状况较差,进而影响睡眠质量、生活质量[15-16]。本文结果发现个性化情志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提高睡眠、生活质量,此结果提示,个性化情志护理在改善患者心理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恢复。综上所述,个性化情志护理措施用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提高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出血性情志神经功能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出血性痔疮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