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悟社会支持在肥胖症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

2022-03-19毛亚娇张广意俞永涛戈蕊李晓银米光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病耻感病耻肥胖症

毛亚娇 张广意 俞永涛 戈蕊 李晓银 米光丽

肥胖症(obesity)[1-2]是指在遗传基因、环境因素、缺乏锻炼和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体内脂肪累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导致体质量增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报告,2014 年全世界范围内18 岁以上成人肥胖者逾6 亿人,且发病率仍在持续增加[3]。过度的脂肪储存和累积可使患者身材臃肿、行动不便,患者极易产生病耻感,继而降低生活质量。病耻感原意为“烙印、耻辱”[4],是指个体因自身的一些疾病导致与众不同,受到周围人的一定排斥和歧视,是社会对于其个体强加的、耻辱的标记行为。患者产生的病耻感不仅加重疾病的危害,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社会健康问题。研究表明,病耻感是其预测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5-6],良好的社会支持可提高其生活质量[6-7],但两者在病耻感水平固定的基础上如何影响生活质量的机制研究鲜有报道,即各因素间的作用路径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肥胖症患者病耻感、领悟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现状,并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医务工作者、教育者及大众传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降低肥胖症患者病耻感水平而提供实证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 年12 月—2020 年11 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肥胖门诊和胃肠外科就诊的未行减重手术的肥胖症患者132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①BMI 24~32.5;②患者年龄≥18 周岁;③无沟通障碍,有一定的读写能力;④知情同意者。排除条件:①有胃肠道减重手术史者;②妊娠性肥胖者;③严重精神疾病或有语言沟通障碍者。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年龄、居住情况、婚姻状况、减重意愿、职业、工作时长、饮食习惯等。

1.2.2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采用1987 年Zimet 等[8]编制的量表,国内学者2001 年姜乾金[9]引进并修订成中文版。该量表共12 个条目,3 个维度,按1(极不符合)~7 分(极符合)进行7 级评分,总分为12~84 分,分数越高表示个体感受到的领悟社会支持就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1。

1.2.3 体重自我病耻感问卷(WSSQ) 2010 年由Lillis 等[10]针对超重或肥胖人群的病耻感水平进行研究编制而成,2017 年由台湾学者Lin 等[11]进行了中文版的修订,该量表包括自我贬低和害怕实际病耻感2 个维度,共计12 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为0~5 分,总分范围为0~60 分,分数越高表示病耻感水平就越高,Cronbach’s α 系数为0.881。

1.2.4 生活质量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12) 它是SF-36 的一个较短且更有效的替代方法。问卷共12 个条目,8 个维度[12],前4 个维度(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为生理健康总测量因子(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PCS)可计算出生理总评分,后4 个维度(生理功能、精力、躯体疼痛和精神健康)为心理健康总测量因子(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MCS)可计算出心理总评分,总分为0~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一指导语,在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开始发放问卷。问卷完成后调查员当即回收,对于字迹不清的问卷进行再次核对,答题不全的问卷予以补全。问卷剔除标准:答案单一、明显进行随意勾选。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40 份,剔除了8 份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132 份,有效率为94.2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和AMOS 24.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率描述,相关性采用Pearson进行分析;用AMOS24.0 建立以病耻感为自变量,以领悟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以生活质量为因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对肥胖症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病耻感和生活质量进行路径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肥胖症患者一般情况

132 例肥胖症患者年龄18~52 岁,平均为30.28±8.23 岁;BMI 平均为29.64±2.71;其他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132 例肥胖症患者一般情况

2.2 肥胖症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病耻感及生活质量得分情况

132 例肥胖症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病耻感、生活质量总得分分别为50.48±8.56分、39.73±8.96分、37.08±6.23 分,各维度得分见表2。

表2 肥胖症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病耻感、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情况(分)

2.3 肥胖症患者病耻感、生活质量、领悟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

肥胖症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及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均呈负相关(r=-0.352、r=-0.290,P<0.01);肥胖症患者生活质量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154,P<0.01),见表3。

表3 肥胖症患者病耻感、生活质量、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矩阵

2.4 肥胖症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在病耻感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根据领悟社会支持与病耻感、生活质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提出假设:病耻感对生活质量有直接作用,领悟社会支持为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中介因子。运用AMOS24.0 软件,以生活质量为因变量(Y),以病耻感为自变量(X),以领悟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M)来构建假设模型,见图1。采用最大似然比法对模型进行修正、拟合,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各拟合指数均在参考范围之内,说明这一模型可以接受,见表4。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67%。结果表明,肥胖症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在病耻感与生活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见表5。

表 5 领悟社会支持在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图1 领悟社会支持在病耻感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模型

表4 中介模型整体拟合优度指标表

3 讨论

3.1 肥胖症患者病耻感、领悟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症患者病耻感总分为39.73±8.96 分,与Pakpour 等[13]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患者有中等以上的病耻感。分析可能原因为:一方面,外界认为肥胖症患者懒惰、摄入高热能食品多、缺乏意志力和自律,加之,在当今关注“颜值”的社会,身材和外貌显得尤为重要,同样的事情放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同时,患者在学校、工作场所及医疗服务机构也经常受到偏见和歧视[14-16]。另一方面,在社会中,被陌生人嘲笑是肥胖者病耻感的最大来源,且会让肥胖者产生较为负面的情绪[17]。Lewis 等[18]的研究表明,肥胖症患者无力改变外界对自身的看法,而将病耻感的态度指向自身,产生自责和自我贬低的现象。领悟社会支持[19]是指个体对来自亲密关系的社会支持的一种主观感受,以及其渴望被尊重、被理解的信念。本研究显示,肥胖症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50.48±8.56 分,与董静[20]结果相似,说明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处于中等。分析可能原因为:我国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且在调查中发现,患者大多数为中青年,平均年龄30.28±8.23 岁,肥胖症患者大多与家人居住,家庭是其主要的支持系统来源,家庭氛围有助于患者表达感情。本研究显示,肥胖症患者生活质量总得分为37.08±6.23 分,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较低。可能原因为:一方面,过多的脂肪储存和累积可使患者身材臃肿、行动不便、疲劳乏力,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外界对于自身的一些负面评价,使患者自尊受损,工作上的歧视,包括贬低和晋升的机会,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同时,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的利用度处于较低水平,继而在个性上产生离群、悲观等心理,逐渐形成内向的性格,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

3.2 肥胖症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关系

相关性分析显示,肥胖症患者病耻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这与Hatzenbuehler 等[21]的研究相似。可能与患者反复减肥效果不佳,学习、工作上容易受到歧视,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自卑、无用感、不合群,导致自我评价下降,社会交往相对减少,继而更加重其肥胖,使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受限,难以获得较为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本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症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这与Ambwani 等[22]研究相似。研究表明[23],肥胖是2 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工作的压力、经济收入少,就会导致饮食选择的范围较少,难以保证科学的饮食习惯[24],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症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与肖毅[25]研究相似。良好的社会支持,患者可获得较好的健康资讯与信息的能力,不仅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与理解,还有亲戚、朋友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从而增加患者的减重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3.3 领悟社会支持在肥胖症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分析可知,领悟社会支持在肥胖症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发挥着中介效应,说明病耻感不仅直接作用于生活质量,也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间接作用其生活质量,领悟社会支持在两者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柳晓[26]研究显示,领悟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保护性因子,能够有效降低照顾者负担水平,从而保证照顾者身心健康。良好的社会支持不但可以保障患者得到良好预后,而且还可以与社会互动,从而缓解精神紧张的状态,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使患者觉得自身依然是有价值的人,而并非被他人所歧视。此外,家人的支持与鼓励能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被爱,帮助患者树立减重自信,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肥胖症患者病耻感水平较高,领悟社会支持处于中等,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证实了病耻感和领悟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有直接预测作用,以及病耻感也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起间接预测作用。因此,建议医务工作者、教育者及大众传媒应接受患者身体形象的改变,积极开展有关肥胖症患者病耻感的教育活动,对其患者的偏见和歧视降到最低,积极发挥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从而减轻患者病耻感,尽早回归社会。

猜你喜欢

病耻感病耻肥胖症
乳腺癌患者病耻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素养与病耻感的相关性分析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运动减肥
心境障碍患者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强制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病耻感及相关因素研究
澳大利亚医生呼吁征税含糖饮料对抗肥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