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幼儿舞蹈编创的成人化现象

2022-03-19李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成人化童趣童心

李艳

一、幼儿舞蹈创编的基础

(一)幼儿舞蹈编创的内涵

  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语言艺术形式。在原始时代,舞蹈在祭祀仪式、礼仪交流、庆典和娱乐等方面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舞蹈,而且发展到秦汉时期更是有其特点。 舞蹈是人类靠肢体语言来完成高难度或者优雅的动作的艺术形式,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舞蹈的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舞蹈通常需要借助音乐或者借助道具来辅助。舞蹈编导在编创作品、排练和演出的过程是在扮演着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幼儿舞蹈编创,在《少儿舞蹈创作刍议》里阎慧做了相当详细的阐释:“编创者编创少儿舞蹈时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捕捉儿童的内心世界,以儿童的观点、心理去观察儿童世界,反映儿童的心理状态,尊重儿童的思维和情感,充满儿童情趣。”编创者在少儿舞蹈创编时,应当遵循舞蹈创编规律和在保持艺术原则的基础下,合理地把握住幼儿舞蹈编创的艺术特点。幼儿舞蹈创编内涵主要包含:编创者在编创时要站在幼儿的立场,走进幼儿的世界;反映幼儿的心理特征,符合幼儿的审美要求;展现幼儿的风采,充满童心和童趣。

(二)幼儿舞蹈编创的特点

幼儿舞蹈编创的特点是充满童心、童趣、童真。幼儿舞蹈的编创与成人舞蹈编创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它的基本特征。幼儿的内心世界是十分纯真的,孩子们充满真、善、美和对审美的追求,并反映出强烈的好奇感,这是幼儿舞蹈特征之一;在幼儿舞蹈创编里越是突出幼儿的童心和童趣,该作品就越能突出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因此,一个优秀的幼儿舞蹈要从“童心”出发并要熟悉儿童的心理及生理特点,用幼儿的思想和想法来看待世界,真正掌握幼儿学习的特点,才能够真正了解幼儿舞蹈编创中选材根本上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提高舞蹈整体的创编技术水平,保证幼儿舞蹈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制定出正确的幼儿舞蹈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编创出具有儿童特色的舞蹈作品,以达到教育儿童并陶治其情操的目的。

二、幼儿舞蹈编创的成人化现象

(一)幼儿舞蹈编创成人化形成的原因

随着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幼儿舞蹈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支持下茁壮发展起来,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对幼儿舞蹈更加重视,从而导致市场上出现各式各样的幼儿舞蹈作品,伴随着幼儿舞蹈创作的繁荣,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商业化的不正当竞争与功利性,促使幼儿舞蹈普遍呈现出成人化的倾向。

1.对幼儿舞蹈的不当认知

幼儿舞蹈最大的特点是要与年龄特征相符合,带有儿童纯真和童趣,而并非是过分追求技能技巧,过分注重舞美的舞蹈。而大部分家长并不这样认为,他们把子女送进舞蹈训练班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潜能;也希望子女能够学习一门技艺,便于升学、就业、生活等。从一定意义上说,幼儿通过学习舞蹈,可以提高自己的“质量”。家长们十分重视追求“质量”,要求幼儿进行舞蹈专业化的训练,因此,许多编导者为了作品能得到家长们的认可,从而在幼儿舞蹈编创时过度加入夸张肢体语言动作,使该作品太过成熟化,無论从肢体语言还是从心理语言来说,都超越了少儿的年龄特征、纯真和童趣。

2.不合理的商业化竞争

有些编导者编排幼儿舞蹈,目的不只是为了能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舞蹈知识,而是为了获奖或者为了增加知名度。随着现在越来越多像CCTV少儿舞蹈大赛和“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类比赛的出现,这种不良现象更加严重。在比赛中获奖能提升自己培训班的知名度,从而获得更多的学员和经济利益,有些编导者抱着这样的心态创作幼儿舞蹈,使得创编出的幼儿舞蹈华而不实,失去幼儿该有的童心、童趣和童真,丢失孩子的快乐、轻松、自然和天性。很多幼儿舞蹈培训机构行为都具有纯商业性的特点,编导者之间的不良商业化竞争,从而促使幼儿舞蹈成人化教学更顺理成章,导致出现大量的带有成人化倾向的幼儿舞蹈作品。

(二)幼儿舞蹈编创成人化现象的弊端

1.生理弊端

幼儿身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没有长成,在这个发育时期,一旦进行太过成人化的专业训练,一定会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成人化的舞蹈作品一般都具有高强度的专业化特点,比如会出现高难度的技术技巧或者夸张的肢体动作,这类的作品对于有较高能力的舞者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是幼儿。

尽管幼儿骨的弹性和筋的韧性都比较好,也不容易发生骨折,但是因为年龄太小,发育没有到达一定阶段,所以没有很好的坚固性,不能像受过长时间训练的成年舞者一样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张力,幼儿一旦受到过大的外力作用,容易发生骨折或者骨头变形。一般带有成人化的幼儿舞蹈在编排时都要训练基本功的专业技巧化,所以在柔韧性与力量承受能力上都具有较高的强迫性,但是这种专业技巧化训练是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设置的,幼儿在训练这么高强度的动作时,严重损伤到幼儿的每个生理器官和影响器官的正常发育,同时幼儿可能也无法承受专业技巧训练所带来的痛苦,从而对舞蹈失去热情。

2.心理弊端

舞蹈作为一门“苦”的艺术,为了学“舞”,就得能吃“苦”,对于这种“苦”,不仅身体上要经受长期的拉伸、跌扭,心理上也要承受“坚持”与“放弃”的矛盾冲突。由于幼儿的身心极不成熟,编导者一旦编排舞蹈作品时进行过于专业化的技巧训练,或作品直接出现成人“大晚会”式的豪华浮躁,一定满足不了幼儿舞蹈艺术本身和没有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编导者专门训练孩子的技术技巧,幼儿可能根本承受不了这些高难度训练所带来的生理痛苦,即劈叉、跳转翻等高难度技巧。人类的本能,即“趋利避害”,也就是人深刻、持久地体验痛苦之后,就拒绝体验。所以,一旦过早地让幼儿体验舞蹈的“痛苦”,一定会损伤幼儿的心灵,使其不能正确认知与喜爱舞蹈。

幼儿体验长期高强度技能训练的痛苦,会把“舞蹈”与“痛苦”形成联系,即想到“舞蹈”就想到痛苦,甚至提起“舞蹈”,就有“生不如死”的感觉。幼儿一旦对舞蹈产生痛苦的初级情绪体验后,如不改善,这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势必泛化到幼儿生活的其他方面。

三、幼儿舞蹈应遵循创编规律走出成人化

(一)从幼儿生活中寻找编创素材,激发创编灵感

  幼儿生活是幼儿舞蹈创编的艺术灵魂,一个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素材决不能脱离幼儿生活。编导者可以通过生活观察幼儿和归纳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在幼儿舞蹈编创时留心幼儿所感兴趣的生活以及现象,将幼儿生活里的某些事物、活动、场景或者情感从中选出合适的素材来进行艺术创编,在幼儿舞蹈创编时再用舞蹈语言逐步再现带有生活化的舞蹈动作,激发编导在编创整个作品时富有童真生活的幼儿乐趣。例如,幼儿组作品《宝宝会走了》《我要上幼儿园》《我和月亮荡秋千》等舞蹈的素材,都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与孩子息息相关的儿童情趣。在创编幼儿舞蹈时要进入幼儿的生活,用心留意幼儿生活中的舞蹈元素,以及了解幼儿的性情、喜好,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最终激发编导者在编创幼儿舞蹈的灵感,从而创作出适合幼儿所喜爱的舞蹈作品。

(二)走进幼儿的世界,让自己变成个孩子

幼儿的世界与成人的感知世界是有区别的,在儿童的感知世界里没有世俗观念和竞争观念,幼儿的世界是充满童趣、童真的单纯思想,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认为天上的月亮住着嫦娥和小白兔,大海里真住有美人鱼,树林真有会吃小羊的大灰狼。幼儿的心境是十分单纯天真的,认为童话与现实是没有区别的,他们虽然生活在现实世界里,但是心里还有一个美妙无比的幻想世界。一个优秀的幼儿舞蹈编创者,必须要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把自己也转化成一个孩子的角色,用幼儿天真可愛的心境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黎江萍在创编优秀作品《落雨大》时曾说过“要了解、熟悉孩子,自己就必须是个孩子”。一个合格的幼儿舞蹈编导,必须要深入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和观察孩子,转换成孩子的角色,从而编创出合适孩子和孩子所感兴趣的舞蹈。

(三)回归幼儿舞蹈的天性

“童趣”“童心”“童真”是幼儿的天性。幼儿身心是十分天真活泼和单纯的,幼儿对于所有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感和想象力。幼儿舞蹈和成人舞蹈的区别在于幼儿舞蹈强调的是表演方式和结构创意,而并非是单纯地玩弄舞蹈技术技巧和过于成熟化的情感表达。现代舞创始人伊莎多拉·邓肯认为孩子舞蹈应当解放天性。所以优秀的幼儿舞蹈必须回归孩子的童心、童趣和童真,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从而编创出独特富有“灵魂”的幼儿舞蹈。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杜绝幼儿舞蹈编创的成人化现象,要编创出充满幼儿童心、童趣和童真的舞蹈,编创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发展阶段;所以,想要编创出优秀的幼儿舞蹈,编导者需要有耐心和热情对待幼儿,从幼儿实际出发,结合幼儿学习特点进行幼儿舞蹈创编;在编创幼儿舞蹈时,编导者须将自己和幼儿的角色互换,进入幼儿的世界,观察和了解幼儿,用幼儿的表达和思维方式创编出符合幼儿审美要求的作品。因此,为了减少幼儿舞蹈编创出现的成人化倾向,编创出合适幼儿的舞蹈,必须要保留孩子的天性,在创编幼儿舞蹈时,把自己转变成个孩子,在孩子的生活的世界里激发创作的灵感。

责任编辑 魏家坚

2421501705308

猜你喜欢

成人化童趣童心
九月·童趣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浅析2020年市场上在售童装中的成人化设计元素
童趣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童趣游乐场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