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私人权属空间在社区营造中的共享可行性探究

2022-03-19唐毅李妙

设计 2022年4期
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公共空间社会治理

唐毅 李妙

关键词:社会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 社区营造 公共空间 私人权属空间

一、概念界定及政策解读

(一)概念界定

1.老旧小区:城镇老旧小区是指城市或县城(城关镇)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1] 。

2.社区:“社区”原本是社会学中的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首先在《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一书中提出[2] 。不同的专家学者对该词有着不同理解,本文选用黄瑞茂教授的解释:“社区”是指人群聚集的所在,系指地区性的居住环境,以及附于其上的生活、历史、产业、文化与环境等多向度的意义,并且隐含着“故乡”的情感意识[3] 。

由以上两组概念辨析可知,城镇老旧小区属于社区的范畴,可纳入后文针对社区营造的讨论范围之中。

(二)政策解读

2016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的综合整治。次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的发布,再一次强调了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乡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2020年7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该意见锁定了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对象,明确了改造内容,规范了改造计划,将这一改造工作作为推动民生、扩展内需、推进城市更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由此,国家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因社区营造的相关模式与优秀案例能为老旧小区的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所以它也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二、传统的社区营造模式及“三共”理念下的社区营造问题

(一)传统的社区营造模式

传统的社区营造模式可分为社区生活介入模式、艺术介入模式、灾后重建模式和历史古迹保护模式[4] 4种,如表1。自2017年进入社区营造高峰时期以来,成都市已累计完成了3000余个社区营造任务。据统计,艺术介入模式在社区营造工作中的使用频率最高,达到了44%,而灾后重建模式的使用频率最低,仅为11%,如图1。

(二)“三共”理念下的社区营造问题

1.打造“三共”治理格局的关键——“公共性”的培育:经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夏锦文教授的研究表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是培育社会的“公共性”——即对物质化公共平台搭建的培育、公共价值的培育以及公共精神的培育[8] 。只有这三方的培育需求得到了满足,理想中的社会治理格局才能得以实现。可不如人意的是,这三方的培育需求并没有被足够的重视,导致如今的社会治理格局并不如想象中完美,仍然存在很多漏洞,如表2。

2.社区营造在“三共”社会治理格局中的主要问题——社区公共空间缺乏:由于社区营造与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皆为人民群众,且社区营造是实现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的有效模式[14] ,所以社会治理的内容适用于社区营造,社会“公共性”培育不足所产生的问题投射在社会治理格局方面的三个漏洞,同样会对社区营造产生负面影响。

对这三个漏洞进行总结后发现,后两个漏洞由治理制度不完善、居民公共意识不足引起,通过采取重设相关制度,平等各方职责与权利,促进各方共治发展等举措就能解决。而第一个漏洞则不同,它城市规划层面上的问题——社区公共空间缺乏。

3.社区公共空间的重要性:社区公共空间指在社区建筑实体间,为居民提供服务、活动场所的公共开放空间,注重空间的公益性和服务性[15] 。社区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对居民、社区和社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上。

第一,对居民的影响。社区公共空间会对居民归属感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16] 。即使在依赖于网络传输信息的今天,居民的亲切交流仍然靠聚集而产生。所以,社区公共空间越充足,居民之间的交流越密切,归属感就越容易产生。

第二,对社区的影响。社区公共空间会对社区自治体系的形成产生相对间接的影响。归属感督促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最终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社区自治体系的形成。

第三,对社会的影响。社区公共空间会对社会治理产生间接影响。社区公共空间是社区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营造是社会治理的有效模式,所以社区公共空间必然会对社会治理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

4.传统社区营造模式的局限性:4种传统的社区营造模式虽涉及到了社区营造的各方面,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表3,传统的社区营造模式企图从宏观策略的角度来构想社区前景,但忽略了更为实质性的问题——在高楼密集的今天,居民活动所需的社区公共空间严重缺乏。

三、转变模式,发挥私人权属空间在社区营造中的作用

(一)增加社区公共空间的途径

传统的社区营造模式不能解决公共空间贫乏的问题,所以寻求一种新的社区营造模式成为了当务之急。

在现有的条件下,增加公共空间面积无外乎两种途径:向外扩展和向內扩展。

第一,向外扩展。即通过占用更多土地,或更改现有土地的用地属性来达到目的。但,严格的用地规划,使得每一块土地都有其相应的市政属性和用途规范,无法随意挪用,故这一途径不具有执行性。

第二,向内扩展。这一途径意在将建筑体内的私人权属空间转化为公共空间,目前存在两点争议:其一,空间权属于私人,私人未必同意;其二,即使获准,空间性质能否实现真正转变,也另当别论。但,在商居联盟理念盛行的今天,商户和居民是否和谐共存是一个社区能否进入良态发展的关键。若私人空间权属商户,可在取得商户允许后,保留经营部分、加入共享部分、吸引居民使用,使私人权属空间转化为公共空间,如图2。如此一来,公共空间缺乏的问题得以解决,社区的和谐度也能有所提升。

(二)私人权属空间转化为公共空间的前提

私人权属空间与公共空间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甚至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后,前者可单向转化为后者。

首先从区别上阐述。双方主要在产权属性、社会关注主体以及空间关系[18-19] 上有所不同,如表4。

其次从关系上阐述。双方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

当公共空间独立于私人空间之外,私人空间无特殊属性,且二者地理距离较近时,它们主要在基础的空间管理上有所联系。这时它们之间利益互等,鲜少产生额外增补。而当私人空间处于公共空间内部,且私人空间作为经营场所而所存在时,它们会在基础联系外的商业运营上有所往来,产生经济增补,如图3。这时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最后从转化前提上阐述。

私人权属空间转化为公共空间一般需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私人权属空间要具备转化为公共空间的必要性。以成都市桃源社区为例。由于桃源社区商、住户众多,公共面积狭小,所以商居矛盾频繁,公共空间的扩展工作迫在眉睫。因此,社区采取将商户的闲置空间改造为共享空间的方法,为商住户提供议事场所,缓解了商居之间的矛盾。

第二,私人权属空间具有共享潜力。集优渥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吸引人的主题设定、良好的硬件设施等条件于一体的私人空间才具有共享潜力。

第三,转化过程要符合国家规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同时需征得社区与业主的同意。

(三)私人权属空间转化为公共空间的意义

私人权属空间转化为公共空间后,对居民、私人、社区以及社区营造工作的开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居民有了更宽泛的选择。

多样性的选择,更能让居民体验到作为社区治理主体的尊重感以及环境改善所带来的满足感。

第二,私人有了更合理的空间规划结果和更良好的个人感受。

考虑到受众人群的增加,“私转公”后的空间会进行优化升级,产出更合理的规划结果。另外,就个人感受而言,私人积极为社区环境改造做贡献,有利于拔高他在集体中的形象,提高自身幸福感。

第三,社区有了更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社区营造工作有了更完善的制度体系。

居民凝聚力增强、归属感提升,社区在和谐发展的同时更为未来的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私人权属空间转化为公共空间的可行性探究

本文以已建成的红咖时光党群服务站项目为例,探讨私人权属空间转化为公共空间的可行性。

(一)案例简介

红咖时光党群服务站(以下简称“红咖时光”)下属桃源社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地勘路,依托私人权属空间——欧豪精品咖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而改造。此次改造的区域为学院一层的杂物堆砌区,其余楼层及区域均未涉及,如图4。

(二)改造原则

红咖时光以商业与政务的和谐统一、商业与共享的共利共赢、共享与政务的融合发展作为改造原则,以期达到居民,商户与社区三者之间的平衡(图5)。

首先,商业与政务的和谐统一,即商户与社区的和谐统一。

“用一杯咖啡的时间”为桃源居民带来高效的政务服务是红咖时光的建造初心,而传播咖啡文化则是咖啡学院的建店宗旨。要让这样两个不同理念的单元共存于同一个空间下,就必须让空间在尊重商业运营的同时服务于社区政务。

其次,商业与共享的共利共赢,即商户与居民的共利共赢。

商户让渡经营空间的举措增加了公共空间面积,让居民得到了身心上的享受;同样,居民涌入公共空间,使店铺客流量上涨,让商户得到了口碑与经济上的回报。商居就在這样的退让与反馈之间实现了共利共赢。

最后,共享与政务的融合发展,即居民与社区的融合发展。

不管是商户还是住户,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都是社区的居民。社区因为居民的存在而存在,社区依靠居民的发展而发展。

(三)改造策略

1.设置微型博物馆,促使店铺产生收益:顾客在营业厅里无法接触与咖啡有关的事物,感受不到学院独特而浓郁的咖啡文化,致使店铺口碑平平,经济收益甚微。

由此,设计将杂物堆砌区里的部分空间划出来,用作专门的咖啡文化展示区,并将该区命名为微型咖啡“博物馆”,如图6。微型咖啡“博物馆”通过“看见咖啡——触摸咖啡——了解咖啡”这一路径来引导顾客体验咖啡文化,在完善学院空间职能的同时,将其转化为实质性的经济和品牌效益,真正提高了学院在咖啡行业里的竞争力。

2.规划复合型空间,兼容多种空间职能:由于场地除了民生政务办理的职能外,还具有会议与活动开展的职能,所以一层空间应设置为复合型的多元空间,如图7。

对此,设计在确保不损害咖啡学院原有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了基础功能区划分,并将它们按照合理的空间动线进行布置,如图6。之后,设计为该空间定制了可移动的政务办理桌和展台,如图8,增加了空间的灵活性。

3.设置党建文化墙,展示党的光辉历程:红咖时光营造之际,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为了纪念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设计决定选取杂物堆砌区里最大的一面墙作为红色党建元素墙。通过对党建脉络及历年来成都市党建大事件的梳理,相关资料被用时间发展的顺序罗列好,最后以张贴的方式在墙面上进行呈现,如图8。

4.留一方休息场所,体贴辛劳服务人员:为了让附近的社会服务人员能有免费休憩的场所,设计中规划了一处“喜马拉雅”有声小说墙和休息区,如图9,既为社区居民提供了阅读服务,又为附近的社会服务人员(如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提供了公共的休憩场所,让他们的身心得到舒缓的同时,也感觉到了社区的温暖。

5.举办支援服务活动,回馈桃源社区居民:红咖时光正式投入使用以后,设计团队与桃源社区联合举办了一场“爱成都.迎大运—助力青年友好城市营造”的志愿服务活动。这场活动以体验咖啡杯涂鸦为主题、感受咖啡文化为核心,在符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条件下,邀请了数十位桃源社区的居民参加,如图10-11。活动过程中,居民兴致高涨,对绘画以及咖啡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在活动即将结束时表达了对红咖时光这一崭新公共空间的喜爱。

结语

本文对国家政策文件中与社区营造相关的部分进行了阐述,证明了社区营造工作的必要性;其次探索了传统社区营造的4种模式及“三共”理念下,社区营造工作在社会治理格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共空间缺乏,并得出传统社区营造模式存在缺陷,需要进行模式转变的结论,再顺势提出私人权属空间转化为公共空间这一新的社区营造模式。

接着对私转公的积极意义——让居民有了更宽泛的活动选择、让私人有了更合理的空间规划结果和更良好的个人感受、让社区有了更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让社区营造工作有了更完善的制度体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还说明了私转公模式是对当前公共空间不足情况的有效弥补。

最后通过对红咖时光党群服务站这一典型私转公案例的现状情况、改造原则和改造策略进行陈述,验证了私转公模式在社区营造中的可行性,并印证了这一模式是具备推广性和研究性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式目前仅在私人权属的商业空间内进行了试点工作,是否能在非商业性的空间内执行相同操作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跟踪研究。

3342501908203

猜你喜欢

共建共治共享公共空间社会治理
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
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