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杜林论》中的平等观及其当代意义

2022-03-18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反杜林论平等观阶级

万 迪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一、恩格斯对杜林平等观的批判

1.批判唯心的先验主义论思想

先验论是与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峙的,是唯心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是生来就存在的,先于经验存在,人们通过后天学习能够唤醒或者激活曾经沉睡在身体本能的经验知识。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德国,唯心主义先验论思想发展到高潮,以杜林为代表的伪马克思主义者打着科学的旗号,主张宣扬人类的意识优先于物质存在,认为“原则在先”,否认世界的物质属性。杜林认为:“纯数学是人类的头脑中预先存在的,把每一种认知对象分解成它们的所谓最简便的元素,并把这些元素应用到同样简单的,所谓显而易见的公理上去,从而再进一步得到这样的论断。”[1](P107)由此可知,杜林所提出的观点,融入了数学逻辑,是从主观和概念中得出结论,脱离了实际。而一旦脱离现实社会,书本上的公式和现实发生冲突时,就会陷入混乱。杜林指出,正因为人类的思维是统一的,所以现实世界也是统一的。他把思维和物质相分离,把物质和运动相分离,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愚见。在虚幻的唯心主义世界里,平等并不是真正的平等。通过对杜林的批判,恩格斯点明了意识的来源,并阐明了主观认识和社会实践两者的关系,从而真正揭示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是世界的第一属性。坚定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唯有“站稳脚步”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实践中的人人平等。

2.批判两个人完全平等的思想

杜林对平等的理解过于绝对,他认为不平等是坏事,平等是好事,不平等是由于两个人中其中有一个人存在着运用暴力来搞定或解决问题的想法。这种观点过于简单。首先,世界不可能存在他所单纯描述的这两人,现在是由物质组成的复杂的人类社会群体在世界上生产活动,人和人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杜林脱离了阶级社会,空谈两个人,没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产之间的来往,具有抽象性。其次,这两个人中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即便追溯到最原始的母系社会时期,男人和女人之间也存在不平等的根源;这两个人是两个男人的话,那这两个人达到杜林所说的绝对平等的关系,但他们无法繁衍生息,有可能整个人类社会文明也将荡然无存。最后,两个人的平等观点并不是杜林原创,早在18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卢梭、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都曾对两个人的观点有过表达。所以,恩格斯明确指出,以两个人为基础的平等言论就是荒唐的无稽之谈,脱离了现实社会,脱离了人与人交往的关系,根本就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杜林平等观实际上为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作了虚假的掩饰,这种观点并不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3.批判唯心主义暴力论的思想

杜林认为:“两个意志是彼此绝对的平等,而且一方不能向另一方明确任何肯定的要求。假如有一方这样做了,并且通过运用暴力来实现他的条件,那就出现了不公平的环境。”[1](P108)在杜林看来,两方中的一方不可以向对方提出绝对化的要求,任何过于绝对化都是不平等,因为提出任何太过于绝对的条件另一个人绝不会同意。这样的后果就是,另一个人会选择运用暴力去取得预计达到的效果,这就形成不公平现象的起源,这种广义上人们认为的不平等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恩格斯认为,暴力并不是不公正的原因。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财产的出现,社会上出现不平等现象,那是社会经济条件等各类因素相互限制的影响。”[2](P475)由此可见,暴力是造成不平等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杜林把暴力看成为历史中“本原的东西”,这种暴力论过于夸张了暴力的作用,消灭暴力就能消灭一切不平等显然也是错误的,扭曲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因为暴力只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经济产生的利益是最终目的,要知道目标比达到目标的手段更加基础。马克思认为,不否定武力的作用,然而在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历程中,武力产生的本身只能由经济发展来解释。杜林暴力论的流行,给予了资本主义奴役侵略压榨普通劳动人民完美的借口,最终为资本主义实行对外扩张侵略和殖民主义而服务。

二、恩格斯对平等观的阐述

1.平等来自于历史的发展

恩格斯详细分析了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呈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发展的关系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平等的观念,不管是以资产阶级的方式,抑或是以无产阶级的方式,这种外在表现出来的东西,它都是历史的产物”。[2](P474)这说明,平等的观点在任何历史时期的表现都不是永恒的,而是表现为一种具体的历史的产物。随着时代的改变,平等观念也会随之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中,有不一样的呈现样式。不同的社会生活中,阶级性是平等一直具备的要素。原始社会,人们一般习惯听从部落族长的命令和吩咐,族长的权威不容置疑。封建社会,古罗马帝国表面推崇人人平等,但实质忽略了奴隶和平民这一阶层,导致社会底层仇视金字塔尖的富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者打着反对封建主义的旗号,宣扬人权和平等,只是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欺骗性,掩盖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恩格斯提出,一旦产生奴役和剥削,就出现了阶级的尖锐对立,就会导致不平等,因为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平等的观点。

2.经济基础导致了不平等

恩格斯认为,政治与暴力不是社会变化的决定性来源,而是由经济决定社会变化。经济基础决策出历史上每一个平等观的表现和产生,平等的观念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同样,平等观念的优劣成长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也有反影响。可以说,不论是原始社会、封建社会抑或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始终受生产力发展的约束,平等是每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物质资料的表现形式和呈现内容,最终决定了社会中平等的真正实现。平等绝对不是一个泛泛而言的抽象的空洞的概念,而与当时社会中具体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呈现出一种人与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底线和态度。但凡脱离了生产力发展而言的平等,都不可能会是平等的价值评判标准,只有以经济为基础,才能对平等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解释。恩格斯详细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导致不平等的起源,从而得出经济基础导致了不平等的结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产生私有制的根源归根结底是因为经济,而不在于其他范畴。私有制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领域,而不在于暴力。

3.无产阶级的平等是消灭阶级

阶级不是一直以来就存在的东西,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阶级才会产生。列宁认为,阶级是一个群体占据了另一个群体的劳动。阶级的出现与社会分工、资本主义和私有制的变化有关,因此,不同阶级之间常常是不平等的,存在压榨与被压榨的关系。杜林强调,凌驾于阶级之上长久不变的是道德。然而,恩格斯觉得,道德品质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和变化,任何道德都只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发展阶段性的产物。道德品质会随着经济的变化而发展,不可能出现凌驾于阶级之上的道德。只有消灭了阶级,我们才能够享受平等的权利,届时,平等也将不会存在。只为一小部分人谋求平等并不是永恒的,而无产阶级所追寻的平等是为了完成全人类自由和解放的伟大志向。一旦阶级不存在,所有基于阶级为基础产生的差异都将会不复存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不平等也将随之消散。由此可知,要实现平等,唯有消灭阶级,这与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完全一致。无产阶级达到的要求不只是社会地位的平等,平等在这里不再是肤浅而表面的平等,而变成了有内容、有实质含义的观念,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佳境界。平等在无产阶级这里实现,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翁,个人和社会实现团结统一、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无产阶级的平等最终是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三、恩格斯平等观揭示的当代意义

1.坚定唯物史观,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从唯物主义史观角度对平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平等这一观点,来自于具体的历史的发展。同时,恩格斯强烈批判了杜林所提倡的唯心主义观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的黑暗和罪恶。恩格斯的平等观是为了全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它代表了无产阶级思想,是为了达成全人类的解放。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意识形态的对峙从没停止过。经济全球化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疯狂地向我们渗透,“上帝论”“西方化”等理论毒害了新一代青少年的成长。面对各种思想文化差异,我们要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立场,加强对我国青少年近现代史教育,使青少年认识到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坚定不移的树立文化自信,在青少年中树立优良正确的历史观、平等观和道德观。恩格斯对杜林唯心主义学说进行批判,其中秉承的平等观仍是我国需要大力推崇的思想。恩格斯的平等观表明平等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唯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探索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平等的道德观。

2.弘扬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通过批判杜林忽视经济发展和不平等起源于暴力的错误理论,揭示出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基础。古往今来,社会公平正义一直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主题,为了达到真正的公平,我们需要妥善处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公正,首先要做的就是缓和社会日益因为经济拉大而产生的矛盾冲突。现在我国正采取一系列措施手段为实现社会平等而努力,如:实行失业工人再就业工程、干部录取招聘制度、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扶贫工程、希望工程和改革完善分配制度,等等。这些对于在世界多元化面前,坚持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完善提高中国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我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经济发展进步的同时坚持不懈的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恩格斯的平等观将公平、公正、平等的观点与全人类的解放结合起来,指出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平等需要以经济为基础,构建公正不倚的司法、立法、行政部门,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实现人类追求的真正的平等。

猜你喜欢

反杜林论平等观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间阶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反杜林论》中的平等思想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浅析《反杜林论》的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
金基德电影的佛教思想探究
浅析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道德观
浅谈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妇女真的解放了吗?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