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视角下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研究

2022-03-18湛丹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湖南分所

环球市场 2022年8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人员信息系统

湛丹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湖南分所

一、“大数据”技术及会计信息化概述

“大数据”技术指集成了数据收集工具、数据处理平台和数据分析系统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它能使信息使用者从铺天盖地的数据中精准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高科技手段。在“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其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何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和提取数据等方面,能从各种格式的源文件中过滤和收集大型数据集。这种技术能把原本难以获得和使用的数据利用起来并以可视化的结果予以展示,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大的使用价值。在会计领域,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转换和传递的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凭借“大数据”技术,会计信息系统在处理海量数据方面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大数据”技术的到来使会计信息系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为企业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二、文献综述

我国应用于会计信息化方面的计算机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直到90年代初,以用友和金蝶为代表的本土会计软件厂商才开始着手研发会计信息化管理软件,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

薛云奎(1997)指出,最原始会计系统就是基于笔墨、纸张和算盘为硬件的手工计算模式。通过人工的记录、计算和转换,实现对数据的搜集和整理,这一阶段的数据处理效率相当的低下。吴敏(1998)认为,在过去只要有笔、纸和算盘,就可以完成会计信息的记录、汇总和报告,人在会计手工处理阶段处于核心地位。

祁怀锦(1996)认为计算机技术既可以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还会给管理者带来极大的便利。大量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的快速运算,迅速得出相应的结果,极大地缩短了管理者的决策时间,他提出要构建管理型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傅元略(1997)认为会计电算化存在一个局限性即缺乏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如果能增加此项功能,能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更多的决策支持。

薛宝红(2005)认为网络化财务管理是财务工作未来发展的方向,如果能在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实现网络化管理,一定会极大的提升管理效率,她认为除了要关注财务软件的质量外,网络的安全性也要提升至关重要的位置。应唯(2010)认为当前的会计信息化变革,使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摆脱了繁重的手工操作,但是,碍于当前的会计信息系统依然不够完善,在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缺陷,无法实现数据综合分析。

金叶、李歌今(2013)认为企业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下会计信息系统优势,尤其是注重数据分析和数据整合的功能,通过构建会计“大数据”分析平台来推动“云计算”的发展,以会计数据为基础挖掘“大数据”背后的价值。周欢、杨周南(2013)认为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是实现“云会计”的基础,需要企业建立有效的网络防控系统来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程平、万家盛(2015)通过分析生产材料的采购量与库存成本的问题,提出应该构建“大数据”会计应用平台,实现物资采购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

综上所述,研究者认为企业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高效地处理企业内部冗杂的会计数据,通过迅速筛选有用信息,挖掘数据的使用价值,及时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三、“大数据”应用融入会计信息系统的优势

“大数据”应用融入会计信息系统有着显著的优势:第一,能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在信息时代到来之前,会计工作主要是依靠手工完成的,这种通过人工进行的工作虽然有着职责分明的优势,但存在工作效率普遍较低的劣势,信息流通性不强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后,利用会计信息系统完成相关工作,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帮助会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第二,能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实时跟踪业务执行情况。随着我国在“大数据”信息技术领域迅速崛起,会计人员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可视化技术等方法,能实时跟踪并分析经济业务中包括采购、融资、投资、担保、中介等各项业务的经费使用情况。第三,能提升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大数据”应用融入会计信息系统还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把范围广、内容多及时间跨度大的海量数据进行实时的关联分析,让决策者及时实现对当前工作进行预测和规划。

四、“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应用所面临的困境

(一)企业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内控管理工作不完善

企业的管理理念是影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集中体现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当中。当前,许多企业部分管理层的年龄段多集中在50-60岁之间,他们的管理理念逐渐滞后于时代发展,往往觉得内部控制工作任务艰巨,且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利润的提升,还不如多花精力集中在经营业务的发展上。这种落后的理念容易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无法为会计信息化的变革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二)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存在风险

一直以来,传统的信息化工作可以简单地理解在网络环境中通过计算机来执行会计指令,当计算机系统遭受某种网络病毒的侵害时,会导致会计信息泄漏甚至被恶意的人使用,就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如果安全性不足、机密性不强,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得财务信息出现被截流甚至被篡改的风险。而且,随着数据信息流通的速度越来越快,网络病毒也越来越流行,没有任何人可以保证数据库不会被网络病毒入侵。如果相关会计人员没有较强的病毒预防查杀意识、没有采用有效的病毒查杀系统,将导致会计信息化软件存在明显的漏洞,公司记录中记载的财务信息很可能被破坏导致信息泄漏。

(三)管理层对于“大数据”缺乏深层次的认识

大部分的企业在使用了会计信息系统后,已享受到这种系统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的巨大的便利,尽管如此,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可能考虑到初始成本投入的问题,认为没有必要升级到“大数据”时代的会计信息系统,他们忽视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更新在未来能带来的更大效用。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高层管理者愿意在设备上花较多的资金以提高公司的生产力,而面对昂贵的“大数据”信息化软件,通常不愿意购买。因为他们缺乏对“大数据”会计信息系统深层次的认识,主观地认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更新换代在短期内是无法提高公司利润的,固化的思维模式也可能让企业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

(四)会计人员缺乏“大数据”相关的操作技术

当前,大部分的企业内部使用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主要由财务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根据企业具体的生产和运营特点,结合企业内部所需职能进行设计,打造适应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专用型会计信息化系统,它主要侧重于会计核算工作。而在“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系统正在快速更新,不仅仅用于会计核算工作,更重要的是用于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等方面,如果会计人员缺乏“大数据”处理的相关技能和应用经验,会影响“大数据”系统的二次开发以及应用升级。因此,如何进行会计人员的“大数据”人才培训体系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等问题迫在眉睫。

(五)缺乏“大数据”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

企业会计部门从传统的会计信息模式过渡到“大数据”信息模式,其业务管理模式是具有重大区别的。“大数据”信息化管理模式充分依赖新的规章制度体系,需要按照制度化、数字化的岗位核心点来考虑该职位所可能包含的利益、风险或漏洞,更加注重对财务风险的规避。纵观大部分的企业,依然缺乏“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信息化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如果会计人员对“大数据”的认知水平不高,没有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没有及时完成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可能会导致企业无法实现按规定按流程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化配置。

五、“大数据”视角下会计信息化应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内控管理工作水平

针对许多企业管理层的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的问题,应该多吸纳年龄段在40-50岁的青壮年群体加入管理层,因为他们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学习与接纳能力,也具备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改革的进程中更有激情和活力,能有效地推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实现对企业内部风险点的有效控制才能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二)提升网络防控能力,保证信息安全

会计信息化系统,由于其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容易受网络病毒的影响而导致数据的泄露,因此需要注重会计信息的安全,及时提升风险防御等级。企业必须加强网络风险管理和防御策略,加强“大数据”防火墙的防御能力,及时升级和优化其IT系统,才能最大程度减少财务信息泄露风险。也要注重各种风险应急预案的提前制订,及时地发现信息数据运行过程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可能出现的网络漏洞能在第一时间内设置紧急预案及时进行补救止损,防止企业遭受可能的损失。

(三)提升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大部分的企业在很早以前已经进行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升级换代,并且这套系统可能已经顺畅运行多年。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果管理层不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就容易忽视“大数据”技术融入会计信息系统所具有的优势。管理者应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分地认识到“大数据”时代下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看到先进的会计信息系统能提升管理工作的预见性。还要积极争取内部和外部资金的支持,鼓励“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综上所述,管理层应对“大数据”应用于会计信息化领域投入更多的关注,才能加快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四)加强会计信息系统人员的培养

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是公司长远发展的保证,所以必须重视“大数据”会计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引进。当前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不仅仅要重视业务部门的人才资源,还需要积极的培育和引进熟悉“大数据”技术的专业会计信息化人才,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系统在会计运作中的作用。一方面,企业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一些优秀的外部会计人才,不断优化公司内部会计团队;另一方面,公司需要定期对内部员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邀请专业的人士和专家就最前沿的“大数据”会计信息系统技术进行讲座,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五)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一个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决定了这个企业能否有效运作。为推动“大数据”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首先要制订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要从改善内部控制体系入手,建立科学、严格和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规章制度体系,理清部门与人员之间的职能划分,真正实现责任与权力的分离。同时将这些可能出现问题的业务环节的权限分解至相关的部门及员工,实现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作用。同时,要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整个业务处理流程,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从而提升企业内部治理水平。

六、小结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提供了诸多的机遇,企业不仅要在自身网络安全性方面下功夫,还需要建立专门的会计信息安全体系来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更重要的是,企业高层管理者要制定相应的会计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大数据”会计信息系统人才队伍的组建与培训,吸引精通“大数据”技术的人员到会计队伍当中,培养出既熟悉会计专业知识又精通会计信息系统的复合型专业人员,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使之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会计人员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