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大血管闭塞行RECO支架取栓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2-03-18军,李薇,苏

大医生 2022年3期
关键词:入院导管动脉

李 军,李 薇,苏 杭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022)

近年来,机械取栓为急性颅内外大血管闭塞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能够恢复血流,快速开通血管,减少核心梗死面积,及时挽救缺血半暗带区,改善预后[1-2]。Trevo支架和Solitaire支架是目前机械取栓运用最广泛的取栓装置,作为第二代支架类取栓装置,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优于第一代取栓装置[3]。但以上两类支架是进口器材,若贸易条件发生变化,会给我国救治工作造成极大阻碍,因此急需一款适合中国人血管特点的机械取栓装置。RECO支架全称为RECO脑血流恢复装置,在2018年5月经国家CFDA批准上市,与进口第二代取栓装置作用相同,能够安全、快速清除血栓,开通血管闭塞,且操作较为简便。但RECO支架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取栓装置,疗效仍处于探索阶段,基于此,本研究不仅分析了RECO支架的应用效果,还探索了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以便为日后治疗方案修订及适应证筛查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大血管闭塞并行RECO支架取栓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mRs评分>2分)和预后良好组(37例,mRs评分≤2分)。预后良好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60岁21例,≥60岁16例;取栓次数:>3次7例,≤3次30例;吸烟史7例;冠心病史9例;糖尿病史11例。预后不良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60岁14例,≥60岁11例;取栓次数:>3次5例,≤3次20例;吸烟史4例;冠心病史7例;糖尿病史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取栓次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诊断标准:参照《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4]中关于急性大血管闭塞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发现动脉血管闭塞,但未见颅内出血;②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出现大面积梗死灶;②磁共振成像(MRI)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显示颅内肿瘤或颅内出血;③近期内接受过大型外科手术史者;④突发昏迷或反复癫痫发作者;⑤存在活动性出血者。

1.2 手术方法 对于前循环闭塞≤6 h且经CT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证实颅内大血管闭塞、前循环闭塞≤4.5 h但存在静脉溶栓禁忌证、后循环闭塞≤24 h患者,给予机械取栓术治疗。取仰卧位,给予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经右股动脉穿刺置入8 F动脉鞘,造影初步判断闭塞部位,在责任血管处置入导引导管及中间导管,在路图下将微导管、微导丝穿过闭塞段至远端,撤出微导丝,将RECO支架(江苏尼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770186)沿着微导管置入栓塞部位,撤回微导管,释放支架,5 min后在支架锚定下将中间导管上行至接触血栓尾部,在中间导管持续负压吸引下将微导管和支架缓慢撤至导引导管外,若中间导管持续存在负压,则将中间导管及支架一起撤出导引导管。复查造影检查血流情况,确定取栓次数。术后处理:严格控制血压,24 h内复查颅脑CT,对于除外颅内出血者(经CT检查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脑实质内出血),加用抗血小板聚集,控制颅内压,维持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包括手术操作时间、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血管再通率等。血管开通判定[5]:选用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评估。共分为5个等级,3级:血管完全再通;2b级:供血区域充盈超过50%;2a级:供血充盈区域不超过50%;1级:少量血流;0级:无血流。术后mTICI为3级或2b级判定为血管开通成功。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情况[6],总分0~6分,6分:死亡;5分:需要他人照顾,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4分:离开他人协助无法照顾自己身体或无法行走,属于重度残障;3分:自主行走无需协助,但部分生活需协助;2分:无需他人帮助能处理个人事务,但无法完成以往所能从事的活动;1分:无明显残障,能够完成以往的职责和活动。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史、闭塞部位、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及血管再通情况。③分析影响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④分析mRS评分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62例患者结束治疗后,术中操作时间61~86 min,平均时间(73.39±6.11)min,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31~125 min,平均(73.68±22.13)min;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11分,平均(8.89±1.43)分。血管成功再通率为59.68%,其中1例0级,6例1级,16例2a级,13例2b级,26例3级。1例发生术中操作相关并发症,1例发生椎基底动脉长段病变,术后2例出现应激性溃疡,1例颅内出血,2例出现继发坠积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1.29%。

2.2 影响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高血压史、闭塞部位、血管再通、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例(%)]

2.3 影响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以“预后情况”为因变量(赋值:预后良好=1,预后不良=0),以“高血压史(是=1,否=0)、血管再通(是=1,否=0)、基底动脉闭塞(是=1,否=0)、大脑中动脉(是=1,否=0)、颈内动脉(是=1,否=0)、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6 h=1,≤6 h=0 )”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血管不通、基底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颈内动脉闭塞及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6 h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2.4 不同特征患者的mRS评分比较 存在高血压史、闭塞部位位于颈内动脉、血管不通、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6 h患者的mR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特征患者的mRS评分比较()

表3 不同特征患者的mRS评分比较()

注:mRs:改良Rankin量表。

指标 高血压史 闭塞部位 血管再通 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是否 基底动脉 大脑中动脉 颈内动脉 是 否 ≤6 h >6 h例数 25 37 22 19 21 39 23 35 27 mRS 评分(分) 2.76±0.31 1.53±0.25 0.45±0.08 1.74±0.43 2.26±0.861.19±0.183.63±1.171.29±0.353.44±1.04

2.5 mRS评分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经Spearman分析,mRS评分与高血压史、闭塞部位、血管通畅情况、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见表4。

表4 mRS评分与各项指标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急性大血管闭塞具有较高致死率和致残率,有研究显示,其发病率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1%,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达80%[7]。近年来,对于大血管闭塞者,以机械取栓最为常用,能够恢复缺血区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再通闭塞血管。RECO支架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首个机械装置,设计原理和灵感来源于Solitaire支架的卷曲式闭环设计,为自膨式可回收支架,可应用于基底动脉闭塞、椎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颈内动脉闭塞的血管再通治疗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接受RECO支架后,血管成功再通率为59.68%,取栓成功率较高,说明RECO支架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与其他支架相比,RECO支架优化设计了宽窄度,支架的径向力更大,取栓成功率更高,且增加了长度和直径,能够适用于不同血管,并在价格上也更有竞争力。

虽然RECO支架利用价值较高,但本研究中仍有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且预后不良者有25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存在高血压史、血管不通、闭塞位于颈内动脉、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6 h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收缩压增高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若进行取栓治疗,易产生血栓,增加取栓难度,且收缩压增高还可影响侧支血流,加大取栓难度。因此需做好术前适应证筛查,若必须接受该项治疗,还需在术前控制好血压。在血管闭塞早期,梗死灶周围会形成“缺血半暗带”,此处存在大量半休眠或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若缺少能量供应,此细胞无法行使原有的正常功能,因此挽救此类细胞是治疗关键。而血管再通是挽救缺血半暗带的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血管再通者预后良好率更高,提示提高血管再通率有利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另外,血管再通时间越晚,挽救的半暗带区越少,神经元损失越多,导致预后越差。齐宝柱等[8]研究发现,时间是改善预后关键,尽早开通闭塞血管,可恢复可逆性受损神经元。闭塞位于颈内动脉,预后不良率更高,考虑可能与颈内动脉管径较大有关,支架有效撑开宽度为4~6 mm,若此时栓塞时间过程,可加重血栓负荷,影响开通成功率,但具有原因还有待深入探索[9-10]。

综上所述,RECO支架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效果显著,但预后情况受到血管再通情况、高血压史、闭塞位置、入院至血栓再通时间因素影响,对此需尽早开展手术,且做好术前禁忌证排查,从而改善预后。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可能会影响统计误差,且未探索RECO支架的远期疗效,故需在今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

猜你喜欢

入院导管动脉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颈内动脉先天性缺如2例
医用弹性导管定长切割系统研制
成年男性脐动脉的应用解剖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法前总统希拉克肺部感染入院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