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席专家:“国培计划”中的角色生命与行动使命

2022-03-17张华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0期
关键词:国培计划国培讲座

■张华

2009年11月参加完陕西师范大学“国培计划”培训者培训高端研修,当年晋升副教授;2016年10月参加完北京教育学院“国培计划”培训者高端培训,次年晋升教授。竟然这般神奇,“国培计划”一如教师专业成长路上的加油站,为我的发展奠定了丰硕的土壤;竟然如此亲近,无论是课题立项、论文发表,还是教学获奖、案例入库,细数我十年间的科研与教学成果,其中至少有一半都是与“国培”结下了不解之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1]我之于“国培”,充其量仅仅是当了十年的“首席专家”,完成了一项培训工作;“国培”之于我,最重要的却是有机会点燃乡村教师的心灯,淬炼他们的品格、品行和品位。“十年磨一剑”,重温与“国培”结缘的千丝万缕,回首“国培”路上的点点滴滴,我相信那都是一场书写着挑战、洋溢着浪漫的难忘之旅。

一、阔步昂“首”:初生犊儿的跋涉

“小张,这个关于‘国培’的文件,我们大家都觉得你来负责小学比较合适,以后涉及小学语文的‘国培’项目就由你承担,你就是我们学校负责小语国培的‘首席专家’。”2011年的一次教研室工作会,我突然“被分配”到了这个任务。“国培”?我虽然参加过培训,但从来没做过啊!小学?我也没接触过啊!我们教研室不是一直关注的都是中学吗?“首席专家”?这又是什么莫可名状的“庞然大物”!一脸懵逼的我顿时语塞,教研室的同事们则一阵开导:“你不是参加过培训嘛,你肯定比我们有经验!”“哎呀,年轻人反应快,你最年轻,看一下文件就晓得怎么做了!”

几乎就在我还来不及反应、似乎也不准备让我回应的那么一瞬间,教研室就宣布散会了。拿着一摞厚厚的“国培”文件,脑海中却依然在万分折腾:“去年你也参加了培训”,嗯?当时不是因为你们没空去我才顶上的吗?“年轻人反应快,你最年轻”,嗯,真的是“老铁说的没毛病”,人微言轻的我竟然找不到可以反驳的理由。“大家都觉得”,嗯,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差一点儿让我热泪盈眶!于是乎,在分辨不出究竟是诚惶诚恐地激动万分,还是激动万分地诚惶诚恐之际,初出茅庐的我就这么懵懵懂懂、误打误撞地开启了小学语文的“国培”之路。

老实说,之于“国培”,当年的我真的等同于“一穷二白”。“一穷”,每周执教近30 节课,还在为温饱问题四处奔波,穷于应付;“二白”,一方面从来没有真正做过一次培训方案,另一方面也从来没有仔细研究过小学,典型的职场“小白”。不过,有一句话倒提醒了我:“人们实际上拥有成千上万种能力,随着世界的变化,每时每刻都会涌现出不同的新能力来适应变化。”[2]于是乎,认真审读“国培”文件,不断参考前辈方案,积极寻求专家指点,就这样一路修修补补,一路跌跌撞撞,一路走走停停;从“集中培训”到“送教下乡”,从“骨干教师培训”到“培训者培训”,完全称得上是“白手起家”的我年年做方案,年年带“国培”,万万没想到,这一做就做了十年!以至于我的学生都笑曰:“现在找张老师更容易了,他不是在大学的课堂上,就是在‘国培’的课堂上!”

尤其是从2015年开始,“国培”主要集中在“送教下乡”项目,于是也同时在那一年开始的五年间,我深入18 个项目区县30 余次,行程近2 万余里,听课60 余节,评课30 余次;带领名师团队20 余人次,开设讲座30 余场,执教示范课30 余节,受到研修学员的热烈欢迎。有时候头一天晚上还在学校上课,下课后驱车前往项目县时已几近凌晨,次日上午则在给老师们做完讲座或评课后,立刻又返回自己的学校给学生上课。老师们对我说:“张老师真的好辛苦!”我笑一笑回答道:“还好,我还年轻。”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心里坚信的却是如此一席话:“怕什么路途遥远,走一步有走一步的风景,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简言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国培”之于我,意味着荣幸,更传递着使命。

二、座无虚“席”:一股劲儿的打磨

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这常常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条基本路径。但是,对于一个纯粹从高校毕业又在高校工作的教师而言,除了中小学的学习经历和极其零星的实习经验,我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知之甚少。突然有一天被称为“专家”,以我的资历和经验“忝列其间”,不仅不习惯而且一直都心存汗颜。幸运的是,因为“国培”,倒逼我开始主动沉下去,关注基础教育,深入一线课堂,不断反思和琢磨一线教师的培训需求和学习特点。

诚然,得益于“国培计划”这一项目平台,我成了教师培训领域中的一名“首席专家”。但是,承担“国培计划”的培训项目,“首席专家”仅仅是以工作流程的形式对高校教师身份的文字界定。除了制订方案、实施培训等基本工作,首席专家更需要给予一线教师高屋建瓴同时又切中肯綮的指导,尤其是现身说法的示范和引领。因此,为一线教师开设讲座成了我需要也必须要出色完成的“国培”重头戏。

在我看来,撰写论文是书面语形式的学术传播与交流,开设讲座则是口语形式的学术传播与交流。写论文可能主要观照的是自己的逻辑视角,但是开讲座则不仅要考虑内容,还要考虑受众。从这个意义上说,讲座自然更加考验一个高校教师的功力。尤其是高校教师面对的群体并非广义上的普通大众,我们面对的是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自己教学主张的教师;倘若我们要给他们开设讲座、提供指导,那么我们给他们的讲座一定要与众不同;既要解决行业痛点,又要善于推陈出新。对于从没有给一线教师做过讲座的我,初生之犊开设讲座将是比撰写论文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怎样让你的听众通过你的讲座认识你、走近你、记住你,甚至喜欢你、佩服你、追随你,这从一开始就成为我“国培”讲座的内在追求。

十年来,我主要在“国培”中开设了《教师语言的美丽与魅力》《培训师的表达技巧》《“送教下乡”培训方案的设计例谈》《语文教学“教什么”》等讲座,尤其是《教师语言的美丽与魅力》更是在全国各地的“国培”项目及其他教师培训中讲了数十场。还记得项目县的负责老师对我说:“张老师,请了您好多次,您终于有时间到我们这里了!”“初中的老师听说我们小学组把您请来了,都要来听您的讲座!”听后我不由得一阵哈哈大笑,所谓“不笑不足以为道”吧,与其说这是一次褒奖,不如说这更是一种鞭策。“国培”给了高校教师绽放的舞台,那么我们的讲座一定要让参训教师感到“不虚此行”。于是乎,即使是同类型的讲座,我总是不断补充案例,丰富资源;即使是上午或下午的讲座,我都一定要提前再备课,熟悉内容,梳理逻辑。毕竟,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经典语录“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3]言犹在耳,我之于“国培”,必将孜孜不倦,精益求精。

三、术有精“专”:文艺范儿的创作

“七月流火,云淡风轻;星汉灿烂,短信传情。桃李不言,岁月流金;片言只语,热烈欢迎。狮山相聚,普天同庆;师大相识,培训取经。名师荟萃,千里光临;锦水云集,万亩草青。宾客盈门,高朋满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传道授业,亦师亦友;教学相长,同道同行。多难兴邦,刻骨铭心;矢志不忘,九州齐鸣。乘风破浪,众志成城;云帆直挂,当临绝顶。”这是2011年承担“国培计划”教师培训项目时,我特意撰写的《欢迎辞赋》。与传统的《致学员的一封信》相比,这样的创作形式焕然一新;当“国培”学员拿到《培训指南》时,第一时间就被刊印在《培训指南》上的这首《欢迎辞赋》深深吸引。

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特级教师王小毅应邀来我校讲学,发现这首《欢迎辞赋》后,当场希望我允许他将其作为培训案例使用。这反倒启发了我:我们为何不可以此作为改变《培训指南》的一次契机呢?说干就干,此后承担“国培计划”小学语文学科的项目,我们不再使用那种传统的《致学员的一封信》的内容,每一次新鲜出炉的“国培”《培训指南》,我们都以诗文的形式迎接我们的老师,一时间引来不少参训教师纷纷感叹:“不愧是四川师大文学院的培训,果然充满了文学的魅力。”

印度作家泰戈尔说得好:“歌声在空中感到无限,图画在地上感到无限。诗呢,无论在空中、在地上都是如此。”[4]文艺范儿十足的“国培”项目自然能让参训教师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但是,诗歌创作是一项极其“烧脑”的工作,单靠我一个人显然势单力薄,才思枯竭。于是我动员“国培”班主任助理——本科生、研究生们一起创作,这些虽然身在文学院饱读诗文却从未写过诗歌的孩子们,被我活生生地“逼”成了诗歌的创作者。“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一届跟着我参与“国培”的学生都从事创作,每一次内容都不一样,即使这些稚嫩的诗歌作品尚难登大雅之堂,但谁又能否认我们这些真诚的创作中就没有迸溅出一丝丝璀璨的星火呢?

不仅如此,2017年6月,我在仁寿、营山、荣县、沿滩、西充五个项目县送教下乡培训总结会上做了“走过岁月,留下记忆;飞逝时光,留下足迹;积淀深情,留下友谊;倾诉衷肠,留下感激”的培训回顾,最后还来了一段即兴感言:“白云点缀着蓝天,阳光洒满了大地;培训,是一次不朽的传奇;你我的相遇,注定是上天的旨意。谁曾想,昨天我们刚刚相聚,今天却又即将别离;谁曾想,培训路上也会有多情的泪水,坚强的你我竟然也百感交集!每一次送教,就如同一场初恋;每一次欢笑,都将成为一生的回忆。亲爱的朋友们,请收下我最真情的告白,请允许我奏响心底的旋律——愿,做一名忠实的观众,为你们永远地祝福;愿,做一名虔诚的学生,向你们深深地致意!”当我听到现场掌声雷动的时候,我知道,“国培”之花已悄然在诗歌的传唱中脉脉生香。

四、心系万“家”:人情味儿的烟火

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在中小学教师心中,高校教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如果不是因为“国培”,很多教师可能都没有面对面地见过大学教师;如果不是因为“国培”,很多教师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进入大学课堂。反之亦然。在我没有做“国培”之前,我对“农村学校”“乡村教师”的概念无外乎就是“经济落后”“观念滞后”“知识陈旧”等诸如此类静止于文字层面的描述和预设;可当我承担了“国培”之后,也才第一次真正地走近了这些教师尤其是不少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教师之中,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们的艰辛与酸楚,才能真正感受到他们的渴求与期许!

借用医学界的一句名言“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5],“国培”做得越多,就越发让我觉得,首席专家提供给一线教师的,不仅仅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更重要的则是传递教师职业的良善与责任,重塑教师专业的信心与激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更愿意将“首席专家”作如下理解:一是学有建树的专家,二是教有特色的能手,三是行有品位的朋友。作为“学有建树的专家”,自然应该穷究学理、高瞻远瞩,做到“远见卓识”:勤于专业,勇于跨界;作为“教有特色的能手”,自然应该洞察课堂、深谙教学,做到“日新月异”:乐于教学,善于创新;作为“行有品位的朋友”,自然应该彼此尊重、平等对话,做到“亦师亦友”:立于平等,成于格局。

对于一个高校教师而言,“专家”和“能手”似乎是题中之义;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首席专家”不仅与项目县之间是工作层面上的“合伙人”,与“国培”学员之间更是教育旅途上的“同路人”。正如著名学者叶澜教授所言:“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呈现你是谁,学生也在判断你是谁。”[6]这句话即使是放在“国培”领域,依然闪烁着别样的光辉。高高在上,难免让人敬而远之,甚至望而生畏;俯身对话,垂身示范,才可能动之以情,点石成金。作为“国培计划”的形象大使、推广大使,也许,我们只有首先忘记“首席专家”的身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与“国培”学员沟通与对话;我们不一定比他们有更多的经验和办法,却应该帮助学员践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有新法”的理念,努力追求化腐朽为神奇,让一切皆有可能。

食人间烟火,做性情达人,十年来我与众多“国培”学员结下了深情厚谊。2019年去凉山州越西县送教,遇到了2011年第一批“国培”学员王红和2015年“国培”学员郑成伟,二人皆已在当地担任小学校长;“国培”种子教师营山县魏良平、大安区李秀英、越西县王英、大竹县周兰等则多次通过电话、微信、QQ“轰炸”式地邀请我去当地指导。有人曾经说:“人真正的魅力,不是你给对方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而是对方认识你多年后,仍喜欢和你在一起。也不是你瞬间吸引了对方的目光,而是对方熟悉你以后,依然欣赏你。更不是初次见面后,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而是历尽沧桑后,能由衷地说,能认识你真好!”[7]我想,作为首席专家,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多年之后还有人记得你,即使身不在中小学,但那些地方却依然还留有你的传说。

猜你喜欢

国培计划国培讲座
教育路漫漫 且行且用心——乡村校长第六期国培(郑州之行)学习感悟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扬州大学国培计划阶段成果剪影
E-learning: 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实效性研究
“国培计划”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远程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领会国培计划精神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