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创新主体要素 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河北省为例

2022-03-17张秀蓉陈骏志李明杰

衡水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河北省要素主体

张秀蓉,陈骏志,李明杰

强化创新主体要素 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河北省为例

张秀蓉,陈骏志,李明杰

(石家庄市科技合作与创新平台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构成了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它们是创新行为的参与者和实施人,这四个创新主体要素作用各不相同,功能互为补充,协同形成创新合力,因此创新主体的能力培养与开发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河北省各创新主体存在一些不足,如政府在差异化创新政策和分类引导方面有所欠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不强、中介机构的活力不够,以及各创新主体要素耦合过程中因为目标和着力点不同对形成的合力有所消减。针对这些问题,河北省应该加强政府职能、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鼓励省内高校与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扩大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激发科技中介活力,以强化创新主体建设,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助力。

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主体要素;区域经济建设;创新能力提升;河北省

区域创新体系由创新主体要素、创新资源要素及创新环境要素组成,其中创新主体要素是指一定范围内直接或间接进行创新的机构和组织。创新主体要素主要包括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创新无论采取哪种模式,自始至终都是各主体要素协同参与的结果。

1 创新主体要素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科技管理职能需提升

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河北省政府一直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对其他创新要素起支配作用,从宏观上为区域创新创造制度上的条件。

河北省政府在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多方创新机制中主导作用的地位已确立,也出台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但仍存在着如下问题:在谋求区域创新重点、合理布局、梯度推进方面缺乏清晰详细的发展路径和运行机制,需要找准定位,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自身产业特点,把重点放在分类引导上,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新型产业链;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分工过于明确,沟通协调形成合力的机制有待提高;缺乏面向不同地区的差异化科技创新政策,并且政策可操作性仍有待提高。

1.2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

企业在创新中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必然会成为研发的投入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的应用主体。

2019年,河北省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已占到全省R&D支出的86%,企业已经成为创新的投入主体,但R&D经费支出与主营收之比是1.07%,投入强度比较低;规上工业企业有R&D活动的企业个数2351,有R&D活动企业占比仅为17.82%,创新活动强度也比较低;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收入的15.8%,说明在成果转化上,企业的主体地位也不够突出[1]。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要素里,企业是创新最终的实施者,但创新产生的经济效益常常会有滞后效应,甚至前期大量创新投入只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不能快速得到回报,因此常常被忽视,缺乏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也没有明确自身所处行业地位及中长期创新目标,缺少创新的体系管理。有的企业没有创新的引领组织,缺失平台功能,与外部资源合作不充分,部分企业的创新缺少导向性,创新价值落地难。有的企业创新的文化与氛围没有搭建好,创新资源投入不够,或者投入的资源变成了沉没成本,缺少好的管理与评估。

1.3 高校科技实力不强

高校作为集中和培育智力资源、信息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场所,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整个河北省的125所高校没有一所“985工程”大学,仅有的一所“211工程”大学所在地还是天津,可以说属于河北并位于河北境内的211大学一所都没有。

我国自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河北省没有学校入选,仅有河北工业大学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河北省高校总体上依然处于“规模大省,实力弱省”的窘境。

1.4 科技中介机构活力不够

近年来,河北省对科技中介发展日渐重视,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较快,但总体来说数量依然较少,而且层次较低,缺少专业化的品牌优势,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检验检测、法律咨询、人才服务都是这种情况。以发展较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例,河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由2019年的139个增至2020年的228个,增幅达到了62.03%,在全国的排名从第10位升到了第5位;孵化基金总额增速更是达到了160%,排名由第17位上升至第8位。但与此相对应的是,2020年河北省平均每个科技孵化器当年毕业企业数仅为3.3家,在全国排第27位[2];河北省有统计数据的2019年的技术市场成交额仅为381.19亿元,为全国总成交额22 398亿元的1/60[3]。这说明中介机构活力不足,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总体上讲,河北的科技中介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服务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市场和创新主体的需求。

1.5 政产学研资介合力不足

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创新主体四元素各司其职,功能相互补充,构成一个良性运转体系。政府是创新的主导,企业是创新的核心,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创新的源泉,中介机构则是创新的桥梁,这些主体要素聚集耦合,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创新趋力,推动经济发展[4]。

地方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在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追求的目标和着力点不尽相同,政府注重GDP增长、高校注重产出科研成果、企业注重追求经济利益,努力方向不同,对于合力的形成自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减。

2 强化创新主体要素

2.1 有所为亦有所不为,加强政府科技管理职能

发挥政府作用与尊重市场规律相结合,才能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习总书记指出,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发挥作用,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者管不好的事情[5]。凡是市场能搞好的事,尽量别伸手,做好服务员和监督员的工作即可;市场搞不定的事,才需要政府的鼎力支持和斡旋。因此,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需要政府进行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制保障的市场监管,维护好市场秩序,把握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边界,切实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市场体系。

2.2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首先是出台更精准的创新支持政策。企业与政府建立常态化的高层次对话,了解企业创新活动中的痛点和实际需求,提炼共性问题形成创新决策。智库中不仅要有专家、学者,更要增加企业家的比例,提高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

其次是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和政策杠杆,激活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更要完善创新扶持机制,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等普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三是推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针对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梳理形成需求清单,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采用揭榜式协作,重点突破,推动产学研协同。

四通过平台载体建设让企业成为引才聚才用才的主体,同时大力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以股权、债权、场地等多种方式与高层次人才进行对接合作,对符合政策规定的项目,在税收等方面予以优惠。还可以通过周末工程师和建立人才飞地等方式,借智引力。

五是适应新形势进行模式创新。支持省内重点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或委托加工,带动下游企业发展,重点企业集中资源开发下一代产品。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和技术,探索建立新型生产、营销和服务模式,实现定制化生产和精准销售。

2.3 鼓励省内高校与名校共建创新载体

河北省高校资源丰富但实力不强,我们一直在想办法提高高校水平,包括以雄安新区为契机积极承接北京科教资源,例如由北京大学牵头筹建雄安大学。

鼓励省内高校与名校共建研发机构等各种形式的创新载体也是一种探索。积极引进优质科技资源,联合共建创新载体,有利于团队式引进人才,带土移植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创新资源配置新模式,有利于加强高校学科建设,优化科技资源组合,对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大意义。

2.4 扩大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

互联网背景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外延式的资源共享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共享理念成为低成本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与分享,促使科技创新技术能够高效地被利用于各行各业。目前河北省的各类基础条件平台,如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信息与文献共享平台、研发平台、技术转移服务中心等都已成形,但一来缺乏宣传指导和激励措施,利用率不高,二来各自为政,创新主体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如果能将全省各自为政的各类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成果转化及人才服务中心整合成一个综合的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为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无疑会促进区域间共建产学研基地,鼓励共同研发、孵化和转化科研成果。

下一步,我们还可以考虑融合京津冀三地创新资源,建立涵盖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区域科技专家、区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区域科技创新与投融资的云服务平台,让创新资源高效流转起来。

2.5 激发科技中介活力为创新赋能

(1)完善孵化机制,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打破二传手和场地供应商的既定印象,建立各级政府联动机制、分工协作和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发挥服务、沟通、协调、自律、公正、监督等方面的职能,形成科技信息中转、技术转移、咨询评估、成果推广、企业诊断、人才培训、投资融资、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服务链。

(2)加强科技中介人员队伍建设。随着科技创新的日益蓬勃发展,科技中介人员的需求也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供求缺口很大,专业人员的匮乏制约了创新发展的脚步。科技中介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专业,国家也是2020年才公布了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培训大纲,形成一个完美的培育体系需要时间,但需求客观存在,不容等待。技术转移是一门综合学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培养机制也要以长期和短期两个阶段为目标分别设立。短期来讲,支持和鼓励有余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技术转移服务工作,并以额外绩效的方式刺激服务积极性;长期来讲,在大学设立技术转移专业,培养既懂技术、又了解市场,兼具法律和商务谈判技能的专业复合型人才队伍,在社会设立技术转移职称序列,设置技术转移工作的创新型岗位,多渠道加速建设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3 结语

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这些创新主体要素通过互动和联动,实施创新活动,有效完成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推动创新发展。创新主体要素应定位明确并强化其功能,政府擅长做加减法,对该管的要加大管理力度,对不该管的绝不伸手,做好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先导作用;提升科技中介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使创新主体要素良好互动与合作,对优化区域创新体系产生关键性的作用。

[1] 河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河北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406.

[2]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0:58-62.

[3] 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EB/OL].[2021-07-10].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4] 王世红.企业协同创新的主体分析[J].市场论坛,2018(10):57-58.

[5]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147-148.

Strengthen the Main Elements of Innova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Take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NG Xiurong, CHEN Junzhi, LI Mingjie

(Shijiaz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Platform Center, Shijiazhuang, Hebei 050031, China)

Government, enterprises,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intermediaries constitute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ey are the participants and implementers of innovation behavior. These four main elements of innovation have different functions,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cooperate to form an innovation force. Therefore, the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subjects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Each innovation main body in Hebei Province has some deficiencies, such as the lack of differentiated innovation policy and classified guidance by the government, the non prominent status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subject, the weak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of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the insufficient vitality of intermediaries, and the reduced resultant force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element coupling of various innovation subjects due to different objectives and focus.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Hebei Province should strengthen government functions, intensify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enterprises, encourag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vince to jointly build innovation carriers with famous universities, expand the open sharing of innovation resources, and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mediaries,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subjects and provide assistance for improving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main elements; reg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capacity enhancement; Hebei Province

10.3969/j.issn.1673-2065.2022.01.010

张秀蓉(1971-),女,河北张家口人,高级工程师;

陈骏志(1985-),男,江西抚州人,工程师。

F207

A

1673-2065(2022)01-0046-04

2021-10-13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

猜你喜欢

河北省要素主体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河北省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