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训共享,助力县域民办园师资队伍建设

2022-03-17福建省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吴彩琼

幼儿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德化县进修学校公办

福建省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吴彩琼

德化县现有公办园25所、幼儿教师537人,民办园49所、幼儿教师564人。全县在园幼儿20147人。近年来,德化县立足县域实际,采用民办园教师与公办园教师研训分类、分层、分岗共享的方式,创新民办园教师培训模式,实施民办园与公办园研训共享机制,帮扶民办园,着力提升民办园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促进民办园保教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实现民办园与公办园的师资队伍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县域幼儿园的办学质量,为实现“十四五”教育发展和教育强县目标奠定基础。

一、入职培训助力民办园新教师实现角色适应

随着德化县县城发展战略逐步推进、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出生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民办园的数量和幼儿入园量急剧增加,民办园在园幼儿数占全县幼儿总数的50%左右。大量新教师加入民办幼教队伍,在为县域幼教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的同时,其专业成长速度和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民办园的办学质量。

社会需要民办园新教师快速提高专业化水平,早日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教育教学能手、班级管理行家。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民办园新教师成长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民办园新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甚至相当一部分新教师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并且专业成长意识淡薄,学习欲望和动力不强,想用学校和实习期习得的有限知识和技能应对一切工作。二是职业认同感较低。部分民办园新教师加入幼教行业,仅仅是因为自己学了学前教育专业或近几年幼教行业岗位多、好就业。三是民办园投资者对新教师培养投入极其有限。投资者出于投入成本及教师流动性大等方面的考量,往往不会在新教师的培养上花费太多资源。

针对这些现状,德化县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第一,树立“县域一盘棋”理念,走公办、民办新教师研训一体化的路子。从提高全县学前教育质量的目标出发,针对民办园优质资源相对较少、园数多且办学质量相对较低的问题,德化县教育主管部门在师资培训和经费投入方面加大对民办园的帮扶力度,充分发挥县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师资培训阵地的优势,对民办园、公办园新教师一视同仁,把民办园新教师列入年度幼儿园新教师培训计划,与公办园新教师一同培训培养,帮助民办园新教师尽快适应新角色、胜任新岗位和增强职业认同感。2016年以来,县教师进修学校共培训新教师497人,其中民办园新教师287人,占新教师培训总人数的58%。这一做法,抓住了刚入职民办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期,为民办园新教师的成长及民办园师资队伍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办园、民办园教师研训一体化的方式,使得县教师培训经费和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用,直接减轻了民办园师资培养的压力,事实上也为大量进城农民工子女提供了普惠且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第二,落实专业标准,构建民办园新教师培训体系。县教师进修学校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作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制订、实施新教师的培养计划,着重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结合新教师培训需求,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力求不偏废任何一个维度。同时,县教师进修学校为提高培训实效,改变以往每年开学前也就是8月底直接对新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的做法,采用“实践感悟—集中培训—帮扶园带教”培训模式:集中培训前留出两个月时间,让新教师在真实的工作中充分熟悉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教育教学情况、班级环境的创设和利用、班级管理方式等,鼓励新教师在实践中感悟和思考,然后指导新教师带着所思、所问进入集中培训阶段。集中培训阶段对带着问题而来的新教师来说好似“久旱逢甘露”,他们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所学知识理解也更为深刻。其后,县教师进修学校安排公办园骨干教师对民办园新教师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带教。共享公办园新教师培训,能最大限度地加快民办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

二、专业成长共同体助力民办园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

骨干教师是幼教队伍的中坚力量,也是幼教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幼教事业得以持续稳定向前发展的根基。针对骨干教师专业成长问题,德化县从2013年起开始自上而下组建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园际教研中心组。园际教研中心组分别设置了游戏组、健康社会组、语言组、科学组、艺术组,由幼教教研员和省市专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由县直幼儿园业务副园长担任组长,成员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由各级各类幼儿园骨干教师组成。把民办园骨干教师吸纳到园际教研中心组来,目的是通过各种主题和形式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共建专业成长共同体,更新骨干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骨干教师的保教能力、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

第一,依托主题式教研,引领民办园骨干教师专业学习。园际教研中心组通过调研,收集并筛选出成员保教工作中遇到的真问题,作为教研的主题;组长围绕主题制订教研计划,骨干教师按照“个体学习—集中交流—独立实践—集中研讨—观摩示范—总结提升”六个环节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活动灵活采用线上或线下、独立或集中的方式。这样的主题式教研活动,主题明确,切入点小,有连续性,层层深入,实效性强,引领着民办园骨干教师进行一次次的专业学习。在参与学习共同体的主题式教研活动中,公办园骨干教师与民办园骨干教师通过合作、交流,在思维碰撞和解决问题中实现个体知识内化、教育理念更新、保教能力提高。

第二,依托课题研究,增强民办园骨干教师的研究能力。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更是骨干教师成长的“加速器”。以前,德化县的民办园极少申报科研课题,民办园教师也几乎没有参与过课题研究。在园际教研中心组,民办园骨干教师也享有参与教育科研的机会。在主题式教研活动中,园际教研中心组选取大家关注的、有价值的热点问题或难点问题进行课题申报,指导公办园和民办园的骨干教师依托课题开展实践研究。如在园际教研科学组申报的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幼儿‘说科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民办园教师作为课题组成员全程参与了课题研究。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无论是活动内容的选择、操作材料的投放、记录表的设计,还是指导幼儿“说科学”,民办园骨干教师不仅知道了“是什么”“为什么”,也明白了“怎么做”。民办园骨干教师迈出了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的第一步,逐渐养成了用研究的态度思考保教工作的习惯,提升了理论水平和科研素养。

第三,依托“读书沙龙”,提高民办园骨干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师只有不断阅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教育实践的水平。大家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女性占绝大多数的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家庭压力都较大,每天事务繁多,不仅很少有时间读书,也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园际教研中心组既是教育教学研究共同体,也是读书学习共同体。县教师进修学校每年从培训经费中支出2.5万元给园际教研中心组用于购置图书,除教师根据个人需要借阅外,中心组还会选取如《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爱弥儿》这样的学前教育经典,或如《童年的秘密藏在绘本里》《塔利老师的教室》等大家感兴趣的、值得深入讨论的图书,以“读书沙龙”的形式组织成员共读一本书。共读的过程中,园际教研中心组要求骨干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读完规定的内容,然后以群里打卡的方式交流阅读心得及思考。在浓厚的读书氛围的影响下,民办园骨干教师能自觉主动地从工作、生活中抽出时间完成阅读任务。

园际教研中心组为民办园骨干教师提供了理论学习、观摩研讨、行动研究、互动分享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机会,这一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有效加速了民办园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些民办园骨干教师积淀了丰富的保教经验,提高了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脱颖而出,成为民办园教师的榜样。

三、专业研修平台助力民办园园长提升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

园长是幼儿园的一面旗帜。园长的高度决定了一所幼儿园的发展高度和水平。德化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县教师进修学校致力于通过公办园园长专业研修平台,提高民办园园长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

第一,一同“走出去”培训,拓宽视野。借助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资培训资源和平台,让民办园园长与公办园园长一同“走出去”,到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参加高质量的培训,开阔视野,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办园模式。2021年秋“德化县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在深圳举办,参训园长59人,其中民办园园长32人,占培训班总人数的54%。

第二,一同“跟班”挂职锻炼,促进成长。德化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县教师进修学校,每年组织部分民办园园长与公办园园长一同脱产到省、市级示范园挂职锻炼学习。2021年,有36位民办园园长到上海、厦门、福州、泉州等幼儿园跟班学习锻炼。德化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县教师进修学校根据民办园的实际需求,个性化安排,让民办园园长以边学习边实践的方式,在基地园园长的指导下,通过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学习先进地区的办园经验,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例如,结合多数民办园积极创建市、县级示范园的实际情况,基地园有针对性地指导民办园园长梳理办园理念、确定办园特色、构建园本课程等。

第三,一同引入督导范围,规范办园。根据民办园实际情况,德化县的教育督导在发挥“督”的职能基础之上,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导”上,强化督学的指导功能。德化县教育局和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聘任教育行政、业务部门人员及公办园优秀园长组成督导团队,深入民办园,和民办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引导民办园发展和提升办学质量。督学制订督导方案,每月确定1~2个督导重点,在保育教育、卫生保健、安全管理、师德师风、园务公开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给予民办园园长细致的指导和帮助。督导的过程也是民办园园长学习规范办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办学质量的过程。督导,等于给民办园园长配备了一位专业的私人顾问,是民办园园长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德化县树立公办园、民办园教师队伍建设“一盘棋”的理念,把民办园师资队伍纳入全县教师队伍中来培养。民办园教师培养与公办园在编教师培养同部署、同计划、同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全县学前教育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促进了县域学前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

猜你喜欢

德化县进修学校公办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Years later,the effect still continued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学生书法作品展
福建省德化县丁溪幼儿园优秀美术作品展
福建省德化县丁溪幼儿园美术作品展
北镇市教师进修学校
德化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