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种植活动中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策略

2022-03-17福建省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白菜责任意识西红柿

福建省实验幼儿园 翁 娜

种植活动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幼儿园教师的重视。种植活动既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在日常观察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所执教的大班幼儿存在对种植活动的兴趣不浓厚、责任感不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坚持不懈的品质等问题。对此,笔者探索了一系列策略,以支持大班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学习与发展。

一、营造支持性的氛围,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经历过小班、中班的种植活动,大班幼儿在种植活动中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大班幼儿营造支持性的氛围,选择贴近生活的探究内容,提供适宜的材料、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进行生动有趣、有意义的种植探究活动。

(一)在平等、自然的氛围中,支持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种植活动中的问题,可能是种植物生长的问题,也可能是种植材料、环境等问题。教师应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案例一]怎样才能让西红柿活过来?

一天,幼儿发现墙角边的两株西红柿病恹恹的,他们非常焦虑。有的幼儿不禁发出疑问:怎样才能让西红柿活过来?他们聚在一起讨论起来:“要多浇点水。”“温度不能太高。”“西红柿生病了,要给它治病。”“要多施点肥。”“肥料也不能放太多。”……幼儿讨论不出明确的结果,跑来向笔者求助:“老师,来帮我们想想办法,一起拯救我们的西红柿吧!”笔者认为这是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一个契机,于是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请他们回家通过阅读绘本、询问家长等方式收集资料,将各自寻找到的答案记录下来,再带到幼儿园分享。

在笔者第二天组织的分享活动中,幼儿利用调查表、图片等形式,分享了自己的调研结果。最后,笔者与幼儿一起梳理、总结,使幼儿明白了:西红柿的种植是有技巧的。西红柿要在气候较温暖时种植;要种在阳光处,接受适宜的光照;要定期松土、除草;前期要施足肥料,后期可再追肥一两次,施肥后要立即浇水;平时浇水要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来调整,雨季要做好排水措施;等等。

[案例二]怎样才能种下六种蔬菜?

幼儿经过投票和小组讨论,决定种植莜麦菜、西红柿等六种蔬菜。在规划时,围绕“怎样才能种下六种蔬菜?”,幼儿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缩小每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并减少每种蔬菜的种植数量。笔者支持幼儿尝试这一办法,于是,各组组长按照计划实施起来。

一段时间后,幼儿发现这种办法不利于蔬菜的生长,原因是它们会相互干扰。全班幼儿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觉得班级的菜地太小了,没办法种植六种蔬菜。接着,有个幼儿提议向隔壁班借用一块菜地。第二天,幼儿自发组织去隔壁班提出申请,可是隔壁班的幼儿直接拒绝了,原因是他们也想种植自己喜欢的蔬菜。种植活动无法推进,幼儿陷入了困境。

面对这种情况,笔者提醒了一句:“大家不用难过,我们一起去生态园看看哪里还有空地。”到了生态园,幼儿发现没地可种。有的幼儿说:“种点蔬菜怎么那么难啊!”有的幼儿说:“谁来帮帮我们呀?”这时,一个幼儿指着一块空地说:“咦,这里不是有块空地吗?”那是一块专门存放营养土的空地,空地上长满了杂草,应该是荒废了许久。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借用这块地,可又不知道这块地能不能借用……幼儿经过热烈的讨论,决定派各组组长向园长提出申请。园长听了各组组长陈述的理由,同意把这块空地让给他们实施种植计划,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

(二)允许幼儿出错、失败

出错、失败在幼儿的科学探究中具有建设性意义。教师要允许幼儿出错和失败,接纳幼儿的错误认知,不要急于否定幼儿并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种植知识“教”给幼儿,而应倾听幼儿的想法,支持他们的种植行为,允许他们自己选择种植品种和种植方法,并创造机会让幼儿尝试种植。幼儿种植的植物可能不会发芽、不会开花、不会结果,但没有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自己寻找失败的原因,调整方式和方法,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案例三]小白菜怎么长不大呢?

在种植小白菜的过程中,幼儿发现小白菜从播种后就生长得很慢。两周过去了,小白菜长出了像爱心一样的小叶子,密密麻麻的。有的幼儿说:“这太挤了,能长大吗?”有的幼儿说:“再长大点,这个家就住不下了!”接着,有四个幼儿去拿工具准备给小白菜“搬家”。在他们给小白菜“搬家”的过程中,部分小白菜因为“搬家”而结束了生命,这四个幼儿沉默了。这时,笔者走了过来,问:“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吗?”笔者看了看,无奈地说:“嗯,我明白了,确实有点难,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这四个幼儿表示:“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啊!”笔者将事情发生的经过告知了全班幼儿,请求全班幼儿的帮助。经过一番讨论,幼儿一致认为:应该是播种时太大意,撒得太密集了。笔者又问:“那应该怎么撒种子呢?”有的幼儿说:“像我们排队一样,一个跟着一个。”有的幼儿说:“我们要计算一个泡沫箱能种几棵菜。”经过实践,幼儿发现撒种的小白菜一排排的,太密集了,不利于小白菜的生长。于是,幼儿决定上网查询,他们认识了一种新的种植方式——点种,即挖好一个一个种植坑,把种子分别放进去,然后再用土盖上。一个月后,幼儿惊喜地发现点种的小白菜因排列得比较分散,长势特别好、个头特别大。

二、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一)推行“小小管理员”制度,增强幼儿任务意识、责任意识

笔者在班级推行“小小管理员”制度,每周由幼儿推选五个幼儿作为管理员。被选上的幼儿负责种植地的卫生、植物生长情况的巡视以及特殊或意外情况的处理,比如浇水活动时抬水、收获果实后整理果实等。但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幼儿完成职责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各有不同。笔者鼓励幼儿参与管理,增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和群体意识,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感。

(二)实行任务“包干到户”,巩固幼儿责任意识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学会自我服务、增强责任意识,笔者采取了“包干到户”的措施。所谓“包干到户”,就是将班级种植地分割成若干小块,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领取一小块,由组长组织组员分工合作,负责选种、种植、观察记录、收获采摘等,做到责任到人。

[案例四]拯救西红柿苗

在推行“小小管理员”之后,幼儿的责任感更强了,但持续性不足,在没轮到自己做“小小管理员”的时候,就不关心班级种植的蔬菜,有的幼儿想起种植物才去看一看。落实“包干到户”之后,幼儿对小组种植的蔬菜特别关心,隔三岔五地去生态园观察和照顾他们负责的区域。

一天早晨,亮亮、晨晨一进幼儿园就跑到生态园看望他们小组种植的西红柿苗。他们发现西红柿苗周边的泥土出现了裂缝,于是立刻请求自己组员的支援。他们小组的全体成员围着那片区域,七嘴八舌地说着,但大家无法得出一致的意见,于是向笔者求助。笔者问:“泥土出现裂缝,我们要先做什么呢?”一个幼儿说:“我们先把小苗挖出来,把土进行二次加工。”笔者继续追问:“挖出小苗之后,我们要怎样做呢?”有的幼儿说:“松土,再加上营养土一起搅拌,然后把小苗种回去,西红柿就能长大。”有的幼儿说:“我去拿工具,把小苗挖出来。”……幼儿开始操作,有的幼儿负责挖苗,有的幼儿负责加工泥土,还有的幼儿去取水。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西红柿苗被成功“解救”。接下来的几天,这组幼儿每天都去生态园关注西红柿的生长情况。为了防止上次的事件再次发生,这组幼儿决定给西红柿苗搭个“家”。他们找来树枝做支架,然后在支架上铺了一层黑色的塑料膜。睿涵说:“黑色的塑料膜能遮光,这样西红柿就晒不死了。”小浩说:“铺了膜怎么浇水啊?”达达说:“用剪刀戳几个洞,不就可以浇水了?”

之后,这组幼儿仍然尽心尽力地照顾西红柿,满满的责任感最终使他们获得了丰收。

(三)构建家园共育,深化幼儿责任意识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开展的种植活动,请家长加入其中,共同深化幼儿的责任意识。笔者向家长介绍班级开展的种植活动后,很多家长引导孩子在家开展种植活动,并鼓励孩子有计划地管理种植物,强化孩子在种植过程中的责任意识。有的家长甚至带孩子去郊外观察自然环境中的蔬果,丰富孩子的经验,加强孩子在种植过程中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关注意识。

三、注重领域渗透,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种植活动是幼儿的众多活动之一,教师不能局限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记录能力等,而应随机进行领域渗透,从不同的角度支持幼儿全面发展。面对种植物,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交流,提高幼儿讲述、说明的能力;也可以鼓励幼儿画种植物,表达他们的感受……即使是指导幼儿观察和记录,也可以渗透数学方面的学习内容,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关注某些现象,支持幼儿探究,在引导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案例五]蔬菜有多高?

在种植的过程中,有的幼儿问:“莜麦菜的叶子有多长?”笔者反问幼儿:“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莜麦菜叶子的长度呢?”有的幼儿说:“可以用尺子量。”有的幼儿说:“我想自己做个测量的工具。”有的幼儿说:“这么多的人,怎么测量啊?”……笔者反问幼儿:“能不能分组测量?除了我们种植的莜麦菜,我们还可以去测量幼儿园内的哪些种植物?”这个提议得到多数幼儿的响应。于是,幼儿自发组成一个个探究小组,由组长分工,每个组员负责一项工作:有的负责找测量的工具,有的负责测量,有的负责记录。

有两个小组的幼儿选择测量莜麦菜叶子的长度。他们制订了详细的测量方案,确定了人员分工,还选定了测量工具——毛根条、水彩笔等。经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两个小组的幼儿发现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第三组幼儿选择测量火龙果树干的高度。由于火龙果的树干较长,要想知道它的身高,需要一种较长的测量工具,可是班级活动室没有较长的测量工具。于是,润泽和宁宁想出一个办法——找清扫操场的阿姨借长木棍。他们合作使用长木棍,最后成功测量了火龙果树干的高度。

在种植活动中,大班幼儿亲身体验,自主选择种植的品类、自主规划种植的布局、自主判断照顾的方式、自主决定成果的分享。种植活动不仅唤起了幼儿对种植的兴趣,而且促进了幼儿多种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总之,教师应合理利用自然教育资源,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支持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学习并获得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小白菜责任意识西红柿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小白菜
【小白菜】
西红柿熟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学做小白菜炒油面筋
小白菜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