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我的青春期

2022-03-17黄珊珊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课青春期教学设计

【关键词】青春期;冰山模型;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6-0064-04

【作者简介】黄珊珊,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广东中山,528403)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七年级学生不仅要面对生活环境、学习节奏和人际交往的变化,还要经历着青春期的巨大身心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初中阶段要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学生对于青春期的了解是否客观、全面,直接影响其学习及生活状态。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与学生一起“解密”青春期,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地看待青春期的身心变化,提升他们对自我内在需求的关注意识和觉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青春”猜谜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游戏。这个谜语和今天这节课的主题有关,也与我们的年龄有关,请大家来猜一猜。

PPT展示谜面:三月三日1人出游。

学生1:时间。

学生2:春游。

教师:对了一个字。

学生3:青春。

教师:回答正确。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美好的阶段——青春期。那么,“正青春”的我们该如何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青春期。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体验欢乐,感受青春的气息,从而导入本课主题。

二、青春期初印象

教师:你们眼中的青春期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1:疯狂的,有一些叛逆的。

学生2:比较容易冲动。

学生3:学习和人际交往压力都开始变大,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PPT展示课前收集的一些关于青春期的话语。内容包括:(1)回家后,话越来越少,喜欢躲进自己房间。(2)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叛逆。(3)上了初中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4)对手机比对我们还亲。

教师:这些话最有可能是谁说的?

学生:家长。

教师:是的,上述话语来自家长,家长眼中的青春期往往等于“叛逆期”。心理学中,青春期又叫作“暴风骤雨期”,因为这个时期我们面临着非常大的身心变化。请同学们就“叛逆期”和“暴风骤雨期”发表自己的看法,你支持哪一个?为什么?你会如何为自己的青春期命名?

学生1:我觉得“暴风骤雨期”比较好,这是一个中性词,可好可坏,取决于我们自己。

学生2:青春期会有叛逆行为,但不等于“叛逆期”,我们会变得独立和成熟。

学生3:我觉得青春期应该叫作“成长关键期”,可以叛逆也可以变得更好。

教师:我们自己以及家长、老师对青春期都有相应的解读。其实,青春期究竟如何取决于我们自己。

设计意图:初中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虽然有显著发展,但仍存在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特点。通过学生视角、家长视角和教师视角对青春期进行解读,呈现更为全面的青春期特点,让学生对青春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三、我的身体变化

教师: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个姜饼人形状的卡片(见图1),请你在上面设计自己的青春期形象,包括身高、体重、颜值。

学生活动并分享。

学生1:我希望自己的身高至少180cm,体重是65kg,颜值嘛,当然要帅了。

学生2:我现在的身高是155cm,我希望自己能长到165cm,体重要保密。颜值就随意吧,不要长太多痘痘就好。

教师:大部分同学都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希望自己的青春期形象是个子高挑、身材匀称的,但事实上个体在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存在很大差异。生理上的发展对你的自我感觉有多重要?如果满分为10分,你会打多少分?

学生1:我打9分,因为我觉得颜值很重要,长得好看,别人会多看你几眼。

学生2:我打5分,我对自己的长相和身材还是比较满意的,别人的看法不太能影响我。

教师:很多同学认为青春期的外在形象很重要。老师在心理咨询中也遇到一些同学因为身高、体重、颜值等原因烦恼、自卑。那么,外在形象究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自我感觉的呢?

教师播放视频《伤痕实验》。视频内容:实验者向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面部有伤痕的人的反应。每位志愿者由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道伤痕,志愿者可以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后的效果,随后,镜子就被拿走。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稳固妆容。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即每个人都恢复了原貌。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人流密集的各医院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来往的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志愿者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臉看。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与往常并无二致,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会感受到什么样的外界眼光。

教师:看完视频后,你是如何看待外在形象对人的影响的呢?

学生1:形象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学生2:我觉得心善人才美,就像视频中所说——内心世界最重要。

教师:同学们,青春期的我们可能会更加在意他人对自己形象的看法和评价,但其实真正起作用的不是他人,而是我们对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引导学生自主规划、设计青春期的形象,看到学生的需求;接着,通过自评打分和视频《伤痕实验》,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外在形象,将关注点由“外在形象”引向“内心世界”。

四、我的心理变化

教师:青春期时,我们会有很多的想法和感受,这些想法和感受能否得到家长、同学和老师的理解呢?

学生1:很多时候不能。

学生2:父母一般不能理解,好朋友还是可以理解的。

教师:大家有哪些内心感受和想法是父母无法理解的呢?

学生3:就比如关于手机的使用,只要我一用手机,我妈妈就说我在玩。

学生4:我父母嘴上说要民主,但其实都不怎么相信我,很多事情都直接替我做决定。

教师:当父母表现出不理解的时候,你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5:不说话,否则就会被唠叨很久。

学生6:我和父母说不了几句话就开始吵架。

教师:采用这些做法后,你们的内心想法和感受被看见了吗?

学生7:当然没有。

教师:同学们都渴望父母的理解,渴望内心的想法被“看到”。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同龄人的做法。

播放视频《少年说》片段,视频内容:一个七年级的男生对父母说,青春期的他因为难以克制自己的脾气,明明想要好好沟通交流,却常常和父母争吵,导致彼此都很受伤。他向父母道歉,也希望父母能够耐心地倾听自己的心声,多给自己一些鼓励而非批评。

教师:请大家借助“冰山模型”分析视频中男生的内心世界,并以小組为单位填写“青春期的冰山模型”学习任务单(见图2)。冰山模型中,水平线以上的部分是我们表现出的行为和情绪,水平线以下的部分是我们隐藏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学生小组讨论并填写学习任务单。

教师:视频中的男生表现出的行为是争吵、发脾气。其实,他的内心可能是委屈、压抑的,期待能与父母好好沟通。接下来,请大家尝试续写故事。结合“冰山模型”,预测视频中后续的亲子关系走向。

学生:亲子沟通可能会顺畅一段时间,但后来因为父母看不到孩子的真实感受和期待,又会开始相互不理解了。

教师:大家的续写内容好像都指向“不顺畅”。既然这样的沟通效果不佳,同学们觉得还有必要进行沟通吗?

学生:还是有必要的,不能因为沟通不顺畅就不沟通,那样更不可能得到理解了。

教师:是的,青春期的我们需要沟通。很多时候导致我们沟通不畅的原因其实就是“冰山模型”中水平线以下的部分。同学们,你们有真诚、主动地把这部分展现给父母吗?

学生:有的时候我会和父母分享感受和需求,但他们一表现出不理解,我就不想说了。

教师:同学们能认识到“即使沟通很难,但仍然需要这样的沟通”,已经非常棒了。水平线以下的部分较难浮出水面。这样的沟通其实就是在尝试让它们被看到,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向好朋友倾诉、写日记等方式。大家愿意尝试吗?

学生:愿意。

教师:这是我们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关键一步,也是我们顺利度过青春期的重要一步。

设计意图: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冲动性强,独立自主意识增强,渴望被理解,但有较明显的内心闭锁性。本环节通过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案例,借助“冰山模型”理论让学生看到自己更加全面、真实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自我觉察意识。

五、我和我的青春期

教师:大家看过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这几部电影吗?

学生:看过。

教师:影片从不同人的视角诠释着自己和祖国、家乡、父辈之间的故事,普通却不平凡。为了让父母、同学、老师更好地理解青春期的你,请写一句话真诚地介绍“青春期的我”,以此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

学生1:我其实是多愁善感的,有点害怕与人交往,但又很渴望友谊。

学生2:我渴望得到身边人的理解和信任。

学生3:愤怒很多时候只是我的保护色,其实我是希望得到更多的认可。

设计意图:青春期的学生渴望被理解,但很多时候无法理性、全面地表达自己。结束环节通过设计关于“青春期的我”的介绍,帮助学生在自我表露的过程中真正认识自我,学会合理地表达需求。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猜谜、自我规划、视频教学、故事续写等方式,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认识和接纳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进而提升他们对自我内在想法和感受的觉察。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主体性和团体动力,让学生自主设计青春期的外在形象,既能反映学生的内心期待,又能在互动中感知外在形象与内在感受的密切联系;通过视频《伤痕实验》,将学生的关注点由“外在形象”引向“内心世界”;以“冰山模型”为工具,对同龄人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故事续写,增进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本课的不足之处是课堂环节较多,课上关于“青春期的我”的分享不充分,建议将这部分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交流。

【点评】

本节课的活动设计既有专业性又有趣味性,教学形式丰富灵动,增进了学生对青春期的了解,促进了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体有以下几个亮点。

1.选题精准。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七年级学生进入初中后,要面临新环境和青春期的双重挑战,因此,对他们进行青春期相关知识的讲解非常必要,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对青春期变化的不了解、不接纳而引发更大的自我冲突。

2.环节紧凑。本节课以“青春期初印象—认识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聚焦自我”为逻辑主线,逐步深入,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联结和反思。青春期个体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变化是密切相关的。教师设计活动让学生自主规划外在形象,为学生提供了表达内心期待的机会;而视频《伤痕实验》巧妙地将教学内容由“我的身体变化”过渡到对“我的心理变化”的探索。

3.素材丰富。“姜饼人”通常被用来作为性教育的工具,本节课将“姜饼人”作为学生青春期自我形象规划的工具,体现了学生对青春期的自我掌控。冰山理论是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重要理论,本课将冰山理论简化为“冰山模型”,借助案例分析学生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让青春期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除此之外,视频《伤痕实验》《少年说》的使用也非常巧妙。因此,教师要具备在生活中发现素材、灵活运用素材的能力。

(点评嘉宾:梁剑玲,广东省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心理健康教研员)

3974501908248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课青春期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学习心理辅导课的设置与设计
高中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辅导课共通性的几点思考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
生命年轮在心理辅导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