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2-03-16张静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熏蒸西医膝关节

张静

河南孟州民生医院康复科 孟州 454750

膝关节是人体的主要承重关节之一,膝关节周围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包括股骨远端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腓骨小头骨折等。常导致剧烈疼痛、膝关节不稳定,以及关节面不平整、下肢力线异常等关节畸形,对患者日常行走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内固定手术是临床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主要手段,但若术后患者未能及时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易出现关节粘连、感觉减退、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从而影响膝关节功能的顺利恢复。因此,术后对患者开展早期科学康复功能训练,对改善患膝功能至关重要。本研究拟通过病例对照分析,进一步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康复科2019-02—2020-05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术前经CT、X线等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2)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3)符合切开内固定手术指征且由同一组医生施术。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心、肺、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内科基础疾病的患者。(2)开放性骨折及术后出现关节严重感染者。(3)存在认知障碍及神经损伤者。将符合上述纳排标准的64例患者按不同术后康复治疗方法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32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

1.2.1 西医康复治疗 术后早期卧床休息、维持膝关节功能位。行特定电磁波谱 (tedingdiancipu,TDP)膝关节局部照射及低频脉冲电治疗机治疗,2次/d,20 min/次。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伸屈训练,30 min/次,1次/d。直腿抬高(由被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训练,起始阶段10次/组,2~3组/d,之后逐渐加大至20次/组,2~3组/d。在生命体征及骨折内固定稳定性良好的前提下,辅以CPM机练习,起始角度0 度,40~60 min/次,1~2次/d。负重练习一般于术后 6 周开始,根据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开始1/4~1/3负重,术后8 周1/3 负重,10 周1/2负重,12 周可接近全部负重[3]。

1.2.2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在西医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干预。(1)中药熏蒸:透骨草、伸筋草、威灵仙各30 g,五加皮、千年健、海桐皮、续断、桑寄生、牛膝各20g,苏木、红花、白术、白芷各10 g。熏蒸时间从切口创面愈合拆线后10 d左右开始,1剂/d,每剂均以3 000 mL水煎成药液1 000 mL,倒入熏蒸桶中继续加热。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将患肢放入熏蒸桶内,熏蒸范围包括膝关节周围 10~20 cm, 2次/d,连续治疗 2~3 周。(2)针灸治疗:每次熏蒸后避开切口根据局部和循经取穴原则,健侧或双侧取梁丘,血海,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太冲,太溪和太白等体穴,消毒后以一次性无菌毫针刺入1~2寸(3~6 cm),留针20~30 min;同时选取3~5个穴位(每次替换)应用温灸器或艾灸架固定实施艾灸,注意避免烫伤皮肤。1次/d,1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3~4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3 d[4-6]。

1.3观察指标(1)术后随访3个月期间的并发症:膝关节僵硬、关节囊粘连。(2) 术后当天和末次随访时,分别采用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LKSS)评价膝关节功能[7]、采用 Barthel 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8]: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2 结果

2.1并发症随访3个月期间,西医组术后出现4例关节僵硬、1例关节囊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中西医结合组术后发生1例(3.13%)关节僵硬。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9,P=0.000)。

2.2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及LKSS、ADL评分术后当天2组患者的LKSS和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术后当天显著改善,但中西医结合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LKSS、ADL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膝关节周围骨折因关节结构及附属装置破坏,可导致关节内出血、肿胀、渗出而引发患膝疼痛、活动受限,以及稳定性下降等;加之术后需较长期制动等因素,若未能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极易引起关节囊粘连、挛缩、僵硬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膝功能的顺利康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9]。因此,合理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对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促进膝关节康复功能恢复,以及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中医学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膝关节周围骨折后可致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本研究中,我们对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在西医康复训练和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经病例对照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联合组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西医组,末次随访时的LKSS、ADL评分均优于西医组。其主要原因在于:中药熏洗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本研究采用自拟中药熏洗汤。方中透骨草、伸筋草、散风除湿、通行气血;威灵仙、五加皮、海桐皮除风化湿、活血通经、除湿散寒、祛瘀止痛;千年健、续断、桑寄生、牛膝补益肝肾、强筋骨、通络止痛;苏木、红花、当归补血活血、止痛祛瘀。诸药共用具有疏通关节经络、活血化瘀、抗炎止痛、祛风除湿,补益肝肾等作用[10]。此外,亦有报道[4],通过局部针刺可达到终止和修复损伤的病理变化,加速损伤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有利于促进炎性渗出和瘀血的吸收和局部经脉疏通,加速清除由于缺血产生的大量有害和致痛物质,恢复正常血运,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本研究还根据局部和循经取穴等原则,对中西医联合组患者健侧或双侧采取梁丘,血海,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太冲,太溪和太白等体穴予以针刺和艾灸,内可调脏腑、外可络肢节,从而起到散寒除湿、养血和营,培补肝肾和通经、疏络、止痛之功效;并通过熏蒸和艾灸的途径增强药物通透性,进一步改善了血液循环、加快炎症产物的排泄及疼痛因子的吸收,从而有效缓解了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增强了膝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1-12]。

综上所述,对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实施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能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猜你喜欢

熏蒸西医膝关节
关于粮食熏蒸安全距离问题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熏艾草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