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效果分析

2022-03-16冯丽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电切多发性宫腔镜

冯丽霞

郑州中康医院妇产科 新密 452370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pyps,EMP)好发于育龄期到绝经期的妇女,是一种子宫内膜腺体受性激素影响引发的局部过度增生的良性病变[1]。在发病初期,由于息肉较小,又无明显临床症状,故常在妇科疾病的筛查中偶尔发现。随着息肉增大和数目增多,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经量增多,以及不孕症和贫血等,甚至可发生恶变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2-3]。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干预。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宫腔镜下刮宫术虽然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有效治疗手段,但术后均有一定的复发率[4]。本研究拟通过病例对照分析,以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EMP的安全性和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01—2020-09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多发性EMP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均依据经量增多,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月经周期紊乱等临床表现,以及阴道超声检查确诊[5]。(2)有生育需求,并符合本研究相关手术的指征[6]。(3)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以及生殖道感染等其他妇科疾病者。(2)有子宫手术史、宫颈瘢痕不能充分扩张者。(3)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以及凝血功能异常者。依据上述纳排标准,共纳入74例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组(联合组)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组(对照组),各37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7-8]2组患者均于经期结束后一周实施手术。术前常规在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硬膜外阻滞麻醉,取膀胱截石位,清洗、消毒阴道,铺无菌巾。扩张宫颈后以0.9%的氯化钠溶液为膨宫液,以90~100 mmHg压力、120 mL/min由宫颈注入。置入宫腔镜,探查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态、数量、位置等。对照组使用环状电极刀(电切功率为80 W,电凝功率为50 W)切割内膜息肉及其基底部组织,止血后结束手术。联合组则继续使用合适的刮匙轻轻刮除散在的内膜小息肉组织,负压吸引装置吸出刮除的组织,确认无息肉残留和活动出血后,结束手术。将切除和刮除的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术后常规行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月经复潮时间。(2)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记录患者的月经量,测量子宫黏膜的厚度。(3)术后随访1 a,末次随访评价疗效。显效:经期恢复正常,宫腔内无炎症、增生组织,未见息肉复发。有效:经期基本恢复正常,宫腔内未见息肉复发,但有轻度炎症或增生组织。无效:经期未恢复正常,宫腔内仍有炎症,可见复发的息肉。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统计术后随访1a期间的并发症(宫腔粘连、宫颈狭窄等)发生率和妊娠率。

2 结果

2.1手术情况和术后临床指标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

2.2手术前后的Hb、月经量、子宫黏膜厚度术前2组患者的Hb、月经量、子宫黏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其中联合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Hb、月经量、子宫黏膜厚度比较

2.3治疗效果、并发症、妊娠率末次随访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妊娠率比较[n(%)]

3 讨论

EMP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由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所致,体积大小不一,数目多少不等。雌激素水平过高与EMP的发生密切相关。单发和较小的EMP患者多无临床症状;较大的或多发性EMP可表现为经期间出血、经期延长,在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的病因中,EMP占21%~39%[9];同时亦是不孕症的盆腔因素之一[10]。依据临床表现、妇科专科检查,以及超声检查,可对EMP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则需要宫腔镜病理学检查。

对无任何症状的单发或较小的EMP患者,因息肉有自然消失的可能,而且恶变率低,故可进行定期随诊、观察;对有症状的多发性或体积较大的EMP患者,或由宫腔因素所致的不孕患者,应采取手术进行干预。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因宫腔镜下可清晰观察宫颈管、内口、宫腔,以及输卵管开口的情况;同时又可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实施手术,已成为诊治EMP的首选手段。

宫腔镜下应用环状电极刀将EMP的息肉、蒂部及其基底周边少许内膜组织完整切除,并采用电凝止血,具有出血量少、子宫内膜损伤小等优势,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还有利于保留其生育能力。但有研究指出,单纯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可能会遗漏多发性分散的小息肉导致术后复发而影响疗效[11]。基于此,我们通过病例对照分析,对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EMP的安全性和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联合组的手术时间虽然长于对照组,但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且患者术后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的Hb水平、月经量、子宫黏膜厚度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表明了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的良好效果及微创性和安全性,与有关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12-14]。其主要原因是两种方法联合施术,不仅可将体积较大、蒂部较深的内膜息肉彻底切除,而且可刮除多发性分散的小息肉。既减少了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又最大限度降低了息肉残留和复发的风险。

综合上述,虽然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EMP增加了手术时间,但未显著影响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妊娠率。而且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和提升治疗有效率。

猜你喜欢

电切多发性宫腔镜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患者中的干预价值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钬激光碎石联合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发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