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模式探讨

2022-03-16杨英英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

摘 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院校课程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案例陈旧、考核方式不全面、教学评价逐年走低等问题。基于这种现状,本研究从简化课程理论、增加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学时、实时更新案例库建设、采用多维度考核评价方式、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探讨了转型背景下《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改革模式。

关键词:转型背景;《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8.075

0 引言

我国地方院校转型的目的就是培养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地方本科院校应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做好各院校的课程转型工作。本研究以笔者所在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展开。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一门经济学方法论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容易对计量经济学课程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另外,计量经济学一般开设在大三上学期,而此时专业课程较多,学习任务较重,同时面临各种择业备考。因此,如何在这样的实际教学条件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本研究的重点。希望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造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并为学生将来职业发展及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1 传统教学模式下《计量经济学》课程现状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

计量经济学的先修课程中对高等数学等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笔者所在院校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这就要求这门课程的设置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要转向应用,突出学生对软件实操技能的掌握。但大多数院校在软件应用方面仍然缺乏重视,笔者所在本科院校也不例外。该课程设有两种不同授课学时:48学时和32学时。其中,48学时中有8学时为实验教学,32学时中有教学过程中有6学时为实验教学。基本上是“重理论、轻实操”的课程设置模式。

1.2 教学案例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讲授需要与现实经济生活紧密相连,但由于课程性质理论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加深了课程的枯燥性,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案例准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学案例必须实时动态、丰富有趣,教学案例的展示方式必须多样化,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当下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案例大多来自课本的陈旧数据,PPT制作基本是陈旧模板,同时案例教学也尚未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特色进行调整,无法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1.3 课程考核方式不全面

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大多数院校一般有两种方式:闭卷答题、课程论文,或者二者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纸质闭卷更多是考察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实操部分只能是让学生根据老师操作出来的结果去分析过程,无法考核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采取课程论文考核的形式,过于重视实操成果分析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夯实性。二者结合的考核方式相对而言较合理,但仅仅48、32学时课程安排的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只是浮于表面。笔者所在高校该课程的一般情况下的考核都是实行平时表现、卷面成绩三七比例,平时成绩中,课堂表现、出勤率占30%,作业完成情况占50%,上机实操表现占20%。除了疫情期间,采用小组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但不管哪种方式,学生都没有主动或被动地利用所学课程技能优势去展开后续的拓展研究,失去了发展成学术成果的机会。

1.4 课程教学评价现状

依据学校制定的问卷指标,学生每学期会对所学课程进行网上教学评价打分,图1、图2为甲乙两位教师近三年来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各指标得分情况。

整体看来,两位教师的指标得分均在逐年走低,尤其是在课堂气氛、教学形象、教学准备等指标方面是学生最为关注的需求,也是得分降低较多的角度,课程改革的同时一定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其中乙教师在最后一学期2020-2021第二学期中的指标得分明显有所提升,大概率是因为该教师近年来在使用雨课堂、mooc等各种理论课堂教学手段尝试教学改革实践,说明改革实践初见成效。

2 转型背景下《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探索

2.1 简化课程理论教学学时

合理调整授课计划,将理论知识的辅助性学习尽量放在课前,可以给学生布置智慧树、mooc等平台的第三方资源的预习,从而减轻学生压力,精简课堂理论学习时长,适当增加具有较强应用价值的实践操作学时,删减理论性强、晦涩的公式推导。若有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课后单独辅导解疑。

2.2 增加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学时

一方面,可以将比赛项目融入计量经济学的实验学时中,以项目倒逼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比如,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全国大学生建模比赛,或者校内自行组织的各种分析类模拟大赛,由学生自己或者3至5人组成小团队,从选题、搜集数据、数据预处理、建立模型、參数估计、模型检验,到最终应用全过程形成论文、PPT等各种成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深入培养。另一方面,对大三学生的暑期实践任务中布置的学年论文,进行强制性要求使用建模方法完成实证分析,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转换能力,并鼓励学生将成果发表。

2.3 实时更新案例库建设

通过实时更新案例库建设项目,充分挖掘计量经济学的优秀实践案例,在实现资源更新、共享的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案例库的建设任重而道远,一方面需要有专人负责收集不同平台、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实时案例,并将案例进行凝练转化成与课程相关的可行性案例;另一方面,在课程讲授同学生的互动中,对于学生反馈回来有待继续深入思考、打磨的知识点,仍需在课后进一步完善案例库。

2.4 采用多维度考核评价方式

在调整课程的理论与实验学时比例的同时,也需要更新学生考核的评价方式。最终评价结果按照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末考成绩二四四比例来分配。其中平时成绩20%主要包含课堂表现、出勤率等,实践成绩40%主要是团队项目成果质量打分、上机实操表现等,末考成绩40%主要是闭卷理论考试。以此来调整课程考核中理论考试所占的比例,激发学生的对课程的主动探索兴趣,提高课程的应用转化能力。

2.5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推进《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改革,可从兩个方面着手:一是理论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引入;二是上机实践中的巩固理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二者相辅相成。在理论教学中鼓励学生关心身边经济发展现状,比如学校饭堂受欢迎窗口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分析等;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探究新冠疫情下当地不同行业经济影响、了解网络借贷受骗影响因素分析等。在上机实操中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案例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探索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应用模型去研究更深入的经济问题,从而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要点。

3 总结

面对《计量经济学》课程中的诸多现状困境,建议转型背景下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探索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简化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增加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学时、实时更新案例库建设、采用多维度考核评价方式、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等。同时,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授课老师教学评价分数较低,说明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实践素养、思政素养等都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各高校需进一步加强《计量经济学》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以进一步借助转型背景,实现《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打造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并为学生将来职业发展及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8-22.

[2]阳玉香,莫旋.转型发展背景下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林区教学,2020,4(08):28-30.

[3]齐亚伟,安锦.本科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5,18(01):15-17+26.

[4]赵明.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案例选择[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3):150-151.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SGH20Y141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英英,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数据挖掘分析。

2221501705267

猜你喜欢

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
关于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问题探讨
应用型经管类本科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