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亚文化圈层中的青年群体引导策略

2022-03-16孟威

人民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圈层亚文化群体

【关键词】主导文化 亚文化 青年圈层 文化疏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青年问题之所以重要,因其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整个社会文化的症候。互联网圈层是青年亚文化的新技术形态,是当代社会文化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社交网络、算法大数据以及智能技术等的驱动,其影响力不断增强。如何理性对待互联网青年圈层亚文化,并处理好这一亚文化形态和主导文化之间的关系,关乎文化创新、进步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是抵御“反文化”渗透蔓延、防范“消极文化”现实影响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主导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探讨文化的开放性和互联网青年圈层亚文化的创造力,揭示互联网青年圈层这一新亚文化形态所引发的反叛、文化疏离问题,提出并深究“圈层自闭”弊端,探讨互联网青年圈层亚文化的价值表征、独特性与实践效果。希冀通过研究进一步促进文化理性的完善,深化对技术文化复杂性、文化创新及亚文化社会治理方向、有效路径的认识。

主导文化与亚文化。文化与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的联系最为密切,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一种文化体系中,因组成部分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将文化划分为“主流”和“支流”。主导文化即在特定文化体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文化形态,它从整体上规定了社会精神生活,体现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主流思想及其发展方向。亚文化作为支流而存在,是那些以地域、民族、兴趣、职业等为纽带,在特定群体中形成、并具有相对稳定性特征的文化形态,表现出区别于主导文化的生活习惯、价值观、伦理规范、文化心理与信念。

青年亚文化是亚文化中的一个分支,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以移民问题为侧重,建立起边缘化青年群体“越轨”亚文化的研究体系。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早期,英国伯明翰学派,着重揭示青年亚文化回应霸权、“阶级社会秩序”困境和社会结构性矛盾所具有的“抵抗”性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跨越新千年,后亚文化范式兴起,这一理论关注碎片化、个人主义的“后现代”经验及其在年轻人建构文化身份中的意义和价值,认为其展现出短暂、流动、异质和虚拟性等后现代特征。

亚文化学术研究的推进,深化了社会对亚文化群体的认识,也或多或少地强化了对于亚文化的某些刻板印象,如美国学者科尔曼(James Semuel Coleman)将青年亚文化作为存在于成人鼻子底下的另类文化来看待,认为它远离了主体社会建立的体系目标。承循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思想,不少学者將亚文化看作从属文化阶层与主导文化阶层通过“协商”和“斗争”最终取得的政治成果。法国学者莫里斯·迪尔韦热(Maurice Duverger)更激烈地提出,亚文化对于主导文化而言是一种“抛弃和对抗”“本体系根本价值观”的“反文化”。

主导文化的开放性与亚文化的创造力。以客观态度对待青年亚文化,虽然它较多地表现出与主导文化的差异,一些并带有明显的叛逆特征,但对于亚文化群体及其文化真相的认知仍然不可一概而论。这是因为:其一,主导文化与亚文化存在一种长期竞合的互动关系。每一种特定的主导文化固然有其维护持续性与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文化形态从来都不是绝对封闭和自足的,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模式会完全彻底地为下一代人所继承,相反,开放、创新、可变迁是文化发展的常态。其二,在某种特定文化体系内部,技术、文化“他者”等因素,或有能力为主导文化的更新演进注入新的因素,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气质。其三,通过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互化与涵化,主导文化和亚文化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能够相互融合、转化,进而实现文化转型。因而,健康的社会文化发展必然包含主导文化和亚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从而使主流价值取向得到丰富和完善。

互联网青年圈层亚文化。相比传统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圈层文化成为青年人“最真实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他们以符号、文本为表现形式,借助于媒体所实现,由情感、技术、观念、态度、行为共同建构的自成一体的生活体系。这种生活方式可归属“在一个大文化区域中那些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亚区域”,呈现出基于年龄要素而产生的差异文化的特点,因而,可将其视为一种当代青年亚文化。

互联网新媒体为青年圈层的文化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潜能,拓展了文化个体及群体生产、传播、消费和参与的路径。借助于新媒体,更广泛文化形态间的融汇、质疑、对照成为可能,文化调适亦得以实现,圈层文化在自我意识、主体性、价值认同、符号表达、叙事风格等方面都展现出数字文化的独特性。年轻人参与文化的创造,改变自身和群体在社会总体文化结构中的位置,深入到文化创新进程之中。对于这一新的亚文化潮流,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促进其吐故纳新自觉扬弃,纠正其文化偏离行为,提升其创新力影响,是丰富和发展主导文化,引导和把握文化方向的重要现实议题。

在现实层面,互联网青年圈层亚文化对于主导文化的反叛常表现为外显与内隐的两个方面,一是对外拆解、重构文化叙事,甚至通过无底线标新立异、网络狂欢、暴力等方式对抗主导文化,制造社会文化疏离。二是通过想象性壁垒固化群体内容认同和控制力,或形成圈层自闭,强化内外有别的文化分裂感。

某些青年圈层亚文化对消费和娱乐的过度沉迷,僭越了理性文化意义的追求。不良亚文化通过某种被编码过的言说施加影响,以碎片化、瞬间化、反主流、隐喻等方式,造成了文化价值观误导,消解圈层群体的历史认同与责任感。如有网络历史虚无主义者陶醉于无极限的恶搞、解构,将攻击对象扩大到历史、英雄人物,胡乱编排颠倒黑白,引发了某些圈层粉丝跟风炒作,强行为其洗白、拉踩引战主流文化,“围攻”媒体平台,严重干扰了社会文化认知,突破了伦理和法律的底线。

新的越轨行为所导致的主导文化风险增加,还包括一些游戏动漫、同人文学等圈层中屡屡出现的洗稿、盗版等侵权行为;追星迷群的消费主义至上,以及投机资本助推圈层高消费形成灰色产业、恶性竞争野蛮生长;“口水”与“拳脚”并用的网络狂欢与暴力行为等,侵蚀网络文明生态,阻碍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

在一些圈层内部,群体的一致性关注和态度,对于特殊话语、符号的偏爱会固化圈层的封闭与保守,加固想象性藩篱,并使之极化到群体放弃反省与批判力——这里将此称之为“圈层自闭”,也将另一些人隔离于圈层之外——包括那些无法共享文化经验的人群,或者是对圈层文化缺乏认知、知之甚少、特别是怀有成见的人。如因不理解火星人、符号串等表达方式,圈外网民或新入圈者常遭到圈群的歧视。当类似的歧视演变为一种群体倾向与压力,极化效果溢出,更易造成圈层与外界文化的分裂。

在《信息乌托邦》《网络共和国》两部著作中,学者桑斯坦(Cass R.Sunstein)对互联网群体的“信息茧房”和“回声室效应”曾发出预警。“信息茧房”指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十分有限,很大程度上受到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拘束在类似蚕茧的“茧房”之中。“回声室效应”的含义是:人们更容易听到志同道合的言论,却也让自己更孤立,听不到相反的意见。虽然茧房效应侧重于个体的行为选择,回声室效应则着重群体观念的强化问题,但是从信息选择的效果和态度偏向的呈现看,两者具有一致性。在茧房和回音室效应的交织作用下,圈层很容易演变为一种文化自闭区隔带。地带内部,人们关注的对象集中,接收的信息有限,原有认知不断得到群体强化,使得身份知觉凝固,价值认知固化,情感束缚筑牢,一旦某种观点意见合声嘹亮,很容易形成舆论风暴,并展现出外溢的干预力。

尽管存在弊端,但扬长避短,互联网青年圈层亚文化仍然值得文化社会甄别、理解和涵容。在价值层面,这一文化样态不仅可以创造性地成为主导文化的补充,防范大众对于文化认知的固化;也有助于调动更多人的参与热情,将多元文化优势要素吸纳到主导文化的生产、传播过程中,增添主导文化的魅力。同时,新时代圈层文化中的佼佼者,不断以志愿者身份实践寻找克服青年亚文化非理性的新路径,促生出新的、带有正面价值指向和理想维度、具有感召力的文化行动,发挥出文化引导正能量的作用。具体而言,其文化价值表征于如下四个层面:

第一,挪用与风格创意:与主导文化的同源、默契。整体看,中华文化仁和的历史特质和稳定发展的现实语境,使我国互联网青年圈层亚文化虽然表现方式独特,却并未形成纯粹意义上的反文化。相反,从其关注的重点与文化资源的运用上看,这种亚文化显露出与主导文化的密切关联。其一,亚文化从主导文化原创中汲取养分或灵感。其二,主导文化社会为亚文化准备了价值观起点与方向。其三,亚文化可能通过二度创作方式“揶揄”主导文化,但通常集中于反映其群体诉求——解决共同面临的矛盾和代表性心理问题。

在一个追求动漫文化旨趣的青少年圈层中,包公清官系列作品一度成为人气很高的IP,圈層成员积极参与偶像人设创作。以机智、多变、一点点善意的狡猾呈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着重表达主人公轻松、幽默的一面,塑造其威严又平易近人的形象。作品的绘制风格突出搞笑因素,渲染诙谐趣味,表现手法上不同于传统,但其内容主旨与主导文化的关联十分清晰。作品采用国漫的创作笔法着力反映反腐倡廉的现实主题,融入了青少年的生活理念和审美趣味,传达出亚文化群体对于主导文化的理解和接纳。这类作品在文化根源、价值观和风格创意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主导文化的同源、默契。

第二,符号展演:富有边界感的文化自我阐释。互联网圈层热衷于使用另类话语符号,是一种自我展演,也可作为群体的身份识别。如以25岁以下的网民为主体的B站,弹幕话语为其圈层文化的一个主要特色。从保守主义的角度看,弹幕话风夸张、随意、口水化,包含大量冗余符号,似与严肃的文化表达格格不入。但在青少年那里,这种符号展演却能够凸显特色阐释“自我”。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直播视频中,一位用户打出飞屏弹幕:“90后向全体抗日老兵致敬!”,立即引发了效仿与追随。“70后向全体抗日老兵致敬!”“80后向全体抗日老兵致敬!”“某某向全体抗日老兵致敬!”,跟随弹幕铺天盖地,罩住整个电脑屏幕。通过这种言简意赅的话语表达,青年人将自我情感和认知汇入视频观看,寻求并建立起群体的价值观认同、共鸣,基于爱国情感的圈层共同体在屏幕中迅速浮现。

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研究迷的主动性认为,粉丝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公开声明与生产粉丝身份(声明生产力)。能够通过阐释、重读、盗猎、挪用等策略,将媒介叙述重构为一个表达自我意义与快感的独特艺术世界(文本生产力)。能够运用大众文化商品符号引导社会认同、创造社会经验意义(符号生产力)。在互联网圈层群体的行动中,三种生产力的实现形成了明显的次序。声明与文本生产力的实现需要借助符号建构来完成。首先,每个人都作为符号化的文化节点而存在,他们作为“符号人”,能够自由地展现自我、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其次,通过话语符号的互动交流,信息和观点得到引证与修补,增强了圈层归属感,展现出群体文化的自足与自信。最后,符号展演彰显出文化自我和有机体交融、运作的组织效力,对内起到了吸引与凝聚作用,对外勾画出清晰可见的亚文化边界。

第三,不回避现实的目标:圈层一致性与整体文化行动。成人社会容易将青少年圈层亚文化视为一种不成熟、自我陶醉式的消费活动,而对于其所蕴含的文化潜能和培育作用估计不足。实际上,圈层亚文化并不远离或回避对社会文化重大议题的思考,青少年网民的网络行动力强,对主导文化的传播能够施加积极影响。以2008年4月的奥运火炬传递受阻事件为一个契机,越来越多的二次元爱好者“破壁”而出,通过ACG创作抒发情感,积极主动地在社交媒体上表达爱国立场。“帝吧出征”也成为“小粉红”群体抒发家国情怀的标志性现象。主旋律影视作品《觉醒年代》《长津湖》在青少年圈层中所引起的巨大反响,同样震撼了主导文化社会舆论场。这类迅疾果决的文化行动表明,借力于互联网赋能,互联网青年圈层亚文化在价值观塑造和文化建设、导引方面,能够释放出正能量。

第四,空间赢取:圈层控制力与文化影响力的蔓延。圈层控制力的产生、维系和蔓延是一个空间赢取的过程,主要指向四种空间:一是圈层内部空间;二是扩大的虚拟空间;三是心理空间,包括个体的文化时间;四是群体活动线下空间。圈层的发展也是一个文化分层与分权的过程,对内能够建立起新的组织文化机制,施加以话语权力为中心的“层级”文化控制力。对外则着力于打破既定秩序,强化其文化价值影响。外部空间的赢取或表现为通过讲述、说服建立圈层理念的认同,或表现为对他者形成批判取得话语权。这种作用力若得到主导文化的有力牵引,能够彰显出对于社会文明的建设性价值。

互联网青年圈层亚文化,带着对主导文化融汇、创意的底色,携载新一代群体的风格色彩,着重于发掘和彰显自我,努力展现其存在的文化价值和独特性,值得文化社会认真评估包容对待。但同时,其所夹带的反文化、虚无和傲慢无他的态度行为,非理性言行所造成的种种不良后果,触及社会伦理和法律底线,需要严肃矫正和治理。一个理性、宽容的文化社会,既要破除对亚文化认知的保守、封闭,保护来自于多元文化的创造力;也有能力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出务实有效的治理方式,在发展与治理的平衡中有力提升主导文化的影响力。

将互联网青年圈层亚文化纳入文化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工程之中,第一,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细化分类管理,强化行为自律,确保圈层亚文化的良性方向。第二,需改观资本不稳定介入的市场机制,加大投融资措施力度,给予圈层文化新产业以更多支持,规范其发展。第三,鼓励和大力扶植包括优秀自媒体作品在内的精品内容生产,推动新产业文化发展的活跃、稳定、健康态势。第四,充分调动各类媒体、协会组织、青少年机构、文化企业等资源、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文化服务和交流,吸收青少年志愿者参与评议和管理,激发圈层文化的管理侧效能。第五,把规范发展与网络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提升有效性,进一步促进网络文化进讲堂、进校园、进家庭,深化青少年对媒介内容的消化理解和辨别判断能力。聚合全社会之力,将互联网青年圈层亚文化的发展纳入健康、理性、文明的轨道。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学研究室主任、教授)

【参考文献】

①Stuart Hall and Paddy Whannel, The Popular Arts, Beacon Press, 1967, p. 274.

②S.Redhead, Subcultures to Club cultures, Oxford:Blackwell Press, 1997, p.95.

③Martin, B A Sociology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Changes, London:Basil Blaekwell Publishers, 1985.

④[法]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⑤孟威:《“饭圈”文化的成长与省思》,《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19期。

⑥孟威:《抵制“英雄诋毁说”“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逆袭及其克服》,《人民论坛》,2015年第15期。

⑦[美]凯斯·桑斯坦著、毕竞悦译:《信息乌托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⑧[美]凱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⑨Fisk, John,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Lisa A.Lewis(ed.), The Adoring Audience: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2, p37, 39.

⑩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孟威:《主旋律影视作品为何成“爆款”》,《人民论坛》,2021年第29期。

责编/银冰瑶 美编/薛佳莹

3402501908205

猜你喜欢

圈层亚文化群体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探秘
漫画哲理
新媒体时代圈层文化现象研究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网络圈层如何赋能青年
“后浪”叠起,媒体如何引导圈层文化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中间群体
把脉“腐败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