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依恋理论对亲密关系的思考
——以《甄嬛传》“三姐妹”为例

2022-03-14尹健行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2期
关键词:甄嬛传亲密关系皇帝

尹健行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儿童与其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情感。它存在于儿童与其照顾者之间,是感情交往过程中的联结和纽带[1]。尽管依恋只在儿童时期表现明显,但事实上,依恋贯穿人们的一生。依恋理论最早由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随后玛丽·安斯沃思(Marry Ainsworth)将依恋分为不同类型,关于依恋的研究就此展开。但当时对依恋理论的研究大多还局限在儿童时期。直至19世纪80年代后期,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的加入,才使得依恋理论拓展到成人领域。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儿童时期不同的依恋类型对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影响。亲密关系属于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一般来说,广义上的亲密关系是指个人与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的人建立起来的密切友好的交往关系,家庭、婚姻、恋爱、性爱和友谊等关系都属于亲密关系的范畴[2];狭义上的亲密关系指的是夫妻关系或情侣关系,关系双方一般是一男一女。

《甄嬛传》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于2011年出品的清装宫斗剧,该剧开播后收视率节节攀升,堪称宫斗剧的巅峰之作。剧中女性人物众多,各自形象鲜明。不但有甄嬛、沈眉庄、安陵容这“三姐妹”,还有皇后、华妃等,她们的原生家庭以及个人的性格、认知、行为方式等各不相同,成人后各自的亲密关系也有着明显差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不同的依恋类型与其所产生的亲密关系之间的联系。

1 依恋理论及成人依恋

依恋理论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是在传统精神分析和客体关系心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重视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主要聚焦于考察依恋的不同类型[3]。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Marry Ainsworth)根据陌生情景实验将依恋分为三个类型:安全型、不安全回避型和不安全矛盾型。又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安全混乱型依恋,以及依恋的极端形式——无依恋,共有五种类型:第一,安全型依恋,产生的条件主要在于他人的积极响应,这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自尊感、自我潜能感;第二,不安全——回避型依恋,由于父母的忽视、专制、拒绝,儿童的期望经常落空,逐渐让人产生逃离倾向;第三,不安全——矛盾型依恋或反抗依恋,由于父母的照顾方式不一致,对儿童的需求不敏感,儿童缺乏自信,容易产生各种怀疑,一方面有对爱、亲密、关注的需要,一方面又怀疑是否能够无条件不间断地获得;第四,不安全——混乱型依恋,照顾者一方面积极照顾,一方面又充满敌意,使得儿童无所适从;第五,无依恋,常见于照顾机构养育的儿童,虽然其基本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但缺少环境的刺激,没有机会与他人形成情感纽带,从而缺乏互惠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前三种依恋类型。

鲍尔比还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内部工作模式,指在孩子与父母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内部心理表征。内部工作模式整合到个性结构中,成为个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工作模式组织与依恋有关的经历和感觉,指导儿童在新情境中的行为,甚至会影响其成人之后与他人、孩子的关系。也就是说,这种模式比较稳定,一旦建立就可能是永久的。儿童时期的依恋经验会积淀下来,成人之后变成一种与依恋有关的心理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成人依恋[4]。

综上所述,即使是成年人,也会表现出与其在儿童时期所形成的依恋相似的状态。成人的依恋大体上可分为三种最主要的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三种依恋类型。

2 甄嬛:安全型依恋

儿童时期的甄嬛生活在一个既稳定又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最关键的是,甄嬛父母之间的关系非常好。“父亲喉疾,也是臣妾母亲每日牵挂之事。春日熬杏仁百合,秋日蒸川贝白梨,悉心照顾了许多年。”“你父母伉俪情深,所以生出的女儿才如此温婉多情。”甄嬛没有兄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甄嬛的父母不重男轻女,将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在她和妹妹身上,这样的家庭环境对甄嬛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除此之外,在甄嬛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父母善于与其进行沟通。“常听人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如今也轮到自家身上。”“为父不指望你日后大富大贵能宠冠六宫,但愿我的掌上明珠能舒心快乐,平安终老。”他们有什么事也从不瞒着她,哪怕是甄父在官场上的事情,也从不避开甄嬛。这一点可从甄嬛入宫前在寺庙门口与温实初的对话中得知,甄嬛对于自己父亲在官场中帮助温实初父亲的事情十分了解。由此可见,甄嬛的原生家庭十分幸福美满,其家庭教育更像是一种情感式的沟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都可以使甄嬛形成安全型的依恋。

安全型依恋者以信任他人、喜欢保持亲近为特点。这类个体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是有值得别人喜欢之处的,会信任对方、不担心被抛弃。在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或矛盾时,安全型个体可以与对方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主动解决问题[5]。甄嬛刚入宫时,在倚梅园中祈求“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可看出其爱情观之正确。后来,皇帝宠幸于她,甚至是专宠于她,甄嬛也没有因此沾沾自喜,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还劝皇帝“雨露均沾”,甚至主动把皇帝推向她当时的“敌人”——华妃。甄嬛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她是安全型依恋人格,在亲密关系中不担心自己会被抛弃。对甄嬛来说,比起日日夜夜黏在一起,她更看重她与皇帝之间那种微妙的情感纽带。在二人独处时,甄嬛可以与皇帝从琴棋书画谈到天文地理,能够与皇帝心意相通。去往甘露寺后,果郡王又及时出现在甄嬛的生命中,在她人生最黑暗的时期,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给她带来了一束光。此时的她虽有顾虑,但最终还是勇敢地踏出了那一步。二人坠入爱河,情比金坚。甄嬛之所以能够踏出这勇敢的一步,也与这种安全型依恋有关。在甄嬛的感情经历中,不论是前期与皇帝之间的亲密关系,还是后期与果郡王之间的亲密关系,都是积极良好的,她一直对亲密关系持有乐观的期待。

除了爱情,甄嬛对身边人的各种帮助也能体现出这种依恋情感对她产生的影响。她进宫前主动帮助被刁难的安陵容、进宫后帮助好友沈眉庄澄清冤情,而且作为小主,帮自己宫里的太监解决生活困难、帮自己的贴身宫女浣碧和槿汐追求爱情与幸福,等等[6]。安全型依恋不仅使甄嬛在爱情方面拥有积极良好的亲密关系,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使她能够关怀和理解他人。

深入来讲,安全型依恋还可以提高个体的自尊感和自我价值感、激发潜能。首先,在整部剧中,甄嬛自始至终尊重自我,追求男女平等。在与皇帝相处的过程中,甄嬛不愿被皇帝视为他众多妃子“之一”,而是想成为皇帝的妻子,成为“唯一”。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想法是出于对皇帝的喜欢和在乎,但本质上是她内心渴望男女平等,不愿意成为皇帝的附属之物。其次,甄嬛也一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甄嬛一出场,便是在寺庙中许愿,希望自己被“撂牌子”。与大多数秀女不同,她并不想要所谓的荣华富贵,而是希望自己可以与自己心爱之人白头到老,“一人一世一双人”。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甄嬛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愿违背内心、随波逐流。她希望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为自己而活。再次,甄嬛还是一个不畏强权的女人,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得知皇帝宠爱她只因她和已去世的纯元皇后相像,并非是真的爱自己后,她果断放弃了这段感情,选择出走甘露寺,甚至向拥有男性最高权威的皇帝宣战。

3 沈眉庄:回避型依恋

儿童时期的沈眉庄经历了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不仅是生活地域发生了改变,而且其直接抚养人也从外公、外婆变成了父亲、母亲。而且,从沈眉庄与沈母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她们母女二人的关系并不是特别亲密,更像是老师与学生。与甄嬛进宫前甄母对她的各种担心相比,沈母在沈眉庄进宫之前却满是欢喜,丝毫没有担心自己女儿的意思。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沈眉庄从小受到的各种教导都是在为入宫作准备。沈眉庄的确成长得很好,端庄、大气、优雅,几乎所有用来形容大家闺秀的词都可以用在她身上。但也因为她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父母对她的忽视,致使她形成了一种回避性的依恋,总是有逃离的倾向。根据内部工作模式,从小的这种逃离倾向,使沈眉庄直到长大也依然保持着这种不安全的依恋。

这种不安全的回避型依恋使得个体不管是在儿童时期还是成人时期,都不太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其特点就是缺乏信任,习惯跟他人保持情感上的距离;在亲密关系中,会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没有安全感,也不善于主动[7]。

入宫后,沈眉庄由于高贵的出身和自身优越的条件,最早得到皇帝的宠幸。但从她与皇帝之间的相处状态来看,沈眉庄并不是真心喜欢皇上,更多的是为了自己整个家族的荣耀。可以说,她并没有主动与皇帝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在剧中,假孕事件是她入宫之后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一入宫门深似海”。在该事件中,沈眉庄一直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站在皇帝的角度替对方考虑,二人的关系就此破裂。太后想方设法帮助他们缓和关系,皇帝也曾多次主动示好,沈眉庄却一直心高气傲,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反观甄嬛,在前期与皇帝也有过不小的矛盾和风波,但甄嬛主动与皇帝修复关系,沈眉庄却选择与皇帝决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甄嬛和沈眉庄二人的依恋类型不同。甄嬛从小生活的环境温暖且幸福,父母之间感情很好,使其对夫妻之间的情感充满了信心和信任。而沈眉庄虽然出身高贵,但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这种从小的不安全感,使她选择了一种“自我毁灭式”的自我保护方式,体现出她“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性格特点。到后来,她之所以对温实初产生爱慕之情,是因为温实初真心实意地对她好,她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即便如此,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沈眉庄还在问温实初对她有没有真心,还在为自己找寻一种安全感。此外,在宫中长街上碰到刚刚得宠不久的余答应乘坐轿辇时,早已是沈贵人的沈眉庄,会主动给余答应让路。回避型依恋早已深深内化于沈眉庄的认知,每当遇到问题,她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离。

4 安陵容:矛盾性型依恋

儿童时期的安陵容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自幼和母亲相依为命,与甄嬛和沈眉庄二人的家境相差甚远。安母原来是苏州的一位绣娘,安父则以卖香料为生。后来,家里靠着安母卖绣品挣的钱,给安父捐了一个“芝麻小官”,但安母却因此熬坏了眼睛。安父当官后,便不再过问她们母女二人的事,还纳了许多妾室,安母虽然是正房夫人,却总是受到妾室的欺负,母女俩在家里毫无地位。

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安陵容无法深切地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逐渐形成了矛盾型依恋,性格敏感、多疑,且十分自卑,甚至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她有着对亲密关系的需要,渴望被人关注,但总怀疑是否能够无条件、不间断地获得。

在她好不容易得宠之后,她与皇帝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微妙,她既渴望靠近,又十分害怕,不懂得怎么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她与皇帝之间的关系,不像是甄嬛与皇帝那样的心意相通,更像是一种交换,即安陵容用她的青春来换取自己和父亲的前途。为皇帝唱歌、冰嬉,都是为了取悦他,她更像是皇帝的一个“附属品”,并不是真正独立健全的人。不仅是皇帝,安陵容与其他人的关系也很矛盾。她在选秀时与甄嬛、沈眉庄结为姐妹,但之后因为种种事情,就觉得二人并不是真心待她,对她的好也是想要利用她,与二人渐行渐远,甚至故意伤害她们。在剧中,安陵容病态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是她从小形成的矛盾型依恋,导致她难以与他人产生积极正向的亲密关系,这不仅会让自己痛苦,还会把这种痛苦传递给身边人,正如安陵容在离开人世前对甄嬛所言:“抱歉,你的安稳人生,终究是被我毁了。”

5 结语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儿童时期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依恋,会影响人们未来亲密关系的建构。《甄嬛传》中,“三姐妹”成长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她们在儿童时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依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们各自构建亲密关系的能力和亲密关系的质量。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个人心境的变化等都可能改变个体对亲密关系的认知和行为。但是,儿童时期的依恋还是需要引起人们重视的。怎样使儿童产生安全依恋,又怎样将儿童已产生的不安全依恋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甄嬛传亲密关系皇帝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亲密关系不会真的无疾而终
皇帝需要帮忙吗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女皇帝
皇帝怎么吃
暴力 亲密关系中的致命毒瘤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甄嬛传》在美遭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