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出错”出发,让劳动学科教学更高效

2022-03-14江苏省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平江实验学校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3期
关键词:样线尝试错误

唐 雯(江苏省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平江实验学校)

小学劳动学科是重实践重操作的课程,检验教师课堂教学的标准之一,就是学生作品的完成率。学生不管是在学科学习,还是在实践操作中有“出错”的情况,是极为正常的。关键是教师以何种态度对待学生的“出错”。那么,我们该如何将学生出的“错”转变为新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继续学习,使课堂教学更高效呢?

一、学生“出错”是常态

根据儿童心理学小学生认知学习规律可知,小学生感知事物较为笼统,知识构架不完整,处在形象思维的层面,往往有死记硬背、粗心大意等不良的学习习惯,因此不管是哪门学科的学习,小学生的“出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更何况是以技能操作为主的劳动课程呢?如果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出错”,放任其自由“出错”,那么这些“出错”定然会妨碍小学生继续学习,最终影响学习热情。因此,教师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务必要重视学生的“出错”。

二、坦诚接纳学生“出错”

通过观察法与问卷法,对某市小学六年级5个班级学生的课堂发言率进行调查,发现该届学生在低年级时期,课堂发言率可以达到90%以上,几乎人人都愿意积极举手发言;但升入高年级后,学生愿意主动举手进行课堂发言的比率降至20%左右。八成被访学生表明自己害怕因说错、做错而被老师和同学否定,甚至嘲笑,而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

对于学生课堂上学习表现,教师首先要有平常心,帮助学生认识到“出错”是真正学习的开始,鼓励学生勇敢展现、分享智慧,保持学生学习的激情;其次,对于任何错误不能直接否定,而要接纳学生的“出错”,并且借机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对于学生在回答中的“出错”,教师可以这样说:“我已感受到你的回答,具有自己的思考,如果可以换一个角度,你会有新的收获;你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试一试吗?”对于学生在制作中的“出错”,教师可以借用爱因斯坦《三只小木凳》的故事,鼓励学生继续实践探究,改良提升。甚至对于低龄的小学生或者动手能力特别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手把手指导,或在课后单独进行辅导,以帮助攻克学习中的“出错”。

教师尊重每个学生,允许学生“出错”——鼓励而不指责,帮助而不放任,使学生愿意尝试不怕“出错”,树立学习的自尊与自信,享受学习的过程。

三、正向思考出错原因

对于学生的“出错”,教师除了包容外,更要站在教育者的高度看问题,反思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在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出版(下文简称苏科版)的六年级劳动教材手缝课——《创意小礼物小熊靠垫》公开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在布料上进行画样完成后,需要放样裁剪(在距画样线1厘米的地方进行裁剪),出现个别学生沿着画样线(即缝合线)进行裁剪。

对于这样的出错,教师不必忌讳,学生会出现操作错误,教师自己先要考虑清楚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究其原因:(1)概念不清,学生未透彻理解手缝中画样线的作用,手缝中的画样线实际为完成线,是针线经过的路线;(2)新旧技能的干扰,学生将纸工制作中沿剪切线裁剪的习惯未加思考,延续到了手缝制作中;(3)读图能力有限,学生在学习导学单时,未注意到“小提示”的内容——要距离画样线1cm左右进行裁剪;(4)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在引导突破难点时,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但是如果此时教师直言,将这四点告知于学生,有可能打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不妨将错就错,教师拍摄下学生操作,投放在屏幕上,请大家“火眼金睛”找一找问题在哪里,一起帮帮伙伴来解决。

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们再次明确了手缝技法中画样线作为缝合线或完成线的作用。运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敢错、敢想、敢问,主动去思错、析错、纠错,树立良好的批判意识,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学习巩固,也让不少学生能改变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

四、尝试“出错”,探究学习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环节的设置也应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尝试“出错”,总结经验,来探究最恰当的方法。

二年级劳动项目《制印版》一课的学习,旨在通过该项目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印刷术,学会“印版”的制作方法,掌握印刷的流程;借助工具,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剪、粘、印的动手能力。整个过程包括:剪切→粘贴→刷料→印刷。在听课中,我们发现在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刷完颜料,进行印刷时,需要使用海绵擦在敷在颜料上的纸背面,进行来回摩擦,此时既不能太用力,也不能按压太轻。这力道该如何控制,教师很难用语言进行表述;如请一个学生上讲台尝试,单个人使用了什么力道,其余学生也是懵。这时,不妨就可以多准备一些废纸,让每一位学生大胆独立练习几次,自己比一比看一看哪次印出的字画最完整最清晰效果最好,想一想该用什么力道来印刷。在尝试中,学生就能掌握了印刷所用的力道,也呈现了较好的作品。

尝试、出错、探究、总结,这一个过程,其实是真正的自学过程,教师也培养了学生自主纠错的意识与能力。

五、转化“出错”,变为资源

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对于教师而言,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或者说,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也是教师最应该教学的。如在三年级劳动项目《剪纸团花》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因为年龄特点与折纸经验不足,往往在将方纸剪成圆形中,因为没有找准纸张的中心点,而造成操作失误,剪下的纸片分成多瓣,无法成“圆”。对于这样常见的出错,教师可以将“出错”现象前置,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正确和错误的两种操作范例通过小视频和动画分解,投射在屏幕上,让学生通过观看并小组谈论辨析,明确方纸变圆纸的关键在于,先要找准中心点,中心点不能剪开。这样为学生剪纸团花的项目学习做好了准备工作。

通过“出错”与正确的对比教学,让学生印象深刻,在实践中提高了正确率,也提高了本节课技法学习的效率。

总而言之,在小学劳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出错”,寻找出错原因,灵活机动,抓住“出错”进行深入教学。学生的出错不仅是一次学习中错误,更是学生进步的阶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法宝。

猜你喜欢

样线尝试错误
照片样线法大豆植被覆盖度测量精度分析
在错误中成长
样线法在北方基岩性海岛植被调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以北长山岛为例
可变距离样线法在浙闽沿海丘陵单元森林鸟类调查中的应用
基于ArcGIS应用六棵树抽样调查方法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不犯同样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