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

2022-03-14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3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史料历史

江 楠(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

具备良好史料实证素养的学生可以主动收集史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实现重现历史、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的目标。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表现为以下两方面:第一,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事实。历史具有一维性的特点,想要了解具体过去发生的事件的真实情况和影响,需要充分利用相关史料,并通过实证的方法开展史料归纳工作,从而客观、全面地重现历史。第二,有助于帮助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历史学习的目标不仅包含梳理过去发生过的重大事件,还包含对历史事实意义的评价。史料实证是评价历史事件的基础,可以使学生基于历史本真科学评价历史事件。

一、引入丰富史料,树立史料实证意识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前提是培养其史料实证意识,教师需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结合自己的专业素养,从多种渠道收集并整合丰富的史料知识,并在课堂教学期间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探究教师分享的课内外史料资源。

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中《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为例,讲解“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入相关史料。首先,教师可以引入《礼记·王制》中“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左传·昭公十七年》中“仲尼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等史料,从而使学生在史料解读期间,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变革。同时,引入《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作品中的经典内容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感受到诸子百家对政治、社会等问题的看法。最后,教师要督促学生结合史料解读教材中的文字,使其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内容,比如,通过《孟子》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句子感受到儒家的民本思想……

二、正确运用史料,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高中历史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史料,鼓励其结合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论述,进而提高其史料实证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精读史料,挖掘出其中有助于了解新课知识的信息,最后形成自己的认识,阐述自己的观点。

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中《东汉与西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教学为例。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相关知识,解读西汉统治者颁布各项政策的原因,教师可以引入与西汉初期社会生活相关史料,鼓励学生归纳其中蕴含的问题,结合史料解读“与民休息”政策的内涵。

如在分享《汉书·食货志》中“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这段话期间,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本段文言文内容进行翻译,并分析其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使学生在翻译这段句子的过程自然归纳出统治者所面临的“农业不发达”“人口减少”“粮价极高”等问题。

此时,教师要请学生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归纳出“让更多人参与务农,提升粮食产量”这一对策。教师要进一步提出问题:“怎么让更多人种植粮食呢?”自然地引入“与民休息”政策相关史料,使学生结合“兵罢皆归家”“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等内容,逐步梳理西汉各项政策颁布的原因及意义。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自己的收获,使其意识到汉初统治者的政治策略以及人民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布置课外任务,培养史料收集习惯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较多,教师很难用有限的课时引入大量与历史事件或人物关联的史料并开展史料分析活动。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史料收集习惯,适当布置课外探究任务,使其能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所学知识相关史料,为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升做好准备。

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中《辛亥革命》一课教学为例,通过正确认识孙中山先生及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有助于使学生强化理解并评价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的意愿。教师可以布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收集与孙中山相关的史料。

为调动学生主动收集相关信息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班级微信群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史料,从都督促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并整合信息。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到与《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讲话》《孙中山文集》《〈民报〉发刊词》等视频、图片或文字史料,也可以查阅1925年3月12日《申报》中的部分内容,进而在解读“奔走国事三十余年……”“与国之外,无其他杂念……”等句子,更加深刻地回顾教材中介绍的1894年11月、1905年8月20日、1912年1月1日等各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感受到孙中山先生为国家、为人民付出的不懈努力,体会到辛亥革命对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

四、组织多样活动,培养史料分析兴趣

针对同一事件,学生可以收集到丰富的信息。然而,很多学生都缺乏深入分析史料信息的兴趣,限制了其实史料实证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学生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期间更加系统和深入地分析史料。引导学生结合史料设计演讲稿、手抄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历史情景剧表演活动等,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史料分析环节中。

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中《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为例,在讲解“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相关知识时,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分析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历史视频、新闻、纪录片片段等史料,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鉴于很多高中生对近代史研究的兴趣不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剧表演活动,将学生划分为多个表演小组,引导其分别演绎“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期间提出‘十四条’”“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期间遇到的困难”“学生在五四运动期间做演讲”等情境,从多个角度解读五四运动相关知识,并为演绎好历史人物的特点,深入分析相关史料,探索时代背景,感受当时民众的爱国情怀。完成情景剧表演活动后,各表演小组还可以推选出小组代表,结合情景剧中的内容讲述相关史料,帮助其他小组的同学自然参与到史料分析环节中。

高中历史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分析史料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史料收集能力,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运用史料,结合相关内容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实现培养其史料实证素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史料历史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