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众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话语建构

2022-03-14任美慧

关键词:大众文化价值观核心

任美慧

大众文化是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的产物,受到资本逻辑和商业逻辑的双重驱动,出现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带来的不良影响。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文化的区分是核心价值观的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是全国人民最大的价值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以文化为载体,大众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因此,用大众文化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众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话语建构,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大众文化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全过程,创造出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时代精品。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大众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而且有利于保障大众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和健康良性发展;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表达的大众化和生活化,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隐性渗透。

大众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建构

一、大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表达的重要文化载体

大众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方式,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相对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文化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大众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与销售,在整个流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达悄然无声地发生着转变,自觉不自觉地引导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大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表达重要文化载体,但与此同时,由于其自身具有经济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双重价值属性,在传播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价值偏差。大众文化是工业社会发展的特殊产物,而且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工业化社会的典型特征是资本的商品化逻辑,文化受到市场化、商业化的强烈冲击,文学艺术、音乐美术、电视电影、广播娱乐等都变成了自由买卖的大众文化形式,文化产品变成了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需求的商品,商品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身的价值。“一种商品要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就必须包含大众的利益。大众文化不是消费,而是文化——是在社会体制内部,创造并流通意义与快感的积极过程:一种文化无论怎样工业化,都不能仅仅根据商品的买卖,来进行差强人意的描述。”1大众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经济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双重价值。一方面,大众文化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实现了自身的经济价值,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商品流通的意义是大众文化自身蕴含的价值观念,大众在消费大众文化产品时依据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不断进行价值解读,同时大众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念也会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大众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传播,有利于借助大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大众文化开始在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在网络空间中创作、流通和消费,突破国家、民族、种族、地域的限制。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大众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华文化的国家话语权和话语影响力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场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想的挑战,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并存的历史背景下,现代化带来的断裂式发展对人的精神家园建设也形成了不利影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的国际交流,带来了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碰撞,对文化安全形成了一定的挑战。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两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变革,大众文化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的重要文化载体和文化组成部分。

二、新时代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大众文化是新时代中国文化样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大众文化传播正能量,满足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受到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多样,甚至出现无文可化和有文异化的取向。

(一)积极影响: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

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基本文化形态之一,与精英文化、主导文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主流文化引领着社会风尚与文化的前进方向;精英文化则身兼文化承传与文化批判的使命,批判反思文化的不足,保障社会文化的合理性发展态势,以提高大众的审美趣味、提升大众的生活追求、丰富大众的人生意义为取向。大众文化是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试金石。大众作为受众一方面接受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熏陶,同时还是文化创新的基本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的主体。”大众文化作为日常生活的反映方式,具有世俗化、娱乐化、个性化、市场化的基本特征;大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的文化形态,具有道德示范、行为示范、价值规范等基本功能。“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作为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等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生态的形态之一,大众文化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发挥“以文化人”的文化育人功能也具有明显的隐性渗透作用。因此,发挥大众文化的积极价值取向,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发挥“以文化人”的前提是提升文化的审美品味、道德品质、艺术价值等,例如《战狼2》《人民的名义》《红海行動》《扫黑风暴》《觉醒年代》等影视作品,都给人传递出正能量,让人们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能自觉不自觉地提升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这就是大众文化的积极影响。诸如此类,大众文化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影响比较深远。大众文化不仅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方式,而且更容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促使其转化成人们自觉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

(二)消极影响:消解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价值观需要文化载体为中介进行传播。价值观与文化是内容与形式、“魂”与“体”的关系。文化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样态,文化内涵的价值观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而呈现出多元多样的发展趋势。大众文化内涵包括多元多样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价值取向,又有消极的价值取向。大众文化内涵的价值取向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受到市场化、世俗化等现代性因素的影响,现有物态文化普遍存在着另类价值张扬、核心价值观被弱化的倾向。个别大众媒体不断翻新选秀、娱乐主题,把隐私当噱头的低俗价值观被放大到公共平台上。漫画、动漫等文化产品在创造过程中随心所欲,缺乏价值凝练,导致青少年的价值错位和价值混乱。”例如,中央网信办从2020年开展了“清朗”专项行动,专门整治网络文化乱象,尤其是2021年6月开展的清朗饭圈乱象专项行动,吴亦凡、赵薇、张哲瀚、郑爽、霍尊等流量明星都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不仅仅是一项网络的违法违规行为,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具体体现。流量明星背后体现的是资本的逐利逻辑与主流意识形态背离、与核心价值观对立的一种社会现象。我国大众文化是在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具有多元多样的价值取向。“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在走向价值虚无主义中有不同的路径,大致包括金钱至上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宣扬自我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追求感官刺激的享乐主义价值观,以及社会批判功能的消退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社会批判功能弱化等消极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大众文化自身内涵的价值取向之間相互冲突,往往是受到现代科技、商品经济、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一方面,技术崇拜带来了只注重科学技术在大众文化产品形式上的创新,忽视了大众文化自身价值观的建设;商品经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大众文化产品自身的审美品位、道德规范、价值追求等;西方社会思潮如功利主义、虚无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民族社会主义等导致大众文化自身的价值冲突。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发展受到社会转型、利益分化等社会基础的影响。为了满足市场主体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大众文化出现了多元多样的价值取向。而大众文化的多元多样价值取向一旦出现价值观念混乱、价值观念冲突就会对人的思想意识产生不利影响。文化荒漠化、文化异化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因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才能保证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导向,才能正确发挥以文化人的功能。

三、建构新时代大众文化价值符号化的话语表达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最大价值公约数。进入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另一方面彰显社会主义社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大众文化是我国现阶段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具有生活化、通俗化、生动化等基本特征。因此,要依托大众文化的活泼形式和多元多样的表现样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同时,大众文化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文化话语表达和叙事表达的价值引领。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的话语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基本的价值规范和价值准则,具有广泛的感召力和现实的凝聚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核。“价值体系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价值体系在与文化的共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属性。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文化属性既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又有极强的渗透力和持续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不仅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价值源泉和价值精髓,而且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民族和国家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标志。核心价值观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的价值观念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对其他价值规范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也是民族、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体现。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大众文化在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中注重话语表达方式,传播正能量,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大众在接受大众文化传播的同时,自觉形成价值共识,从而达成价值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凝练和升华,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文化转型目前刚刚开始,尚未取得自觉性,它一方面通过中国民众的主体意识、个体性、参与意识,创造性的增强而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则通过原有价值的失范、文化观念的冲突和精神世界的混乱而曲折地表现出来。这种历史错位给中国的现代文明进程造成了极为特殊的历史定位,它使得原本以历时的形态依次更替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在置身于开放的世界体系之中的中国社会这里,转化为共时的存在形态;与此相适应,以人与自然的自在的和原始的合一为内涵的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精神、以工具理性为内涵的传统工业的文化精神和以知识理性为内涵的现代工业文明在中国的现代文明进程中同时出现,同时从不同角度冲撞、挤压着中国人。”历史上每一个社会变革的时期,都是价值观念、价值意识多元多样的时期。价值观是区分不同种族、民族、国家的文化标志,对社会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具有导向作用,先进的、科学的价值观能够引领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主体的分化、分层不断凸显,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利益结构的调整会使得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发生改变。全球化、信息化深入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人们接受西方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是对西方的价值观念产生认同的过程。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众文化发展进程中多元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文化载体和文化场域,使之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话语表达方式,从而促进大众文化健康良性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大众文化的叙事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阶段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全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种组织需要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相互促进、相互配合;需要以文化为载体,寓于精英文化、主导文化、大众文化的作品和产品之中,使人们在接受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能自觉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自覺产生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培育和践行更需要文化的支撑。面对文化发展色彩纷呈、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人民文化权益诉求不断增强的态势,开发和利用文化载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效性,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大众文化产品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社会主体的各种精神需求,而且大众文化深入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大众既是文化的创作主体,又是大众文化消费主体。大众文化一方面是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流通,一方面是文化产品内涵的情感意义、审美品位、价值取向的流通。艺术源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大众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应方式,不仅仅是人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表现载体,也是人们满足各自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文化形态。构建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文化场域,营造具有积极正能量的浓厚文化氛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大众文化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载体和文化场域,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大众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中的叙事表达和叙事逻辑,通过符号化的价值、情感融入,使得人们在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渗透和情感熏陶。通过文化情境的创设,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达方式,创新故事的叙事方式、历史的讲述方式和媒体的传播方式,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不断生活化、艺术化、生动化。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文化的价值理念

核心价值观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价值符号表达方式,文化是通过语言、文字、声音等载体进行传播。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也需要文化载体进行传播。大众文化包含了文学、艺术、美术、小说、电视、电影、图书、休闲娱乐、文化服务等不同的种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模式已经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大众文化出现了新的形态——网络大众文化。网络小说、网络视频、网络购物、网络虚拟游戏等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深远。网络文化的创作主体、传播主体、消费主体多元多样,加之网络文化自身的即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点,对大众文化的监督和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不断拓宽宣传教育的渠道和载体。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主导文化的互动关系,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生活化的重要途径。“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发挥作用,就是要深入到日常生活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大众文化是与大众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关系最为密切、最能满足大众各种生活需求的文化形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大众文化的承载,大众文化的持久健康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与引导。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28.

[2]邹广文,宁全荣.当代中国文化形态及其走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4).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J].新长征,2015(12).

[4][8]李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N].光明日报,2014-09-10(13).

[5]和磊.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虚无主义的取向路径[J].当代文坛,2015(3).

[6]杨建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属性和建设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7]江涛.新发展方式与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调适[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2).

[9]习近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J].党史纵横,2014(3).

3730500338265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北大教授力挺《创造101》:大众文化不是草履虫
浅析“大众文化”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