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2-03-14李晓

传播与版权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献计量分析现状研究出版

李晓

[摘要]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情绪,职业倦怠对编辑身心健康的影响虽然已得到普遍认同,但是未在相关的学术研究领域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114篇相关文献为样本,分别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角度对我国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研究特点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中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职业倦怠;编辑;出版;现状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或“工作倦怠”,是指个体为了应对长期的工作压力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出现消极情绪的心理综合征。这一症状主要出现在两类人群身上:一类是高压群体,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岗位竞争激烈人员等;另一类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助人行业工作人员,如教师、警察、医护人员等[1-3]。当然,如果人们的工作毫无挑战性,无法发挥个人能力,缺乏社会认同感及个人成就感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出版编辑工作严谨,专业性强,且本质上也属于助人行业。随着出版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编辑群体的心理状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亦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4]。相关研究认为,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归属感不高、重复的流水作业、工作结果的期望值与实际的落差均容易使编辑产生职业倦怠情绪[5-6]。编辑人员产生职业倦怠情绪不仅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导致书刊的出版质量下降。纵观国内已有研究,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教师、警察及医护人员,而对编辑职业倦怠现象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梳理我国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并以此提出合理的研究方向,旨在为今后编辑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以期更好地促进出版业稳定和谐的发展。

一、资料来源和检索方法

笔者以国内出版编辑人群职业倦怠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首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设定检索主题词为“编辑+职业倦怠”“编辑+工作倦怠”“编辑+职业枯竭”“编辑+职业疲劳”等;其次利用文献检索与管理软件NoteExpress剔除重复文献、会议论文及与研究主题关联性较弱的文章;最后以文献的发表时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对文献进行分类,并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分析结果

在设定检索主题词后,笔者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共搜索到编辑职业倦怠相关文献165篇(检索日期范围为两个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8月30日),剔除51篇重复文献、会议论文及与研究主题关联性较弱的文章,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共114篇。其中,期刊文献110篇,硕士学位论文3篇,学术辑刊1篇。

(一)研究时间和对象

文献年度分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关于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2004年,截至2021年相关文献虽有所增加,但年度发文量均不高,总体发展进程依旧缓慢。2004年1月—2021年8月各年度发文量分别为1、3、3、8、5、5、6、7、7、11、12、8、9、6、6、4、10、3篇,2014年的文献量达到最高值,也仅为12篇。这些文献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学报、科技或医学等专业性学术期刊的编辑群体,其中将学报编辑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最多,共51篇,占总数的44.7%。另外,有关青年编辑的研究也较为突出,而针对其他年龄层次编辑群体的研究则很少。将性别因素作为分类点的研究中,以女性编辑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有3篇,未见针对男性编辑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除期刊编辑,对其他领域编辑群体的研究少之又少,将图书编辑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仅有2篇,分别是2018年葛倩的《图书编辑职业倦怠心理分析及对策》[7]和2019年郑月林的《图书编辑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8]。针对网络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仅有1篇[9]。

(二)研究方法

114篇文獻中有96篇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有18篇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即实证研究或调查报告。这些定量研究大多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描述性分析(占定量研究的83.3%),缺少系统的统计比较。在已发表的定量研究中,有14篇文献(77.8%)将Maslash Bumout Inventory(MBI)作为测量工具,特别是采用李超平等在2003年以企业员工或医护人员为对象制订的职业倦怠问卷中文修订版(MBI-GS),占定量研究的55.6%;采用人类服务普适版MBI-HSS进行调查的文献有2篇;采用冯莺等制订的以护士为研究对象的MBI修订量表进行调查的文献有1篇;1篇文献未说明所用调查量表。

(三)研究内容与质量

通过对入选文献进行研读,笔者将国内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成因分析、现状调查、现有干预措施、文献综述、相关关系研究、影响因素分析等六类。成因分析的结果主要归纳为工作性质、工作投入和工作体制三方面。现状调查的结论较为一致,即出版编辑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情绪。现有干预措施主要包括组织干预、自我调适和出版改革等。如张文忠分析了编辑职业倦怠在认知、情绪、行为、态度等几个维度上的特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自我调试方法[9]。赵正等梳理了编辑职业倦怠在影响因素、危害及干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10]。入选文献对职业倦怠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压力、主观幸福感、睡眠质量、社会支持等方面,其中研究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关系的文献最多,约占相关关系研究的80%。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发表2篇论文的作者仅有7位,未见连续发文2篇以上的作者。国内第一篇研究编辑职业倦怠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10年西南大学王世华撰写的《高校校报编辑压力、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11],相较于之前的碎片化研究,该学位论文则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探讨,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有关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虽有所增加,但鲜有新视角和新观点出现。就基金项目情况而言,有基金资助的文献共27篇(23.7%),其中省市级基金资助的文献有10篇,地方高校基金资助的文献有7篇,高校学会或编辑学会基金资助的文献有7篇,其他类型基金资助的文献有3篇。

三、讨论

(一)关注度较低,研究对象单一,缺乏差异性对比分析

通过文献检索平台笔者发现,国内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1990年。笔者以“职业倦怠”“工作倦怠”“职业枯竭”为检索词,共搜索到10515篇与研究主题关联性较强的文献,这些文献的研究对象以教师、医护人员为主。与这些行业相比,我国关于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相对较少且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对编辑职业倦怠的关注度远低于其他行业,合计发文量仅占同期职业倦怠研究成果的1.08%。通过分析这十几年来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笔者发现,样本对象过于单一,除期刊编辑,对其他领域编辑群体的研究极少,且大多是从编辑职业的普遍性进行职业倦怠分析的,缺乏对不同工作性质、学历、职称、性别、地域等编辑群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对比。

(二)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的研究视角

目前,我国有关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方法单一,大多为经验总结,缺乏较科学的实证研究。众多学者或从理论上通过单纯的思辨式方法对编辑职业倦怠进行阐述,或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说明编辑职业倦怠的现状以及发生的原因,从而制订干预措施,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创新的研究视角。同样,可能是由于定量研究的文献较少,无法运用元分析法将相似结果进行整合与比较,因此,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文献用元分析法对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的差异因素进行比较。

(三)研究质量不高,研究层次有待提升

目前的研究大多是通过职业的普遍性来分析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大同小异,缺乏高质量的论文。随着时间的推移,相较于其他领域的职业倦怠的研究,研究编辑职业倦怠的新内容、高层次、多视角的课题较少出现,大部分文章仍停留在低层次的经验总结层面,缺乏深度的理论剖析。笔者发现,支持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的基金较少,且缺乏较高级别的基金项目,省市级基金资助的文献仅有10篇。基金资助的项目一般反映了学术前沿问题,代表着该领域发展的新趋势[12]。这也说明编辑职业倦怠问题并未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这与该课题近年发文量不高亦有一定的关系。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发表2篇论文的作者仅有7位,未见连续发文2篇以上的作者,说明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较分散,未形成明显的集中分布趋势,缺乏系统性研究,导致后续研究缺乏方法依据和可借鉴资源。同时,笔者从文献研究中发现,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关于编辑职业倦怠的干预和预防措施的实证研究。

四、展望

研究出版编辑的职业倦怠情绪,增加编辑的心理资本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出版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关于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的高质量论文较少,研究对象单一,缺乏差异性的对比分析,研究层次有待提升。因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确定未来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方向,能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空间。

(一)研究对象多样化

我们应扩大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范围,即使研究对象多样化。除了把期刊编辑、图书编辑、美术编辑、网络编辑等同一类编辑作为研究对象,我们还可以按区域、职称、年龄段等进行划分,将不同类别的编辑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点面结合的形式,从聚焦型或个案型的方向进行探讨,加强系统性研究,包括不同类别编辑职业倦怠的层次结构、发展变化,甚至是内部群体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层次化

对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问题研究,我们在特有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可通过分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将观察法、聚类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自制问卷调查以及针对编辑职业特点的普适量表调查等描述性和实证性研究相结合,真正做到有理有据,同时可以采用比较研究法、差异研究法、历史对照法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的层次化不仅可以获得更全面、翔实的信息,使论据更充足,而且可以避免因主观意识造成的偏差,使结论更可靠[13]。

(三)研究内容系统化

在了解和分析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后,我们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学术融合的角度出发,建立跨学科的理论分析模式,特别是有关跨界融合的发展,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加强系统性研究[14]。目前,国内外对教师、医护人员、警察等职业倦怠的研究相对较多,涉及的理论和视角比较全面,我们可以参照或引用其研究方式,以此丰富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内容。因为国内几乎没有关于编辑职业倦怠的干预和预防措施的实证研究,所以在科研经费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细化编辑职业倦怠心理的影响因素,注重对编辑职业情感消耗与职业投入的对比研究,亦可在对比性和差异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差异源、差异因素及差异程度等,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或预防措施,并利用历史对照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设计,以此科学地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将研究成果化[15]。

出版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不仅与编辑个人的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及社會奉献值息息相关,还关系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文化产业的推动,而编辑在这个推动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其是文化思想的把关者和传播人。如果编辑长期受倦怠心理影响,不仅会影响本职工作,还会妨碍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16]。因此,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有关职业倦怠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的研究尤显重要,不仅有益于编辑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够间接地弘扬主流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进一步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瑶瑶,刘菲,曹枫林.三甲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亚型及情绪问题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06):100-105.

[2]徐萍,杨棵瑞,李相承,等.高校教师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0(06):82-87.

[3]邓欣雨,陈谢平.基层民警的职业使命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心理脱离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09):1394-1399.

[4]李媛菊.河南省学术期刊编辑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关系[D].郑州:郑州大学,2018.

[5]高婷,刘茜.高校学报女性编辑职业倦怠对工作嵌入的影响[J].出版科学,2018(02):51-55.

[6]刘思雨.传统媒体机构内新媒体从业者职业心理现状与调适:基于内蒙古日报社的田野调查[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7]葛倩.图书编辑职业倦怠心理分析及对策[J].采写编,2018(05):144-145.

[8]郑月林.图书编辑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传播与版权,2019(09):55-56,59.

[9]张文忠.编辑的职业倦怠和自我调适[J].编辑学刊,2012(04):94-98.

[10]赵正,陈小萍.工作压力对编辑职业倦怠的影响[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06):121-124.

[11]王世华.高校校报编辑压力、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12]王颖婕,柳卸林,王雪璐,等.科研项目学术价值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0(03):409-417.

[13]Dieter Hackfort,黄志剑,于淋.运动科学跨文化研究和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视野[J].体育学研究,2018(05):32-42.

[14]蔡笑伦.多维视角下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机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

[15]邓艳.编辑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88-92.

[16]闫伟.近30年我国编辑心理概况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23-128.

3143500338211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分析现状研究出版
SCI收录上海中医药大学论文的计量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我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研究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
文献计量分析视域下的中国苗族姓名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