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皖南地区住宅建筑空间可变性设计研究

2022-03-10李茜叶清史雨青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安徽建筑 2022年2期
关键词:住宅空间新冠

李茜,叶清,史雨青 (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1 引言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全球疫情的发展态势仍然不容乐观,新冠病毒的升级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意味着人们已正式进入到后疫情防控常态化时代。居住建筑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不仅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观念和精神体验,更加注重应对随时爆发新冠疫情的生活形式转变。从单一的休息功能,逐渐衍生至居家办公、家人娱乐、临时隔离等复合需求,居住空间呈现出品质化、个性化和多元化,同时住宅建筑的设计理念、功能布局、空间组合等方面亟需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尽快适应后疫情特殊时期的居住空间可变性的多元化需求,提升住宅建筑快速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对家庭成员的保护。

2 住宅建筑的空间可变性内容研究综述

2.1 疫情对建筑环境发展的研究综述

回顾过去,世界上所发生的每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都会对人类的居住环境和住宅建筑产生重要的警示和影响[1]。早在古罗马时期,城内爆发瘟疫,死伤无数,唯独长期接触高温的打铁匠却较少感染,人们最早期预防瘟疫的方法就是燃火高温消毒,并废除所有城内的茅草房屋,改建成具有供水系统的石材建筑;14世纪英国爆发了大规模的黑死病,是由于居住环境拥挤恶劣所导致,从而引发英国居住条件的转变。在伦敦城市重建中,房屋建筑材料、街道宽度、住宅私人空间等方面均做出了改善。21世纪初中国爆发的非典疫情,因居住建筑老式的直立式污水管、居民家中的地台排水口,未能起到隔离气体的作用,导致病毒通过污水排放系统进入到各家各户[2]。

如今的新冠病毒疫情仍然对我们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住宅建筑有着严峻考验,如何利用住宅建筑设计的专业角度来应对疫情的家庭安全防护,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住宅建筑空间可变性的研究综述

建筑的生命力在于可以顺应建筑功能变化留有余地。上世纪60年代,荷兰建筑师提出将住宅设计和建筑设计分为两部分——支撑体和可分体(或填充体)的假设,提出了SAR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居住空间进行动态的变换,成为自己居住环境的设计者与创造者。在我国,1981年清华大学张守仪教授首次把住宅空间可变性引进到国内,之后周士愕先生在《建筑学报》发表了《在砖混体系住宅中应用方法的探讨》[3],把这一理论和设计方法进一步引申到我国住宅建设实践中。1985年东南大学鲍家声教授系统地介绍了理论和设计方法,其专著《支撑体住宅》问世[4]。由鲍家声、赵国权设计的建成于1985年的无锡市支撑体住宅试验工程开始了住宅空间可变性在我国发展的第一次尝试。虽然实际使用中并不如最初设计的那样理想,但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随后住宅空间可变性的实践不断进行,90年代之后住宅形式更加多变,在满足人们选择需求方面不断进步。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出现,有效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和建筑耗能的排放,有效实现施工技术和产品的标准化,并对建筑设计的多样化需要予以满足[5]。

薛名辉、胡佳雨[6]构建韧性住宅应对风险的理论模型,显现在疫情影响下的城市、社区及家庭的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我国大部分居住空间会在设计之初为住户提供自行设计和规划的余地以实现住宅的可变性[7]。一方面体现在建筑整体结构的变化,根据需求变换建筑结构造型,因其施工量大、操作难,其适用范围较局限;另一方面体现在建筑内部设计的变化,通过灵活增加或拆除临时性隔断,进而重新划分空间布局,因其操作容易,适用性较强。故本文采用后者的建筑空间可变化设计方式开展研究。

2.3 新冠疫情对于住宅建筑空间的影响

2020年初的新冠病毒疫情,让大家体验了把“宅生活”,人们对居住空间现有的功能、环境、品质等进行更多的认识和思考,如小区建筑密集、人员过度集中,接触感染风险增高;日照不足、通风不良,客厅功能单一,舒适性较差;通风排烟系统不完备,卫生间排水系统有隐患,安全性没有保障;小区公共空间不足,医疗、健身、物业等配套服务不健全,健康性不足;智慧设施配置不齐全、物流快递管理混乱,商业服务暂时关闭,功能性缺失等[8]。

针对以上的实质性问题,对后疫情时代的住宅建筑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探讨如何在住宅建筑中实现空间可变化的设计,合理满足功能与空间的对接联系,时刻树立危机意识以及时应对突发事件,进而提升健康住宅的居住品质。简言之,后疫情时代下的健康住宅,功能布局灵活性是关键,设施配套齐全是重点,居民防疫意识是基础[9]。

3 后疫情时代住宅建筑空间可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住宅建筑的固定空间面积中,可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本文思考的重点。

3.1 明确家庭成员关系,重组家居功能空间

合理的居家空间布局设计应是以家庭成员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的,只有确定好“为谁设计”,才能为其构建良好舒适的环境。在这里,可划分为间歇性全家聚会的公共空间、日常性家庭成员生活的半公共半私密空间、个体独处的私密空间。在疫情期间,有序的空间划分可以有效地组织居家活动,合理满足每一位成员的工作、生活、娱乐等不同需求,有效地缓解长时间居家生活的消极情绪和紧张气氛。

3.2 包容多样化需求,应对突发卫生事件,提升家居空间应变性

从现有的家庭年龄组合情况来看,多为二代人、三代人同住模式。其中,不同成员的年龄、身高、体形、兴趣、行为方式等也截然不同,对所处的空间环境、使用的家具设备也存在明显差异,家居空间中的可变性设计则尤为重要,采用空间设计模块,根据使用者的人体尺度调整空间布局、家具尺寸等。同时,如若遭遇新冠疫情等突发卫生事件,除了医疗建筑类设施,家居空间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应对能力和措施。如:在原有家居空间中,及时分隔出入户缓冲区、短期隔离区等,避免成员之间发生交叉感染;利用智能空调循环系统对室内空气进行实时的质量监测和净化,消灭病菌,监测空气质量(如图1所示);并及时优化排水系统,对水资源进行充分过滤(如图2所示),保证家居空间的健康规范。

图1 空调系统控制流程

图2 水系统控制流程

4 后疫情时代住宅建筑空间可变化设计的实施途径

疫情防控已逐步成为常态化现象,对于疫情后的居住生活模式需引发大众的深度思考,如何既能逐步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质与体验,又能应对特殊时期的空间模式变化需求?本文以一个住宅建筑设计案例作为基本原型,兼顾日常生活与特殊紧急状态的两种模式开展实践应用。

4.1 皖南地区住宅建筑居住空间特征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皖南地区的住宅建筑典型形式,即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现代住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1100~2500mm,气候夏热冬冷。该地区的住宅建筑的空间设计以布局方正、南向采光、南北通风、功能明晰为基本要求,以合理性、舒适性、节能性为主要特征。本文实证研究对象以一栋11层的住宅楼作为皖南地区居住建筑的代表,一梯两户,户型相同,建筑面积为110m²,均为二厅一卫三房,如图3所示,为原标准层平面图。如图4所示,为设计改造后的平面图,其中交通核左侧为改造后,右侧为原户型平面,便于对比。

图3 标准层平面图(改造前)

图4 改造前后平面布局对比图(左侧为改造后,右侧为改造前)

4.2 住宅空间可变性设计思路与措施

一方面,居民由户外进入到室内,途径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密空间的过渡,针对性采取疫情防控形势下的空间改造措施。另一方面,结合居民居家的活动类型,将住宅建筑的居住空间划分为隔离空间、家庭活动空间、休息空间、办公兼休息空间、特殊使用空间等,分别提出后新冠疫情防控下的居住空间设计策略与建议(如图5、图6所示)。

图5 改造前后平面功能分区图(左侧为改造后,右侧为改造前)

图6 改造后的户型空间示意图

①楼栋入户空间:在楼栋的公共区域——交通空间增加一处电梯,以方便一户一梯,减少住户人群密集交叉感染的情况。同时,在其他公共空间部分,如楼栋入口、电梯入口处可以增加人脸识别系统、消毒液自动喷洒装置,一秒就完成无接触自动测温、身份楼层识别、自动消毒三个环节,有效帮助实现户主的出入门禁通行、疫情防控、外来人员管理等功能,提升住户出入、访客登记和防疫卫生的效率,将防疫措施做到无人化、精细化。

②玄关消洗空间:在原户型的半公共区域——入户空间向外拓展约1.5㎡,既不影响公共使用,又可以向内增加洗消空间。建议在入口处增设可拆卸的电动软卷帘,便于突发疫情时临时安装,并设置病毒洗消设施,及时对外来的人与物进行全面的消毒,保障室内外过渡空间的安全性。

③紧急隔离空间:家中如有人出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对象,需要及时居家隔离,以保证与家中其他空间最大化分隔、减少交叉感染。户型改造将原来靠近入户区域的次卧置换为隔离卧室,可由入户处直接进入,方便快捷。同时,为了兼顾管道上下贯通的问题,在原先南阳台洗衣机安装的位置临时改造成小型卫生间,专供隔离居民使用,避免与健康家人共用卫生间等情况而造成交叉感染,并分隔出小块阳台供隔离的晾晒场所(如图7所示)。

图7 紧急隔离空间示意图

④厨房烹饪空间:从户外购买的蔬菜等食品,应直接进入厨房处理,保证就餐前不与室内环境相接触,故在厨房原先的位置变换方向,使厨房门与入户门直接连通。同时,积极运用智能调节紫外线消毒系统,可有效阻断食品、餐具中病毒传播的环节(如图8所示)。

图8 厨房烹饪空间示意图

⑤餐厅就餐空间:改造后的餐厅空间北侧开窗,增加了直接的通风采光的效果,有利于就餐环境的卫生需求。

⑥客厅活动空间:与入户玄关空间安装推拉门,强化室内空间与外界的进一步分隔。在设计中尽可能增强南向开窗面积,保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居民居家时刻拥有健康舒适的环境。

⑦卧室休息空间:南向的主卧空间不变,保持居民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疫情防控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实际经济条件,考虑增设一些智能家居设施,如空气净化装置。

住宅建筑户型空间改造总结 表1

⑧临时办公休息空间:在原有户型临时分出一个隔离房间的前提下,可结合北向房间,通过隔墙划分设置临时办公和休息空间。即使出现全家居家隔离情况,也能拥有一个较为安静舒适的小型工作环境,满足特殊时期居家工作的需求,并且与家人的休闲活动区域有一定的分隔(如图9所示)。

图9 临时办公休息空间示意图

⑨特殊使用空间——卫生间三分离:重点将洗漱、如厕、淋浴功能进行分区布局,彼此空间不重叠,极大提升了卫生间的干湿分离、净污分离和冲突时间段的使用效率。由于原户型南向阳台放置洗衣机的空间置换给隔离人员使用的卫生间,故在改造后的卫生间区域内增加了洗衣机存放空间。

⑩阳台晾晒消毒空间:客厅外的南向阳台继续用于衣物晾晒,可考虑增设自动烘干和紫外线消毒设施,保证衣物在阴雨天气也可以快速变干。

从整体空间氛围考虑,也可在卫生间前增设智能镂空隔断或者可伸缩的隔墙,给予一定的心理暗示,作为室内动静分区的一个空间点提示,以减少内(休息或工作)与外(就餐、聚会)的活动交叉。

4.3 小结

针对皖南地区的住宅建筑空间可变性设计的要点总结为以下方面,如表1所示。

本实证设计案例探讨研究的目标对象是大众人群,能够满足大部分居民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而做出的家居应变。而在操作实践中,如前文所述,需要结合家庭成员的切实需求和生活习惯,做出多元化的调整,随时随地满足居家成员对家居环境的需求,从而更加多元化地服务家庭成员,营造舒适健康的家庭环境。

综上所述,家居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居家生活习惯,并结合后疫情防控的实际需求,满足不同的生活模式下的正常运行及应急处理。尤其在小空间家庭中居住,家的温暖感与亲近感似乎不难实现,但重点是在保证各自成员的独立性的同时实现居住空间的多元化体验。

5 结语

新冠疫情的出现让建筑从业者重新审视居住环境的设计要求与重点,而空间可变化设计是实现住宅建筑维持后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的有效手段之一。结合理论基础研究和实践建筑设计,提升居住空间的使用效率与安全需求,为居住者提供更灵活、更舒适、更安全的生活居住环境,助力疫情下的社会居住和文化产业进步与发展。

猜你喜欢

住宅空间新冠
波尔图2号住宅
Jaffa住宅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空间是什么?
新冠病毒的自白
创享空间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My Heroes
9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7个月上涨
1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第9个月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