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精准性的提升策略

2022-03-10殷芳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殷芳芳

摘 要:该文在分析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调研,发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人才培养法律体系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师资水平不高;人才供给渠道不畅通等。针对上述问题,从涉农职业教育精准对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路径对策与政府主导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2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精准培养;涉农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3-0192-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statu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alent training, combined with research,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by rural revitalization talent training were: incomplete talent training legal system; insufficient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incomplet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low level of teachers; blocking talent supply channel. In response to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proposed in two aspects, which were the precise connection of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government-le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alent training,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talent training development.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Precision training; Agriculture-rela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improvement

黨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而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人才的支撑。涉农职业教育在输入乡村振兴人才方面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1]。但是,我国涉农职业教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认同感不高,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管理创新能力有待加强,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2]。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计划”推进职业教育整体提质培优,强调加大对农业农村等人才急需领域的职业教育供给[3]。鉴于此,笔者抓住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契机,通过对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问题的深入探讨和调查,提出涉农职业教育精准对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路径与对策,以期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

1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关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刘爱玲和薛二勇[4]、赖新华和罗晓雯[5]、蒲实和孙文营[6]等,分析了当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具体措施。(2)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韩柱[7]、刘春桃和柳松[8]、张翠玲和李健[9]等,提出了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健全师资管理、健全组织机构等手段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3)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路径研究。熊飞[10]、李建勇[11]、金绍荣和张应良[12]等,强调要促使农科教育变革与乡村人才振兴协同推进,通过政策扶持、特色培养和制度创新来实现乡村人才振兴。(4)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研究。于东泽[13]、陈娟和马国胜[14]等,介绍了当地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举措和成效,主张改革财政保障体系、教学体系、素质培养体系等推动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5)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任静[15]、申峻松和李巨银[16]、钱俊[17]等,主张建设农村科技人才智库等手段推动适应农业现代化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综合型农村电商人才等的培养。

综上,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研究尚未成体系,研究范围不够全面,研究内容不够系统,与我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实施步伐不一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需要更多学者关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研究,使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形成更丰富、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18]。

2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虽然乡村振兴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水平,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农村人才培养法律体系。而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培养,有相应的立法与奖励政策,如日本的《青年振兴法》《农业振兴法》,美国的《赠地法案》《哈奇法》等。我国亟需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的法律体系,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提供内生动力。

2.2 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不高 我国农村人口5.766亿人,占总人口比重41.5%。劳动力数量丰富,但受教育程度不容乐观。据统计,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万人,其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员占91.8%,高中或中专的占7.1%,大专及以上的仅占1.2%[19]。此外,我国农村人口每年净流出量达1284.9万人,外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的60%[20]。农业科研和人才投入不足GDP的0.8%,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的发展中国家1%的水平有一定差距,远低于发达国家2%以上的比例[4]。

2.3 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农村人才培养的对象、目标以及培养内容并不明确。很多乡镇缺乏专业渠道为农民提供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直接限制了我国农村人才培养和发展。职业院校及高校涉农专业设置落后,不能适应农业现代的现实需要。涉农专业教学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理论、轻操作,重系统、轻专业,重研究、轻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专业知识滞后,培养的农村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2.4 人才培养师资水平不高 长期以来,我国的涉农职业教育和农业生产实质上是脱节的。同时,由于学校考核机制的导向,使得教师无心深入农村立足农业农村实际情况开展科研和教学,导致教师自身实践能力不足[21]。由于学校经费限制等原因,难以引进大量涉农专家教师,学校文化基础教育类教师数量相对偏多。

2.5 人才供给渠道不够畅通 据统计,全国涉农专业招生的第一志愿录取比例在50%以下,生源主要依靠调剂[4],定向委培等形式仍难以填补空缺。农业推广人才和农业技能服务型人才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涉农人才就业前景不乐观,个人上升空间有限,向管理或科研方向转型尚需通过严格的编制考试。由此,导致涉农专业招不到人,涉农人才“留不住”。

3 涉农职业教育精准对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路径与对策

涉农职业教育是培育乡村建设实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为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涉农职业教育可以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人才管理、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出精准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路径与对策。

3.1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培育实用型人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这也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本着“市场需要什么、产业发展缺少什么、涉农人才需要什么”的原则,把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相适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内容。体现在技术能力、经营管理、文化素养3个方面:(1)技术能力:以科学种养技能为重点,主要涉及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种养能手”等。(2)经营管理:包括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生产技能、生产营销、经营风险防范、企业融资的知识,培养“农创客”“农业职业经理人”等。(3)文化素养:注重综合素质,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多方面提升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促进终身学习。

3.2 调整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兴旺和文化传承 涉农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接企业、对接产业,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生态农业、功能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业态的出现,涉农职业教育应主动对接新时代的需求,专业设置上服务于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技术,并融入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农村电商诸多新元素。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对乡村文明的重新解读。涉农职业院校需要挖掘和改造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业,促进文化传承与产业经济共赢。

3.3 改进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岗位技能和实践水平 课程内容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和乡村振兴实用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课程结构的优化综合和相关课程内容的更新完善,贴近工作岗位,能够反映未来工作的实际,使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教育和终身教育衔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讲授理论知识;现场观摩与实地操作传授实操知识[22]。知识与技能的教授合一,增加现场实践教学环节,如田间现场会、和专家“一对一”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3.4 完善人才管理,拓宽人才输送渠道 涉农职业教育的人才管理包括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要抓好2个方面,一是职称评定,对涉农职业教育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以实际业绩为主,放宽论文、比赛成果等条件要求[23]。坚持评聘分离,保持职称的持续激励作用。二是教师培训,定期为涉农职业教育教师提供培训机会,结合专项短训、学术交流、派出深造等方式,有效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学生管理方面,按照培养乡村经济建设实用型人才的原则,培育出一批高端农业种植、农村经营、水电等方面的人才。探索和建立学生社会化管理机制,将学生的数量、专长等信息进行统计,按照涉农人才的不同类型,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便于为这些学生提供培养计划、就业信息等。

3.5 健全校企常规化合作机制,促进产教良性互动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企业、院校和乡村深度融合的涉农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学习、实训、实习、研究和乡村振兴人才的业务素质提升提供条件。探索现代学徒制,订单、定岗培养模式,推进产业链、岗位链及师资链的有效对接[4]。

4 政府主导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4.1 完善鄉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政策体系 政府应更加重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一是完善引才政策。设立乡村振兴人才专项编制,按照“实名编制、人走编收”方式,用于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对专业性强的岗位,可以采取考核招聘的方式。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自主设置内设机构和下属机构、自主设定岗位结构比例和岗位聘用、自主选人用人、自主薪酬分配。二是健全返乡政策。鼓励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创业培训、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

4.2 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机构体制 国家、省市设立相应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机构,负责制定并落实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一是整合农业大学、职业院校、线上教育系统以及培训机构等教育资源,构建布局科学、层次分明、开放有序的乡村振兴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二是建立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层次而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4.3 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财政投入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多元投入机制。设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增加农业院校涉农教育专项投入,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专项经费。二是提升乡村振兴人才福利待遇,明确其工资项目的构成和最低收入标准,并建立专门人才社会保障机制和激励奖励制度。三是优化乡村振兴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基层涉农人才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

5 结语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是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应市场、立足行业、依托企业、强化技能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育乡村实用型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梦涵.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20所农村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为例[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20.

[2]李丹.产教融合视角下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和适应性问题研究[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二等奖论文集.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EB].2020:0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9/t20200929_492299.html.

[4]刘爱玲,薛二勇.乡村振兴视域下涉农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3):3-5.

[5]赖新华,罗晓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粤西地区为例[J].智库时代,2019(2):161-163.

[6]蒲实,孙文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才建设政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8(11):90-93.

[7]韩柱.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25):233-236.

[8]刘春桃,柳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类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8(6):16-21.

[9]张翠玲,李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村乡科技,2018(12):16-19.

[10]熊飞.农业高职教育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8(4):85-89.

[11]李建勇.农业供给侧改革视阈下乡村振兴路径探析——基于山东省S镇田野调查[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9(2):97-103.

[12]金绍荣,张应良.农科教育变革与乡村人才振兴协同推进的逻辑与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9):77-82.

[13]于东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J].领导科学论坛,2018(8):76-77.

[14]陈娟,马国胜.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环境保护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9(4):269-271.

[15]任静.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对策[J].乡村科技,2019(2):42-45.

[16]申峻松,李巨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现代农牧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8(39):18-19.

[17]钱俊.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农村电商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研究[J].農业经济,2018(11):108-110.

[18]廖远兵.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研究综述[J].山西农经,2020(17):32-33.

[19]刘靖.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思考[J].中国统计,2020(10):61-62.

[20]谌力铭.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培养问题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1):331-333.

[21]李梦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9.

[22]葛鑫伟.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培育乡土人才的重要意义与长效机[J].教育与职业,2021(12):69-72.

[23]牛绛丽.乡村要振兴人才来支撑[A]//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8.

(责编:张宏民)

3815500338243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