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霍山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2022-03-10刘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霍山县做法

刘明

摘 要:该文从盘活集体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发展观念等3个方面对霍山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做法;霍山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3-0005-03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近年来,霍山县委县政府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凝聚合力、多元发展”的原则,通过“强化主体作用、坚持项目带动、增强激励力度、拓宽发展渠道”等路径,形成了“合力推动、上下联动、示范带动、区域互动”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局面。主要做法如下:

1 盘活集体资源

1.1 盘活自然资源 霍山县白云庵村山岳相连,沟河贯通,自然景观优美,是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旅游示范村。2015年,霍山县通过招商引资,找来豫皖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在白云庵村开发漂流项目。漂流项目每年带来100万人以上游客来此观光旅游。在漂流项目的带动下,白云庵村依托丰富的茶叶和毛竹资源,开发采茶体验游、竹笋采挖游、农家乐、民宿、特色商店等项目,带动当地500户以上农民增收,村民得到了实惠,村集体经济也发展迅速,2020年,白云庵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1万元。霍山县三河村山林茂密、流水潺潺,是一块风光旖旎的“处女地”,可谓“久在深山人未识”,村级集体经济萎靡不振。2019年,霍山县借鉴白云庵村成功经验,为三河村引来了梧桐枝头的金凤凰——浙江安吉沪吉漂流有限公司,盘活三河村特有自然资源,开发峡谷漂流、徒步穿越、休闲民宿等一体化旅游项目。旅游项目建成后,三河村通过新建生态旅游停车场、开发休闲农家乐服务等,村民通过经营农家小院、销售土特产品等方式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共享发展红利。2020年,三河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2.49万元,不仅使集体经济薄弱村迈入强村行列,还为当地村民增加了经济收入。

1.2 盘活闲置资产 霍山县落儿岭村被誉为“皖西第一村”,是交通要道,山口重镇,曾是工业型农村代表,拥有加油站、商贸楼等村属资产。因多种原因,加油站长期闲置,商贸楼、商铺等经营不合理。为改变现状,2018年该村收回了加油站经营权,整合资金进行改扩建,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招租成功盘活。同时,落儿岭村“化零为整”,整合闲散商铺,对村属商贸楼、房屋等集体资产改造,打造漂流小商品一条街,加上加油站项目,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大关,一跃成为全县靠前的集体经济强村。霍山县山王河村昔日村民的普遍感受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里闲置大片荒山、林场及多处农房,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自2018年以来,该村复垦荒山荒地、建设种植基地、盘活闲置农房发展艾草产业,同时建设5个生产车间,采购9台加工机械设备,建造1处旅游集散中心。目前,已研发9类14种艾草产品,打造了艾草产业生产、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成熟产业链。如今,山王河村已今非昔比,艾草产业的发展红火,不仅使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农民群众收入增加,村级集体也得到了长足发展。2020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0万元以上。

1.3 盘活人力资源 霍山县高桥湾村位于东淠河以北,高桥湾现代产业园坐落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缺乏渠道、发展缓慢。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盘活当地劳动力,村组建了村劳动服务公司,承接园区企事业单位卫生保洁、绿化养护、渣土清运、劳务输出等业务,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规范运营。2020年,承接了拆迁安置房屋基平整、建筑垃圾清运、回填绿化土方等工程,还通过劳务输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5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步入持续健康发展轨道。受疫情影响,2020年霍山县花石嘴村扶贫车间订单急剧下降,村集体经济发展停滞,贫困就业人员面临失业。危局中开新局,该村转变思路、积极调研,发现A4纸市场需求大,生产技术含量低,决定整合资金二次创业,充分利用村闲置劳动力,成立花石嘴农业科技公司,从原料厂购买原料纸,加工成品A4办公纸,二次包装后进行销售。经大力宣传,先后与多家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签订订购协议。2020年,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充分利用了村闲置劳动力,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收入一举突破50万元大关。

2 创新发展模式

2.1 入股分红 船仓村是霍山县太阳乡一个山区村,植被茂密,水资源丰富。2016年,太阳乡船仓村成立了村级农业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水电站项目,以集体土地、林地、水域等资源要素参股开发水电站、服务区等。2019年,该村还利用中央、省级专项扶持资金50万元和自筹资金50万元入股观音岩电站,每年獲得8%的固定收益。几年来,该村依托本地资源,借力发展,变青山为“金山”,变水源为“财源”,走出了一条从“空壳”到“富巢”的嬗变之路,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3万元,成功步入集体经济强村行列。

2.2 委托经营 霍山县堆谷山村水资源丰富,原有4座水电站,但年纯收益仅10万余元。针对电站多、收益少的现状,该村利用邻近的岳西县发展旅游契机,主动与岳西县彩虹瀑布旅游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后河水电站委托给岳西县彩虹瀑布景区经营,仅此一项,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8万元。2016年9月,彩虹瀑布旅游有限公司对后河水电站进行升级改造,增资扩容,“靠水生金”,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持续增加。

2.3 筑巢引凤 下符桥镇下符桥村有多家服装加工厂,虽然能解决周边300多人就业,但存在设施不完善、安全有隐患等问题,难以扩大规模提质增效。为筑巢引凤,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该村积极争取项目,安排建设用地,启动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标准化厂房1栋,用于服装加工,同时配套完善停车场、公厕、水电等基础设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的建成,不仅极大促进当地企业发展,为返乡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解决附近村民就业,增加贫困群体收入,还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稳步健康发展,仅2020年物业管理类收入就达24.21万元。

2.4 村企联合 霍山县太平畈乡耿家坊村村民有常年从事中药材种植的传统,是远近闻名的中药材种植收购村。2020年4月,为更好地发展中药材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该村与四川好医生集团签订合作意向,在耿家坊村新建高标准GAP中药材种植研发基地13.33hm2,由好医生集团统一保护价收购,确保销售无忧、收益稳定。同时,达成茯苓、天麻收购意向,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2020年耿家坊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万元以上。村企合作,不仅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还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

2.5 种养结合 大化坪镇石羊河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农业村,年轻人外出打工,传统农业产业日渐衰落,村集体经济难以发展。为走出困境,经农业专家指导,该村流转土地5.33hm2打造种养结合生產基地,发展高秆水稻河虾养殖,生产高价值的绿色原生态水稻产品和高档优质水产品。经测算,基地年产有机水稻1.75万kg,可加工优质有机大米1.15万kg,年产值可达34.5万元;年产河虾约500kg,年收入约4万元。高秆水稻河虾养殖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变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现状,为该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开拓了新路子,石羊河村也顺利走出了集体经济薄弱村行列。

3 强化发展观念

3.1 高位推动,压实发展责任 2019年,霍山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指导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财政和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推进,有关部门支持配合的组织体系,形成了县乡主导推动,乡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

3.1.1 成立专班 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从组织、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组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班,强化统筹协调,专司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3.1.2 靶向指导 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目标任务,深入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3521”工程,“十四五”末实现集体经济强村300万元以上3个、200万元以上5个、100万元以上20个、30万元以上100个。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各乡镇村依据本地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突出产业发展,编制本乡镇、村两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短期计划,明确发展任务、明确实施项目、明确实现年度。总结县内县外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经验,分区域分类型的进行指导,组织领导组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深入一线,对全县中央省市县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项目和目标任务村进行定期调研指导。

3.1.3 强化管理 每年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总结工作成效和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短板和不足,部署年度工作任务。完成全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量化资产26534.62万元,人均股权815.3元,注册登记村级合作经济组织134个,发放股权证书8.656万本,明确由村级党组织书记兼任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建成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结合各村发展和地域特色,充分考虑项目规模、质效、可行性等因素,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进行分析研判。出台霍山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规范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专项资金的管理。

3.2 多元扶持,优化发展环境 霍山县不断加大制度创新,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最大程度地释放政策红利。加大财力支持,科学合理地整合涉农资金,着力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大力推行村企合作,鼓励村企自愿结对,开展项目合作、产品配套、资产出租、农副产品配送 、技术支持等,实现双赢。注重发挥村党组织书记“领头羊”作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干部队伍。

3.2.1 政策给力 将政府投资的小型灌溉、垃圾处理、文化娱乐等公益性项目所形成的固定资产交由村集体持有和管护,由村集体采取合作、入股多种形式依法经营。对村企合作开发、投资兴建的项目,优先列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发展规划,安排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导组成员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在保障发展用地、整合资金项目、实行税费减免、加强金融扶持等方面均明确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和优惠措施。

3.2.2 财政助力 推动财力下沉,在中央、省市扶持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有发展潜力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整合扶贫、农业、文旅、交通、美丽乡村建设等行业项目资金,发展对口的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各级财政到村的农业生产发展类项目资金,在符合政策要求、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交由村集体领办、创办、参股的合作社组织实施。乡镇财政每年对所辖集体经济收入靠后的村,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3.2.3 村企合力 积极把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推向市场,引导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利用资源、产业优势与企业合作,鼓励合作企业充分发挥启动资金足、生产技术好、科研水平高、信息渠道广、拓展市场能力强等优势,采取合作开发现代农业项目、建立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增收。同时,把企业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模式引入农村,激发发展活力。

3.2.4 队伍有力 通过培训班和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提升村党组织负责人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拓展发展思路。通过村“两委”换届,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村党组织书记脱颖而出,村党组织书记切实担负起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责任,带领村“两委”班子开拓创新,带头发展致富项目。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升村干部的队伍素质,拓展村干部晋升渠道,提高村干部待遇,激发村干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干劲。

3.3 强化激励,振奋发展干劲 为激发村“两委”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霍山县坚持经济奖励和政治激励双管齐下,对工作成效显著、集体经济增收突出的村干部给予一定的激励,体现“谁发展、谁受益”的鲜明导向。

3.3.1 政治上给待遇 将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0万元村党组织书记,优先挂任乡镇党委委员,享受特岗津贴。特岗管理村党组织书记,每月享受特岗津贴1000元,任满1届退休后终身享受特岗津贴50%,连续任满2届退休后终身享受特岗津贴100%。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纳入人才库,享受人才政策,优先推荐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绩作为定向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和“三类”人员遴选的重要参考依据。

3.3.2 经济上得实惠 出台《霍山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励工作实施细则(暂行)》,对当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的村党组织、村“两委”成员及在村任职的干部,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报酬,财政扶持类收入、资源盘活类收入、资产管理类收入分别按照1%、2%、5%的比例核算,自主经营类项目所产生的收入,按照8%的比例核算绩效报酬,收入每增长10万元,核算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100万元以上的按照17%比例核算绩效报酬。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绩与村干部综合考核挂钩,村干部绩效报酬直接与发展成绩相关。

3.4 集体经济共建共享,释放发展福利 将集体经济收入用于群众、帮助群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发展集体经济的最终目的。县委县政府坚持“精准施策、量体裁衣、靶向发力”,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夯实集体经济基础的同时,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让群众拥有可持续的稳定收入,帮助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3.4.1 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将集体经济收入反哺群众、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集体经济带来的幸福成果,这是发展集体经济的最终落脚点。村集体经济强了,村级组织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村民也能搭上产业发展的“致富快车”。一是通过原始股民分红、流转土地、光伏收益让群众直接受益。2020年度,全县贫困人口直接从光伏产业中收益400余万元,让贫困群众参与进来,直接从集体经济中获益,既坚定了他们致富的信心,也凝聚了人心。二是通过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出头,发展集体经济,实现村民持续增收。堆谷山村“两委”找准发展集体经济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结合点,采取“党支部+党员大户+旅游协会+农户”模式,重点实施“1310”项目,即1个党员,结对3户贫困户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实现10名贫困群众如期脱贫。三是坚持集体经济收入来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不忘“分好蛋糕”,让群众共享集体经济红利。高桥湾村把集体经济分配制度写入村规民约。每年村里都会拿出十余万元用于的村级道路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群众只需筹工筹劳。2020年,该村近2000人的新农合资金由村集体交纳50%,群众自付50%。

3.4.2 建设村级公益事业 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带贫减贫作用,破解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敢用、不会用”的难题。一是用于建设村组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二是注重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等,以“吸纳贫困劳动力务工+支付公益性岗位工资”2种模式,将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用”起来、“活”起来、“暖”起来。三是用于社会事務和特困人员、贫困人员的临时救助。

(责编:张宏民)

3861500338235

猜你喜欢

霍山县做法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霍山县实施竹林抚育对现有毛竹改造效果分析
浅谈利用网络浇灌党建之树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呼吸科实习护士带教的几点做法
霍山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思考
高寒山区水稻科学施肥的原则和方法
推进霍山县农业品牌建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