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视角下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英语教学

2022-03-07马力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意义文本语言

马力 _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就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读与写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明确主题意义,辨析文中观点,评价作者观点的正确与否,综合阅读文本信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文化意识;梳理文章结构,关注逻辑关系和语言运用,为后续写作有效搭建所需篇章结构、语言知识的支架;学生根据个人体验,阅读后阐述、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写出自己的人生感悟和阅读思考,达到以读写促进思辨能力提升的目标。读写结合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内涵,掌握写作技巧,更可以培养学生高层次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分析、比较、概括、批判与创新等思维品质的发展。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下Unit 1“Communication Workshop”的读写教学为例。

该单元教学主题是“未来生活”,通过呈现科技给现有的学校环境、学习生活、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改变,设想科技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未来生活,启发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本节课是一节读写课,通过阅读Jim对未来工作、家庭、业余生活的设想分享自己的感受,运用“思辨读写”对文本进行分析和理解,促进学生参与,了解作者对于未来生活的态度,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导入话题,聚焦主题意义。上课开始,教师通过视频来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视频是教师请以前毕业的学生录制的关于职业选择的经历。因为从小对绘画感兴趣,此学生在完成了设计专业硕士学位后在大学担任教师。通过观看她的成长经历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工作的意义是为了金钱还是因为热爱?视频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聚焦主题意义探究,激发了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未来职业的选择方向和工作的意义,进而思考对幸福生活的定义,为进一步阅读Jim对未来生活的看法打下了基础。

其次,聚焦文本,设置读写任务。

第一步,梳理结构,明确逻辑。教师设置任务:Read the passage, pay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Draw structure map on your sheets.通过梳理文本结构,明确写作框架,可以看到作者是通过“总分总”的结构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开始作者亮明观点,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为“successful and happy”,之后作者从“work,family and hobby”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对未来生活的设想,分别阐述为什么是成功和快乐的,最后在总结阶段指出自己对生活的期待是“exciting and comfortable”,从而激发读者对未来生活的热情和向往。这样,学生就明白了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在一开始就要将文章要点交代清楚,使读者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文章最重要的信息,有效地稳定读者的阅读情绪。“总分总”的结构在结尾处对文章整体内容进行收尾、总结,与开篇内容遥相呼应,使文章脉络互相贯通,各部分各有特点又紧密联系。

第二步,论据支撑,评价态度,明确文本基调。教师让学生分析作者对工作、家庭和业余生活的细节描述,概括出作者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珍视亲情,有丰富的业余生活,这些都是他幸福的来源。通过对细节的辨析,判断出作者对未来生活计划全面,从生活、工作和爱好等方面描述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他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本文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第三步,赏析语言特点,提供语言支持。读写结合最大的优势就是对阅读文本语言的赏析和学习过程。本文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运用一般将来时畅想未来的生活。以第一人称写作会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容易引发共鸣。文章每一段开头为本段的主题句,观点明确,结构严谨。通过运用“successful, happy, exciting, comfortable”等形容词来概括描述他未来的生活;用“work from home,follow my own timetable”来描述他对未来工作向往,等等。通过分析语言、句式特点帮助学生明确了对未来生活的畅想需要运用一般将来时;复合句和连词的运用可以使语篇更连贯、更有逻辑性,表达更顺畅……深入分析语言会帮助学生不断发掘文本内涵,体会作者表达的主题意义。在全面、细致、深入的语言学习与赏析过程中,领悟语言是如何为主题意义服务的,这有助于学生展开更丰富的联想,为后续写作运用更丰富的语言提供支持。

第四步,联系个人体验,设计写作任务。在读写课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设计不同的写作任务,通过写作任务内化语言,完成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本课教师布置的任务有两个:在组内谈论自己对未来20年生活的畅想;以“My Life in 20 years”为题构建写作提纲。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学生构思自己的未来生活,从所学习的几个方面有逻辑地建构写作导图。在讨论过程中确定主题,明确自己未来的生活态度。经过口头分享,学生有了一定的关于主题意义、内容、结构、语言运用的思考,此时,安排学生构建写作提纲,通过搭建写作支架,运用写的方式,帮助学生完善思考,梳理层次,为有逻辑地输出奠定基础。

最后,多元评价,提升思辨能力。教师要创造机会, 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通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和评价机制, 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学生根据写作提纲完成写作任务前教师呈现的评价标准,提醒学生关注主题意义的确立、语篇结构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在小组互评阶段,运用评价量表进行互评,最后进行小组展示。在展示和评价过程中,可以反馈学生对写作话题的关注程度,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是否深刻,是否传递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提高学生分析、辨析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对结构和语言的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明白有力地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态度和计划是思辨能力的主要体现;教师鼓励学生互评和集体评议,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写作体验。教师通过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参与评价,使写作活动变得有意义,学生在交流和评价过程中提升了辨析能力。

基于读写结合视角,聚焦学生思辨能力提升的课堂教学实践,在阅读过程中探究主题意义,强调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辨析,并对文本的逻辑和语言进行分析和赏析,同时在写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确立最合理的判断、观点与评价,有效促进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猜你喜欢

意义文本语言
有意义的一天
语言是刀
生之意义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我有我语言
诗里有你